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彩喷印刷的放卷机组,包括:放卷机架、双向纠偏机构、换卷复位机构、换卷压夹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和电晕装置,所述的放卷机架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换卷复位机构、换卷压夹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双向纠偏机构和电晕装置,喷印基材从换卷复位机构的装卷轴组依次牵引至换卷压夹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双向纠偏机构和电晕装置。
具体的,用于插装料卷的装卷轴组架设于支撑摆臂,摆臂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摆臂进行放轴与收轴,卷轴锁定组件对所述装卷轴组进行锁定,摆臂驱动组件的链轮与驱动电机组的输出端相连接,链条挂设于所述链轮,吊锤吊设于所述链条的一端,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摆臂相连接,支撑摆臂的一端旋转固定,装卷轴组滚动设置于支撑摆臂的另一端,换卷压夹机构包括有中间台面、以及设于所述中间台面处的第一压带组件、第二压带组件、裁断组件,裁断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压带组件与所述第二压带组件之间,第一压带组件包括有第一压带块、以及两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带块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一压带气缸,所述第二压带组件包括有第二压带块、以及两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带块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二压带气缸,所述裁断组件包括有导向杆、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裁切刀头,所述中间台面开有与所述裁切刀头相配合的刀槽口,张力调节机构的曲柄的一端与所述张紧气缸的伸缩杆相铰接,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摆臂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轴,张紧轮旋转连接于摆臂的另一端,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位器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摆臂的一端设有滚动槽,装卷轴组滚动设置于支撑摆臂的滚动槽处,卷轴锁定组件包括有锁轴气缸、尖锥连接头,尖锥连接头固定安装于所述锁轴气缸的伸缩杆处,卷轴锁定组件对装卷轴组进行锁定限位时,尖锥连接头的尖锥面卡住所述装卷轴组。
具体的,换卷复位机构的支撑摆臂与链条连接处设有支轴块,链条与支撑摆臂连接处设有直连销轴,直连销轴插设于所述支轴块,所述链轮处设有用于导向所述链条的辅助轮。
具体的,所述换卷压夹机构的裁切刀头包括有切带刀片、刀片座、以及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块,切带刀片固定安装于刀片座,刀片座固定安装于导向块,导向块滑动设置于导向杆,刀片座处设有滚动设置于中间台面的导向滚轮,刀片座处设有用于拉动裁切刀头沿导向杆滑移的手握柄。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带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横梁,两第一压带气缸均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横梁处,第二压带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固定横梁,两第二压带气缸均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横梁处。
具体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的齿轮组包括有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设于所述旋转轴处,所述从动齿轮固设于所述电位器处,电位器为旋转式电位器,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电位器的转轴处,主动齿轮为扇形齿轮。
