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1135U -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31135U CN215331135U CN202121140548.8U CN202121140548U CN215331135U CN 215331135 U CN215331135 U CN 215331135U CN 202121140548 U CN202121140548 U CN 202121140548U CN 215331135 U CN215331135 U CN 215331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groove
- screw
- mounting
- panel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属于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面板安装装置存在拆装不方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它包括与墙面贴靠设置的本体,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连接孔,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还设有第一T型槽与第二T型槽,第一T型槽与第二T型槽上下延伸且分别位于安装槽的两侧,第一T型槽的上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连通的第一放入孔,第二T型槽的上端设有与第二T型槽连通的第二放入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拆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装饰面板可保护墙体与美化室内环境,被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工程中。现有装饰面板通过固定挂架安装在墙体上,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饰工程室内木饰面板的安装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4370753U],包括垂直水平方向安装的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与装饰面板的背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墙体的螺丝。
上述安装结构在安装时,先通过背栓将面板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再通过螺丝将第二连接部固定在墙体上,达到将面板固定的目的。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先安装了面板,面板会阻挡后续螺丝的安装,不能有效将第二连接部固定在墙体上;其只能通过增大面板与墙体之间的间距,为旋拧螺丝预留较大空间,但所有空间越大,占用室内空间就越大,导致室内可用面积变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方便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包括与墙面贴靠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连接孔,所述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还设有第一T型槽与第二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与第二T型槽上下延伸且分别位于安装槽的两侧,所述第一T型槽的上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连通的第一放入孔,所述第二T型槽的上端设有与第二T型槽连通的第二放入孔;还包括固定在面板上的与第一T型槽对应设置的第一螺钉以及与第二T型槽对应设置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外径等于第一T型槽的开口尺寸,所述第一螺钉的杆头至面板的距离等于第一T型槽的开口深度;所述第二螺钉的外径等于第二T型槽的开口尺寸,所述第二螺钉的杆头至面板的距离等于第二T型槽的开口深度。
第一T型槽与第二T型槽不是通槽,其底端呈封堵状态。安装时,先通过螺栓将本体固定在墙面上,再将固定有第一螺钉与第二螺钉的面板挂到本体上。挂面板时,首先第一螺钉对准第一放入孔,将第二螺钉对准第二放入孔,然后将面板靠拢本体,在面板重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螺钉的杆头进入第一T型槽,同时使第二螺钉的杆头进入第二T型槽。当第一螺钉向下运动到位时,第二螺钉向下运动到位,将面板稳定可靠的连接在本体上。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放入孔的侧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与第一T型槽的侧面过渡配合,所述第二放入孔的侧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与第二T型槽的侧面过渡配合。第一放入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螺钉的杆头的外径,第二放入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螺钉的杆头的外径。第一导向面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导向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第二导向面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导向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通过第一导向面可将第一螺钉的杆头准确导入第一T型槽,通过第二导向面可将第二螺钉的杆头准确导入第二T型槽。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T型槽为两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每个所述第一T型槽的上端均设有第一放入孔。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二T型槽为两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每个所述第二T型槽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放入孔。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本体包括安装座、设于安装座左前方第一支撑板和设于安装座右前方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安装座之间的空间构成上述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杆与安装座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连杆与安装座固连,所述第一T型槽设于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T型槽设于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连接孔设于安装座上。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至墙面的最远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前端面至墙面的距离。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横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横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构成三角形,增强了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稳定性。
在上述室内面板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杆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为两个,所述横杆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设计合理,结构强度高;安装方便,安装好后面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面板与本体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对面板进行更换;可最大程度减少面板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减少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面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面板安装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面板安装装置在第一支撑板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在图3的基础上安装面板后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面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安装好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螺钉与第一T型槽的尺寸关系图。
图中,1、连接孔;2、第一T型槽;3、第二T型槽;4、第一放入孔;41、第一导向面;5、第二放入孔;51、第二导向面;6、面板;7、第一螺钉;71、第一螺钉的杆头;8、第二螺钉;9、安装座;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横杆;L1、第一T型槽的开口尺寸;L2、第一T型槽的开口深度;D1、第一螺钉的外径;D2、第一螺钉杆头至面板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室内面板6安装装置,包括与墙面贴靠设置的本体,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用于插入螺栓的连接孔1,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还设有第一T型槽2与第二T型槽3,第一T型槽2与第二T型槽3上下延伸且分别位于安装槽的两侧,第一T型槽2的上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2连通的第一放入孔4,第二T型槽3的上端设有与第二T型槽3连通的第二放入孔5。
