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7591U -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97591U CN215197591U CN202023140303.3U CN202023140303U CN215197591U CN 215197591 U CN215197591 U CN 215197591U CN 202023140303 U CN202023140303 U CN 202023140303U CN 215197591 U CN215197591 U CN 2151975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 frame
-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insulating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间隔设置且交替排列的高电位单元和低电位单元,相邻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每个电极单元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绝缘部包覆电场产生体的至少一部分;导电件,分别与多个导电凸起相连;导电件包括定位件和导电条,导电条穿设于定位件,导电凸起设有与导电条适配的凹槽。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对于空气流速的影响较小,在设计的时候能够采用低风量的风机,不仅能够节约成本,降低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在的使用感受。安装工艺结构简单,可清洁反复使用,寿命长且同时具有除尘杀菌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车载净化器使用传统HEPA滤网,而传统HEPA由于其结构缘故,导致目前所有HEPA的阻力都比较高,相比于本申请的技术要高出10倍以上的阻力,因此传统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滤网使用的风噪一般较大,运行噪音大,不利于汽车内部舒适使用环境。
传统车载空气净化器的滤网原理是物理拦截,在长久使用后,自身阻力会不断增加,净化效果逐渐变弱,而且无法清洗还原,导致寿命终止,必须更换滤网,成本高而且经常更换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具有过滤效果较好,风阻小,安装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静电除尘装置的净化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且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交替排列,相邻所述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其中,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所述绝缘部包覆所述电场产生体的至少一部分;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导电凸起相连;所述导电件包括定位件和导电条,所述导电条穿设于所述定位件,所述导电凸起设有与所述导电条适配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而且由于静电除尘装置对于空气流速的影响较小,在设计的时候能够采用低风量的风机,不仅能够节约成本,降低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在的使用感受。安装工艺结构简单,可清洁反复使用,寿命长且同时具有除尘杀菌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多个带有通孔的定位齿且相邻所述定位齿之间形成齿槽,所述导电条穿设于所述定位齿的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绝缘部构造有绝缘凸起,所述绝缘凸起和所述导电凸起在所述电极单元的长度方向相对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绝缘凸起设有于所述导电条适配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定位齿配合在相邻所述导电凸起和所述绝缘凸起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电部为导电塑料,所述导电部与绝缘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极单元夹持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镂空部,所述电极单元从所述镂空部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的边沿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框架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包裹所述第二框架的边沿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任一个上设置有导电触片,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为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壳体,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净化器上设有导电触点,所述静电除尘装置的导电触片与所述导电触点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进风口或出风口位置,以随气流向空间内释放离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的爆炸图。
静电除尘装置10、净化器1
电极单元100、导电部101、导电凸起1011、绝缘部102、绝缘凸起1021、第一凹槽1012、第二凹槽1022、高电位单元110、低电位单元120、
导电件130、定位件131、导电条132、定位齿1311、齿槽1312、通孔1313、
第一框架140、第二框架150、卡勾151、镂空部160、折边141、
风机20、壳体30、上壳体31、下壳体32、离子发生装置50、盖体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1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例的静电除尘装置10包括多个电极单元100,多个电极单元100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110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120,多个电极单元100间隔设置且高电位单元110和所述低电位单元120交替排列,相邻所述电极单元 100之间形成除尘风道;其中,每个电极单元100为包括导电部101和绝缘部102,导电部101包括电场产生体(未示出)和导电凸起1011,绝缘部102包覆电场产生体(未示出)的至少一部分。导电件130,导电件130分别与多个导电凸起1011相连;导电件 130包括定位件131和导电条132,导电条132穿设于定位件131,导电凸起1011设有与导电条132适配的第一凹槽1012。
换言之,有的电极单元100可以作为高电位单元110,有的电极单元100可以作为低电位单元120,即与高电位单元110相邻的电极单元100为低电位单元120,且与低电位单元120相邻的电极单元100为高电位单元110,例如,多个电极单元100的排列方式为:高电位单元110、低电位单元120、高电位单元110、低电位单元120依次交替排布。相邻电极单元100之间形成除尘风道。
其中,每个电极单元100为包括导电部101和绝缘部102,导电部101包括导电凸起1011和电场产生体(未示出),绝缘部102包覆电场产生体(未示出)的至少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凸起1011是指,导电部101用于实现电导通的部分,主要用于电连接部位。电场产生体(图中未示出)指,导电部101用于产生电场的部分。
