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2498U - 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32498U CN215432498U CN202122105388.XU CN202122105388U CN215432498U CN 215432498 U CN215432498 U CN 215432498U CN 202122105388 U CN202122105388 U CN 202122105388U CN 215432498 U CN215432498 U CN 2154324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ble
- sliding
- module
- driving device
- sad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该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工作台、支撑架、第一主轴模块、第二主轴模块、X轴运动模块以及两个刀库。工作台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架架设在底座的一端,两个刀库分别对应第一主轴模块与第二主轴模块。第一主轴模块、第二主轴模块均与第一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二主轴模块还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X轴运动模块可以分别驱动第一主轴模块与第二主轴模块同时左右移动或者单独左右移动。第二滑轨与第二驱动装置均对第二主轴模块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主轴模块的稳定性以及加工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数控加工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机床的加工稳定性以及加工精度是厂家以及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主轴一般需要有沿竖向方向的升降运动,因此主轴和横梁之间一般会通过滑动组件和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的行程较长。同时由于加工主轴重量较大,且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使得传动组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加工精度以及加工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该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工作台、支撑架、第一主轴模块、第二主轴模块、X轴运动模块以及两个刀库。工作台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底座滑动连接,支撑架架设在底座的一端,两个刀库分别对应第一主轴模块与第二主轴模块。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面,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支撑架顶面相邻的一侧。第一主轴模块通过第一鞍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二主轴模块通过第二鞍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X轴运动模块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主轴模块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主轴模块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第二滑轨与第二驱动装置均对第二主轴模块起到支撑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主轴模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传动组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加工精度以及加工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为: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包括:
底座;
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面相邻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的轨面的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滑轨的轨面朝向所述工作台;
第一主轴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主轴模块设置有第一鞍座,所述第一鞍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第二主轴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主轴模块设置有第二鞍座,所述第二鞍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X轴运动模块,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主轴模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主轴模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大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以及,
两个刀库,两个所述刀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模块、所述第二主轴模块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一电机、第一锁紧块与固定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固定块内,所述固定块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块与所述第一鞍座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主轴模块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电机、第二锁紧块与多个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套装在多个所述固定块内。所述第二丝杆通过所述第二锁紧块与所述第二鞍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丝杆的长度,可以提高所述第一丝杆的稳定性以及节约成本。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错位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位于所述第三滑轨的上方,便于所述第三滑轨支撑所述第二丝杆。所述X轴运动模块还包括多个支撑滑块、连接板以及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支撑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滑块的另一侧上,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滑块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丝杆,提高所述第二丝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精度。所述第二主轴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滑块设置有安装面与滑动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连接板螺丝连接,所述滑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安装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滑动面的面积,所述支撑滑块与所述滑动面相邻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为朝所述第三滑轨倾斜的倾斜面,方便螺纹安装,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组、多个第二连接孔组。所述支撑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组与所述连接板螺丝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组与所述连接板螺丝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组的第一连接孔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组中的第二连接孔的数量,节约成本。