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6392U - 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06392U CN215306392U CN202121860253.8U CN202121860253U CN215306392U CN 215306392 U CN215306392 U CN 215306392U CN 202121860253 U CN202121860253 U CN 202121860253U CN 215306392 U CN215306392 U CN 215306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arent
- compression
- air bag
- injection valve
- hemost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涉及医用止血器结构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止血器压迫面积过大,且压迫力度无法调节,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问题。其主要结构为:包括透明绑带,所述透明绑带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透明绑带中部设有压迫止血区,所述压迫止血区上设有透明压迫气囊,所述透明压迫气囊与单向注气阀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通过向透明绑带上的气囊充气来压迫出血点,医护人员可以准确控制压迫面积、压迫力度以及压迫位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止血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和资源的不断完善,桡动脉穿刺术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领域。如:血液净化(主要是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介入造影检查和治疗的动脉通路建立、动脉血流动力血标本采集、抢救时血管通路确保用药及药物剂量的随时控制等。而我国大部分医院给患者止血的方式仍旧为传统止血方法——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按压血管穿刺点30分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手腕及病患侧肢体制动。每半小时观察穿刺点出血及远端肢体发绀及肿胀情况。4-6小时后,松解绷带,如无渗血即可以完全解除。对于血透和使用肝素,凝血机制不好的患者,按压时间要延长40分钟甚至1h,解除绷带时,也应以患者情况而延时。为此,各厂家设计了桡动脉止血器来替代传统止血方法。
然而,现阶段国内外的桡动脉止血器产品对压迫点的设计多为棒状或圆形装置,面积较大,除了压迫动脉,还会对动脉周围,包括静脉也有压迫。这样就影响了静脉回流,造成术后部分患者术区肿胀,疼痛不适,不仅影响了手术效果,还容易给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通过向透明绑带上的气囊充气来压迫出血点,医护人员可以准确控制压迫面积、压迫力度以及压迫位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包括透明绑带,所述透明绑带两端设有能互相粘贴的魔术贴,所述透明绑带中部设有压迫止血区,所述压迫止血区的压迫面上设有透明压迫气囊,所述透明压迫气囊通过充气管路与单向注气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压迫气囊的一侧与压迫止血区压迫面的一侧连接,所述透明压迫气囊与压迫止血区之间设有靠近两者连接处设置的透明限位气囊,所述透明压迫气囊与透明限位气囊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压迫气囊与透明限位气囊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透明压迫气囊与透明限位气囊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面上的连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注气阀的出气端通过压力确认气囊与充气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绑带为聚氯乙烯绑带;所述透明压迫气囊、透明限位气囊以及压力确认气囊皆为聚氯乙烯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注气阀包括注气阀外壳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注气阀内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气阀外壳的轴线上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前部腔、中间腔以及后部腔,所述注气阀内芯依次穿过前部腔、中间腔以及后部腔且与三个腔体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腔的内径大于前部腔和中间腔的内径,位于所述中间腔的注气阀内芯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后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中部腔的一侧侧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靠近前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压迫止血区的透明绑带内部还设有透明支撑板。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以透明压迫气囊压住血管穿刺点,将透明绑带环绕黏贴手腕,然后,利用充气装置,如空气注入器,通过单向注气阀、充气管路向透明压迫气囊充气,使其膨胀压迫出血点。由于透明压迫气囊与皮肤的接触面是随着其充气程度变化的——充气越多,其膨胀越多,与皮肤的接触面越大,压迫力越大。通过调节充入的气量,医护人员能够调整压迫面和压迫力度的大小,避免过度压迫——观察患者手指有无发绀的情况,并适当调节气压,使透明压迫气囊能止血且不会压迫过度即可。同时,由于绑带和压迫气囊皆为透明的,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皆可以准确判断气囊是否压住了出血点,进行调整,避免错位。适当时间之后,抽气降低气囊气压,观察有无渗血,继续降低至没有压力,如无渗血即可解除止血器。相比于现有的止血器,该止血器能通过向透明绑带上的气囊充气来压迫出血点,并准确控制压迫面积、压迫力度以及压迫位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2、由于透明压迫气囊的一侧与压迫止血区压迫面的一侧连接,因此,该透明压迫气囊不会出现前后移位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透明压迫气囊出现左右移位,还在透明压迫气囊与压迫止血区之间设有靠近两者连接处设置的透明限位气囊,利用透明限位气囊来限制透明压迫气囊,防止其出现左右移位。并且,由于透明限位气囊与透明压迫气囊连通,两者只需一套充气设备即可同步充气膨胀,也简化了整个充气系统,使其使用方便。
