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128210U - 门锁和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门锁和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8210U
CN215128210U CN202120740828.6U CN202120740828U CN215128210U CN 215128210 U CN215128210 U CN 215128210U CN 202120740828 U CN202120740828 U CN 202120740828U CN 215128210 U CN215128210 U CN 215128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locking
guide
lock tongu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08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源豪
谭毅斌
张林峰
刘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07408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8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8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82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和洗碗机,包括锁舌、联动机构和自锁机构,联动机构包括相互之间联动的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第一触发件与锁舌接触并受控驱动锁舌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来回运动,自锁机构与锁舌配合用于在锁舌运动到锁紧位置时阻止锁舌移动到解锁位置,第二触发件与自锁机构对位配合并受控驱动所述自锁机构执行解除对锁舌的锁定。在锁舌位于锁紧位置且第一触发件与第二触发件中一者被触发时,第一触发件与第二触发件中另一者同步联动以共同执行解除对锁舌的锁定。在开锁的过程中,只用驱动第一触发件或者第二触发件运动,无论驱动哪个触发件运动另一触发件均会联动,使得锁舌能够运动到解锁位置,完成解锁过程,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门锁和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门锁和洗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蒸箱或烤箱等烹饪设备的门体上一般设有门锁,门锁的锁舌伸入到内胆中后,锁舌的位置被锁定,在锁舌不退出内胆的情况下,门体与内胆之间无法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使得门体锁紧在内胆上。当需要开门时,需要先解除对锁舌的锁定,然后再将锁舌退出内胆。当锁舌退出内胆后,门体才能够相对于内胆转动完成开门动作。进而使得开关门过程不够便利,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开关门过程不够便利问题,提出了一种门锁和洗碗机,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一种门锁,包括锁舌、联动机构和自锁机构,所述锁舌能够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间来回运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相互之间联动的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锁舌接触并受控驱动所述锁舌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来回运动,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锁舌配合,用于在所述锁舌运动到锁紧位置时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触发件与所述自锁机构对位配合并受控驱动所述自锁机构执行解除对锁舌的锁定;
在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且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中一者被触发时,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中另一者同步联动以共同执行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锁定。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门锁,基于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之间为联动关系,从而在开锁的过程中,只用驱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运动,或者只用驱动所述第二触发件运动使得所述自锁机构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锁定,无论驱动哪个触发件运动,另一触发件会联动,从而使得所述锁舌能够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完成解锁过程。在开锁的过程中不用分成两步先解除锁舌的锁定,然后再驱动锁舌运动,而是直接驱动所述第一触发件或所述第二触发件一步完成解锁过程,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在所述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式为移动,所述第一触发件能够带着所锁舌在所述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二触发件相对于所述自锁机构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设置,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间隔布置,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同步联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至与所述自锁机构接触,触发所述自锁机构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还包括中间隔板,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同一侧,所述中间隔板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一侧设有导向限位单元,所述传动件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所述导向限位单元上,所述绳索的首尾相连,所述绳索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连接的部分为第一段绳,所述第一段绳沿所述锁舌移动的方向布置,所述绳索上与所述第二触发件连接的部分为第二段绳,所述第二段绳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与所述中间隔板层叠布置,所述锁舌位于所述中间隔板上背离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一侧,所述锁舌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接触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一侧,所述锁舌上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锁定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相对间隔布置在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两侧,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还包括主动液压单元、从动液压单元和连通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油管,所述主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相交,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的伸出方向与所述锁舌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到所述锁紧位置时移动的方向一致,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设有方向切换单元,所述方向切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之间;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方向切换单元切换至与所述第一触发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触发件跟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移动;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方向切换单元切换至与所述第二触发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触发件跟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向切换单元包括滑块和导向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连接,所述滑块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间隔的方向布置,所述导向滑杆插在所述穿孔中,所述第一触发件上面向所述第二触发件的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触发件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