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组相邻设置,提高所述支撑滑块对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丝杆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主体、多个加强板与多个支撑柱。所述主体内部中空,便于安装拆卸以及节约成本。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支撑柱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柱与多个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所述支撑架的承载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三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座,一个所述加强座位于所述第一主轴模块下方,另一个所述加强座位于所述第二主轴模块的下方。所述加强座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的凸起块,两个所述加强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其他构件避位。减小所述支撑架的体积以及占用空间,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鞍座与所述第二鞍座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刀库,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多个肋板以及多个加强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鞍座或所述第二鞍座螺栓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第一鞍座或所述第二鞍座上,连接更稳固。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避位口,用于与所述支撑架避位,结构紧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面与所述刀库连接。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侧面连接,所述肋板相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连接,多个所述肋板平行设置,提高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多个所述加强块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肋板之间,且所述加强块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肋板连接,提高多个所述肋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刀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模块、所述第二主轴模块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给所述第一主轴模块、所述第二主轴模块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该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工作台、支撑架、第一主轴模块、第二主轴模块、X轴运动模块以及两个刀库。工作台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底座滑动连接,支撑架架设在底座的一端,两个刀库分别对应第一主轴模块与第二主轴模块。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面,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支撑架顶面相邻的一侧。第一主轴模块通过第一鞍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二主轴模块通过第二鞍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X轴运动模块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主轴模块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主轴模块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第二滑轨与第二驱动装置均对第二主轴模块起到支撑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主轴模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传动组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加工精度以及加工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的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的支撑架的一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的X轴运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的支撑滑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的固定座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20.底座,30.工作台,40.支撑架,41.主体,411.第一定位槽,412.第二定位槽,42.加强板,43.支撑柱,44.加强座,441.凸起块,45.第一滑轨,46.第二滑轨,47.第三滑轨,50.第一主轴模块,51.第一鞍座,60.第二主轴模块,61.第二鞍座,70.X轴运动模块,71.第一驱动装置,711.第一丝杆,712.第一电机,713.第一锁紧块,714.固定块,72.第二驱动装置,721.第二丝杆,722.第二电机,723.第二锁紧块,73.支撑滑块,731.安装面,732.滑动面,733.滑槽,734.倾斜面,74.连接板,75.连接块,80.刀库,81.固定座,811.第一固定板,8111.卡槽,812.第二固定板,813.肋板,814.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10包括底座20、工作台30、支撑架40、第一主轴模块50、第二主轴模块60、X轴运动模块70以及两个刀库80。底座20采用一体式铸铁床身结构,大大提高了底座20的稳定性。工作台30滑动设置在底座20上,工作台30通过Y轴运动模块驱动,使其在底座20上沿Y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4、图5,该支撑架40设置有主体41、加强板42、支撑柱43、两个加强座44、第一滑轨45、第二滑轨46与第三滑轨47。主体41与底座20之间通过两个加强座44架设连接。一个加强座44位于第一主轴模块50运动路径的下方,另一个加强座44位于第二主轴模块60运动路径的下方,提高主体41对第一主轴模块50、第二主轴模块60的支撑强度。加强座44靠近底座2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的凸起块441,两个加强座44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用于与其他构件避位。减小支撑架40的体积以及占用空间,节约成本。主体41内部中空,便于安装拆卸以及节约成本。加强板42的两端分别与主体41的内壁、支撑柱43连接,每个支撑柱43与多个加强板42连接,支撑柱43的一端与主体41的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支撑架40的承载强度。第一滑轨45设置在主体41的顶面,第二滑轨46、第三滑轨47均设置在主体41顶面相邻的一侧。第一滑轨45与第二滑轨46的轨面的向上设置,第一滑轨45的轨面朝向工作台30。在主体4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槽411与第二定位槽412,第一滑轨45设置在第一定位槽411内,第三滑轨47设置在第二定位槽412内,节约成本。第二滑轨46承受的压力小于第一滑轨45与第三滑轨47,为了节约成本,第二滑轨46可以直接设置在主体41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分别设置在支撑架40的两端。第一主轴模块50设置有第一鞍座51,第一鞍座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45、第三滑轨47滑动连接。第二主轴模块60设置有第二鞍座61,第二鞍座6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45、第二滑轨46、第三滑轨47滑动连接。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共用一套控制系统以及一套底座,可同时加工两个不一样的产品也可双头同时分段加工同一个产品。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中的主轴可同时上下移动也可单独上下移动,加工批量产品时可使用双头同时加工产品,调试简单便捷,也可以把第一主轴模块50移至机床左侧单独用第二主轴模块60加工长行程产品,实现一台两用的功能。运用了双通道控制系统可实现一机两用的功能,使用便捷,大大节约了成本。
