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1944U -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41944U CN215041944U CN202121284507.6U CN202121284507U CN215041944U CN 215041944 U CN215041944 U CN 215041944U CN 202121284507 U CN202121284507 U CN 202121284507U CN 215041944 U CN215041944 U CN 2150419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istribution box
- air conditioner
- linear optimization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属于汽车空调领域,包括分配箱壳体,所述分配箱壳体的腔体内分隔出热流道、吹面风道、吹脚风道;所述分配箱壳体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蒸发器、暖通装置;所述暖通装置与所述热流道相匹配;所述分配箱壳体内还设有混合风门、吹面风门、吹脚风门;所述混合风门上设有用于优化温度线性度的第一线性优化特征。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线性流场结构,就能改善温度混合不均匀、吹面模式左右温差、吹面模式前后温差,彻底消除后吹面温度过低的情况发生,解决吹面吹脚模式上下温差的技术问题。不仅解决了性能和技术问题,还提高了空调箱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领域,涉及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主要是改变车内空气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设计的一款零部件产品,它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在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环境下就会使用汽车空调的不同模式,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需要使用除霜模式和吹脚模式,汽车挡风玻璃容易起霜和起雾,这个时候我们会使用除霜模式,在冬天除霜模式主要是利用汽车空调制热(温度较高)消除挡风玻璃上的霜和雾。在寒冷的冬天驾乘汽车时我们也会使用吹脚模式,车内温度相对较低吹脚模式需要热风,让车厢内温度升高才会更安全舒适驾乘汽车。汽车空调在使用时只需要调节混合风门开度就能实现温度的高低调节。
在炎热的夏天汽车空调用于制冷状态,此时主要考虑吹面模式和吹面吹脚模式,上述两个模式在夏天体现在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上,吹面模式和吹面吹脚模式大多情况下是使用冷风或者微热风,吹面模式又分前吹面和后吹面模式;上述模式在使用情况下温度不能太高(温度范围18-25摄氏度);上述模式与吹脚模式相反,吹脚模式是需要较高的热风。传统的汽车空调只对吹面/吹面吹脚/吹脚三个模式来体验舒适度;吹面又分前后吹面,只需要调节混合风门开度就能实现高低温度调节,但传统空调在调节混合风门时温度会同时升高或同时降低,无法满足吹面和吹脚模式上下温差,此时需要在空调箱内增加暗流壳体才能满足汽车空调性能需求。这样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也会增加汽车空调风阻,影响性能和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在不设置暗流道的前提下,实现对空调箱内温度线性度的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包括分配箱壳体,所述分配箱壳体的腔体内分隔出热流道、吹面风道、吹脚风道;所述分配箱壳体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蒸发器、暖通装置;所述暖通装置与所述热流道相匹配;所述分配箱壳体内还设有混合风门、吹面风门、吹脚风门;所述混合风门上设有用于优化温度线性度的第一线性优化特征。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性优化特征为直筋位或是带有形状高度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混合风门对称地设有2个,两个所述混合风门上对称/不对称地均设有第一线性优化特征。
可选的,所述分配箱壳体的进风位置设有第二线性优化特征,为直形筋位。
可选的,所述第二线性优化特征位于所述蒸发器后侧。
可选的,所述热流道内设有第三线性优化特征,为直形筋位,位于所述热流道沿空气流动方向的末端。
可选的,所述热流道的出口位置设有第四线性优化特征。
可选的,所述吹面风门上设有第五线性优化特征,为直筋位或是带有形状高度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分配箱壳体的出风位置设有第六线性优化特征。
可选的,所述分配箱壳体由左壳体及右壳体组合而成;或由左壳体、右壳体、中壳体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空调箱混风结构单一、混风不均匀、成本高、风阻大、噪音大等问题,优化了空调箱性能、优化温度线性度、优化线性梯度、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乘驾舒适性,消除驾驶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六线性优化特征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第六线性优化特征的设置位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分配箱壳体外侧示意图;
图5为分配箱壳体内侧意图。
附图标记:蒸发器1、混合风门2、第一线性优化特征3、第二线性优化特征4、暖通装置5、第三线性优化特征6、第四线性优化特征7、第五线性优化特征8、吹面风门9、分配箱壳体10、第六线性优化特征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5,为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包括分配箱壳体10,包括左、右壳体或者左、中、右壳体,其内部/外部设有线性优化特征,不需要暗流道,就可以实现混风均匀的功能。
在混合风门2上设有第一线性优化特征3,设计为直筋位或者是带有形状高度的特征,设置在左右混合风门上,此特征可以对称也可以做非对称,它的长、宽、高、特征位置都可以根据空调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第一线性优化特征3可以改变冷风进风流场,使分配箱混风更加均匀以达到更好的冷热风混合效果,优化热态下左右温差和前后温差。
在进风位置设有第二线性优化特征4,它设置在蒸发器1后面,分配箱壳体10的进风口位置,设计为直形筋位,它的长、宽、高、根据空调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可以改变温度抖升,提高空调箱整体性能。
在热流道内设有第三线性优化特征6,设置在中壳体上位于热流道末端位置,设计为直形筋位,它的长、宽、高、根据空调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在热流道出口设有第四线性优化特征7,它设置在中壳体热流道出口位置,它的长、宽、高、根据空调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第三线性优化特征6和第四线性优化特征7的协同作用可以改变热风流场,可以调整左右温差和前后温差和吹面、吹脚上下温差。
