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4218U -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94218U CN215194218U CN202120982932.6U CN202120982932U CN215194218U CN 215194218 U CN215194218 U CN 215194218U CN 202120982932 U CN202120982932 U CN 202120982932U CN 215194218 U CN215194218 U CN 215194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legm
- connecting pipe
- sputum
- device body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装置本体、支撑架、集痰瓶、第一连接管和密封盖,所述吸痰装置本体异于上下两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吸痰装置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卡座,所述支撑架内部活动安装有集痰瓶,所述集痰瓶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集痰瓶的上方设置有贯穿所述密封盖下表面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有吸痰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座在患者休息间隙可将吸痰管进行固定,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拿持吸痰管,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吸痰管内部的唾液滴落到地面上,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而呼吸内科是内科的一个分支,吸痰装置主要分为电动式负压吸痰器和手动式吸痰器,操作端需要连接吸痰管或海绵吸痰管方可使用,吸痰装置是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吸痰和口腔护理,简单易学,常用于对伤病员进行常规吸痰、气管切开等处理,适用于呼吸道粘液的吸痰处理,电动式负压吸痰器的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秒,避免对患者的呼吸粘膜造成损伤。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9236971U,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涉及内科护理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软头,所述吸痰软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塞连接管,所述橡胶塞连接管远离细谈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内部位于橡胶塞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负压筒体连接管,所述橡胶塞的外表面套接有储痰瓶,所述储痰瓶的内部设置有吸痰棉。该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通过齿杆、伺服电机和齿轮的设计,实现了电动吸痰的功能,在使用时,通过电机控制开关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状态,伺服电机的转动,拉动橡胶软体在负压筒体内运动,从而产生压力,达到吸痰的作用,操作简单方便,且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现有的吸痰装置在患者进行吸痰处理时无法将吸痰管进行固定放置,患者在进行吸痰处理时,需要多次进行吸痰处理,且每次吸痰处理后需要一小段时间恢复才可再次进行吸痰处理,患者休息期间,需要有医护人员或者看护人员拿持吸痰管,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当吸痰管无人拿持时的管头垂直于地面,吸痰管管道内部残留的唾液容易滴落到地面上,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吸痰管的管头容易与地面接触,使得吸痰管受到污染需要清洗消毒才可再次使用,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实际使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装置本体、支撑架、集痰瓶、第一连接管和密封盖,所述吸痰装置本体异于上下两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吸痰装置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卡座,所述支撑架内部活动安装有集痰瓶,所述集痰瓶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集痰瓶的上方设置有贯穿所述密封盖下表面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有吸痰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吸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头,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架的一侧安装卡座,患者进行吸痰护理后的休息间隙医护人员可将吸痰管的上端卡接进卡座的内部,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拿持吸痰管,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卡座固定吸痰管,可将吸痰管的管口垂直向上,避免吸痰管内部的唾液滴落到地面上,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吸痰装置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底座,且所述底座的下端边缘处呈倒圆角工艺设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座可支撑吸痰装置本体,底座可增加吸痰装置本体与桌面的摩擦力,同时倒圆角工艺设计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当医护人员搬运吸痰装置本体时,避免医护人员的身体与底座发生磕碰导致受伤。
进一步,所述吸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压力表和控制旋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真空压力表可实时显示吸痰装置本体的真空压力,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旋钮打开和关闭装置。
进一步,所述吸痰装置本体的上端安装有把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可便于医护人员搬运吸痰装置本体,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阀能够对第一连接管进行控制,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打开和关闭状态。
进一步,所述吸痰管的一端安装有乳胶套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乳胶套头通体呈乳胶材质设计,不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在插入吸痰管时对呼吸道粘膜组织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吸痰管通过鲁尔接头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连接头通过所述鲁尔接头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可通过鲁尔接头快速拆装吸痰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体过滤器可过滤第二连接管中的气体。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主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图1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卡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卡座和吸痰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吸痰装置本体;3、支撑架;4、集痰瓶;5、第一连接管;6、卡座;7、密封盖;8、乳胶套头;9、吸痰管;10、第二连接管;11、气体过滤器;12、连接头;13、真空压力表;14、把手;15、控制旋钮;16、控制阀;17、鲁尔接头;18、第三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装置本体2、支撑架3、集痰瓶4、第一连接管5和密封盖7,吸痰装置本体2异于上下两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背离吸痰装置本体2的一侧安装有卡座6,卡座6可卡接吸痰管9,支撑架3内部活动安装有集痰瓶4,支撑架3的外表面呈镂空状,使得医护人员可观察患者的痰液,集痰瓶4可集中收集患者的痰液,便于对痰液进行销毁处理,防止痰液对环境造成污染。
集痰瓶4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密封盖7可将集痰瓶4的开口处进行密封,避免集痰瓶4内部无法形成真空,集痰瓶4的上方设置有贯穿密封盖7下表面的第一连接管5和第三连接管18,第一连接管5的上端连接有吸痰管9,第三连接管18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吸痰装置本体2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头12,且第二连接管10与连接头12相连接,吸痰装置本体2可通过第二连接管10和第三连接管18将集痰瓶4内部的空气排出。