3、单向注气阀的出气端通过压力确认气囊与充气管路连接。设置压力确认气囊,医护人员可以准确判断整个止血器系统中是否存在漏气点,保证了整套系统中的压力足够,进而保证了止血效果。
4、中间腔的内径大于前部腔和中间腔的内径,位于中间腔的注气阀内芯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挡板,挡板靠近后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中部腔的一侧侧壁接触。在注入空气时,通过空气注入器推动注气阀内芯,带动挡板,进而打开注气通道,即可向气囊中注入空气。当完成注气后,利用弹簧的复位作用,注气阀内芯自动复位,挡板关闭注气通道。通过该结构,能起到单向注气并防止气体泄漏的作用,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5、挡板靠近前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胶垫,增加了单向注气阀的气密性,避免出现气体泄漏。
6、位于压迫止血区的透明绑带内部还设有透明支撑板。由于整个透明绑带比较柔软,为了避免患者活动导致压迫止血区处的透明绑带扭曲、变形、移位,特意设置透明支撑板来保证压迫止血区的形状保持固定,进而保证了止血效果。
7、该止血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桡动脉压迫止血繁杂、不安全的因素。同时,全透明的设计能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动脉穿刺点的出血情况。并且,以柔软的气囊压迫血管,调节方便,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另外,相比于目前的大压迫面的止血器,该止血器的压迫面积、压迫力度以及压迫位置皆可调,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进而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注气阀的剖面图。
其中:1-透明绑带;11-魔术贴;2-止血压迫区;3-透明支撑板;4-透明压迫气囊;5-透明限位气囊;6-连通孔;7-充气管路;8-压力确认气囊;9-单向注气阀;91-注气阀外壳;92-注气阀内芯;93-胶垫;94-弹簧;9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包括绑在患者手腕上的透明绑带1。透明绑带1两端设有能互相粘贴的魔术贴11。本实施例中,魔术贴11包括母贴和子贴,两者分别设置在透明绑带1一端的正面和另一端的背面。透明绑带1中部设有压迫止血区2,压迫止血区2的压迫面上设有透明压迫气囊4。透明压迫气囊4通过充气管路7与单向注气阀9连接。
使用时,先以透明压迫气囊4压住血管穿刺点,将透明绑带1环绕黏贴手腕,然后,利用充气装置,如空气注入器,通过单向注气阀9、充气管路7向透明压迫气囊4充气,使其膨胀压迫出血点。由于透明压迫气囊4与皮肤的接触面是随着其充气程度变化的——充气越多,其膨胀越多,与皮肤的接触面越大,压迫力越大。通过调节充入的气量,医护人员能够调整压迫面和压迫力度的大小,避免过度压迫——观察患者手指有无发绀的情况,并适当调节气压,使透明压迫气囊4能止血且不会压迫过度即可。同时,由于透明绑带1和透明压迫气囊4皆为透明的,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皆可以准确判断透明压迫气囊4是否压住了出血点,进行调整,避免错位。适当时间之后,抽气降低透明压迫气囊4气压,观察有无渗血,继续降低至没有压力,如无渗血即可解除止血器。相比于现有的止血器,该止血器能通过向透明绑带1上的透明压迫气囊4充气来压迫出血点,并准确控制压迫面积、压迫力度以及压迫位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同时,可以直接使用配套空气注入器,降低了成本。
其中,透明压迫气囊4的一侧与压迫止血区2压迫面的一侧连接。透明压迫气囊4与压迫止血区2之间设有靠近两者连接处设置的透明限位气囊5。透明压迫气囊4与透明限位气囊5连通。
由于透明压迫气囊4的一侧与压迫止血区2压迫面的一侧连接,因此,该透明压迫气囊4不会出现前后移位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透明压迫气囊4出现左右移位,还在透明压迫气囊4与压迫止血区2之间设有靠近两者连接处设置的透明限位气囊5,利用透明限位气囊5来限制透明压迫气囊4,防止其出现左右移位。并且,由于透明限位气囊5与透明压迫气囊4连通,两者只需一套充气设备即可同步充气膨胀,也简化了整个充气系统,使其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透明压迫气囊4与透明限位气囊5为一体式结构。透明压迫气囊4与透明限位气囊5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面上的连通孔6连通。
同时,单向注气阀9的出气端通过压力确认气囊8与充气管路7连接。设置压力确认气囊8,医护人员可以准确判断整个止血器系统中是否存在漏气点,保证了整套系统中的压力足够,进而保证了止血效果。
本实施例中,透明绑带1为聚氯乙烯绑带。透明压迫气囊4、透明限位气囊5以及压力确认气囊8皆为聚氯乙烯气囊。
并且,单向注气阀9包括注气阀外壳91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注气阀内芯92。注气阀外壳91的轴线上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前部腔、中间腔以及后部腔。注气阀内芯92依次穿过前部腔、中间腔以及后部腔且与三个腔体间隙配合。中间腔的内径大于前部腔和中间腔的内径。位于中间腔的注气阀内芯92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挡板95。挡板95靠近后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92上套接有弹簧94。弹簧94的两端分别与挡板95和中部腔的一侧侧壁接触。
在注入空气时,通过空气注入器推动注气阀内芯92,带动挡板95,进而打开注气通道,即可向气囊中注入空气。当完成注气后,利用弹簧94的复位作用,注气阀内芯92自动复位,挡板95关闭注气通道。通过该结构,能起到单向注气并防止气体泄漏的作用,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挡板95靠近前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92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胶垫93,增加了单向注气阀9的气密性,避免出现气体泄漏。
另外,位于所述压迫止血区2的透明绑带1内部还设有透明支撑板3。由于整个透明绑带1比较柔软,为了避免患者活动导致压迫止血区2处的透明绑带1扭曲、变形、移位,特意设置透明支撑板3来保证压迫止血区2的形状保持固定,进而保证了止血效果。