导电件30,导电件130分别与多个导电凸起1011相连;导电件130包括定位件131和导电条132,导电条132穿设于定位件131,导电凸起1011设有与导电条132适配的第一凹槽1012。通过导电条132与多个导电凸起1011相连,实现了导电部101的供电,从而相邻高电位单元110与低电位单元120间产生电场。进一步,通过在导电凸起1011 上设置有与导电条132适配的第一凹槽1012,安装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多个导电凸起 1011快速安装在导电条132上,同时第一凹槽1012与导电条132配合稳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例的静电除尘装置10,通过绝缘部102包覆电场产生体(未示出),使得相邻电极单元100的电场产生体(未示出)之间被绝缘部102分隔,一方面避免电极单元100之间发生电晕放电,避免了击穿而产生臭氧,从臭氧产生的源头解决了臭氧困扰的问题和降低了触电事故发生的风险,大幅度地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包覆的方式能够使导电部101和绝缘部102形成一个整体,利于简化装配,并且,每个电极单元100均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这样无论在的生产或者使用中,均有利于每个电极单元100的单独更换,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发现某个电极单元100有瑕疵,可以对其进行单独更换,而不必对多个电极单元100或者整体除尘装置10进行处理,间接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并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可以对单个电极单元100 进行更换,方便了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
由于静电除尘装置10的相邻电极单元100之间可以产生高压电场,通过所述高压电场可以将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负离子,由于负离子与细菌、霉菌、病毒等接触时,负离子本身携带多余电子,会破坏细菌、霉菌、病毒等中的分子蛋白结构,使细菌、霉菌、病毒等产生结构性改变(蛋白质两极性颠倒)或能量转移,从而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因此静电除尘装置10具有杀菌效果,进而提高了空气的清洁度。另外,由于除尘风道沿相邻高电位单元110与低电位单元120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的左右方向) 延伸,这样可以降低静电除尘装置10的风阻,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并且由于静电除尘装置10的风阻小,从而空气在静电除尘装置10处的流速快,保证了在相同时间内对空气杀菌的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绝缘部102构造有绝缘凸起1021,绝缘凸起1021和导电凸起1011在电极单元100的长度方向相对侧设置,绝缘凸起1021 设有于所述导电条132适配的第二凹槽1022。通过绝缘凸起1021和导电凸起1011在电极单元100的长度方向相对侧设置,这样可以在空间上使高电位导电件110和低电位导电件120分离,避免两者接触而发生短路等情况,保证电场的可靠性,并且在导电凸起 1011和绝缘凸起1021上设置凹槽,通过将导电条132安装在凹槽中,对多个电极单元 100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能够可靠地限定相邻电极单元100的间距,保证除尘风道的一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定位件131上设有多个带有通孔1313 的定位齿1311且相邻所述定位齿1311之间形成齿槽1312,所述导电条132穿设于所述定位齿1311的通孔1313内。通过将导电条132穿设于多个定位齿1311的通孔1313中,安装结构简单。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电条132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固定在定位件131 内。加工工艺简单且可靠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定位齿1311配合在相邻导电凸起1011和绝缘凸起1021之间。通过将定位齿1311设置在相邻导电凸起1011和绝缘凸起1021之前,对多个电极单元100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固定。能够可靠地限定相邻电极单元100的间距,保证除尘风道的一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导电部101为导电塑料,所述导电部101与绝缘部102一体成型。导电部101为导电塑料件。这样易于每个电极单元100的成型,加工简单,利于量产。并且,导电塑料件重量轻,拉伸性、弹性和柔韧性都比较好而且便于成型,同时,导电塑料件又具有金属的优点,比如,导电性好。
进一步地,多个电极单元100的导电部101和绝缘部102一体注塑成型。如此,静电除尘装置10的生产效率更高。不仅简化了装配,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可以利用模具,保证电极单元100的厚度均匀可控、利于量产和间距一致性,从而静电除尘装置10的各处风阻一致,进而可以提高除尘的均匀性。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静电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40和第二框架150,第一框架140与第二框架150固定连接,电极单元100夹持于第一框架140与第二框架150 之间,第一框架140和第二框架15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镂空部160,电极单元100从镂空部160露出。通过第一框架140和第二框架150的设置,可以对电极单元100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提高电极单元100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可以使得高电位单元110和低电位单元120之间的电场稳定。
举例而言,镂空部160可以为多个,多个镂空部160分别均设置于第一框架140和第二框架150。镂空部160的设置,可以便于空气通过,以保证除尘、消毒的效率和效果。第一框架140和第二框架150可以均为绝缘件。由此可以使得整个静电除尘装置10 的外表面均处于绝缘状态,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爬电、打火等安全问题,以进一步地提高静电除尘滤芯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为便于第一框架140与第二框架150连接的稳固性,进而保证静电除尘装置10的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提高电极单元100的电场稳定性,第一框架140与第二框架150中的一个可以设有卡钩151,另一个可以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卡钩 151钩挂于卡槽内。可以理解的是,例如,第二框架140设有多个卡钩151,第一框架 140对应设有多个卡槽(未示出),多个卡钩151钩挂于对应的卡槽内。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40的边沿设有朝向第二框架150延伸的折边141,折边141包裹第二框架150的边沿的至少一部分。如此,通过折边141包裹第二框架150的边沿的至少一部分,同时卡钩151与卡槽的配合,可以使得第一框架140与第二框架150连接稳固,从而有利于电极单元100的安装固定,进而保证电场的稳定性,以使得静电除尘装置的除尘、杀菌效果好。为了进一步固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还可以设有螺钉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除尘装置10的第一框架140或第二框架150任一个上设置有导电触片(未示出),所述导电触片(未示出)与导电条132电连接,从而给与多个电极单元供电产生电场,通过在框架上设置导电触片,实现电连接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应用该静电除尘滤芯装置10的净化器1,净化器1包括壳体30,壳体30包括上壳体31及下壳体32,静电除尘装置10设置在壳体30内.还包括风机20,风机20设置的壳体30内。风机20可设置在静电除尘装置10的进风口前端或出风口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还设置有导电触点(未示出),导电触点和静电除尘装置上的导电触片电连接。例如,可以在净化器上设置导电触点两个,其中一个导电触点与高电位导电件电连接,其中另一个导电触点与低电位导电件电连接。通过导电触点的设置,可以实现静电除尘装置10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还包括:离子发生器50,离子发生器50可以将空气分子电离为正离子和负离子,负离子本身携带多余电子,当负离子与细菌、霉菌、病毒等接触时,负离子会破坏细菌、霉菌、病毒等中的分子蛋白结构,使细菌、霉菌、病毒等产生结构性改变(蛋白质两极性颠倒)或能量转移,从而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因此离子发生器50具有杀菌效果,进而提高了空气的清洁度。
