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295183U -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5183U
CN215295183U CN202121399216.1U CN202121399216U CN215295183U CN 215295183 U CN215295183 U CN 215295183U CN 202121399216 U CN202121399216 U CN 202121399216U CN 215295183 U CN215295183 U CN 215295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ion
air conditioning
darkroom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92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sm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sm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m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smai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992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5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5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5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包括微波暗室,空调装置,支撑装置,所述微波暗室内设有天线测量系统,微波暗室设有穿过暗室顶壁的回风管,回风管位于微波暗室外的部分延伸至空调装置的回风口并与空调装置连通,空调装置一侧连通有新风管,空调装置的另一侧连通有穿过暗室底壁的送风管,送风管位于微波暗室内的送风口依次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和波导窗,回风管位于微波暗室内的回风口设置有波导窗,回风管、新风管以及送风管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风量的回风调节阀、新风调节阀以及送风调节阀,微波暗室外侧设有控制器。该装置运行稳定,容易操作,改善了暗室天线测试人员的测试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波暗室已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应用。微波暗室是利用吸波材料来制造一个封闭空间,能够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抑制内部电磁多路径反射干扰、对入射到墙面、天棚、地面时的电磁波,能够几乎全部吸收的相对寂静的电磁测量环境。一般微波暗室对温湿度的要求不高,主要是基于对人员的舒适性考虑,常见的有25±3℃,相对湿度40%~60%或23±3℃,相对湿度40%~60%,即满足普通舒适性空调需求即可。目前现有的电磁波暗室通风空调系统一般用于上述这种要求时,无法适应目前高精尖电子产品多种目标、多种干扰的屏蔽测试需求,难以适应微波暗室室内设备发热量大、人员停留时间长,及室内温湿度的严格要求。如某厂新建的暗室,测试大厅内反射区要求测试时室内温度21±1℃,相对湿度≤65%,且反射面区域上下部温差不超过2℃(反射面高度为20m)。
随着微波暗室温湿度要求的日益提高,仅靠传统的通风已经不能满足工艺需求,愈来愈多的暗室需设计空调系统,传统的空调系统送风量大,风口面积大严重影响微波暗室内的屏蔽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设计合理的空调通风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运行稳定,容易操作,既不影响实验室测试效果,更兼使暗室内的气流组织合理化,达到室内温湿度要求,而且送排风进出暗室的通道起到屏蔽和通风的效果,用以解决现有微波暗室空调通风系统的问题。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包括微波暗室,空调装置,支撑装置,所述微波暗室内设有天线测量系统,微波暗室设有穿过暗室顶壁的回风管,回风管位于微波暗室外的部分延伸至空调装置的回风口并与空调装置连通,空调装置一侧连通有新风管,空调装置的另一侧连通有穿过暗室底壁的送风管,送风管位于微波暗室内的送风口依次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和波导窗,回风管位于微波暗室内的回风口设置有波导窗;回风管、新风管以及送风管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风量的回风调节阀、新风调节阀以及送风调节阀,微波暗室外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回风调节阀、新风调节阀以及送风调节阀。
通过控制器向回风调节阀、新风调节阀以及送风调节阀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进而适当调整新风以及回风的比例,使混合段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回复正常水平,以保障微波暗室内部的空气进行科学置换。
对于IS0 9级的微波暗室,由于暗室本身需要屏蔽可见光和其他波长的电磁波,送回风均通过通风波导窗送入暗室内。考虑到空气密度的大小,采用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方式。在不影响使用和检修的底部均设置了送风波导窗,安装高度 1.5m。顶部设置若干回风排风波导窗。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装置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混合段、初效过滤段、表冷除湿段、加热段、加湿段、风机段、均流段、中效过滤段、亚高效过滤段、杀菌段和出风段。