请参照图6,X轴运动模块70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71、第二驱动装置72、多个支撑滑块73、连接板74以及多个连接块75。第一驱动装置71与第二驱动装置72均设置在支撑架40上。第一驱动装置71与第一主轴模块50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72与第二主轴模块60传动连接。X轴运动模块70可以分别驱动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同时左右移动或者单独左右移动。第二驱动装置72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一驱动装置71的运动行程,可以使得第二主轴模块60有更大的运行空间去加工大尺寸的产品,提高了兼容性。
其中,第一驱动装置71设置有第一丝杆711、第一电机712、第一锁紧块713与固定块714。第一电机712与固定块714分别设置在支撑架40的两端,第一电机712与第一丝杆711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丝杆711的另一端套装在固定块714内,固定块714用于固定支撑第一丝杆711。第一丝杆711通过第一锁紧块713与第一鞍座51固定连接,第一丝杆711带动第一主轴模块50运动。第二驱动装置72设置有第二丝杆721、第二电机722、第二锁紧块723与多个固定块714。第二电机722与固定块714分别设置在支撑架40上,第二电机722与第一电机712错位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架40的两端,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第二电机722与第二丝杆721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二丝杆721的另一端套装在多个固定块714内。第二丝杆721位于第三滑轨47的上方,且位于第一丝杆711的下方,便于第三滑轨47支撑第二丝杆721与第二主轴模块60。第二丝杆721的长度大于第一丝杆711的长度,可以提高第一丝杆711的稳定性以及节约成本,也可以提高第二主轴模块60的行程,兼容更多尺寸的产品。第二丝杆721的一端通过第二锁紧块723与第二鞍座61固定连接。第二丝杆721的另一端通过多个支撑滑块73与连接板74进行加强支撑,减少第二丝杆721加工过程中的晃动幅度,确保第二丝杆721的加工稳定性。
请参照图7,该支撑滑块73设置有安装面731与滑动面732,安装面731与连接板74螺丝连接,滑动面732设置有与第三滑轨47相匹配的滑槽733。安装面731的面积大于滑动面732的面积,支撑滑块73与滑动面732相邻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为朝第三滑轨47倾斜的倾斜面734,方便螺纹安装,节省成本。多个支撑滑块73通过滑槽733与第三滑轨47滑动连接。连接板74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组、多个第二连接孔组。支撑滑块73通过第一连接孔组与连接板74螺丝连接,连接块75通过第二连接孔组与连接板74螺丝连接。第一连接孔组的第一连接孔数量小于第二连接孔组中的第二连接孔的数量,节约成本。且第一连接孔组与第二连接孔组相邻设置,提高支撑滑块73对连接板74、第二丝杆721的支撑强度。多个连接块75与第二丝杆721传动连接,连接板74与支撑滑块73用于支撑第二丝杆721与第二主轴模块60。第二主轴模块60在移动过程中,第二鞍座61可以推动连接块75带动连接板74、支撑滑块73一起朝第一主轴模块50方向移动,连接板74靠近第二主轴模块60的一端可以对第二主轴模块60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第二主轴模块60通过第二丝杆721、第二鞍座61与连接板74、支撑滑块73之间的配合间接与第二滑轨46滑动连接,分担了第二主轴模块60对第二丝杆721的作用力。
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设计在支撑架40上,达到轻量化驱动,应用直驱直线电机驱动,解决了丝杆因细长导致在高速运动中跳动误差问题,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的运动速度均从原30米/分钟提升到100米/分钟,精度均从原300内±0.01提升到300内±0.0025,速度和精度提升了2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8,第一鞍座51与第二鞍座61均设置有固定座81,且两个固定座81设置第一鞍座51与第二鞍座61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两个刀库80分别与两个固定座81连接,两个刀库80相背离设置可以给第一主轴模块50、第二主轴模块60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固定座81包括第一固定板811、第二固定板812、多个肋板813以及多个加强块814。第一固定板811的侧面设置有卡槽8111,第一固定板811的侧面与第一鞍座51或第二鞍座61螺栓连接,且第一固定板811通过卡槽8111卡设在第一鞍座51或第二鞍座61上,连接更稳固。第一固定板811靠近支撑架40的一端设置有避位口,用于与支撑架40避位,结构紧凑。第二固定板81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811连接,第二固定板812的一侧面与刀库80连接。肋板81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812另一侧面连接,肋板813相邻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811背离卡槽8111的一侧连接,多个肋板813平行设置,提高第一固定板811与第二固定板812之间的连接强度。多个加强块814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肋板813之间,且加强块81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肋板813连接,提高多个肋板81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产品放置在工作台30上,根据需要选择两个主轴模块还是一个主轴模块。如果只需要一个主轴模块,则保留第二主轴模块60进行加工。然后将连接板74与支撑滑块73移动到靠近第二主轴模块60位置。启动电源,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丝杆711带动第一主轴模块50、第二丝杆721带动第二主轴模块60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主轴模块50与第二主轴模块60同步移动或者是第一主轴模块50、第二主轴模块60各自单独运行。由于第二丝杆721长度较长,第二主轴模块60朝第一主轴模块50方向运动时,可以推动连接板74与支撑滑块73一起运动,当第二主轴模块60运动到最大行程时,连接板74停止运动并支撑该连接板74范围内的第二丝杆721,防止第二丝杆721晃动过大,影响加工精度。加工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始下一个产品的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该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工作台、支撑架、第一主轴模块、第二主轴模块、X轴运动模块以及两个刀库。工作台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底座滑动连接,支撑架架设在底座的一端,两个刀库分别对应第一主轴模块与第二主轴模块。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面,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支撑架顶面相邻的一侧。第一主轴模块通过第一鞍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第二主轴模块通过第二鞍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滑动连接。X轴运动模块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主轴模块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主轴模块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第二滑轨与第二驱动装置均对第二主轴模块起到支撑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主轴模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传动组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加工精度以及加工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综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面,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面相邻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的轨面的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滑轨的轨面朝向所述工作台;