的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滑槽开口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导向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滑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滑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导向滑杆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导向滑杆另一端退出在所述第二滑槽外;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滑杆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导向滑杆另一端退出在所述第一滑槽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为板状结构,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在所述锁舌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锁舌的两侧,所述主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舌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油管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另一段连通另一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限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凸起和两个第二凸起,两个第一凸起沿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第一排凸起,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第二排凸起,所述第一排凸起与所述第二排凸起间隔布置,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构成四边形的四个转角,所述绳索缠绕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上,所述第一段绳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所述第二段绳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和/或,所述中间隔板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位置设有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触发件上与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条形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方向为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中,所述中间隔板上面向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触发件上与所述第二导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条形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导向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自锁机构包括第一自锁单元和第二自锁单元,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配合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配合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锁紧位置的方向运动;
所述门锁还包括第一撞块、第二撞块和连接所述第一撞块和所述第二撞块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为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所述锁舌上设有止位凸起,所述止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撞块与所述第二撞块之间,所述锁舌从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紧位置移动时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撞块、止位凸起和所述第二撞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在所述第一撞块与所述第二撞块间移动;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自锁单元接触并触发所述第二自锁单元解除对所述锁舌锁定,且所述第二触发件所需移动的距离为L1,所述止位凸起与所述第一撞块抵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撞块与所述第一触发件之间的间距为H1,H1小于L1;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自锁单元接触并触发所述第一自锁单元解除对所述锁舌锁定,且所述第二触发件所需移动的距离为L2,所述止位凸起与所述第二撞块抵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撞块与所述第一触发件之间的间距为H2,H2小于L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还包括外框架和外盖,所述中间隔板、所述锁舌、所述自锁机构、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第一撞块和所述第二撞块均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中,所述外盖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外盖之间,所述锁舌层叠布置在所述中间隔板上背离所述外盖的一侧,所述第一撞块和所述第二撞块位于所述锁舌与所述外盖之间,所述外框架内侧设有限位条,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条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所述第一撞块在所述第一导向缺口中移动,所述第二撞块在所述第二导向缺口中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锁舌向背的两侧边中其中一侧边与所述限位条抵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外框架抵接,所述外框架上设有供所述锁舌伸出的伸出孔,所述限位条上面向所述弹性件的面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活动卡扣A,所述锁舌设有卡槽,当所述锁舌运动至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活动卡扣A卡紧在所述卡槽中并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同步联动而将所述活动卡扣A挤出所述卡槽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联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的运动方式为移动,所述活动卡扣A能够相对于所述卡槽沿第一转向转动而卡紧在所述卡槽中,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卡扣A沿所述第一转向的反方向转动而退出所述卡槽;
或者,所述活动卡扣A能够沿第一移动方向伸入所述卡槽中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卡扣A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而退出所述卡槽。
一种洗碗机,包括门体和内胆,所述门体和所述内胆两者中,其中一者设有上述的门锁,另一者设有供所述锁舌插入的锁孔。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洗碗机,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门锁,从而在开门的过程中只用一个步骤即可完成开门过程,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锁孔设于所述内胆上,所述内胆上设有碰撞块,当所述门体闭合在所述内胆上时,所述碰撞块与所述门锁相对布置,当所述门体在关门方向上移动时,所述门锁能够撞击所述碰撞块使所述第一触发件运动,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孔中时,在所述门锁与所述碰撞块撞击的方向上所述锁舌与所述锁孔的侧壁间隔布置;
和/或,所述门锁中锁舌的移动方向为纵向。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至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门锁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门锁的爆炸图;
图5和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门锁中锁舌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所述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洗碗机在门体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门锁;11、锁舌;111、止位凸起;112、卡槽;12、联动机构;121、第一触发件;1211、第一导向孔;1212、第一滑槽;122、第二触发件;1221、第二导向孔;1222、第二滑槽;123、传动件;13、自锁机构;131、活动卡扣A;132、活动卡扣B;14、外框架;141、限位条;1411、限位槽;142、第一撞块;143、第二撞块;144、弹性件;15、主动液压单元;16、从动液压单元;161、油管;17、方向切换单元;171、滑块;172、导向滑杆;18、中间隔板;181、第一导向凸起;182、第二导向凸起;183、第一导向缺口;184、第二导向缺口;185、第一凸起;186、第二凸起;19、外盖;20、洗碗机;21、门体;22、内胆;221、锁孔;222、碰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门锁10,包括锁舌11、联动机构12和自锁机构13。所述锁舌11能够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间来回运动。