如图4所示,室内面板6安装装置还包括固定在面板6上的与第一T型槽2对应设置的第一螺钉7以及与第二T型槽3对应设置的第二螺钉8,如图8所示,第一螺钉7的外径D1等于第一T型槽2的开口尺寸L1,第一螺钉7的杆头71至面板6的距离D2等于第一T型槽2的开口深度L2。第二螺钉8的外径等于第二T型槽3的开口尺寸,第二螺钉8的杆头至面板6的距离等于第二T型槽3的开口深度。
第一T型槽2与第二T型槽3不是通槽,其底端呈封堵状态。安装时,先通过螺栓将本体固定在墙面上,再将固定有第一螺钉7与第二螺钉8的面板6挂到本体上。挂面板6时,首先第一螺钉7对准第一放入孔4,将第二螺钉8对准第二放入孔5,然后将面板6靠拢本体,在面板6重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螺钉7的杆头71进入第一T型槽2,同时使第二螺钉8的杆头进入第二T型槽3。如图5所示,当第一螺钉7向下运动到位时,第二螺钉8向下运动到位,将面板6稳定可靠的连接在本体上。
如图2所示,在第一放入孔4的侧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41与第一T型槽2的侧面过渡配合,第二放入孔5的侧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51与第二T型槽3的侧面过渡配合。第一放入孔4的孔径大于第一螺钉7的杆头71的外径,第二放入孔5的孔径大于第二螺钉8的杆头的外径。第一导向面41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导向面41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第二导向面51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导向面51之间的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减小。通过第一导向面41可将第一螺钉7的杆头71准确导入第一T型槽2,通过第二导向面51可将第二螺钉8的杆头准确导入第二T型槽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T型槽2为两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每个第一T型槽2的上端均设有第一放入孔4。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T型槽3为两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每个第二T型槽3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放入孔5。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包括安装座9、设于安装座9左前方第一支撑板10和设于安装座9右前方的第二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与安装座9之间的空间构成安装槽,第一支撑板10通过第一连杆12与安装座9固连,第二支撑板11通过第二连杆13与安装座9固连,第一T型槽2设于第一支撑板10上,第二T型槽3设于第二支撑板11上,连接孔1设于安装座9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杆12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3为两个。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有横杆14,横杆14至墙面的最远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10前端面至墙面的距离。横杆14、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横杆14、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构成三角形,增强了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的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杆12为两个,第二连杆13为两个,横杆14为两个。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体为一个整体,如呈板状的板体或呈矩形的块。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墙面贴靠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连接孔(1),所述本体远离墙面的一侧还设有第一T型槽(2)与第二T型槽(3),所述第一T型槽(2)与第二T型槽(3)上下延伸且分别位于安装槽的两侧,所述第一T型槽(2)的上端设有与第一T型槽(2)连通的第一放入孔(4),所述第二T型槽(3)的上端设有与第二T型槽(3)连通的第二放入孔(5);还包括固定在面板(6)上的与第一T型槽(2)对应设置的第一螺钉(7)以及与第二T型槽(3)对应设置的第二螺钉(8),所述第一螺钉(7)的外径(D1)等于第一T型槽(2)的开口尺寸(L1),所述第一螺钉(7)的杆头(71)至面板(6)的距离(D2)等于第一T型槽(2)的开口深度(L2);所述第二螺钉(8)的外径等于第二T型槽(3)的开口尺寸,所述第二螺钉(8)的杆头至面板(6)的距离等于第二T型槽(3)的开口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入孔(4)的侧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41)与第一T型槽(2)的侧面过渡配合,所述第二放入孔(5)的侧面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导向面(51)与第二T型槽(3)的侧面过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槽(2)为两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每个所述第一T型槽(2)的上端均设有第一放入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型槽(3)为两个,且沿上下方向依次分布,每个所述第二T型槽(3)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放入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安装座(9)、设于安装座(9)左前方第一支撑板(10)和设于安装座(9)右前方的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与安装座(9)之间的空间构成上述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板(10)通过第一连杆(12)与安装座(9)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板(11)通过第二连杆(13)与安装座(9)固连,所述第一T型槽(2)设于第一支撑板(10)上,所述第二T型槽(3)设于第二支撑板(11)上,所述连接孔(1)设于安装座(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至墙面的最远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10)前端面至墙面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4)、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面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2)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3)为两个,所述横杆(14)为两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40548.8U CN215331135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40548.8U CN215331135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31135U true CN215331135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48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40548.8U Active CN215331135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31135U (zh) |
-
2021
- 2021-05-26 CN CN202121140548.8U patent/CN2153311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76696A (zh) | 一种挂接式幕墙结构 | |
CN215331135U (zh) | 室内面板安装装置 | |
CN217995112U (zh) | 一种汽车侧围冲压件周转盛具 | |
CN113530045B (zh) | 一种用于幕墙的安装支座 | |
CN213062569U (zh) | 一种幕墙结构 | |
CN220666636U (zh) | 一种幕墙安装用定位结构 | |
CN216195816U (zh) | 一种具有安装定位结构的低碳节能型建筑幕墙 | |
CN210822136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前保险杠下部连接支架 | |
CN22085240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空调外机支架 | |
CN212641856U (zh) | 一种幕墙固定结构 | |
CN221169280U (zh) | 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门板卡扣座 | |
CN219692879U (zh) | 一种用于厨房设备的悬挂装置、悬挂组件及厨房设备组件 | |
CN209942093U (zh) | 一种用于安装阴角板的快装圆弧基架 | |
CN216340322U (zh) | 一种组合挂件式石材幕墙 | |
CN220954056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幕墙组装结构 | |
CN216239644U (zh) | 一种装配式结构外挂防护架组合机构 | |
CN217644929U (zh) | 一种瓷砖伸缩展示柜 | |
CN218323364U (zh) | 一种错位安装式幕墙结构 | |
CN219973618U (zh) | 一种节能建筑幕墙用固定装置 | |
CN219211722U (zh) | 一种用于侧向钻孔的支撑装置 | |
CN220674106U (zh) | 一种便于元件固定的plc柜 | |
CN213449026U (zh) | 一种室外装饰幕墙 | |
CN214614636U (zh) | 一种装配式横梁及其连接结构 | |
CN215106373U (zh) | 一种通风型幕墙 | |
CN22022584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幕墙及安装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