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7940U -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57940U CN215157940U CN202023007506.5U CN202023007506U CN215157940U CN 215157940 U CN215157940 U CN 215157940U CN 202023007506 U CN202023007506 U CN 202023007506U CN 215157940 U CN215157940 U CN 2151579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ehouse
- compression
- motor
- main body
- mai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压缩仓、粉碎仓和控制仓,压缩仓的一侧设有排料口,排料口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有卡槽,主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齿轮,齿轮与卡槽啮合连接,粉碎仓与压缩仓连通,粉碎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顶端设有防护盖,粉碎仓的内部设有粉碎辊,粉碎仓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控制仓与压缩仓连通,控制仓的内部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挤压板,伸缩杆的顶端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的顶端设有控制器,主体的顶端设有太阳能板,主体的底端设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粉碎压缩和便于排料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便于移动和节能蓄电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背景技术
垃圾压缩中转站作为环卫建设进程中垃圾中转处理的特种设备,对于推进现代化智能环卫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事关城镇居民舒适度和市容市貌。
但是,现在大多数垃圾压缩中转站无法压缩体积较大的垃圾,垃圾压缩后排料非常不便,而且耗能较大,更加无法进行移动,已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压缩仓、粉碎仓和控制仓,所述压缩仓位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粉碎仓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控制仓位于所述压缩仓的一侧,所述压缩仓的一侧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卡槽啮合连接,所述粉碎仓与所述压缩仓连通,所述粉碎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端设有防护盖,所述粉碎仓的内部设有粉碎辊,所述粉碎仓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控制仓与所述压缩仓连通,所述控制仓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挤压板,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端设有控制器,所述主体的顶端设有太阳能板,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所述压缩仓套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主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辊与所述主体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主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辊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与所述主体铰链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主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与所述压缩仓套接,所述挤压板与所述伸缩杆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主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板电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体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为若干个,所述移动轮与所述主体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中,设置了压缩仓、挤压板、伸缩杆、粉碎仓、粉碎辊和第二电机,能够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粉碎辊对体积较大的垃圾进行粉碎后再挤压压缩,起到便于压缩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中,设置了排料口、挡板、卡槽、第一电机和齿轮,能够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卡槽和挡板上下移动,起到便于排料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中,设置了太阳能板和蓄电池,能够起到便于节能蓄电使用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中,设置了移动轮,能够起到便于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2、压缩仓;3、排料口;4、挡板;5、卡槽;6、第一电机;7、齿轮;8、太阳能板;9、粉碎仓;10、进料口;11、粉碎辊;12、第二电机;13、防护盖;14、控制仓;15、伸缩杆;16、挤压板;17、蓄电池;18、控制器;19、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包括主体1,主体1包括压缩仓2、粉碎仓9和控制仓14,压缩仓2位于主体1的内部,粉碎仓9位于主体1的顶部,控制仓14位于压缩仓2的一侧,压缩仓2的一侧设有排料口3,排料口3的一侧设有挡板4,挡板4的一侧设有卡槽5,主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一侧设有齿轮7,齿轮7与卡槽5啮合连接,粉碎仓9与压缩仓2连通,粉碎仓9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的顶端设有防护盖13,粉碎仓9的内部设有粉碎辊11,粉碎仓9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2,控制仓14与压缩仓2连通,控制仓14的内部设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一侧设有挤压板16,伸缩杆15的顶端设有蓄电池17,蓄电池17的顶端设有控制器18,主体1的顶端设有太阳能板8,主体1的底端设有移动轮19,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粉碎压缩和便于排料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便于移动和节能蓄电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挡板4与压缩仓2套接,第一电机6与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齿轮7与第一电机6转轴连接,起到便于排料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粉碎辊11与主体1轴承连接,第二电机12与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粉碎辊11与第二电机12转轴连接,起到便于粉碎大型垃圾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防护盖13与主体1铰链固定连接,起到便于防护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伸缩杆15与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挤压板16与压缩仓2套接,挤压板16与伸缩杆15螺栓固定连接,起到便于压缩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太阳能板8与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蓄电池17与太阳能板8电线连接,控制器18与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起到节能蓄电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移动轮19为若干个,移动轮19与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起到便于移动的效果。