所述联动机构12包括相互之间联动的第一触发件121和第二触发件122。当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发生运动时,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会跟随联动做出相应运动过程;当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发生运动时,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也会跟随做出相应运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锁舌11接触并受控驱动所述锁舌11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来回运动。这里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锁舌11之间的接触可以为直接接触也可以为间接接触,所谓直接接触即指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锁舌11之间凹凸配合限位或者粘接等相互之间有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所述间接接触则指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锁舌11之间设有中间元件,所述第一触发件121通过所述中间元件间接带着所述锁舌11运动。
所述自锁机构13与所述锁舌11配合,用于在所述锁舌11运动到锁紧位置时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从而在所述自锁机构13不解除对所述锁舌11锁定的情况下,所述锁舌11无法跟随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运动。
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与所述自锁机构13对位配合并受控驱动所述自锁机构13执行解除对所述锁舌11的锁定。
在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锁紧位置且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中一者被触发时,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中另一者同步联动以共同执行解除对所述锁舌11的锁定。
进而在开锁的过程中,只用驱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带着所述锁舌11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运动,或者只用驱动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运动使得所述自锁机构13解除对所述锁舌11的锁定,无论驱动哪个触发件运动,另一触发件会联动,从而使得所述锁舌11能够运动到所述解锁位置,完成解锁过程。在开锁的过程中不用分成两步先解除锁舌11的锁定,然后再驱动锁舌11运动,而是直接驱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或所述第二触发件一步完成解锁过程,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锁舌11在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式可以为移动或转动等。对应的所述第一触发件121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为移动或转动。
在联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为移动或转动。
而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借助设置在两者间的传动件123来实现。例如利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涡轮蜗杆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绳索连接以上各种传动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构成所述传动件123。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自锁机构13包括活动卡扣A131,所述锁舌11设有卡槽112。当所述锁舌11运动至所述锁紧位置时,如图6所示,所述活动卡扣A131卡紧在所述卡槽112中并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带着所述锁舌11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同步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发生联动而将所述活动卡扣A131挤出所述卡槽112外。
当所述锁舌11运动到所述卡槽112与所述活动卡扣A131相对时,所述活动卡扣A131卡入所述卡槽112中,从而所述锁舌11无法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将所述活动卡扣A131挤出所述卡槽112后,所述锁舌11从锁紧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在此过程中即使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与所述活动卡扣A131脱离,但基于所述活动卡扣A131未与所述卡槽112相对,从而所述活动卡扣A131无法与所述锁舌11配合限制所述锁舌11移动。
当然,进一步地,当所述锁舌11运动到解锁位置时,若需要让锁舌11在解锁位置保持稳定,如图5所示,也可以设置与上述活动卡扣A131类似的活动卡扣B132,使得此活动卡扣B132与位于所述解锁位置的锁舌11上的卡槽112对应,从而利用此活动卡扣B132与卡槽112之间的配合对锁舌11起到限位作用,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锁紧位置的方向运动。同理,当锁舌11处于解锁位置时,若需要将锁舌11驱动至锁紧位置,则需要解除此时活动卡扣B132与卡槽112之间的锁定关系。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可以设置为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沿特定方向驱动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运动,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仍然能够运动至与所述活动卡扣B132接触,并将所述活动卡扣B132挤出所述卡槽112外。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在运动触发所述活动卡扣B132解除对所述锁舌11的锁定时,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联动为所述锁舌11提供从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紧位置移动的作用力。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卡扣A131与所述卡槽112解除锁定所需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运动的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活动卡扣B132与所述卡槽112解除锁定所需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运动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同步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联动时的运动方式为移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活动卡扣A131能够相对于所述卡槽112沿第一转向转动而卡紧在所述卡槽112中。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带着所述锁舌11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卡扣A131沿所述第一转向的反方向转动而退出所述卡槽112。
所述活动卡扣A131包括卡块和扭簧,所述扭簧为所述卡块施加的作用力使得所述卡块始终具有沿所述第一转向转动到所述卡槽112中的趋势,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时推动所述卡块,克服所述扭簧的弹力,最终退出所述卡槽112。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向相切。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卡扣A131能够沿第一移动方向伸入所述卡槽112中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带着所述锁舌11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卡扣A131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而退出所述卡槽112。
