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386539U -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6539U
CN215386539U CN202120582396.0U CN202120582396U CN215386539U CN 215386539 U CN215386539 U CN 215386539U CN 202120582396 U CN202120582396 U CN 202120582396U CN 215386539 U CN215386539 U CN 215386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recovery tube
seat
infusion port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23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21205823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6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6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65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利用本实用新型,护士能够采用握笔式实现对输液港注射座的穿刺,提供了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而且避免了针刺伤,且避免了二次连接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背景技术
临床中,为了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会经常使用输液港,其全称为完全植入式静脉通路系统。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其包括导管、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注射座连接导管的一端、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人体的血管,进而形成长期的血管通路,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需要输液时,使用输液港穿刺针穿过皮肤并扎入到注射座上即可。
现有的输液港穿刺针通常采用“L”型穿刺针,其包括L型钢针、蝶翼、圆盘状底座和延长管,实际操作时护士用左手三指固定注射座后,在局促的空间内完成穿刺,且因穿刺针上的圆盘状底座导致护士无法从上至下直接观察到穿刺点的情况,需要从侧面45°角进行观察,极易造成针刺伤。而且,现有输液港穿刺针为钢针,拔针时很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另外,在使用现有“L”型穿刺针时,需要另外使用注射器抽取盐水、肝素进行冲管、封管的操作,这个操作过程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能够为护士在穿刺时提供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且能够避免针刺伤,并避免感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
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
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座体和与其下端连接的导管;
所述座体为管状结构;
在座体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塞;
在座体的中部设置有输液口,所述输液口与座体的内腔连通,在输液口上连接有延长管;
在所述座体上端的壁上开有L型槽,L型槽的上端为开口端,且该开口端与座体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所述导管的上端与座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管的下端为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长管为Y型管,包括三个分支管,分别为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
三个分支管的一端连通形成Y型;
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输液口连接;
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与分隔膜接头连接;
第三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肝素帽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止水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针体回收管为长圆柱体结构,在其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
在针体回收管上还开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上端与针体回收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下端位于针体回收管的下端面的上方,且所述移动槽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
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槽的宽度;
所述针体回收管的外径与导管座中座体上端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下端外部设置有凸起;
所述凸起与所述L型槽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
所述盖帽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针体包括:针座、持针柄和针芯;
所述针座为细圆柱体结构;所述针芯的上端与针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持针柄通过连接杆与针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针座的直径与针体回收管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尺寸与移动槽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针芯采用直的不锈钢针;
所述针座的长度加上针芯的长度小于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中心通孔的长度;
所述导管与针芯的外径相匹配,能够紧贴针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持针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
所述座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每个凹槽内设置有防滑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穿刺套装,其包括无菌包,在所述无菌包内放置有上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预充式冲管器和预充式封管器;
所述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内预充有10ml生理盐水冲管液;
所述预充式封管器内预充有10ml的100U/ML肝素封管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
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