所述混合段上连通有回风管和新风管,初效过滤段内安装有无纺布板式过滤器,表冷除湿段内安装铜管串铝片,加热段内安装有预热盘管,加湿段内安装有蒸汽加湿器,风机段内安装有驱动风机,用于带动微波暗室内部的气体流动,均流段内安装有均流板,中效过滤段内安装有中效袋式过滤器,中效袋式过滤器采用无纺布袋式结构或多层折叠框架结构,亚高效过滤段内安装有玻璃纤维过滤器,杀菌段内安装有臭氧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表冷除湿段之前或加湿段之后设置中间段,在中间段中,设有人员进出的检修门和24V低压防水照明灯,以便于正常的维护与保养。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腿,支撑杆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铰接孔和固定销孔,所述支撑腿通过铰接孔安装在支撑杆上,支撑腿展开后通过将固定销插入固定销孔固定支撑在地面上,支撑杆底部设有圆形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有与支撑腿相对应的凹槽,支撑腿合拢后收纳在凹槽内,支撑腿在支撑杆的外周间隔120°均等分布,支撑腿底部设有方形支撑底座,方形支撑底座上设有地脚螺栓孔,支撑杆底部的支撑底座设有地脚螺栓孔。对于需要将空调装置2固定在平台上,也可使用膨胀螺丝将支撑杆底部的支撑底座与支撑腿的支撑底座固定在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装置底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装置的容纳槽,支撑杆顶部与空调装置底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底面上设有弹性层,弹性层呈波浪状。波浪形弹性层有防滑的作用,降低空调装置在地面滑动的可能,也降低了凹凸不平的地面对空调装置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在较少通风量的情况下,排除室内余热及有害物,达到室内温湿度要求,室内温度场分布均匀,满足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高性能、多功能屏蔽和测试。
2、通过支撑腿、支撑底座的设置,能够使组合式空调机组稳固的放置于空调机房内。
3、通过弹性层的设置,能够降低局部地面凸起对支撑底座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保护支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形支撑底座34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微波暗室,2-空调装置,3-支撑装置,4-控制器,5-回风管, 6-新风管,7-送风管,8-高效过滤器,9-波导窗,21-混合段、22-初效过滤段、23- 表冷除湿段、24-加热段、25-加湿段、26-风机段、27-均流段、28-中效过滤段、 29-亚高效过滤段、210-杀菌段,211-出风段,212-容纳槽,支撑杆31,31-支撑杆,32-连接板,321-铰接孔,322-固定销孔,33支撑腿,34-圆形支撑底座,341- 凹槽,342-地脚螺栓孔,35-方形支撑底座,351-地脚螺栓孔,36-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包括微波暗室1,空调装置2,支撑装置3,微波暗室1内设有天线测量系统,微波暗室1内设有穿过暗室顶壁的回风管5,回风管5位于微波暗室1外的部分延伸至空调装置2的回风口并与空调装置2连通,空调装置2一侧连通有新风管6,空调装置2的另一侧连通穿过暗室底壁的送风管7,送风管7位于微波暗室1内的送风口处依次设有高效过滤器8和波导窗9,微波暗室1内的回风管5前段设置有波导窗9;回风管5、新风管6以及送风管 7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风量的回风调节阀51、新风调节阀61以及送风调节阀71,微波暗室1外侧设有控制器4,控制器4电连接回风调节阀51、回风调节阀61以及送风调节阀71。具体的,控制器4采用PLC控制。
对于IS0 9级的微波暗室1,由于暗室本身需要屏蔽可见光和其他波长的电磁波,送回风均通过通风波导窗9送入暗室内。考虑到空气密度的大小,采用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方式。在不影响使用和检修的底部均设置了送风波导窗9,安装高度1.5m。顶部设置若干回风排风波导窗9。
具体的,空调装置2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混合段21、初效过滤段22、表冷除湿段23、加热段24、加湿段25、风机段26、均流段27、中效过滤段28、亚高效过滤段29、杀菌段210和出风段211,混合段21上连通有回风管5和新风管6,初效过滤段22内安装有无纺布板式过滤器,表冷除湿段23内安装铜管串铝片,加热段24内安装有预热盘管,加湿段25内安装有蒸汽加湿器,风机段 26内安装有驱动风机,用于带动微波暗室内部的气体流动,均流段27内安装有均流板,中效过滤段28内安装有中效袋式过滤器,中效袋式过滤器采用无纺布袋式结构或多层折叠框架结构,亚高效过滤段29内安装有玻璃纤维过滤器,杀菌段210内安装有臭氧发生器。
表冷除湿段,通俗来说,其原理是外机提供的冷媒进入表冷器中空气流过金属管道外壁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加热或冷却空气的目的。其作用是让空气降到露点温度,因为每个工程对温湿度要求不一样。需要降到露点温度再加热加湿到要求温湿度。表冷器的热湿交换是在主体空气与紧贴换热器外表面的边界层空气之间的温差和水蒸气分压力差作用下进行的。它可以实现两种空气处理过程:当边界层空气温度低于主体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将发生减湿冷却过程或称湿冷过程(湿工况);当边界层空气温度虽低于主体空气温度,但尚高于其露点温度时将发生等湿冷却过程(干工况)。
加热段,电加热的目的是弥补热泵热量,本身靠热泵也无法达到特殊非标温度。
加湿段,由于季节变化或工艺的要求提高空气湿度时,进行空气加湿处理,机组可提供多种加湿方式:高压喷雾加湿、干蒸汽加湿、电极式加湿、湿膜加湿。在表冷段也说了,因为为了满足非标定制温湿度需求,需要将空气处理到露点温度然后再经过加热段达到设定温度再经过加湿段达到设定湿度。
在各个主要功能(表冷除湿段23、加热段24、加湿段25)之后或者之前,一般根据需要设置中间段,以便于正常的维护与保养,在中间段中,设有人员进出的检修门和24V低压防水照明灯。
送风段的目的就是把经过各个段体处理好的满足室内需求的恒温恒湿的空气送入。
具体的,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杆31,支撑杆31上设有连接板32,连接板 32上设有铰接孔321和固定销孔322,还包括支撑腿33,支撑腿33通过连接板 32的铰接孔321安装在支撑杆31上,支撑腿33展开后通过固定销插入固定销孔322固定支撑在地面上,支撑杆31底部设有圆形支撑底座34,支撑底座34 上设有凹槽341,支撑腿33合拢后收纳在凹槽341内,三只支撑腿33在支撑杆 31的外周间隔120°均等分布,支撑腿33底部设有方形支撑底座35,方形支撑底座35上还设有地脚螺栓孔351,支撑杆31底部的支撑底座34设有地脚螺栓孔342,对于需要将空调装置2固定在平台上,也可将支撑杆31底部的支撑底座34与支撑腿的支撑底座36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平台上。
具体的,空调装置2底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装置3的容纳槽212,支撑杆 31顶部与空调装置2底部铰接。
具体的,支撑底座底面上设有弹性层36,弹性层36呈波浪状,波浪形弹性层36有防滑的作用,降低空调装置2在地面滑动的可能,也降低了凹凸不平的地面对空调装置2造成的影响。