此时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活动卡扣A131伸入所述卡槽112中的方向。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具体移动方向可以通过所述传动件123来调整。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锁舌11在所述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式为移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能够带着所锁舌11在所述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相对于所述自锁机构13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设置。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间隔布置。所述联动机构12还包括传动件123,所述传动件123连接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带着所述锁舌11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同步联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至与所述自锁机构13接触,触发所述自锁机构13解除对所述锁舌11的锁定。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门锁10还包括中间隔板18,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均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18的同一侧。所述中间隔板18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一侧设有导向限位单元。所述传动件123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所述导向限位单元上,所述绳索的首尾相连。所述绳索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连接的部分为第一段绳,所述第一段绳沿所述锁舌11移动的方向布置,所述绳索上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连接的部分为第二段绳,所述第二段绳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
在所述绳索的牵扯作用下,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移动带着所述锁舌11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的过程,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同步进行。
具体地,所述导向限位单元可以为一个完整的块状结构。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导向限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凸起185和两个第二凸起186。两个第一凸起185沿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第一排凸起。两个所述第二凸起186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第二排凸起。所述第一排凸起与所述第二排凸起间隔布置,两个第一凸起185和两个第二凸起186构成四边形的四个转角。所述绳索缠绕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185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186上,所述第一段绳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185之间,所述第二段绳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186之间。
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185间移动,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186件移动。而且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能够移动的方向均为双向。例如,前文所述当需要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既能够触发所述活动卡扣A131,又能够触发所述活动卡扣B132时,则可以利用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过程,当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沿第一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与所述活动卡扣A131接触,使得所述活动卡扣A131与卡槽112脱离;当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沿第三方向移动到移动位置时与所述活动卡扣B132接触,使得所述活动卡扣B132与所述卡槽112脱离。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11与所述中间隔板18层叠布置,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中间隔板18上背离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一侧。所述锁舌11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接触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一侧,所述锁舌11上与所述自锁机构13配合锁定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相对间隔布置在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两侧,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的方向相反。
如图1至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上移时,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下移;当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上移时,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下移。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门锁10还包括主动液压单元15、从动液压单元16和连通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油管161。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相交。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的伸出方向与所述锁舌11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到所述锁紧位置时移动的方向一致。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设有方向切换单元17,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位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之间;
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切换至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跟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移动;
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切换至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跟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移动。
当所述门锁10设置在门体21或内胆22上时,为了使得门体21能够锁紧在内胆22上,则所述锁舌11的伸出方向需要与门体21相对于内胆22运动的方向至少相交,优选为垂直。基于此,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和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在开关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门体21相对于内胆22推入或拉出,在此过程中挤压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进而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中的液压油被挤出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外,从所述油管161流入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中,进而使得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伸出。
进一步通过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使得在不同位置时,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能够带着不同的触发件移动。而基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均能够在两个方向移动。
具体地,当所述锁舌11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伸出推着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上移,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则联动下移,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下移到一定位置时与所述活动卡扣B132接触,如图1所示,使得所述活动卡扣B132与所述卡槽112脱离,此时所述锁舌11即可伸出移动到锁紧位置。