具体的,所述电晕装置的电晕极片与电晕辊之间设有间隙通道,料带途经间隙通道进行电晕,间隙通道大于料带的厚度,电晕辊、第一电晕导向辊、第二电晕导向辊的中转轴相互平行设置,引导轮的中转轴与第一电晕导向辊的中转轴相互平行设置,纠偏组件包括有纠偏台、纠偏电缸,纠偏台与纠偏电缸的伸缩杆相连接,纠偏电缸带动纠偏台进行斜向滑移,纠偏台处设有与料带相接触的滚动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设备通过控制支撑摆臂的摆动来实现料卷的更换,采用卷轴锁定组件对料卷进行锁定,使得料卷的更换更加方便与高效,并且可适用于卷面篇幅较大的料卷,极大地提升了料卷更换的便捷性;
2、本设备通过第一压带组件与第二压带组件在中间台面处的压夹作用,极大地便捷了新料卷处拉出的料带与旧的料带之间到底连接,操作简单,可操作性较佳;
3、本设备可通过改变张紧气缸的伸缩杆伸出长度来调节电位器的阻值,进而实现对张紧轮对料带的张力值调节,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3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彩喷印刷的放卷机组,包括:放卷机架、双向纠偏机构、换卷复位机构、换卷压夹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和电晕装置,所述的放卷机架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换卷复位机构、换卷压夹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双向纠偏机构和电晕装置,喷印基材从换卷复位机构的装卷轴组依次牵引至换卷压夹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双向纠偏机构和电晕装置。
换卷复位机构包括有装卷轴组、支撑摆臂、摆臂驱动组件、卷轴锁定组件,装卷轴组用于插装料卷,装卷轴组具体为气胀轴,使用时气胀轴直接插入料卷的卷筒并充气膨胀,装卷轴组架设于支撑摆臂,支撑摆臂具体为两件,装卷轴组的两轴端分别架设在左侧的支撑摆臂和右侧的支撑摆臂,左侧的支撑摆臂与右侧的支撑摆臂相互平行设置,左侧的支撑摆臂与右侧的支撑摆臂铰接于同一心轴处;摆臂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摆臂进行放轴与收轴,卷轴锁定组件对装卷轴组进行锁定,由于支撑摆臂具体为两件;相应地,摆臂驱动组件和卷轴锁定组件均为两组,左侧的摆臂驱动组件和卷轴锁定组件用于驱动左侧的支撑摆臂,右侧的摆臂驱动组件和卷轴锁定组件用于驱动右侧的支撑摆臂;摆臂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组、链轮、链条、吊锤,驱动电机组具体包括有伺服电机、减速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链轮相连接,链轮与驱动电机组的输出端相连接,链条挂设于链轮,吊锤吊设于链条的一端,链条的另一端与支撑摆臂相连接,支撑摆臂的一端旋转固定,装卷轴组滚动设置于支撑摆臂的另一端。
支撑摆臂的一端设有滚动槽,装卷轴组滚动设置于支撑摆臂的滚动槽处。如附图所示,支撑摆臂的滚动槽处设有限位端。卷轴锁定组件包括有锁轴气缸、尖锥连接头,尖锥连接头固定安装于锁轴气缸的伸缩杆处,卷轴锁定组件对装卷轴组进行锁定限位时,尖锥连接头的尖锥面卡住装卷轴组。支撑摆臂与链条连接处设有支轴块,链条与支撑摆臂连接处设有直连销轴,直连销轴插设于支轴块。链轮处设有用于导向链条的辅助轮。
具体工作原理:当需要更换料卷时,卷轴锁定组件先对料卷解除锁定,卷轴锁定组件的锁轴气缸的伸缩杆向上缩回,锁轴气缸处的尖锥连接头向上移动,以对装卷轴组解除锁定,驱动电机组带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链条,链条连接吊锤的一端上移,链条与支撑摆臂相连接的一端下移,进而带动支撑摆臂向下摆动,装卷轴组沿着支撑摆臂的滚动槽滚落至支撑摆臂的限位端,从而实现放轴,此时可进行更换料卷。完成更换料卷后,驱动电机组带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链条,链条连接吊锤的一端下移,链条与支撑摆臂相连接的一端上移,进而带动支撑摆臂向上摆动,装卷轴组沿着支撑摆臂的滚动槽翻滚至锁定组件处,从而实现收轴,锁定组件的锁轴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出,锁轴气缸的尖锥连接头向下移动并将装卷轴组卡住,进而完成对料卷的锁定。
换卷压夹机构包括有中间台面、以及设于中间台面处的第一压带组件、第二压带组件、裁断组件,如附图所示,裁断组件设于第一压带组件与第二压带组件之间,第一压带组件包括有第一压带块、以及两分别与第一压带块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一压带气缸,第二压带组件包括有第二压带块、以及两分别与第二压带块的两端相连接的第二压带气缸,裁断组件包括有导向杆、以及滑动设置于导向杆的裁切刀头,中间台面开有与裁切刀头相配合的刀槽口。当需要更换新的料卷时,如附图和附图所示,第一压带组件和第二压带组件同时将旧的料卷处的料带压住,然后驱动裁断组件在中间台面处将旧的料卷处的料带裁断;裁断后第一压带组件处的第一压带块被抬升起,此时即可将旧的料卷取出并更换入新的料卷。换上新的料卷后,如附图所示,从新的料卷处拉伸出新的料带至中间台面处,第一压带组件处的第一压带块将新的料带压住,对新料卷处的料带进行压夹,第二压带块保持对旧的料带的压夹,随后将新的料带与旧的料带相连接起来(注:连接通常是采用胶纸粘贴的方式),进而完成新的料卷与旧的料带之间的连接。再次驱动印刷机即可进行印刷作业。
