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3106U -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23106U CN215323106U CN202121198334.6U CN202121198334U CN215323106U CN 215323106 U CN215323106 U CN 215323106U CN 202121198334 U CN202121198334 U CN 202121198334U CN 215323106 U CN215323106 U CN 2153231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support
- main support
- absorbing function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架体和后架体,前架体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副支架,两个副支架分别位于主支架的两侧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后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后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分别与主支架和副支架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能够分开分别进行装配,以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摩托车包括车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进排气系统、制动系统等若干部分,其中车架是摩托车的骨骼,用于安装其它结构。摩托车为了提高舒适度,通常需要在摩托车上安装减震器,目前的减震器包括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前侧和后侧上。随着安装在车架上的其它结构的增多,无疑会使得车架的结构更为复杂,而目前的车架主要由若干管和若干板状零件组成,装配前先将管弯曲成型,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或者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即装配时需要逐一安装组成车架的零件。而车架结构越复杂,组成车架的零件数量越多,逐一装配需要的时间越长,装配效率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分开分别进行装配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以提高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架体和后架体,前架体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副支架,两个副支架分别位于主支架的两侧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后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后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分别与主支架和副支架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中的车架分为前架体和后架体,在装配时可以将前架体和后架体分别在两个装配工序上同时进行组装,然后再将组装完成的后架体安装到组装成型的前架体上,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上支撑杆与主支架之间设有悬挂单元,悬挂单元包括限位件和挂钩,限位件固定在主支架靠近上支撑杆的一端,挂钩与两个上支撑杆铰接,且挂钩与限位件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将后架体装配到前架体上时,将挂钩连接在限位件上后可对后架体进行初步连接,即使放松后架体,后架体也不会从前架体上掉落,在采用紧固件或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对后架体进行固定时,不需要工人一直对后架体进行支撑,使得装配更为简单。而在车架的使用过程中,挂钩与限位件配合也能够对后架体进行定位,减小后架体与前架体连接位置受到的作用力,避免后架体与前架体的连接处受到损坏。
进一步,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的L形板和套筒,套筒套设在主支架上并与主支架固定,L形板与挂钩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套筒套设在主支架上后与主支架的接触面较大,与主支架的连接更为稳固。
进一步,两个副支架与主支架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支架靠近上支撑杆一端和副支架上。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连杆能够对副支架进行支撑,避免副支架受到压力后向靠近主支架的一侧弯曲变形。
进一步,套筒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相对的U形通槽。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U形通槽为第一连杆提供与主支架固定的位置,方便第一连杆的安装。
进一步,套筒与主支架滑动连接,U形通槽的开口朝向上支撑杆,第一连杆与U形通槽侧壁滑动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将第一连杆与主支架连接时,可将套筒向远离上支撑架的一端滑动,从而避免套筒或者L形板对第一连杆造成遮挡,方便第一连杆的安装。而第一连杆安装后,将套筒向靠近上支撑杆一侧滑动时,第一连杆的端部能够进入U形通槽内,此时第一连杆能够对套筒进行限位,在避免套筒向主支架外滑落的同时也避免套筒转动,方便挂钩与L形板配合。
进一步,L形板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板和竖板,竖板下端与第一连杆靠近主支架的一端相对。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竖板与套筒固定,在竖板受到沿套筒的径向的压力时,由于第一连杆与竖板相对,故在U形通槽的侧壁受到压力时,第一连杆对U形通槽的侧壁进行支撑,避免套筒变形。
进一步,竖板的厚度大于横板的厚度。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竖板的厚度增大后强度更大,有效避免竖板变形。
进一步,横板远离竖板的一端向靠近套筒的一端倾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横板倾斜后能够更好的对挂钩进行限位,避免挂钩从L形板上脱落。
进一步,副支架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下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正对安装孔的固定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将下支撑杆与副支架连接时,将螺栓穿过安装通道后,将螺母安装在螺栓上且未旋紧螺母的情况下,螺栓不易从安装通道中脱出,而此时下支撑杆能够相对副支架转动,方便调整后架体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套筒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安装板的左视竖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套筒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套筒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支架1、副支架2、第一连杆21、下固定套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安装板25、安装孔26、套筒3、L形板31、U形通槽32、上支撑杆4、挂钩41、下支撑杆5、固定孔51。
实施例1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架体和后架体,如图1所示,前架体包括主支架1和两个副支架2,两个副支架2分别位于主支架1的前后两侧并沿主支架1对称,本实施例中的主支架1和副支架2均为管状,本实施例以位于主支架1前侧的副支架2为例对副支架2的结构以及副支架2与主支架1的连接方式进行描述。
副支架2为U形,且副支架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主支架1的前后两端,副支架2的中部和下端向前弯曲。副支架2的后端与主支架1之间设有第一连杆21,第一连杆2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主支架1的后端和副支架2的后端。两个副支架2之间沿副支架2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第二连杆23和第三连杆24的两端均分别焊接在两个副支架2上,用于对两个副支架2进行支撑,避免副支架2受力时变形。