当所述锁舌11处于锁紧位置时,如图3所示,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伸出推着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上移到与所述活动卡扣A131接触,解除所述活动卡扣A131与所述卡槽112的锁定,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下移所述锁舌11退回到解锁位置。
在关门时,当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被挤压,使得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伸出后。当撤销外界推力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中被挤入的液压油沿所述油管161复位退回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中,在此过程中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自动复位缩回,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跟着下移。当门体21处于关闭状态,再次推门挤压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时,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能够再次伸出。依次类推,每次无论开门或开门,只要推动所述门体21使得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被挤压,即可完成解锁或锁紧过程。而且,在此开关门的过程中,直接利用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和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中液压油的流动即可,无需借助电机等电器件,解除了开关门过程中对电能的依赖,即使出现断电的情况开关门过程仍然能够正常实施。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包括滑块171和导向滑杆172。所述滑块171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连接,所述滑块171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间隔的方向布置,所述导向滑杆172插在所述穿孔中。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上面向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面设有第一滑槽1212,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121的面设有第二滑槽1222,所述第一滑槽1212的开口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滑槽1222开口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导向滑杆17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滑杆172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滑槽1212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滑杆172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滑槽1222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
从而当所述导向滑杆172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上同所述第一平面平齐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更靠近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部位接触时,所述导向滑杆172能够被所述第一触发件121推移并到伸入所述第二滑槽1222中。在此情况下若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伸出,则所述导向滑杆172将与所述第二滑槽1222的侧壁抵接,而将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推移。
同理,当所述导向滑杆172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上同所述第二平面平齐或者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更靠近所述第一触发件121的部位接触时,所述导向滑杆172能够被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推移到伸入所述第一滑槽1212中。在此情况下若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伸出,则所述导向滑杆172将与所述第一滑槽1212的侧壁抵接,而将所述第一触发件121推移。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导向滑杆172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一滑槽1212中,所述导向滑杆172另一端退出在所述第二滑槽1222外;此时所述导向滑杆172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上移时将带着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上移,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1联动下移。
当推门体21的作用力撤除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下移,所述导向滑杆172下移,当所述导向滑杆172下移一定距离而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接触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将所述导向滑杆172推入所述第二滑槽1222中,为下次开门做准备。
如图3所述,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滑杆172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二滑槽1222中,所述导向滑杆172另一端退出在所述第一滑槽1212外。此时所述导向滑杆172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上移时将带着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上移,而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联动下移。
当推门体21的作用力撤除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下移,所述导向滑杆172下移,当所述导向滑杆172下移一定距离而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接触后,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将所述导向滑杆172推入所述第一滑槽1212中,为下次关门做准备。
为使得当所述导向滑竿172下移复位的过程中能够较流畅的被所述第一触发件121或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推入对应的滑槽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所述导向滑竿两端的底面与端面转角处均设有倾斜的导向斜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1212的两个侧壁中位于较下方的侧壁为斜面,且在远离自身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滑槽1222的两个侧壁中位于较下方的侧壁为斜面,且在远离自身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为导向滑杆172将第一触发件121向上推移至锁舌11已被解除锁定,锁舌11即将伸出时所述门锁10的状态。图3所示为导向滑杆172将第二触发件122向上推移至锁舌11已被解除锁定,锁舌11即将缩回时所述门锁10的状态。图2所示为,在图3基础上,导向滑杆172随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自动复位时,所述门锁10的状态,所述导向滑竿172已被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推入所述第一滑槽1212中。
进一步具体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锁舌11为板状结构,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在所述锁舌1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锁舌11的两侧。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舌11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油管161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另一段连通另一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
从而在使用者推动门体21时,两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均能够被挤压,提高开关门的灵敏度。