第一主轴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主轴模块设置有第一鞍座,所述第一鞍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第二主轴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主轴模块设置有第二鞍座,所述第二鞍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X轴运动模块,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主轴模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主轴模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大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行程;以及,
两个刀库,两个所述刀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模块、所述第二主轴模块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一电机、第一锁紧块与固定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套装在所述固定块内,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块与所述第一鞍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电机、第二锁紧块与多个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套装在多个所述固定块内,所述第二丝杆通过所述第二锁紧块与所述第二鞍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丝杆的长度,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错位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位于所述第三滑轨的上方;所述X轴运动模块还包括多个支撑滑块、连接板以及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支撑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滑块的另一侧上,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滑块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主轴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块设置有安装面与滑动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连接板螺丝连接,所述滑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安装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滑动面的面积,所述支撑滑块与所述滑动面相邻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为朝所述第三滑轨倾斜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组、多个第二连接孔组,所述支撑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组与所述连接板螺丝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组与所述连接板螺丝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组的第一连接孔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组中的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组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主体、多个加强板与多个支撑柱;所述主体内部中空,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的内壁、所述支撑柱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柱与多个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三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座,一个所述加强座位于所述第一主轴模块下方,另一个所述加强座位于所述第二主轴模块的下方;所述加强座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的凸起块,两个所述加强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其他构件避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鞍座与所述第二鞍座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刀库,所述固定座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鞍座或所述第二鞍座螺栓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卡槽卡设在所述第一鞍座或所述第二鞍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避位口;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面与所述刀库连接;
多个肋板,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另一侧面连接,所述肋板相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连接;多个所述肋板平行设置;以及,
多个加强块,多个所述加强块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肋板之间,且所述加强块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肋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刀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模块、所述第二主轴模块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05388.XU CN215432498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05388.XU CN215432498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32498U true CN215432498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69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05388.XU Active CN215432498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32498U (zh)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22105388.XU patent/CN2154324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17543U (zh) | 双轴复合数控机床 | |
CN206869184U (zh) | 一种铣床 | |
CN202517093U (zh) | 一种双立柱移动式多铣头数控龙门铣床 | |
CN104625745A (zh) | 一种龙门式复合自动钣金加工中心 | |
CN211103028U (zh) | 一种新型动梁式高精度加工中心 | |
CN103962611A (zh) | 组合式铣床 | |
CN109732367A (zh) | 一种tc1613龙门式加工机床 | |
CN215432498U (zh) | 具有高稳定性双头双驱动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 |
CN202668059U (zh) | 一种并联式钻铣床 | |
CN210677934U (zh) | 一种智能化数控加工中心 | |
CN201179604Y (zh) | 多主轴五轴立式加工中心 | |
CN220480981U (zh) | 多工位真空工作台加工中心 | |
CN215146733U (zh) | 双头双通道型材加工中心 | |
CN215509955U (zh) | 双主轴长行程重切削龙门立式加工中心 | |
CN2678808Y (zh) | 数控龙门铣床 | |
CN212398813U (zh) | 立加模组式x轴拓展工作台 | |
CN213437626U (zh) | 一种立式齿轮铣棱机 | |
CN211438920U (zh) | 一种新型高速车钻复合机 | |
CN208231275U (zh) | 一种平台化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共用平台 | |
CN215035281U (zh) | 铣磨龙门复合加工中心 | |
CN221735500U (zh) | 一种多主轴立式加工机床 | |
CN110216491B (zh) | 单立柱立卧复合型多面加工中心 | |
CN216859377U (zh) | 一种晶体零件加工用移动机构 | |
CN215942113U (zh) | 具有强承载力的轻型龙门加工中心 | |
CN221516214U (zh) | 复合机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