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5416U -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75416U CN215175416U CN202121202542.9U CN202121202542U CN215175416U CN 215175416 U CN215175416 U CN 215175416U CN 202121202542 U CN202121202542 U CN 202121202542U CN 215175416 U CN215175416 U CN 2151754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ar
- glass tube
- heating
- water tank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包括散热器(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以及加热水箱(5)和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散热器(1)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4)与加热水箱(5)入水口相连且第一水管(4)上设有抽水泵(7),散热器(1)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8)与加热水箱(5)出水口相连,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的开口端位于加热水箱(5)内且加热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丝网(13)和加热管(12),电加热丝网(13)通过电缆与电源(10)相连且电缆上安装有电控开关(9),温度传感器(2)、抽水泵(7)和电控开关(9)都与控制器(3)相连。其能保持稳定的取暖温度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取暖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其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并通过散热器对高温水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取暖需求。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碳的排放。
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取暖器普遍存在如下缺点:1、太阳能取暖器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在晚上或者阴天的情况下,太阳能取暖器便不能再提供供暖,不能满足人们对供暖的需求。2、太阳能取暖器不能提供温度恒定的供暖,而是经常提供过热或过冷的供暖,例如,天气好的时候提供温度很高的供暖,而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反而提供温度低的供暖,导致其供暖温度很不稳定,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3、太阳能真空管无法对加热水箱的水进行快速、高效的加热,使得太阳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4、太阳能取暖器的真空管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由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容易毁坏,从而导致太阳能取暖器的使用寿命低。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能保持稳定的取暖温度且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包括位于房间内的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位于所述房间外的加热水箱和多个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加热水箱的入水口相连且所述第一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加热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加热水箱内且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丝网和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内部相连的加热管,所述电加热丝网通过电缆与电源相连且所述电缆上安装有电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抽水泵和电控开关都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其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优选地,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与其相连的显示屏。
优选地,其中,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的密封端安装在底座上。
优选地,其中,所述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外玻璃管和位于所述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所述内玻璃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且所述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形成真空空间。
优选地,其中,所述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由氧化铜、黑镍、黑铬、黑锌或黑铜制成。
优选地,其中,所述氧化铜、黑镍、黑铬、黑锌或黑铜通过真空沉积、溅射技术或电化学处理工艺均匀地涂在所述内玻璃管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所述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
优选地,其中,所述外玻璃管的开口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玻璃管的开口端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弹性密封材料密封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所述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形成所述真空空间。
优选地,其中,所述外玻璃管的密封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玻璃管的密封端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弹性支撑材料。
优选地,其中,所述真空空间内设有吸气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其在加热水箱中设有电加热丝网和加热管,一方面使得太阳辐射能够通过所述加热管快速地实现对加热水箱中水的加热,使太阳能得到快速、高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在太阳辐射不足时可以通过所述电加热丝网实现对加热水箱中水的加热,从而能够提供稳定的取暖用热水。
2、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控开关,能够提供温度稳定的取暖,防止提供的取暖出现忽冷忽热等不稳定的情况。
3、其整个取暖过程自动进行,不需要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4、其太阳能真空管的外玻璃管和内玻璃管之间通过弹性材料连接,这样,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也不会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损坏,因此,其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加热水箱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太阳能真空管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用于为用户提供稳定的供暖,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取暖的需求。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包括位于房间H内的散热器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以及位于所述房间H外的加热水箱5和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
其中,所述散热器1可以是普通的家庭取暖用散热器,其用于将流经其的热水的热量向房间H内散发,从而为房间H供暖。所述温度传感器2用于感应所述房间H内的温度,以便于知晓所述房间H内的温度,从而便于对供暖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3用于实现整个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控制。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用于吸收太阳辐射。所述加热水箱5用于对其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为所述散热器3提供热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器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4与所述加热水箱5的入水口相连且所述第一水管4上设有抽水泵7。
由此,经过所述散热器1散热后的回水可以在所述抽水泵7的抽吸作用下被重新送回到所述加热水箱5内,以便于所述加热水箱5对回水再次进行加热。
所述散热器1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8与所述加热水箱5的出水口相连。
由此,通过所述加热水箱5加热后的热水可以流到所述散热器1中,以便于通过所述散热器1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所述房间H内的供暖。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加热水箱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加热水箱5内且所述加热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丝网13和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内部相连的加热管12。
由此,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吸收的太阳能可以对所述加热管12进行加热,并通过所述加热管12对所述加热水箱5内的水进行加热。这样,与单纯在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中对水进行加热相比,其对水的加热效率更高。因此,其能快速地实现对所述加热水箱5中水的加热,使太阳能得到快速、高效的利用。
所述电加热丝网13通过电缆与电源10相连且所述电缆上安装有电控开关9。
由此,当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吸收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取暖需求时,所述电控开关9可以导通,从而通过所述电源10给所述电加热丝网13供电,并通过所述电加热丝网13对所述加热水箱1内的水进行加热。因此,在太阳辐射不足时其仍然可以通过所述电加热丝网13实现对所述加热水箱1中水的加热,从而能够提供稳定的取暖用热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2、抽水泵7和电控开关9都与所述控制器3相连。