该止血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桡动脉压迫止血繁杂、不安全的因素。同时,全透明的设计能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动脉穿刺点的出血情况。并且,以柔软的气囊压迫血管,调节方便,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另外,相比于目前的大压迫面的止血器,该止血器的压迫面积、压迫力度以及压迫位置皆可调,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进而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绑带(1),所述透明绑带(1)两端设有能互相粘贴的魔术贴(11),所述透明绑带(1)中部设有压迫止血区(2),所述压迫止血区(2)的压迫面上设有透明压迫气囊(4),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通过充气管路(7)与单向注气阀(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的一侧与压迫止血区(2)压迫面的一侧连接,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与压迫止血区(2)之间设有靠近两者连接处设置的透明限位气囊(5),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与透明限位气囊(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与透明限位气囊(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与透明限位气囊(5)通过设置在两者连接面上的连通孔(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注气阀(9)的出气端通过压力确认气囊(8)与充气管路(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绑带(1)为聚氯乙烯绑带;所述透明压迫气囊(4)、透明限位气囊(5)以及压力确认气囊(8)皆为聚氯乙烯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注气阀(9)包括注气阀外壳(91)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注气阀内芯(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阀外壳(91)的轴线上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前部腔、中间腔以及后部腔,所述注气阀内芯(92)依次穿过前部腔、中间腔以及后部腔且与三个腔体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腔的内径大于前部腔和中间腔的内径,位于所述中间腔的注气阀内芯(92)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挡板(95),所述挡板(95)靠近后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92)上套接有弹簧(94);所述弹簧(94)的两端分别与挡板(95)和中部腔的一侧侧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5)靠近前部腔一侧的注气阀内芯(92)上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胶垫(9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压迫止血区(2)的透明绑带(1)内部还设有透明支撑板(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22617 | 2020-11-30 | ||
CN2020228226175 | 2020-11-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06392U true CN215306392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7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60253.8U Active CN215306392U (zh) | 2020-11-30 | 2021-08-10 | 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06392U (zh) |
-
2021
- 2021-08-10 CN CN202121860253.8U patent/CN2153063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04728U (zh) | 一种具有压力监测功能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 |
CN215306392U (zh) | 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术用止血器 | |
CN206482625U (zh) | 一种多功能血管压迫止血装置 | |
CN117481736A (zh) | 一种改进式动脉止血用具及其止血方法 | |
CN209595835U (zh) | 一种血液内科用止血带 | |
CN217285948U (zh) | 压迫止血器 | |
CN216455154U (zh) | 一种新型外科急救用止血压迫装置 | |
CN216985022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捷式桡动脉止血器 | |
CN210871862U (zh) |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 | |
CN209789947U (zh) | 一种改良便捷压迫止血带 | |
CN209884254U (zh) | 一种桡动脉、腹股沟伤口加压止血器 | |
CN221105933U (zh) | 一种可调式止血器 | |
CN2137936Y (zh) | 加压止血固定带 | |
CN221534330U (zh) | 医用加压冰袖 | |
CN107397570A (zh) | 智能股腹沟气囊式压迫装置 | |
CN213758417U (zh) | 一种儿童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 |
CN222032522U (zh) | 一种股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装置 | |
CN217793211U (zh) | 一种早产儿专用止血带 | |
CN221730593U (zh) | 一种电动静脉采血加压器 | |
CN220158332U (zh) | 桡动脉介入穿刺止血器 | |
CN219354052U (zh) | 止血带 | |
CN221949879U (zh) | 一种动静脉内痿理疗带 | |
CN216933358U (zh) | 一种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 |
CN218045256U (zh) |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 |
CN206007311U (zh) | 一种智能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