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护士能够采用握笔式实现对输液港注射座的穿刺,提供了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而且避免了针刺伤,且避免了二次连接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位于针体回收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在穿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回收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回收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回收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导管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中的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到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3、针体回收管1、针体2;所述导管座3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1的下端;所述针体2能够沿针体回收管1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所述导管座3包括座体305和与座体下端连接的导管304。所述座体305为管状结构,在座体305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塞302,在座体305的中部设置有输液口303,所述输液口303与座体305的内腔连通,并位于隔离塞302的下方,在输液口303上连接有延长管4。
在所述座体305上端的壁上开有L型槽301,L型槽301的上端为开口端,且该开口端与座体305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所述导管304的上端与座体305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管304的下端为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座体305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图6中未画出),在每个凹槽内设置有防滑颗粒,便于将各个手指放置在各个凹槽中,这样能够更好地以握笔式握住穿刺针。
优选的,所述座体305下端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最下端的外径与导管304上端的外径相同,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座体305对操作者视线的遮挡。
所述延长管4为Y型管,包括三个分支管,分别为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三个分支管的一端连通形成Y型,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输液口303连接,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与分隔膜接头5连接,第三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肝素帽接头6连接。使用分隔膜接头5能够避免二次连接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分隔膜接头5、肝素帽接头6均为成熟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止水夹,图6中未画出止水夹。
【实施例二】
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针体回收管1为长圆柱体结构,在其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104,在针体回收管1上还开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移动槽103,所述移动槽103的上端与针体回收管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下端位于针体回收管的下端面的上方,且所述移动槽103与所述中心通孔104连通。为了清晰,图1和图2中未画出中心通孔和移动槽,图3中未画出中心通孔和移动槽。
优选的,所述中心通孔104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槽103的宽度。
所述针体回收管1的外径与导管座中座体305的上端内径相同,针体回收管1的下端能够插入到导管座中座体305的上端内腔中。
【实施例三】
在所述针体回收管1的下端外部设置有凸起102,该凸起102与所述L型槽301相匹配,能够从L型槽301的上端开口进入到L型槽内,并在L型槽内移动,进而被L型槽卡住。为了清晰,图1和图2中没有画出凸起和L型槽,图5中未画出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与移动槽在圆周上相距90度。
【实施例四】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针芯从针体回收管1的上方抽出,在所述针体回收管1的上端设置有盖帽101,所述盖帽101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在针体回收管1的上端,能够阻挡针芯向上移动时从针体回收管1脱出。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所述针体2包括:针座202、持针柄201和针芯203,所述针座202为细圆柱体结构,针芯203的上端与针座202的下端固定连接,持针柄201通过连接杆204与针座202的侧壁固定连接(图7中用一条直线表示了针芯,用另外一条直线表示了连接杆。)。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将针座、持针柄、连接杆和针芯制成一体的结构。
所述针座202的直径与针体回收管上的中心通孔104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杆204的尺寸与移动槽103的宽度相匹配,例如如果连接杆204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则其直径与移动槽103的宽度相同,如果连接杆204的横截面形状是正方形,则其边长与移动槽103的宽度相同。
所述针芯203采用直的不锈钢针。所述针座202的长度加上针芯203的长度小于所述针体回收管1的中心通孔104的长度,这样,针座202和针芯203能够完全位于针体回收管1的中心通孔104内,防止了针芯203的针尖露出到针体回收管1的外部导致针刺伤。所述针座202的外径与针芯203上端的外径相同或者略大于针芯上端的外径均可。
所述导管304与针芯203的外径相匹配,能够紧贴针芯(图1和图2中为了区分开针芯和导管,将导管的直径放大了),且导管很薄,能够随针芯203一起扎入到皮肤内。
【实施例六】
在所述持针柄2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用于增大与手指接触时的摩擦力。
【实施例七】
优选的,所述导管座3、针体回收管1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硅胶等,所述隔离塞302采用硅胶制成。
将上述各个部件生产完成后安装时,先将针体上的针芯从上至下插入到针体回收管的中心通孔内,当针芯完全进入中心通孔后,针座也进入到中心通孔内,连接杆位于移动槽内,持针柄位于针体回收管的外部,当上下移动持针柄时,持针柄通过连接杆带动针座和针芯在中心通孔内进行上下移动。然后将针体回收座下端的凸起与导管座的座体上的L型槽的开口端对齐,将凸起插入到L型槽内,同时针体回收座的下端进入到导管座的座体上端内腔中,再旋转针体回收座,使凸起移动到L型槽的末端,这样通过凸起实现了针体回收座与导管座的固定连接,然后捏住持针柄,将针芯向下推,使得针芯穿过导管座中的隔离塞后进入到导管中,直到连接杆到达移动槽的底部时,此时针芯的针尖刚刚从导管的开口端露出,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穿刺时,一只手捏住输液港的注射座,另一只手的手指同时捏住持针柄和座体,将针芯竖直扎入到注射座上,针芯带着导管一起穿刺进人体的皮肤内。由于不再具有传统穿刺针中的圆盘底座以及L型钢针,操作者能够实现握笔式的穿刺动作,穿刺针不再对操作者的视线形成大的阻挡,而是提供了更清晰及更直观的视角,更加便于操作者看清楚穿刺点的位置以及穿刺点穿刺后有无红肿的情况。
然后捏住持针柄将针芯上移,使得针芯依次从导管、隔离塞内脱出,此时隔离塞形成封闭端。一直上移针芯直到针尖缩回到针体回收管的中心通孔内(如图1所示),再反向旋转针体回收管,使得凸起旋转到L型槽的开口端。
最后上提针体回收管即可将针体回收管取下,此时导管保持与输液港的连接,针芯则完全位于针体回收管的中心通孔内的,所以取下针体回收管时不会发生针刺伤,也避免了血液暴露风险,取下后的针体回收管放置到医疗废弃物收集桶内即可。
输液时,将输液针与延长管上的肝素帽接头连接即可,液体通过延长管、导管座上的输液口后进入导管中,沿着导管进入到输液港内,最终通过输液港中的导管输入到人体内。