进一步的,为使得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过程更加平稳,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中间隔板18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121的位置设有第一导向凸起181,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上与所述第一导向凸起181对应的位置设有条形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1211,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1211的导向方向为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凸起181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1211中。所述中间隔板18上面向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凸起182,所述第二触发件122上与所述第二导向凸起182对应的位置设有条形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1221,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1221的导向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向凸起182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1221中。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自锁机构13包括第一自锁单元和第二自锁单元,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11配合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11配合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锁紧位置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自锁单元可以为前文所述的活动卡扣A131;所述第二自锁单元可以为前文所述的活动卡扣B132。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门锁10还包括第一撞块142、第二撞块143和连接所述第一撞块142和所述第二撞块143的弹性件144,所述弹性件144的伸缩方向为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所述锁舌11上设有止位凸起111,所述止位凸起111位于所述第一撞块142与所述第二撞块143之间。所述锁舌11从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紧位置移动时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撞块142、止位凸起111和所述第二撞块14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在所述第一撞块142与所述第二撞块143间移动。
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起初所述第二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11配合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锁紧位置的方向运动。此时,所述止位凸起111与所述第一撞块142抵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撞块143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之间的间距为H1。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能够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自锁单元接触并触发所述第二自锁单元解除对所述锁舌11锁定。且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所需移动的距离为L1,H1小于L1。
此时若需要锁紧,所述第二触发件122需要移动至使得所述第二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11解除锁定,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联动。而基于H1小于L1,因此在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先与所述第二撞块143接触,并推着所述第二撞块143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撞块142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144被拉升。直到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距离达到L1,所述锁舌11被解除锁定,在所述弹性件144和所述第一撞块142的作用下,所述锁舌11伸出移动至锁紧位置。
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起初所述第一自锁单元将所述锁舌11锁定,阻止所述锁舌11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此时,所述止位凸起111与所述第二撞块143抵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撞块142与所述第一触发件121之间的间距为H2。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能够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自锁单元接触并触发所述第一自锁单元解除对所述锁舌11锁定,且所述第二触发件122所需移动的距离为L2,H2小于L2。
此时,若需要解锁,所述第二触发件122需要移动距离为L2。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联动,而当所述第一触发件121移动距离H2时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即与所述第一撞块142接触了,基于H2小于L2。当第一触发件121与所述第一撞块142接触后继续移动,将所述第一撞块142向远离所述第二撞块143的方向推移,所述弹性件144被拉伸。直到所述第二触发件122移动距离达到L2,所述第一自锁单元接触对所述锁舌11的锁定,在所述弹性件144和所述第二撞块143的作用下,所述锁舌11退回移动至解锁位置。
上述所述第一触发件121和所述第二触发件122可由前文中所述的导向滑杆172驱动。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门锁10还包括外框架14和外盖19,所述中间隔板18、所述锁舌11、所述自锁机构13、所述联动机构12、所述第一撞块142和所述第二撞块143均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4中。所述外盖19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4上,所述联动机构12位于所述中间隔板18与所述外盖19之间。所述锁舌11层叠布置在所述中间隔板18上背离所述外盖19的一侧,所述第一撞块142和所述第二撞块143位于所述锁舌11与所述外盖19之间。所述外框架14内侧设有限位条141,所述弹性件144位于所述限位条141与所述中间隔板18之间。所述限位条141与所述中间隔板18将所述弹性件144夹在中间。所述中间隔板18上设有第一导向缺口183和第二导向缺口184,所述第一撞块142在所述第一导向缺口183中移动,所述第二撞块143在所述第二导向缺口184中移动。
所述第一导向缺口183和所述第二导向缺口184分别为所述第一撞块142和所述第二撞块143起到限位导向作用。当所述自锁机构13包括所述活动卡扣A131和所述活动卡扣B132时,所述活动卡扣A131和活动卡扣B132的卡块与所述外框架14铰接,所述扭簧为对应的活动卡扣提供弹性力。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条1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舌11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锁舌11向背的两侧边中其中一侧边与所述限位条141抵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外框架14抵接。所述外框架14上设有供所述锁舌11伸出的伸出孔。所述锁舌11移动时,所述限位条141和所述外框架14为其进行导向,使得所述锁舌11移动更加平稳。所述限位条141上面向所述弹性件144的面设有限位槽1411,所述弹性件144位于所述限位槽1411中。所述第一撞块142和所述第二撞块143上面向所述限位槽1411的位置也可以突入所述限位槽1411中,从而所述第一撞块142和所述第二撞块143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槽1411也能够为其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洗碗机20,包括门体21和内胆22,所述门体21和所述内胆22两者中,其中一者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门锁10,另一者设有供所述锁舌11插入的锁孔221。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洗碗机20,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门锁10,从而在开门的过程中只用一个步骤即可完成开门过程,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门锁10设置在所述门体21上。如图8所示,所述锁孔221设于所述内胆22上。所述内胆22上设有碰撞块222,当所述门体21闭合在所述内胆22上时,所述碰撞块222与所述门锁10相对布置。当所述门体21在关门方向上移动时,所述门锁10能够撞击所述碰撞块222使所述第一触发件121运动。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碰撞块222与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相对,所述门体21在关门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碰撞块222将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推入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缸中。
