CN215460566U -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60566U CN215460566U CN202120385019.8U CN202120385019U CN215460566U CN 215460566 U CN215460566 U CN 215460566U CN 202120385019 U CN202120385019 U CN 202120385019U CN 215460566 U CN215460566 U CN 2154605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page
- drainage
- abdominal cavity
- skin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两端分别为用于插入腹腔内的输入端和用于留在腹腔外的输出端,输入端上设置有气囊,气囊用于置于腹腔内,输出端连接有引流袋,引流袋用于接收腹腔内积液;罩体,套设于引流管上,罩体置于腹腔外且能与胀大后的气囊配合以夹紧皮肤,罩体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皮肤上,罩体内设有空腔,空腔用于储存从皮肤创口漏出的渗液,罩体上设有渗液口;防渗管,一端与渗液口相连,另一端连接于引流袋,防渗管用于将空腔内的渗液排到引流袋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可收集皮肤创口渗漏的积液,避免引起患者不适,污染附近皮肤,避免因引流管固定不牢造成的脱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置管引流术在临床内科中的应用已比较常见。腹腔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利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腹壁组织进入腹腔,然后放置引流管的手术方法,通过此方法将腹膜腔内积聚的脓、血、渗液等积液导引至体外,并进行各种检查,找到疾病的原因,对于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可以通过此方法将积液排出,必要时还可以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医院临床外科对患者腹腔实施手术后,为了引流患者体内的积液,观察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常在手术切口内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管放置后,容易出现积液沿引流管管壁外侧渗出的情况,造成皮肤瘙痒,引起患者不适,并且使固定装置附着力下降引起脱管,导致创口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可收集皮肤创口渗漏的积液,避免引起患者不适,污染附近皮肤,避免因引流管固定不牢造成的脱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两端分别为用于插入腹腔内的输入端和用于留在腹腔外的输出端,输入端上设置有气囊,气囊用于置于腹腔内,输出端连接有引流袋,引流袋用于接收腹腔内积液;罩体,套设于引流管上,罩体置于腹腔外且能与胀大后的气囊配合以夹紧皮肤,罩体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皮肤上,罩体内设有空腔,空腔用于储存从皮肤创口漏出的渗液,罩体上设有渗液口;防渗管,一端与渗液口相连,另一端连接于引流袋,防渗管用于将空腔内的渗液排到引流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气囊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体内,且气囊膨胀后使得患者创口周围部分除了引流管之外的空间全部被气囊填充,还能起到防渗作用;通过固定结构将罩体贴合在患者皮肤上,可防止罩体脱落,罩体可以储存从创口处渗出的积液,且通过防渗管与引流袋相连,可以保持患者创口干燥,避免渗液污染皮肤,造成患者创口感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固定结构为防水粘贴层,防水粘贴层设于罩体与皮肤相贴的一端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水粘贴层内侧设有防渗贴,防渗贴与皮肤相贴,用于吸收从皮肤创口漏出的渗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渗贴包括导流层,导流层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导流层一侧与皮肤相贴,另一侧设有杀菌层,杀菌层远离导流层的一侧设有吸收层,吸收层用于吸收渗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气囊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套设于部分引流管上,充气管穿过罩体,通过充气管可向气囊内输送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输入端上设有环切槽,气囊设于环切槽内;当气囊未充满气时,气囊可在环切槽内移动,以调整伸入腹腔的引流管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输入端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液口上设有过滤网,以防止腹腔内其余杂质进入引流管造成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引流袋相连,且输出端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管与引流袋、防渗管与罩体、防渗管与引流袋均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气囊充满气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囊未充满气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罩体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引流管100,皮肤101,气囊110,充气管111,充气口112,引流袋120,环切槽130,导液口140,过滤网141,连接管150;
罩体200,空腔210,渗液口220,防水粘贴层230,防渗贴240,导流层241,导流孔242,杀菌层243,吸收层244;
防渗管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00,罩体200,防渗管300。
引流管100两端分别为用于插入腹腔内的输入端和用于留在腹腔外的输出端,输入端上设置有气囊110,气囊110置于腹腔内,气囊110膨胀后使得患者创口周围部分除了引流管100之外的空间全部被气囊110填充,起到防脱和防渗的作用;输出端连接有引流袋120,引流袋120用于接收腹腔内积液。
罩体200设于引流管100上,罩体200置于腹腔外且能与胀大后的气囊110配合以夹紧皮肤101,罩体200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皮肤101上,罩体200内设有空腔210,空腔210用于储存从皮肤101创口漏出的渗液。