需要更换穿刺针时,将导管从输液港中拔出即可,导管拔出后也不会造成护士的针刺伤,避免了护士的职业暴露。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穿刺套装,其包括无菌包,在无菌包内放置有上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预充式冲管器和预充式封管器,其中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内预充有10ml生理盐水冲管液,预充式封管器内预充有输液港专用的10ml100U/ML肝素封管液。
穿刺套装的使用方法如下:
穿刺前,打开无菌包,先将预充式冲管器与分隔膜接头连接,进行排气,然后使用上述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预充式冲管器取下,将预充式封管器与分隔膜接头连接,完成封管操作。冲管、封管的具体操作步骤按照医院规定的操作流程操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预充式冲管器和预充式封管器均采用现有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的结构,即预充有液体的注射器。使用这个套装后,能够减少额外配置,穿刺时直接携带该穿刺套装即可,也避免了污染。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包括:导管座、针体回收管、针体;
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下端;
所述针体能够沿针体回收管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座体和与其下端连接的导管;
所述座体为管状结构;
在座体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隔离塞;
在座体的中部设置有输液口,所述输液口与座体的内腔连通;在输液口上连接有延长管;
在所述座体上端的壁上开有L型槽,L型槽的上端为开口端,且该开口端与座体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所述导管的上端与座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管的下端为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为Y型管,包括三个分支管,分别为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
三个分支管的一端连通形成Y型;
第一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输液口连接;
第二分支管的另一端与分隔膜接头连接;
第三分支管的另一端与肝素帽接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分支管和第三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止水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回收管为长圆柱体结构,在其中心开有与其同轴线的中心通孔;
在针体回收管上还开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上端与针体回收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下端位于针体回收管的下端面的上方,且所述移动槽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
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移动槽的宽度;
所述针体回收管的外径与导管座中座体上端的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下端外部设置有凸起;
所述凸起与所述L型槽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
所述盖帽通过螺纹或者卡扣连接在针体回收管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针座、持针柄和针芯;
所述针座为细圆柱体结构;所述针芯的上端与针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持针柄通过连接杆与针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针座的直径与针体回收管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尺寸与移动槽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针芯采用直的不锈钢针;
所述针座的长度加上针芯的长度小于所述针体回收管的中心通孔的长度;所述导管与针芯的外径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持针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
所述座体的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每个凹槽内设置有防滑颗粒。
10.一种穿刺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套装包括无菌包,在所述无菌包内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预充式冲管器和预充式封管器;
所述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内预充有10ml生理盐水冲管液;
所述预充式封管器内预充有10ml的100U/ML肝素封管液。
CN202120582396.0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6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2396.0U CN215386539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2396.0U CN215386539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6539U true CN215386539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23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6539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6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606962B2 (ja) 閉鎖系静脈内カテーテルによる静脈穿刺の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203647794U (zh) 安全型采血输液留置针组件
CN101015721A (zh) 可防止血液外流的带抽血口的动静脉留置针
CN203598294U (zh) 膀胱冲洗用引流袋
CN203749919U (zh) 无针输液装置
CN201353361Y (zh) 一次性多功能静脉留置针
CN204734799U (zh) 无针输液防逆流静脉留置针
CN201759859U (zh) 一种医用配液器
CN215386539U (zh) 一种输液港专用安全型穿刺针及穿刺套装
CN211050476U (zh) 一种带三通阀的精密过滤输液器
CN210130846U (zh) 一种配合留置针使用的采血针
CN208927260U (zh) 一种留置针
CN213312274U (zh) 一种血液透析穿刺用的动静脉留置针管套
CN104826196A (zh) 一种针座内液囊自封式静脉留置针
CN212631340U (zh) 一种输液器
CN205458717U (zh) 一次性无采集针的真空采血器
CN200991465Y (zh) 一次性输血器
CN210749229U (zh) 一种新型采血留置针
CN205252202U (zh) 化疗专用输液器
CN204468808U (zh) 血浆置换用多头输血器
CN208911138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瓶塞穿刺针
CN220089487U (zh) 一种采血留置针和采血装置
CN110639086A (zh) 一种新型防刺伤输液针
CN219167303U (zh) 一种带输注装置的多联血袋
CN204655676U (zh) 一种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