工作原理
在具体应用时,通过移动轮19将压缩站移动至地槽内,使用时垃圾通过进料口10进入粉碎仓9内,同时第二电机12带动粉碎辊11转动,垃圾由粉碎辊11粉碎后进入压缩仓2内,接着伸缩杆15带动挤压板16向压缩仓2内移动,使挤压板16对垃圾进行挤压压缩,当垃圾蓄满后移动整个压缩站到达垃圾总站,然后第一电机6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挡板4向上移动打开排料口3,接着伸缩杆15带动挤压板16对垃圾进行挤压,使垃圾通过排料口3排出,实现自动控制排料的效果;而且通过太阳能板8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7内,实现便于节能蓄电的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压缩仓(2)、粉碎仓(9)和控制仓(14),所述压缩仓(2)位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粉碎仓(9)位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所述控制仓(14)位于所述压缩仓(2)的一侧,所述压缩仓(2)的一侧设有排料口(3),所述排料口(3)的一侧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一侧设有卡槽(5),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一侧设有齿轮(7),所述齿轮(7)与所述卡槽(5)啮合连接,所述粉碎仓(9)与所述压缩仓(2)连通,所述粉碎仓(9)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0),所述进料口(10)的顶端设有防护盖(13),所述粉碎仓(9)的内部设有粉碎辊(11),所述粉碎仓(9)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2),所述控制仓(14)与所述压缩仓(2)连通,所述控制仓(14)的内部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一侧设有挤压板(16),所述伸缩杆(15)的顶端设有蓄电池(17),所述蓄电池(17)的顶端设有控制器(18),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有太阳能板(8),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移动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与所述压缩仓(2)套接,所述第一电机(6)与所述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齿轮(7)与所述第一电机(6)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辊(11)与所述主体(1)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与所述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粉碎辊(11)与所述第二电机(12)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3)与所述主体(1)铰链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5)与所述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16)与所述压缩仓(2)套接,所述挤压板(16)与所述伸缩杆(15)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8)与所述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17)与所述太阳能板(8)电线连接,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9)为若干个,所述移动轮(19)与所述主体(1)螺栓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07506.5U CN215157940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07506.5U CN215157940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57940U true CN215157940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78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07506.5U Active CN215157940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579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2337A (zh) * | 2022-09-28 | 2022-12-06 | 江苏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老旧小区地埋式垃圾中转站 |
-
2020
- 2020-12-15 CN CN202023007506.5U patent/CN2151579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2337A (zh) * | 2022-09-28 | 2022-12-06 | 江苏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老旧小区地埋式垃圾中转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157940U (zh) | 一种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 | |
CN207507622U (zh) | 一种环保的便于移动的纸制品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103754531A (zh) | 压缩废物垃圾桶 | |
CN206108106U (zh) | 一种容积可变的电动环卫车 | |
CN218595151U (zh) | 一种高效回收垃圾智能分类箱 | |
CN112775152B (zh) | 一种可移动的节能垃圾压缩设备 | |
CN214871989U (zh) | 一种建筑垃圾压缩装置 | |
CN215785630U (zh) | 一种环保的城市垃圾处理装置 | |
CN214191082U (zh) | 一种智能化垃圾处理回收装置 | |
CN214143497U (zh) | 一种物业管理清扫装置 | |
CN201148001Y (zh) | 密闭旋转压缩式垃圾贮存机 | |
CN213644266U (zh) | 一种废旧纸板回收粉碎装置 | |
CN210028755U (zh) | 一种压缩式垃圾桶 | |
CN211838263U (zh) | 一种基于生物质能源的回收利用装置 | |
CN220363867U (zh) | 一种高效环保垃圾回收装置 | |
CN215708977U (zh) | 一种智能垃圾桶 | |
CN217663654U (zh) | 一种活性炭破碎筛分一体设备 | |
CN211253887U (zh) | 一种压缩垃圾桶 | |
CN217910611U (zh) | 一种环保生活垃圾压块颗粒机 | |
CN221310925U (zh) | 一种垃圾粉碎装置 | |
CN217576666U (zh) | 一种可辅助破碎的智能垃圾分类房 | |
CN218705777U (zh) | 一种垃圾分类处理箱 | |
CN218399001U (zh) | 一种废旧塑料回收箱 | |
CN115532783B (zh) | 一种高效环保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设备 | |
CN219278449U (zh) | 一种市政园林用绿化垃圾自动回收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