罩体200上设有渗液口220,防渗管300一端与渗液口220相连,另一端连接于引流袋120,防渗管300用于将空腔210内的渗液排到引流袋120内。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防水粘贴层230,防水粘贴层230设于罩体200与皮肤101相贴的一端的边缘。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防水粘贴层230内侧设有防渗贴240,防渗贴240与皮肤101相贴,用于吸收从皮肤101创口漏出的渗液。
参照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防渗贴240包括导流层241,导流层241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242,导流层241一侧与皮肤101相贴,另一侧设有杀菌层243,杀菌层243远离导流层241的一侧设有吸收层244,吸收层244用于吸收渗液。通过导流层241、导流孔242和吸收层244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吸收引流管100创口处的渗出的积液,保持患者创口干燥,避免创口感染;通过设置杀菌层243,可以对渗液杀菌消毒,以避免渗液污染皮肤101,造成患者创口感染。
具体地,导流层241和吸收层244可由无纺布制成,杀菌层243可采用活性炭材料,优选的,吸收层244还可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高分子吸水树脂具有吸收比自身中几百到几千倍水的高吸功能。
罩体200上的渗液口220处设有密封盖,当吸收层244吸收饱和时,渗液进入空腔210,空腔210可储存部分渗液,取下密封盖,将防渗管300连接到渗液口220,可将空腔210内的渗液排向引流袋120。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囊110连接有充气管111,充气管111套设在部分引流管100外壁上;充气管111穿过罩体200,罩体200套设于充气管111外壁上,且呈喇叭状,大口端与皮肤101相贴,小口端与充气管111紧密贴合。充气管111在靠近引流管100输出端处设有与充气管111连通的充气口112,通过充气口112可向气囊110内充入气体;气囊110在未充气时紧贴引流管100,气囊110膨胀后可以将引流管100输入端固定在体内,防止脱管,且不需要在皮肤101上缝针固定,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减少感染的几率。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输入端上设有环切槽130,气囊110设于环切槽130内;当气囊110未充满气时,气囊110可在环切槽130内移动,以调整伸入腹腔的引流管100的长度。若患者因伸入体内的引流管100太长而感到不适,可适当放气,再向外移动引流管100,使气囊110重新紧贴腹腔内侧。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输入端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液口140,便于将腹腔内积液导入引流管100。具体地,导液口140呈狭长型结构,沿引流管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个导液口140均匀分布在管壁周侧,以增大导液面积,提高导液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导液口140上设有过滤网141,防止腹腔中的一些絮状、块状杂质进入引流管100造成堵塞。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输出端通过连接管150与引流袋120相连,且输出端与连接管150可拆卸连接,如输出端设有接头,连接管150可套接在接头上,反之也可。引流完毕后,需要将引流管100留置在患者体内,便于下一次引流,引流完后将连接管150和引流袋120从引流管100拆卸下来,可以缩短引流管100长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也便于取下罩体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连接管150与引流袋120、防渗管300与罩体200、防渗管300与引流袋120均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和更换,具体可以为套接或螺纹连接,如连接管150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引流袋120设有内螺纹接口,二者即可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连接更紧密,防止液体从接口处渗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患者腹腔处皮肤101消毒、麻醉、开创口,将引流管100输入端伸入腹腔,调整位置后从充气口112向气囊110内充气至气囊110胀大,调节罩体200的位置,通过防水粘贴层230将罩体200固定在皮肤101上,打开罩体200上的密封盖,连接防渗管300,引流管100输出端与连接管150相连,连接关于防渗管300均连接引流袋120,用引流袋120收集积液,结束后取下引流袋120、防渗管300与连接管150,取下罩体200,将引流管100留置在患者体内并通过敷贴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100),两端分别为用于插入腹腔内的输入端和用于留在腹腔外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上设置有气囊(110),所述气囊(110)置于腹腔内,所述输出端连接有引流袋(120),所述引流袋(120)用于接收腹腔内积液;
罩体(200),套设于所述引流管(100)上,所述罩体(200)置于腹腔外且能与胀大后的所述气囊(110)配合以夹紧皮肤,所述罩体(200)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皮肤上,所述罩体(200)内设有空腔(210),所述空腔(210)用于储存从皮肤创口漏出的渗液,所述罩体(200)上设有渗液口(220);
防渗管(300),一端与所述渗液口(220)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引流袋(120),所述防渗管(300)用于将所述空腔(210)内的渗液排到所述引流袋(1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防水粘贴层(230),所述防水粘贴层(230)设于所述罩体(200)与皮肤相贴的一端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贴层(230)内侧设有防渗贴(240),所述防渗贴(240)与皮肤相贴,用于吸收从皮肤创口漏出的渗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贴(240)包括导流层(241),所述导流层(241)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242),所述导流层(241)一侧与皮肤相贴,另一侧设有杀菌层(243),所述杀菌层(243)远离所述导流层(241)的一侧设有吸收层(244),所述吸收层(244)用于吸收渗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10)连接有充气管(111),所述充气管(111)套设于部分所述引流管(100)上,所述充气管(111)穿过所述罩体(200),通过所述充气管(111)可向所述气囊(110)内输送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上设有环切槽