优选的,吸痰装置本体2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且底座1的下端边缘处呈倒圆角工艺设计,底座1可支撑吸痰装置本体2,底座1可增加吸痰装置本体2与桌面的摩擦力,避免吸痰装置本体2放置在桌面上时发生滑动,同时倒圆角工艺设计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当医护人员搬运吸痰装置本体2时,避免医护人员的身体与底座1发生磕碰导致受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优选的,吸痰装置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压力表13和控制旋钮15,真空压力表13可实时显示吸痰装置本体2的真空压力,避免吸痰管9内部的真空压力过大,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旋钮15打开和关闭装置,同时可通过控制旋钮15控制吸痰装置本体2产生的真空吸力,使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体质调节集痰瓶4内部的真空压力,防止高强度的真空压力导致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受损。
优选的,吸痰装置本体2的上端安装有把手14,把手14可便于医护人员搬运吸痰装置本体2,使得装置便于携带,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5上安装有控制阀16,控制阀16能够对第一连接管5进行控制,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打开和关闭状态,当吸痰管9拔出患者呼吸道时,通过控制阀16关闭吸痰管9,可避免吸痰管9的管口吸附到患者的呼吸道粘膜,防止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
优选的,吸痰管9的一端安装有乳胶套头8,乳胶套头8通体呈乳胶材质设计,不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在插入吸痰管9时对呼吸道粘膜组织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5和吸痰管9通过鲁尔接头17相连接,且第二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8和连接头12通过鲁尔接头17相连接,医护人员可通过鲁尔接头17快速拆装吸痰管9、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10和第三连接管18,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第二连接管10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1,气体过滤器11可过滤第二连接管10中的气体,避免患者的痰液通过第二连接管10进入吸痰装置本体2内部,防止对装置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该装置连接有外置电源,医护人员将装置放置在患者的身边后,将吸痰管9插入患者的口腔咽部,当吸痰管9插入适当位置后接通电源,使得吸痰装置本体2运行将集痰瓶4内部的空气排出,集痰瓶4内部产生真空,真空吸力使得吸痰管9可将患者的痰液吸出,吸出的痰液落进集痰瓶4内部,因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患者的痰液一次无法清理完毕,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医护人员可将吸痰管9的外壁进行清洗,并将吸痰管9的上端卡进卡座6内部,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拿持吸痰管9,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使得吸痰管9的管口垂直朝上,避免吸痰管9内部的痰液和唾液滴落到地面上,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痰装置本体(2)、支撑架(3)、集痰瓶(4)、第一连接管(5)和密封盖(7),所述吸痰装置本体(2)异于上下两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背离所述吸痰装置本体(2)的一侧安装有卡座(6),所述支撑架(3)内部活动安装有集痰瓶(4),所述集痰瓶(4)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集痰瓶(4)的上方设置有贯穿所述密封盖(7)下表面的第一连接管(5)和第三连接管(18),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上端连接有吸痰管(9),所述第三连接管(18)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吸痰装置本体(2)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头(12),且所述第二连接管(10)与所述连接头(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装置本体(2)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且所述底座(1)的下端边缘处呈倒圆角工艺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装置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压力表(13)和控制旋钮(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装置本体(2)的上端安装有把手(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上安装有控制阀(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9)的一端安装有乳胶套头(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所述吸痰管(9)通过鲁尔接头(17)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8)和连接头(12)通过所述鲁尔接头(17)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0)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82932.6U CN215194218U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82932.6U CN215194218U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94218U true CN215194218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4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8293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94218U (zh) | 2021-05-10 | 2021-05-10 |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94218U (zh) |
-
2021
- 2021-05-10 CN CN202120982932.6U patent/CN2151942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93860A (zh) | 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 |
CN103330981A (zh) | 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及其构成的吸痰系统 | |
JPH0374584B2 (zh) | ||
CN215537052U (zh) | 一种小儿护理吸痰装置 | |
CN215194218U (zh) |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吸痰装置 | |
CN210750512U (zh) | 一种耳鼻喉科用吸痰装置 | |
CN211675747U (zh) |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器 | |
CN107185063B (zh) | 肺结核病取痰装置 | |
CN213432039U (zh) | 密闭式吸痰管装置 | |
CN217793907U (zh) | 一种紧急护理用吸痰装置 | |
CN212213696U (zh) | 一种患者防喷溅气管镜操作口鼻面罩 | |
CN108310565A (zh) | 一次性使用简易呼吸器 | |
CN211883874U (zh) | 一种多功能标本采集器 | |
CN211751334U (zh) | 一种便携吸痰装置 | |
CN209253731U (zh) | 一种密闭式吸痰管 | |
CN215079763U (zh) | 一种一次性无菌吸痰包 | |
CN214018688U (zh) |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用吸痰设备 | |
CN211751329U (zh) | 一种电动吸痰装置 | |
CN212522271U (zh) | 专用于患者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的负压防护装置 | |
CN211157952U (zh) | 一种新型麻醉咽喉镜 | |
CN220370148U (zh) | 一次性使用吸痰包 | |
CN111544728A (zh) | 气管切开套管的管口防喷溅装置 | |
CN112826991B (zh) | 一种护理内科多功能吸痰装置 | |
CN110975028A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 | |
CN216629272U (zh) | 一种使用便携的吸痰引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