进一步地,当所述锁舌11位于所述锁孔221中时,在所述门锁10与所述碰撞块222撞击的方向上所述锁舌11与所述锁孔221的侧壁间隔布置。从而使得在开关门的过程中所述锁舌11能够在所述锁孔221中移动稍许位置,使得所述主动液压单元15的液压杆能够与所述碰撞块222撞击。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门锁10中锁舌11的移动方向为纵向。
从而当推门的外力撤除后,在重力作用下所述从动液压单元16的液压杆和所述方向切换单元17能够下移复位,为下一次开关门过程做准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舌、联动机构和自锁机构,所述锁舌能够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间来回运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相互之间联动的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锁舌接触并受控驱动所述锁舌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来回运动,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锁舌配合,用于在所述锁舌运动到锁紧位置时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触发件与所述自锁机构对位配合并受控驱动所述自锁机构执行解除对锁舌的锁定;
在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且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中一者被触发时,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中另一者同步联动以共同执行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在所述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式为移动,所述第一触发件能够带着所锁舌在所述锁紧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二触发件相对于所述自锁机构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设置,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间隔布置,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同步联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至与所述自锁机构接触,触发所述自锁机构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中间隔板,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同一侧,所述中间隔板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一侧设有导向限位单元,所述传动件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缠绕在所述导向限位单元上,所述绳索的首尾相连,所述绳索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连接的部分为第一段绳,所述第一段绳沿所述锁舌移动的方向布置,所述绳索上与所述第二触发件连接的部分为第二段绳,所述第二段绳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与所述中间隔板层叠布置,所述锁舌位于所述中间隔板上背离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一侧,所述锁舌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接触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一侧,所述锁舌上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锁定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相对间隔布置在所述导向限位单元的两侧,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移动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主动液压单元、从动液压单元和连通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油管,所述主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相交,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的伸出方向与所述锁舌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到所述锁紧位置时移动的方向一致,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设有方向切换单元,所述方向切换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之间;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方向切换单元切换至与所述第一触发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触发件跟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移动;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方向切换单元切换至与所述第二触发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触发件跟随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切换单元包括滑块和导向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连接,所述滑块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二触发件间隔的方向布置,所述导向滑杆插在所述穿孔中,所述第一触发件上面向所述第二触发件的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触发件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的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滑槽开口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导向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滑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滑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导向滑杆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导向滑杆另一端退出在所述第二滑槽外;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导向滑杆一端伸入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导向滑杆另一端退出在所述第一滑槽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为板状结构,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为其长度方向,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在所述锁舌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锁舌的两侧,所述主动液压单元的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舌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油管分为两段,其中一段连通其中一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另一段连通另一个所述主动液压单元与所述从动液压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凸起和两个第二凸起,两个第一凸起沿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第一排凸起,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形成第二排凸起,所述第一排凸起与所述第二排凸起间隔布置,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构成四边形的四个转角,所述绳索缠绕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上,所述第一段绳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所述第二段绳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和/或,所述中间隔板上面向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位置设有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触发件上与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条形的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导向方向为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第一导向孔中,所述中间隔板上面向所述第二触发件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触发件上与所述第二导向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条形的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导向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或第二导向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自锁机构包括第一自锁单元和第二自锁单元,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一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配合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自锁单元与所述锁舌配合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锁紧位置的方向运动;