此外,负离子还会与空气中的灰尘粒子相结合,使灰尘带负电,能够被吸附到静电除尘装置10的正极并被收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10可以利用静电除尘装置10产生的电场捕捉颗粒物,由此可以净化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子发生器50包括发电端和高压电源(图未示出),发电端和高压电源电连接,发电端电解空气以释放离子。离子发生器50可以包括发电端(图未示出)和高压电源,发电端和高压电源电连接,同时高压电源可以输出高电压,且其可以与静电除尘装置10电连接。发电端电解空气以释放离子,以使得离子发生器50具有良好的过滤空气、消毒、抗病毒、杀菌等效果。例如,净化器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离子发生器50可以设置于出风口或者进风口,或者气流通道的方向上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以更有效地实现杀菌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除尘装置10和离子发生器50均具有外接导电装置(图中未示出),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应用与车载净化器时,静电除尘装置与车体内点烟器进行电连接,使得静电除尘装置10和离子发生器50能够进行外接供电,从而可以使静电除尘装置10和离子发生器50的使用更为方便,让静电除尘装置10和离子发生器50的适用性得到提升。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除尘装置可以设置USB接口,通过与车体内USB 供电,或者通过充电宝也可以实现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极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且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交替排列,相邻所述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
其中,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所述绝缘部包覆所述电场产生体的至少一部分;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导电凸起相连;
所述导电件包括定位件和导电条,所述导电条穿设于所述定位件,所述导电凸起设有与所述导电条适配的第一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构造有绝缘凸起,所述绝缘凸起和所述导电凸起在所述电极单元的长度方向相对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凸起设有于所述导电条适配的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多个带有通孔的定位齿且相邻所述定位齿之间形成齿槽,所述导电条穿设于所述定位齿的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齿配合在相邻所述导电凸起和所述绝缘凸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为导电塑料,所述导电部与绝缘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极单元夹持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镂空部,所述电极单元从所述镂空部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边沿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框架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包裹所述第二框架的边沿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任一个上设置有导电触片,所述导电触片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10.一种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
壳体,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上设有导电触点,所述静电除尘装置的导电触片与所述导电触点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进风口或出风口位置,以通过气流向空间内释放离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0303.3U CN215197591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0303.3U CN215197591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97591U true CN215197591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3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40303.3U Active CN215197591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97591U (zh)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23140303.3U patent/CN2151975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06756U (zh) |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 |
WO2017177745A1 (zh) | 一种集尘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
CN112762560A (zh) | 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 |
CN215197591U (zh) |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净化器 | |
CN204006381U (zh) | 汽车静电吸尘空气净化空调格 | |
CN211608641U (zh) | 具有净化功能的柜子 | |
CN112012944B (zh) | 风扇 | |
CN213331595U (zh) | 风扇 | |
CN105689136A (zh) | 一种离子化集尘装置 | |
CN109967239B (zh) | 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 | |
CN213291928U (zh) | 汽车空调过滤系统 | |
CN217209729U (zh) | 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4332992U (zh) | 一种臭氧还原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 |
CN215586787U (zh) | 一种集尘板及集尘装置 | |
CN213331606U (zh) | 台式风扇 | |
CN216879839U (zh) | 集尘极板及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1623767U (zh) | 带净化功能的风扇 | |
CN113578530A (zh) |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设备 | |
CN205288702U (zh) | 一种双孔插接式静电净化器除尘结构 | |
CN211503081U (zh) | 一种离子净化器 | |
CN211288275U (zh) | 带净化功能的无叶风扇 | |
CN211865443U (zh) | 静电除尘装置及其电极单元 | |
WO2017177746A1 (zh) | 一种离子化集尘装置 | |
CN213300282U (zh) | 空调器 | |
CN213208122U (zh) | 新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