裁切刀头具体包括有切带刀片、刀片座、以及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块,切带刀片固定安装于刀片座,刀片座固定安装于导向块,导向块滑动设置于导向杆。具体地,刀片座处设有滚动设置于中间台面的导向滚轮。刀片座处设有用于拉动裁切刀头沿导向杆滑移的手握柄。裁断料带时,手握住裁切刀头的手握柄并沿中间台面处的刀槽口拉动裁切刀头,即可将料带裁断。第一压带组件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横梁,两第一压带气缸均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横梁处。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横梁处的第一压带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分别可带动第一压带块进行抬升和下压。第二压带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固定横梁,两第二压带气缸均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横梁处。固定安装于第二固定横梁处的第二压带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分别可带动第二压带块进行抬升和下压。
双向纠偏机构包括有传送带轮、纠偏装置、固定台座、偏斜检测组件,传送带轮引导带条移动,偏斜检测组件对带条进行偏移检测,纠偏装置对带条进行偏移纠正;纠偏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台座,传送带轮转动设置于纠偏装置,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一纠偏组件,第一纠偏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件、第一中间架、斜向设置于第一中间架的第一滚动轮组,固定台座设有与第一滚动轮组相配合的第一滚轮槽,第一驱动件安装于固定台座,第一驱动件具体为电缸,但不局限于电缸,亦可为伺服电机驱动机组,第一驱动件与第一中间架的连接处设有关节接头,该关节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该关节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中间架相铰接,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中间架对带条进行偏移纠正。当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中间架进行平移纠偏时,由于第一滚动轮组呈斜向设置,纠偏带条时不但能使传送带轮朝其轴向方向移动,而且还能使传送带轮同时朝其径向方向移动。传送带轮纠偏时一边朝传送带轮的轴向方向移动,一边朝传送带轮的径向方向移动,有效地防止带条在进行偏移纠正时出现折皱的情况,从而能够对带条进行有效纠偏。
偏斜检测组件包括有红外线探边传感器,红外线探边传感器对带条进行偏移检测。偏斜检测组件具体还包括有延展架、固定座、方位调节臂、安装块,红外线探边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块,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方位调节臂的一端,方位调节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座安装于延展架。第二中间架设有用于架设传送带轮的带轮安装支架,传送带轮的两端与带轮安装支架相铰接。
具体实施例二:一种双向纠偏机构,包括有传送带轮、纠偏装置、固定台座、偏斜检测组件,传送带轮引导带条移动,偏斜检测组件对带条进行偏移检测,纠偏装置对带条进行偏移纠正;纠偏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台座,传送带轮转动设置于纠偏装置,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一纠偏组件,第一纠偏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件、第一中间架、斜向设置于第一中间架的第一滚动轮组,固定台座设有与第一滚动轮组相配合的第一滚轮槽,第一驱动件安装于固定台座,第一驱动件具体为电缸,但不局限于电缸,亦可为伺服电机驱动机组,第一驱动件与第一中间架的连接处设有关节接头,该关节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该关节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中间架相铰接,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中间架对带条进行偏移纠正。
