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348697U -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8697U
CN215348697U CN202120031978.XU CN202120031978U CN215348697U CN 215348697 U CN215348697 U CN 215348697U CN 202120031978 U CN202120031978 U CN 202120031978U CN 215348697 U CN215348697 U CN 215348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eping
chassis
shell
end cove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19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nb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nb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nb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nb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19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8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8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8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部的气流发生器、驱动机构以及中央控制器,机壳的底部为清扫底盘,在清扫底盘上安装有中扫组件、行走组件和边扫组件,中扫组件包括中扫外壳以及设置在中扫外壳端面并与中扫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吸尘端盖,在中扫外壳和吸尘端盖之间为中扫腔体,中扫腔体通过集尘盒与气流发生器连通,中扫腔体内部未设置清洁滚刷,吸尘端盖上开有吸尘口,边扫组件包括机座,在机座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支脚,在安装支脚上安装有刷毛,机座与安装支脚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易清洁,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的机身为无线机器,以圆盘型为主,使用充电电池运作,操作方式以遥控器、或是机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设定时间预约打扫,因为其简单操作的功能及便利性,现今已慢慢普及。在房间清扫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扫地机器人,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在其清扫底盘上均设有吸尘入口,在吸尘入口内部均配合安装滚刷,在滚刷上安装清洁毛刷,清洁毛刷沿着主轴的轴向分布,滚刷转动时,清洁毛刷用于清扫地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清洁效果,但是长时间使用后毛发、线束等会缠绕在清洁毛刷的表面,致使清洁困难,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体验。另外,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在使用功能上仍然比较单一,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功能性好的新型扫地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部的气流发生器、驱动机构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机壳的底部为清扫底盘,在所述清扫底盘上安装有中扫组件、行走组件和边扫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安装在清扫底盘前侧的万向轮以及安装在清扫底盘中部两侧的行走轮,所述万向轮和行走轮均由驱动机构控制其运动,所述中扫组件包括中扫外壳以及设置在中扫外壳端面并与中扫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吸尘端盖,在所述中扫外壳和吸尘端盖之间为中扫腔体,所述中扫腔体通过集尘盒与气流发生器连通,所述中扫腔体内部未设置清洁滚刷,所述吸尘端盖上开有吸尘口,所述边扫组件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支脚,在所述安装支脚上安装有刷毛,所述机座与安装支脚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
在所述清扫底盘上还设有防静电组件。
所述吸尘端盖可以根据清洁对象的不同更换不同结构的吸尘端盖。
所述安装支脚的外周壁上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
所述防静电组件包括接地防静电刷,所述清扫底盘靠后位置处开设有底腔,所述底腔内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接地防静电刷安装在安装座内部。
所述加强筋为条形结构,沿着所述安装支脚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由于在中扫腔体内部未设置清洁滚刷,所以可以避免毛发、线束缠绕在清洁滚刷表面,难以清理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使用人员的使用体验;由于吸尘端盖可以根据清洁对象(地毯、瓷砖地面、木地板等)的不同更换不同结构的吸尘端盖,所以即使不设置清洁滚刷也不会影响清洁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由于在清扫底盘上设有防静电组件,可以防止扫地机器人工作时静电的产生,从而保证扫地机器人持续正常的工作。
3、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通过在安装支脚的外周壁上设有加强筋,能够增强安装支脚的强度,更加轻松的将体积较大的颗粒物扫到中扫组件的吸尘口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扫地机器人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扫地机器人清扫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边扫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扫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清理大理石地面时吸尘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清理木地板时吸尘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清理地毯时吸尘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防静电组件展开时与扫地机器人壳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机壳,2、中扫组件,2-1、中扫外壳,2-2、吸尘端盖, 2-21、滑动推扭,2-22、卡口,2-3、中扫腔体,2-4、吸尘口, 2-5、胶刷片,3、行走组件,3-1、万向轮,3-2、行走轮,4、气流发生器,5、驱动机构,6、边扫组件,6-1、机座,6-2、安装支脚,6-3、刷毛,6-4、加强筋,7、防静电组件,7-1、接地防静电刷,7-2、底腔,7-3、安装座,8、集尘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壳1以及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气流发生器4、驱动机构5以及中央控制器(图中未显示),所述机壳1的底部为清扫底盘,在所述清扫底盘上安装有中扫组件2、行走组件3和边扫组件6,所述行走组件3包括安装在清扫底盘前侧的万向轮3-1以及安装在清扫底盘中部两侧的行走轮3-2,所述万向轮3-1和行走轮3-2均由驱动机构5控制其运动,所述中扫组件2包括中扫外壳2-1以及设置在中扫外壳2-1端面并与中扫外壳2-1可拆卸连接的吸尘端盖2-2,在本实施例中中扫外壳2-1和吸尘端盖2-2 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吸尘端盖2-2上安装有滑动推扭2-21,滑动推扭2-21与滑动锁扣(图中未显示)相连接,在中扫外壳2-1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滑动锁扣相配合的卡口2-22,滑动推扭2-21用于推动滑动锁扣移入或移出卡口2-22,当需要将吸尘端盖2-2从中扫外壳2-1上取下时,只需向一侧推动滑动按钮2-21,使与滑动按钮2-21连接的滑动锁扣从中扫外壳2-1上的卡口2-22中移出,就可以轻松的取下吸尘端盖。当然,中扫外壳2-1和吸尘端盖2-2的连接固定结构不局限于此,也可使用比较传统的连接结构,如在吸尘端盖2-2的下表面上设置向中扫外壳延伸的凸起,在中扫外壳的相应位置设置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使用时,将凸起嵌入在凹槽内,即可实现吸尘端盖与中扫外壳的连接,将凸起从凹槽中拨出,就可以实现中扫外壳与吸尘端盖的分离。