在吹面风门9上设有第五线性优化特征8,特征设计为直筋位或者是带有形状高度的特征,它的长、宽、高、特征位置都可以根据空调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它可以同时实现对后吹面热风引流,有效的避免了后吹面温度前半程上升缓慢,同时温度过低;后半程温度陡升,造成温度梯度差,前后吹面温差大的问题。
在分配箱壳体10中吹面出风口位置上设有第六线性优化特征11,它的长、宽、高、根据空调箱的流场实际情况调整,以改变冷风流场方向,调整吹面模式前后温差和左右温差。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暗流道,主要通过上述线性优化特征就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空调箱常出现的温度混合不均,吹面模式和吹脚模式左、右温差大;吹面模式前后温差大;吹面吹脚模式上下温差大,线性梯度差的技术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箱壳体,所述分配箱壳体的腔体内分隔出热流道、吹面风道、吹脚风道;所述分配箱壳体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蒸发器、暖通装置;所述暖通装置与所述热流道相匹配;所述分配箱壳体内还设有混合风门、吹面风门、吹脚风门;所述混合风门上设有用于优化温度线性度的第一线性优化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优化特征为直筋位或是带有形状高度的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风门对称地设有2个,两个所述混合风门上对称/不对称地均设有第一线性优化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壳体的进风位置设有第二线性优化特征,为直形筋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优化特征位于所述蒸发器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内设有第三线性优化特征,为直形筋位,位于所述热流道沿空气流动方向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的出口位置设有第四线性优化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面风门上设有第五线性优化特征,为直筋位或是带有形状高度的特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壳体的出风位置设有第六线性优化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壳体由左壳体及右壳体组合而成;或由左壳体、右壳体、中壳体组合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84507.6U CN215041944U (zh) | 2021-06-09 | 2021-06-09 |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84507.6U CN215041944U (zh) | 2021-06-09 | 2021-06-09 |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41944U true CN215041944U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9204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84507.6U Active CN215041944U (zh) | 2021-06-09 | 2021-06-09 |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41944U (zh) |
-
2021
- 2021-06-09 CN CN202121284507.6U patent/CN2150419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40089007A1 (en) | Ceiling air-blow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 |
US20100084115A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s | |
CN102582395A (zh) | 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 |
CN21504194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性能优化结构 | |
CN210821732U (zh) | 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 | |
CN214647444U (zh) | 一种中置轴流式层流空调箱及设有其的汽车 | |
CN21361926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温控曲线优化结构 | |
CN210617791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 |
CN210554033U (zh) | 一种可实现吹面除霜模式的导流结构 | |
CN212765579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分配箱 | |
CN217152368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鼓风机 | |
CN220374228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分配箱 | |
CN213007498U (zh) | 用于车辆的空调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0000064U (zh) | 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 | |
CN217145577U (zh) |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箱单元内气补偿进风结构 | |
CN203032334U (zh) | 一种用于客车驾驶区的内饰件 | |
CN109677237B (zh) | 混风隔板及带混风隔板的自动空调混风结构 | |
CN113500888A (zh) | 一种分体前置式纯电动汽车空调箱结构 | |
CN105835656A (zh) |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 |
KR20110023222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CN201922891U (zh) | 设有空调出风口的汽车车窗总成 | |
CN206653892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hvac混合风门 | |
KR101115175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CN217753405U (zh) | 一种分体式汽车空调送风单元 | |
CN206520452U (zh) | 暖通空调系统及具有该暖通空调系统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