后架体包括两个后支撑组件,两个后支撑组件也沿主支架1对称,本实施例中的后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杆4和下支横杆,上支撑杆4的右端向上倾斜,下支撑杆5的上端焊接在上支撑杆4上,下支撑杆5的下端向左倾斜,本实施例中的两个下支撑杆5分别与两个副支架2相对,副支架2上套设有下固定套22,本实施例中的下固定套22焊接在副支架2上,在实际实施时也可通过螺栓将下固定套22与副支架2连接,结合图4所示,下固定套22上焊接有安装板25,且安装板25垂直于下固定套22。下支撑杆5的下端沿固定套的径向的截面为U形,且安装板25远离固定套的一端伸入下支撑杆5的下端中。安装板25上设有安装孔26,下支撑杆5的下端设有与安装孔26对齐的固定孔51,故将螺栓穿过对齐的固定孔51和安装孔26后旋入螺母即可将下支撑杆5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板25上。
再如图1所示,主支架1的右端设有悬挂单元,悬挂单元包括限位件和挂钩41,挂钩41的右端与两个上支撑杆4的左端铰接。如图3所示,限位件包括套筒3和L形板31,套筒3套设在主支架1的右端并通过螺栓与主支架1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套筒3的前后两端均设有U形通槽32,U形通槽32的开口朝左,且两个U形通槽32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21相对,U形通槽32的宽度稍大于第一连杆21靠近主支架1一端的外径,使得第一连杆21可滑入U形通槽32即可。
L形板3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板和横板,横板位于竖板的左端,竖板与U形通槽32的左端相对,故在套筒3滑动至第一连杆21位于U形通槽32的左端后,竖板与第一连杆21相对。再如图2所示,竖板的下端与套筒3外壁相抵并焊接在套筒3上,再如图1所示,挂钩41套设在L形板31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安装后架体时,先采用外界的夹具对前架体进行夹持,避免在安装后架体时,前架体发生晃动。然后人工将挂钩41悬挂在L形板31上,此时副支架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此时挂钩41在L形板31的限位作用下不会向下掉落,此时人工仅需对后架体转动至下支撑杆5下端与安装板25对齐的位置即可,不需要人工完全将后架体向上托扶,使得后架体的安装更为简单。在对前架体进行夹持后,安装后架体时,也可先将下支撑杆5的下端与安装板25对齐,然后将螺栓穿过对齐的固定孔51和安装孔26,再将螺母安装在螺栓上并使螺母保持未旋紧的状态,此时下支撑杆5可相对安装板25转动,故此时转动后架体即可将后架体转动至安装位置,此时再将挂钩41与L形板31连接即可对后架体进行初步限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竖板的厚度大于横板的厚度,故本实施例中的竖板的强度更大,受到作用力时更不容易变形。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横板的左端向下倾斜。本实施例中的横板左端能够对挂钩41进行限位,进一步避免挂钩41从L形板31上脱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架体和后架体,所述前架体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副支架,两个副支架分别位于主支架的两侧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后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后支撑组件,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分别与主支架和副支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杆与主支架之间设有悬挂单元,所述悬挂单元包括限位件和挂钩,所述限位件固定在主支架靠近上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挂钩与两个上支撑杆铰接,且挂钩与限位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的L形板和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主支架上并与主支架固定,所述L形板与挂钩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副支架与主支架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主支架靠近上支撑杆一端和副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套筒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相对的U形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套筒与主支架滑动连接,所述U形通槽的开口朝向上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杆与U形通槽侧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L形板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下端与第一连杆靠近主支架的一端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竖板的厚度大于横板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横板远离竖板的一端向靠近套筒的一端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副支架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正对安装孔的固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8334.6U CN215323106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8334.6U CN215323106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23106U true CN215323106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4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98334.6U Active CN215323106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23106U (zh)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21198334.6U patent/CN2153231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323106U (zh) | 具有减震功能的摩托车车架 | |
CN202327365U (zh) | 将管路连接在基座上的支撑装置和混凝土输送设备 | |
CN201703333U (zh) | 汽车蓄电池的安装装置 | |
CN217307195U (zh) | 一种用于母线槽安装的减震支架 | |
CN218178130U (zh) | 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抗震支吊架 | |
CN216056869U (zh) |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 | |
CN217272352U (zh) | 一种三自由度自适应减震排风管道支架装置 | |
CN212775988U (zh) | 一种管道支吊架安装装置 | |
CN210857370U (zh) | 一种洗涤设备安装连接组件及洗涤设备 | |
CN112407063A (zh) | 一种油滤器支架总成 | |
CN208530549U (zh) | 安装支架 | |
CN117052992B (zh) | 一种空调内外风机管道用抗震吊架 | |
CN222773525U (zh) | 一种制冷设备安装用防松托架 | |
CN222595257U (zh) | 一种易于安装的铝板幕墙 | |
CN218622728U (zh) | 建筑抗震阻尼结构 | |
CN21053625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震母线槽 | |
CN219952626U (zh) | 一种新型悬挑式脚手架 | |
CN217227240U (zh) | 背包式车载空调安装架、空调 | |
CN219955698U (zh) | 一种建筑太阳能板安装结构 | |
CN220168772U (zh) | 一种风管吊装安装支架 | |
CN21042182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三角架 | |
CN213501824U (zh) | 一种发动机集成支架 | |
CN218543933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led显示屏固定组件 | |
CN219938241U (zh) | 一种光伏安装支架 | |
CN210772689U (zh) | 管件支架及空调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