本装置在使用时,将置于容纳槽212内的支撑装置3拉出,固定支撑腿33 与支撑杆31,使空调装置2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通过回风管5引出微波暗室内的干燥浑浊空气,与新风管5内的新鲜空气混合,从左到右依次通过空调装置 2的混合段21、初效过滤段22、表冷除湿段23、加热段24、加湿段25、风机段 26、均流段27、中效过滤段28、亚高效过滤段29、杀菌段210和出风段211,产生符合微波暗室1条件湿度与温度的空气,并通过送风管7,送入微波暗室1 内,从而改善微波暗室内的空气条件,改善暗室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暗室(1),空调装置(2),支撑装置(3),所述微波暗室(1)内设有天线测量系统,微波暗室(1)设有穿过暗室顶壁的回风管(5),回风管(5)位于微波暗室(1)外的部分延伸至空调装置(2)的回风口并与空调装置(2)连通,空调装置(2)一侧连通有新风管(6),空调装置(2)的另一侧连通有穿过暗室底壁的送风管(7),送风管(7)位于微波暗室(1)内的送风口依次设置有高效过滤器(8)和波导窗(9),回风管(5)位于微波暗室(1)内的回风口设置有波导窗(9),空调装置(2)底部与支撑装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杆(31)、支撑腿(33),支撑杆(31)上设有连接板(32),支撑腿(33)与连接板(3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底部设有圆形支撑底座(34),支撑底座(34)上设有与支撑腿(33)相对应的凹槽(341),支撑腿(33)合拢后收纳在凹槽(341)内,支撑腿(33)在支撑杆(31)的外周间隔120°均等分布,支撑腿(33)底部设有方形支撑底座(35),方形支撑底座(35)上设有地脚螺栓孔(351),支撑杆(31)底部的支撑底座(34)设有地脚螺栓孔(3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2)底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装置(3)的容纳槽(212),支撑杆(31)顶部与空调装置(2)底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底面上设有弹性层(36),弹性层(36)采用橡胶且呈波浪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5)、新风管(6)以及送风管(7)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风量的回风调节阀(51)、新风调节阀(61)以及送风调节阀(71),微波暗室(1)外侧设有控制器(4),控制器(4)电连接回风调节阀(51)、新风调节阀(61)以及送风调节阀(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2)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混合段(21)、初效过滤段(22)、表冷除湿段(23)、加热段(24)、加湿段(25)、风机段(26)、均流段(27)、中效过滤段(28)、亚高效过滤段(29)、杀菌段(210)和出风段(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除湿段(23)之前或加湿段(25)之后设置中间段,在中间段中,设有人员进出的检修门和24V低压防水照明灯。
CN202121399216.1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Active CN215295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9216.1U CN21529518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9216.1U CN21529518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5183U true CN215295183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9216.1U Active CN21529518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5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5735A (zh) * 2023-03-20 2023-06-13 圣晖系统集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洗高效过滤空调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5735A (zh) * 2023-03-20 2023-06-13 圣晖系统集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洗高效过滤空调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6177A (zh) 新风热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11503042U (zh) 全热交换吊顶除湿机
CN101982641A (zh) 飘窗型空调通风装置
CN207674678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新风净化换气机
CN205403008U (zh) 新风热泵
CN215295183U (zh) 一种微波暗室的空调装置
CN205717553U (zh) 一种具有深度除湿功能的空气调节机组
CN212431204U (zh) 新风系统管道加湿装置
CN106128779A (zh) 超级电容散热系统
CN211876227U (zh) 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CN209415684U (zh) 一种新风机内机及新风机
CN107883479A (zh) 带有新风除霾自清洗功能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CN219572126U (zh) 用于高大洁净厂房的分散式空调净化系统
CN218040338U (zh) 一种带有除湿机构的环网箱
CN201599880U (zh) 一种空调机
CN116657966A (zh) 一种高精度恒温恒湿微电子百级洁净实验室
CN116294044A (zh) 一种新风中央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16728U (zh) 一种制冷制热的中央新风净化系统
CN212691996U (zh) 一种家庭恒温、恒湿、恒氧、恒净、恒洁设备
CN207540078U (zh) 一种新式新风系统
CN207936673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纺织烘干装置
CN206037255U (zh) 一种健康型小型室内空气处理机组
CN207599875U (zh) 空调净化器
CN221763689U (zh) 一种水系统分区五恒全空气系统
CN205481658U (zh) 新风系统用过滤盒及具有该过滤盒的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