(130),所述气囊(110)设于所述环切槽(130)内;当所述气囊(110)未充满气时,所述气囊(110)可在所述环切槽(130)内移动,以调整伸入腹腔的所述引流管(100)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导液口(1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140)上设有过滤网(141),以防止腹腔内其余杂质进入所述引流管(100)造成堵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通过连接管(150)与所述引流袋(120)相连,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管(150)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50)与所述引流袋(120)、所述防渗管(300)与所述罩体(200)、所述防渗管(300)与所述引流袋(120)均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85019.8U CN215460566U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85019.8U CN215460566U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60566U true CN215460566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7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85019.8U Active CN215460566U (zh) | 2021-02-20 | 2021-02-20 |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6056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6690A (zh) * | 2022-06-16 | 2022-09-06 | 浙江大学 | 一种充气固定防渗漏的腹腔引流管 |
CN115607758A (zh) * | 2022-12-01 | 2023-01-17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一种引流漏液收集机构以及引流管装置 |
CN116764011A (zh) * | 2023-08-18 | 2023-09-19 | 山东大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分流机构的腹腔引流固定器 |
-
2021
- 2021-02-20 CN CN202120385019.8U patent/CN2154605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6690A (zh) * | 2022-06-16 | 2022-09-06 | 浙江大学 | 一种充气固定防渗漏的腹腔引流管 |
CN115607758A (zh) * | 2022-12-01 | 2023-01-17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一种引流漏液收集机构以及引流管装置 |
CN115607758B (zh) * | 2022-12-01 | 2023-04-04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一种引流漏液收集机构以及引流管装置 |
CN116764011A (zh) * | 2023-08-18 | 2023-09-19 | 山东大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分流机构的腹腔引流固定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57174B2 (en) | Fluid collection assembli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of a protrusion or at least one expandable material | |
US12245966B2 (en) |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having a sump between a tube opening and a barrier,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20230218426A1 (en) |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djustable between a vacuum-based orientation and a gravity-based orient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12048643B2 (en) | Fluid collection assembli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infl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the same | |
CN215460566U (zh) |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 |
US20200222660A1 (en) | Cathe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atient's Bladder | |
CN116096332A (zh) | 男性液体收集组件和系统、使用它们的方法和制造它们的方法 | |
EP2550990B1 (en) | Medical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device | |
US11191662B2 (en) | Ostomy device,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4340568A (zh) | 包括宽度增加的开口的流体收集装置、系统和使用方法 | |
EP4208133B1 (en) |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securement straps, and methods of use | |
CN115887091A (zh) | 造瘘装置 | |
CN204815306U (zh) | 用于腹腔或胸腔的双球囊引流管 | |
US20230190512A1 (en) | Female external catheter devices having a urethral cup,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09253902U (zh) | 一种防滑脱药液注射引流管 | |
CN217090811U (zh) | 一种直肠扩张及止血装置 | |
CN215385180U (zh) | 基于新型球囊加压装置的胸腹腔穿刺拔管后防渗漏护理贴 | |
CN210933367U (zh) | 一种一次性双腔引流管 | |
CN108744234A (zh) | 防滑脱药液注射引流管 | |
WO2010007413A2 (en) | Wound management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