由此,所述控制器3可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2的感应结果实现对所述抽水泵7和电控开关9的控制,以实现所述房间H内的温度的恒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能够提供温度稳定的取暖,防止提供的取暖出现忽冷忽热等不稳定的情况。而且,其整个取暖供应过程自动进行,不需要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其中,所述控制器3可以为能够实现控制的常用单片机。这种能够根据温度感应结果实现抽水泵和电控开关控制的单片机特别多,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3上还设有与其相连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以显示所述房间H内的温度,以及是否通过所述电加热丝网13进行加热等内容,方便用户了解相关信息。
更优选地,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的密封端安装在底座11上。通过设置所述底座11,使得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的安装更稳定,防止其损坏。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的太阳能真空管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包括外玻璃管6.1和位于所述外玻璃管6.1内的内玻璃管6.2。所述内玻璃管6.2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6.5且所述外玻璃管6.1与内玻璃管6.2之间形成真空空间6.4。
其中,所述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6.5用于吸收太阳辐射能。例如,其可以是氧化铜、黑镍、黑铬、黑锌、黑铜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料,并且可以采用真空沉积、溅射技术、电化学处理等工艺均匀地涂在所述内玻璃管6.2的外表面,用来吸收太阳辐射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玻璃管6.1的开口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玻璃管6.2的开口端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弹性密封材料6.3密封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所述外玻璃管6.1与内玻璃管6.2之间形成所述真空空间6.4。
并且,所述外玻璃管6.1的密封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玻璃管6.2的密封端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弹性支撑材料6.6。所述弹性支撑材料6.6用于支撑所述内玻璃管6.2的密封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外玻璃管6.1和内玻璃管6.2之间通过所述弹性密封材料6.3和弹性支撑材料6.6连接,这样,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当所述外玻璃管6.1和内玻璃管6.2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时,可以通过所述弹性密封材料6.3和弹性支撑材料6.6进行缓冲。与所述外玻璃管6.1和内玻璃管6.2之间采用硬连接相比,其不会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损坏,因此,其使用寿命更长。
最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真空空间6.4内设有吸气剂6.7。所述真空空间6.4在受热后,原来被吸附在所述外玻璃管6.1的内部和所述内玻璃管6.2的外壁上的微量气体(主要是水蒸气)会释放出来,影响真空度。而由于所述吸气剂6.7的存在,可以用来吸收这些被释放出来的气体,以保持所述真空空间6.4内的高真空,从而提高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效果。
优选地,所述吸气剂6.7位于所述真空空间6.4的底部。这样,所述吸气剂6.7可以减少对所述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6.5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太阳能真空管的吸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包括位于房间(H)内的散热器(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以及位于所述房间(H)外的加热水箱(5)和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管(4)与所述加热水箱(5)的入水口相连且所述第一水管(4)上设有抽水泵(7),所述散热器(1)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管(8)与所述加热水箱(5)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加热水箱(5)内且所述加热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丝网(13)和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内部相连的加热管(12),所述电加热丝网(13)通过电缆与电源(10)相连且所述电缆上安装有电控开关(9),所述温度传感器(2)、抽水泵(7)和电控开关(9)都与所述控制器(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为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上还设有与其相连的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太阳能真空管(6)的密封端安装在底座(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真空管(6)包括外玻璃管(6.1)和位于所述外玻璃管(6.1)内的内玻璃管(6.2),所述内玻璃管(6.2)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6.5)且所述外玻璃管(6.1)与内玻璃管(6.2)之间形成真空空间(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6.5)由氧化铜、黑镍、黑铬、黑锌或黑铜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铜、黑镍、黑铬、黑锌或黑铜通过真空沉积、溅射技术或电化学处理工艺均匀地涂在所述内玻璃管(6.2)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所述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层(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玻璃管(6.1)的开口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玻璃管(6.2)的开口端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弹性密封材料(6.3)密封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所述外玻璃管(6.1)与内玻璃管(6.2)之间形成所述真空空间(6.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玻璃管(6.1)的密封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玻璃管(6.2)的密封端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弹性支撑材料(6.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取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空间(6.4)内设有吸气剂(6.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02542.9U CN215175416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02542.9U CN215175416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75416U true CN215175416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7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02542.9U Active CN215175416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75416U (zh) |
-
2021
- 2021-05-28 CN CN202121202542.9U patent/CN2151754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91893B (zh) | 一种ptc陶瓷电采暖装置及集中采暖系统 | |
CN215175416U (zh) |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装置 | |
WO2011134222A1 (zh) | 利用普通燃气或电热水器改装成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 | |
CN103807904A (zh) | 一种双层陶瓷罩的小功率石英加热管节能取暖器 | |
CN205970738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空调的电加热器发热机构 | |
CN101769561A (zh) | 整体可移动式超导液汽化密封循环全自动取暖器 | |
CN213272778U (zh) | 一种电暖器 | |
CN215176079U (zh) | 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 | |
CN211650434U (zh) | 真空超导石墨烯散热采暖装置 | |
CN100504236C (zh) | 导流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5176080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装置 | |
CN209744617U (zh) | 一种空调的电加热辅热系统以及具有辅热系统的空调 | |
CN206787074U (zh) | 一种带水路单向循环结构的相变储热太阳能热水器 | |
CN2482003Y (zh) | 一种取暖器 | |
CN2388538Y (zh) | 安全电热水器 | |
CN2311910Y (zh) | 一种环状双面加热的发热管 | |
CN101290165A (zh) | 自控式超导蓄热电暖器 | |
CN216143794U (zh) | 一种自动电采暖壁挂炉 | |
CN209415549U (zh) | 一种太阳能串联耦合自循环蓄热式采暖系统 | |
CN221463893U (zh) | 一种太阳能蓄热供暖系统 | |
CN103742968A (zh) | 高效节能对流传热取暖装置 | |
CN111121144A (zh) | 一种带有温控功能的光电蓄热式电采暖设备 | |
CN214791891U (zh) |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热水器 | |
CN216203689U (zh) | 热水式风力取暖器 | |
CN214841120U (zh) | 一种具有水电分离双系统电加热功能的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