所述门锁还包括第一撞块、第二撞块和连接所述第一撞块和所述第二撞块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为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所述锁舌上设有止位凸起,所述止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撞块与所述第二撞块之间,所述锁舌从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紧位置移动时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撞块、止位凸起和所述第二撞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在所述第一撞块与所述第二撞块间移动;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自锁单元接触并触发所述第二自锁单元解除对所述锁舌锁定,且所述第二触发件所需移动的距离为L1,所述止位凸起与所述第一撞块抵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撞块与所述第一触发件之间的间距为H1,H1小于L1;
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移动至与所述第一自锁单元接触并触发所述第一自锁单元解除对所述锁舌锁定,且所述第二触发件所需移动的距离为L2,所述止位凸起与所述第二撞块抵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撞块与所述第一触发件之间的间距为H2,H2小于L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外框架和外盖,所述中间隔板、所述锁舌、所述自锁机构、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第一撞块和所述第二撞块均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中,所述外盖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外盖之间,所述锁舌层叠布置在所述中间隔板上背离所述外盖的一侧,所述第一撞块和所述第二撞块位于所述锁舌与所述外盖之间,所述外框架内侧设有限位条,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条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所述第一撞块在所述第一导向缺口中移动,所述第二撞块在所述第二导向缺口中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舌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锁舌向背的两侧边中其中一侧边与所述限位条抵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外框架抵接,所述外框架上设有供所述锁舌伸出的伸出孔,所述限位条上面向所述弹性件的面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活动卡扣A,所述锁舌设有卡槽,当所述锁舌运动至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活动卡扣A卡紧在所述卡槽中并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同步联动而将所述活动卡扣A挤出所述卡槽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联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的运动方式为移动,所述活动卡扣A能够相对于所述卡槽沿第一转向转动而卡紧在所述卡槽中,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卡扣A沿所述第一转向的反方向转动而退出所述卡槽;
或者,所述活动卡扣A能够沿第一移动方向伸入所述卡槽中阻止所述锁舌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触发件带着所述锁舌从所述锁紧位置向靠近所述解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卡扣A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而退出所述卡槽。
14.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和内胆,所述门体和所述内胆两者中,其中一者设有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门锁,另一者设有供所述锁舌插入的锁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锁孔设于所述内胆上,所述内胆上设有碰撞块,当所述门体闭合在所述内胆上时,所述碰撞块与所述门锁相对布置,当所述门体在关门方向上移动时,所述门锁能够撞击所述碰撞块使所述第一触发件运动,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孔中时,在所述门锁与所述碰撞块撞击的方向上所述锁舌与所述锁孔的侧壁间隔布置;
和/或,所述门锁中锁舌的移动方向为纵向。
CN202120740828.6U 2021-04-12 2021-04-12 门锁和洗碗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128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0828.6U CN215128210U (zh) 2021-04-12 2021-04-12 门锁和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0828.6U CN215128210U (zh) 2021-04-12 2021-04-12 门锁和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8210U true CN21512821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082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128210U (zh) 2021-04-12 2021-04-12 门锁和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8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159A (zh) * 2021-04-12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和洗碗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159A (zh) * 2021-04-12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和洗碗机
CN113143159B (zh) * 2021-04-12 2025-06-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锁和洗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3451B (zh) 一种电动锁体
KR101263446B1 (ko) 모티스 도어록
CN215128210U (zh) 门锁和洗碗机
CN102162320A (zh) 插芯锁
CN109538022A (zh)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CN109050719B (zh) 锁车机构及锁车桩
TWI421398B (zh) 銷栓鎖扣機構
CN113143159A (zh) 门锁和洗碗机
KR102313116B1 (ko) 래치볼트 자동 해정형 도어락 모티스
CN113969699B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执行机构
CN214300847U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剂盒及衣物处理设备
KR20100008271A (ko) 냉장고용 홈바도어의 잠금장치
CN110005270B (zh) 自弹锁闭电动锁体
CN109538001A (zh) 一种自动电子锁
CN112806937B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CN201035639Y (zh) 一种硬币回收箱的锁紧机构
CN101275450B (zh) 一种推拉门窗的锁具的主钩锁及锁具
CN213677652U (zh) 可折叠容器
CN216277446U (zh) 用于双开门家电的自动开门装置
CN103225453B (zh) 斜舌触发方舌的插芯锁
CN211287091U (zh) 门锁
CN221957383U (zh) 门锁和洗碗机
CN210685638U (zh) 具有防误触发机构的锁体
CN211342218U (zh) 自动碰闭防盗门锁
CN214098540U (zh) 可联动开关门的票据推出装置及票据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6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