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3982U - 一种书写用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书写用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43982U CN215243982U CN202121480766.6U CN202121480766U CN215243982U CN 215243982 U CN215243982 U CN 215243982U CN 202121480766 U CN202121480766 U CN 202121480766U CN 215243982 U CN215243982 U CN 215243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n
- middle section
- soft sheath
- section
- wr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书写用笔,包括笔芯、尖套、中节、软护套、笔下杆等。所述笔的中节握笔部位横截面外周形状为三角形状,中节其它部位横截面外周形状为圆形,同时,设在中节外的软护套为圆桶形,形成握笔部位的“内三角”结构。所述的中节被软护套覆盖的外表面设有凸起的防滑纹;所述的软护套的内表面设有内凹防滑纹。笔在非使用状态时,笔的中节为圆柱形,符合大众审美,而在使用时,笔的软护套下陷变为三角形状,手指与中节接触部位为平面,极大缓解手肌疲劳,握笔更稳定、更防滑,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还能让书写者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握笔手感更佳的笔。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中性笔、圆珠笔、钢笔、铅笔及自动铅笔等手指握笔之处大多是圆柱形,手指与笔的接触部位小,使得长时间书写时手指易疲劳。
虽然现有部分笔在握笔处增加了软护套,或者直接把笔杆做成三角形形状。软护套能略微减轻书写疲劳,但本质还是一样,没有增加手指与笔的接触部位面积;笔杆三角形状的笔虽然极大增加了手指与笔的接触部位面积,握笔稳定、手感更佳,但又不符合大众审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留了笔杆更符合大众审美的圆柱形的外形,同时,又有笔杆三角形状的笔的握笔稳定、舒适,还具备比现有带软护套的笔手感更好的优点,极大减轻手肌疲劳的书写用笔。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一种书写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写用笔手指握笔部位,即中节(4) C至D之间的横截面外周形状为三角形状,其余部分,即中节(4)E至C之间和D至F之间横截面外周形状为圆形,同时,设在中节(4)外的软护套(3) 为圆桶形,形成握笔部位C至D之间的“内三角”结构;所述的中节(4)E至 F之间的外表面设有凸起的防滑纹;所述的软护套(3)的内表面设有内凹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笔在非使用状态时,笔的中节部位为圆柱形,符合大众审美,而在使用时,手指握笔部位的软护套内陷为三角形,手指与中节接触部位为平面,极大缓解手肌疲劳,握笔更稳定、更防滑,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还能让书写者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是笔芯,(2)是尖套,(3)是软护套,(4)是中节,(5)是笔下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的尖套、中节、软护套、笔下杆、笔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的尖套、中节、软护套、笔下杆、笔芯装配后沿中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的中节外设有软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的中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的外设有软护套的中节沿中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沿图5A点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沿图5B点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在手指握笔使用状态时软护套与中节贴紧时沿中节中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书写用笔图8沿A点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指出的一种书写用笔,包括笔芯(1)、尖套(2)、软护套(3)、中节(4)、笔下杆(5);所述的尖套(2)为圆椎形,与中节(4)螺纹连接,中节(4)与笔下杆(5)螺纹连接,笔下杆(5)为外径1 厘米左右的圆柱形状,其它配件外径与笔下杆(5)大小比例如图1所示;所述的软护套(3)设在中节(4)的外周,笔芯(1)设在尖套(2)、中节(4)、笔下杆(5)的内部。如图3、图5、图7所示,由于中节(4)E至C部分和D至 F部分横截面外周为圆形,所以,所述的软护套(3)在非使用状态时为圆柱形;如图4、图6所示,中节(4)的握笔部位C至D之间横截面外周为三角形状,所以,在手指握笔使用时,所述的软护套(3)与中节(4)贴紧,软护套(3) 横截面变为三角形状,如图8、图9所示,手指与软护套(3)接触部位为平面,极大缓解手肌疲劳,握笔更稳定,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还让书写者养成正确握笔姿势。如图2所示,所述的书写用笔笔头顶端G点至中节(4)握笔处 C点的长度为22毫米,中节(4)握笔处C点至D点的长度为19毫米。所述的中节(4)外表面设有凸出的防滑纹路,软护套(3)内表面设有内凹的防滑纹路,使得书写时不易滑手。
Claims (4)
1.一种书写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写用笔手指握笔部位,即中节(4)C至D之间的横截面外周形状为三角形状,其余部分,即中节(4)E至C之间和D至F之间横截面外周形状为圆形,同时,设在中节(4)外的软护套(3)为圆桶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写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用笔的中节(4)E至F之间的外表面设有凸起的防滑纹,软护套(3)的内表面设有内凹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写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写用笔笔头顶端G点至中节(4)握笔处C点的长度为3毫米至50毫米之间;中节(4)握笔处C点至D点的长度为5毫米至60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书写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写用笔笔头顶端G点至中节(4)握笔处C点的长度为20毫米至30毫米之间;中节(4)握笔处C点至D点的长度为15毫米至30毫米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80766.6U CN215243982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书写用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80766.6U CN215243982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书写用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43982U true CN215243982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48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80766.6U Active CN215243982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书写用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43982U (zh) |
-
2021
- 2021-06-25 CN CN202121480766.6U patent/CN215243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27124A (en) | Shaped pen | |
EP1292202B1 (en) | Ergonomic writing instrument | |
CN203792952U (zh) | 握笔辅助装置及具有该握笔辅助装置的笔具 | |
US20060147246A1 (en) | Grip for hand held instruments | |
JP3987711B2 (ja) | 筆記用具 | |
CN101380858A (zh) | 握笔模 | |
CN215243982U (zh) | 一种书写用笔 | |
CN215041620U (zh) | 一种曲颈握杆平行操控作业的笔 | |
CN201471919U (zh) | 一种手指保护笔套 | |
CN201390052Y (zh) | 握笔器 | |
CN206327042U (zh) | 一种笔杆及笔 | |
CN116278457A (zh) | 一种书写工具 | |
CN115817053A (zh) | 一种握笔矫姿组件及握姿矫正的笔 | |
CN114559762A (zh) | 一种曲颈握杆平行操控作业的笔 | |
CN2139518Y (zh) | 舒适笔 | |
CN201693890U (zh) | 握笔姿势矫正器 | |
CN2928518Y (zh) | 套指书写、绘画笔 | |
CN2150057Y (zh) | 指套笔 | |
CN2491235Y (zh) | 改进的书写笔 | |
CN208682417U (zh) | 成品笔 | |
CN221366368U (zh) |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多功能笔套装置 | |
CN221161961U (zh) | 一种三指定位笔套及含该笔套的握笔矫正器 | |
CN2827745Y (zh) | 握笔矫正器 | |
CN104118242A (zh) | 笔具握持结构 | |
CN218054656U (zh) | 一种铅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2402, Building 1, Songhe Times Mall, Xiasha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oot Number Three Holdings (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300 No. 38, Xiayuan Road, Nanyuan community, Anwen street, Pan'an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Gen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