在中扫外壳2-1和吸尘端盖2-2之间为中扫腔体2-3,中扫腔体 2-3通过集尘盒8与气流发生器4连通,在中扫腔体2-3内部未设置清洁滚刷,吸尘端盖2-2上开有吸尘口2-4,吸尘端盖2-2 可以根据清洁对象的不同更换不同结构的吸尘端盖。具体的如图 5所示,当清洁对象为较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时,吸尘端盖2-2上只需简单开设几个较大的吸尘口2-4即可,灰尘、杂质或者是毛发从吸尘口2-4在气流发生器的作用下进入集尘盒8进行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气流发生器4为风机;当清洁对象为木质地板时,吸尘端盖2-2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吸尘端盖2-2的吸尘口的边沿,沿着吸尘口2-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个胶刷片2-5,其可以和木质地板更好的接触,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
当清洁对象为棉质地毯时,吸尘端盖2-2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吸尘端盖2-2上相应减小吸尘口2-4的面积,(相比于清洁大理石地面和木质地板而言),并将吸尘口2-4设计成梯形状,沿着吸尘口2-4的长度方向上也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个胶刷片2-5,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得吸尘端盖2-2与棉质地毯更好的接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吸力,适合于对棉质地毯的清洁。
所述边扫组件6包括机座6-1,在机座6-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支脚6-2,在安装支脚6-2上安装有刷毛6-3,机座6-1 与安装支脚6-2一体成型。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底盘上还设有防静电组件7,所述防静电组件7包括接地防静电刷7-1,清扫底盘靠后位置处开设有底腔7-2,底腔7-2内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7-3,接地防静电刷7-1 安装在安装座7-3内部。接地防静电刷7-1在展开使用时,其末端与地面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静电的产生。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支脚6-2的外周壁上设有加强筋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6-4为条形结构,沿着所述安装支架6-2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加强筋6-4的设置能够增强安装支脚的强度,更加轻松的将体积较大的颗粒物扫到中扫组件的吸尘口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以及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气流发生器(4)、驱动机构(5)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机壳(1)的底部为清扫底盘,在所述清扫底盘上安装有中扫组件(2)、行走组件(3)和边扫组件(6),所述行走组件(3)包括安装在清扫底盘前侧的万向轮(3-1)以及安装在清扫底盘中部两侧的行走轮(3-2),所述万向轮(3-1)和行走轮(3-2)均由驱动机构(5)控制其运动,所述中扫组件(2)包括中扫外壳(2-1)以及设置在中扫外壳(2-1)端面并与中扫外壳(2-1)可拆卸连接的吸尘端盖(2-2),在所述中扫外壳(2-1)和吸尘端盖(2-2)之间为中扫腔体(2-3),所述中扫腔体(2-3)通过集尘盒(8)与气流发生器(4)连通,所述中扫腔体(2-3)内部未设置清洁滚刷,所述吸尘端盖(2-2)上开有吸尘口(2-4),所述边扫组件(6)包括机座(6-1),在所述机座(6-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支脚(6-2),在所述安装支脚(6-2)上安装有刷毛(6-3),所述机座(6-1)与安装支脚(6-2)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扫底盘上还设有防静电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端盖(2-2)可以根据清洁对象的不同更换不同结构的吸尘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脚(6-2)的外周壁上设有加强筋(6-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组件(7)包括接地防静电刷(7-1),所述清扫底盘靠后位置处开设有底腔(7-2),所述底腔(7-2)内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7-3),所述接地防静电刷(7-1)安装在安装座(7-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4)为条形结构,沿着所述安装支脚(6-2)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CN202120031978.X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5348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1978.XU CN215348697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1978.XU CN215348697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8697U true CN215348697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1978.XU Active CN215348697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8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5696U (zh) 自移动吸尘器的集尘盒机构
US20070000815A1 (en) Sweeper vacuum cleaner assembly
CN210493958U (zh) 一种家用拖干扫地机
CN110680247A (zh) 扫地机
CN109171570B (zh) 一种扫地拖地一体化机器人
CN215348697U (zh) 一种新型扫地机器人
CN114098541B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
CN205548455U (zh) 一种地拖双风道结构
CN212368888U (zh) 扫拖吸一体机
CN202568094U (zh) 一种自转式多边形自动清洁器
CN211883623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循环出风装置
CN211511651U (zh) 扫地机
CN110604517B (zh) 一种新式扫地机器人
CN2675032Y (zh) 一种电动真空吸尘器
KR20090129114A (ko) 청소기
CN212234330U (zh) 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擦地刷头
CN112137506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防毛发缠绕扫地机器人
CN101375785B (zh) 立式吸尘器滚刷传动电机的固定结构
CN111528727B (zh) 一种双风道地拖
CN211066408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CN220588185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扫地机器人用滚刷
CN211212918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滚刷的电机结构
CN215383681U (zh) 一种地刷组件及吸尘器
CN213787185U (zh) 一种可拆分的多功能吸尘器
CN213046736U (zh) 具有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