纠偏装置包括有第二纠偏组件,第二纠偏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件、第二中间架、斜向设置于第二中间架的第二滚动轮组,第一纠偏组件包括有与第二滚动轮组相配合的第二滚轮槽,第二驱动件安装于第一纠偏组件,第二驱动件具体为电缸,但不局限于电缸,亦可为伺服电机驱动机组,第二驱动件与第二中间架的连接处设有关节接头,该关节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该关节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中间架相铰接,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一纠偏组件对带条进行偏移纠正;具体地,第一滚轮槽与第二滚轮槽的位置朝向相反。
当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中间架进行平移纠偏时,由于第一滚动轮组呈斜向设置,纠偏带条时不但能使传送带轮朝其轴向方向移动,而且还能使传送带轮同时朝其径向方向移动。传送带轮纠偏时一边朝传送带轮的轴向方向移动,一边朝传送带轮的径向方向移动,有效地防止带条在进行偏移纠正时出现折皱的情况。同理,当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中间架进行平移纠偏时,由于第二滚动轮组呈斜向设置,纠偏带条时不但能使传送带轮朝其轴向方向移动,而且还能使传送带轮同时朝其径向方向移动。传送带轮纠偏时一边朝传送带轮的轴向方向移动,一边朝传送带轮的径向方向移动,有效地防止带条在进行偏移纠正时出现折皱的情况,从而能够对带条进行有效纠偏。
具体地,第一纠偏组件和第二纠偏组件分别对带条的不同偏移方向进行纠偏,第一纠偏组件和第二纠偏组件的纠偏方向相反。例如,当第一纠偏组件对带条的左偏进行纠正时,第二纠偏组件则对带条的右偏进行纠正;反之,当第一纠偏组件对带条的右偏进行纠正时,第二纠偏组件则对带条的左偏进行纠正。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分别设于固定台座的前后两侧。偏斜检测组件包括有红外线探边传感器,红外线探边传感器对带条进行偏移检测。偏斜检测组件具体还包括有延展架、固定座、方位调节臂、安装块,红外线探边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块,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方位调节臂的一端,方位调节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座安装于延展架。第二中间架设有用于架设传送带轮的带轮安装支架,传送带轮的两端与带轮安装支架相铰接。
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有张紧气缸、曲柄、旋转轴、齿轮组、电位器、摆臂、张紧轮,曲柄的一端与张紧气缸的伸缩杆相铰接,曲柄的另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摆臂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旋转轴,张紧轮旋转连接于摆臂的另一端,齿轮组的输入端与旋转轴相连接,齿轮组的输出端与电位器相连接。张紧气缸具体为敏锐型气缸。张紧气缸的伸缩杆与曲柄连接处采用的肘接头,该肘接头的一端与张紧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该肘接头的另一端与曲柄相铰接。张紧气缸的伸缩杆带动曲柄,曲柄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轴在旋转的同时带动摆臂进行摆动,摆臂带动张紧轮进行同步摆动,张紧轮对料带8进行张紧。
齿轮组包括有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具体为扇形齿轮,主动齿轮固设于旋转轴处,从动齿轮固设于电位器处。旋转轴带动摆臂进行摆动的同时会带动主动齿轮进行同步旋转,主动齿轮旋转时会带动从动齿轮。电位器具体为旋转式电位器。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电位器的转轴处。
具体工作原理:由于张紧气缸具体为敏锐型气缸,可通过改变张紧气缸的输入气压来相应调节张紧气缸的伸缩杆的伸出长度。张紧气缸的伸缩杆的不同伸出长度对应摆臂不同的摆动幅度。由于电位器具体为旋转式电位器,摆臂不同的摆动幅度对应电位器不同的阻值,即 电位器的每一阻值均对应一张力值。当需要对料带8进行张力调节时,通过调节张紧气缸的伸缩杆的伸出长度来调节电位器的阻值,进而实现对料带8的张力值调节。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