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018583U -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8583U
CN215018583U CN202120119508.9U CN202120119508U CN215018583U CN 215018583 U CN215018583 U CN 215018583U CN 202120119508 U CN202120119508 U CN 202120119508U CN 215018583 U CN215018583 U CN 215018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uncture
artery
indicat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95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东洋
雷迁
黄佳
戢力维
曾坐佳
何星
赵应涛
赵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1195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8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8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85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包括动脉置管鞘管、无菌针套和内槽,所述动脉置管鞘管的内侧安置有空心套管穿刺针,且空心套管穿刺针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指示针,所述无菌针套安装于动脉置管鞘管的外侧,且无菌针套的内侧安置有海绵块。该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设置有空心套管穿刺针,动脉置管鞘管与空心套管穿刺针之间相互套接,且动脉置管鞘管的中轴线与空心套管穿刺针的中轴线相重合,使用过程中,当指示标显示实心指示针位于动脉内时,此时可将动脉置管鞘管置入患者动脉内,并将空心套管穿刺针退出,该设计结构合理,同时有效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一定程度上降低穿刺难度,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背景技术
穿刺针为常用医疗器械,可以用来穿刺器官、组织或者用来注射药物,一般好的穿刺针,其切口都比较光滑、并且表面无毛刺,此种穿刺针使用起来比较好,进针快,患者无痛苦,由于灵敏、准确、观测指标更多等优点,动脉穿刺置管测量血压在临床麻醉与危重症医学及科研工作者的青睐。
市场上的穿刺针使用过程中难以实现精准穿刺,穿刺成功率较低同时反复穿刺易直接对患者造成损伤,且现有的穿刺针其外侧医护人员持针过程中可握持区域过于局限与狭小,操作过程中易从手部产生脱落等,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包括动脉置管鞘管、无菌针套和内槽,所述动脉置管鞘管的内侧安置有空心套管穿刺针,且空心套管穿刺针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指示针,所述实心指示针的末端安装有指示标,且指示标的后端衔接有簧片结构,所述簧片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指示窗口,所述动脉置管鞘管的右端安置有动脉传感器接口,且动脉传感器接口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穿刺把手、转接块和第二穿刺把手,所述第一穿刺把手、第二穿刺把手的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凸起,所述内槽分别设置于第一穿刺把手、第二穿刺把手的内部,且内槽的内壁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安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外端固定有衔接杆,所述无菌针套安装于动脉置管鞘管的外侧,且无菌针套的内侧安置有海绵块,所述无菌针套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与无菌针套之间相互卡接,且海绵块的内表面与动脉置管鞘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无菌针套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防护层,且防护层设置有两组,而且防护层关于无菌针套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
优选的,所述空心套管穿刺针的中轴线与实心指示针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实心指示针前端为圆钝针尖。
优选的,所述动脉置管鞘管与空心套管穿刺针之间相互套接,且动脉置管鞘管的中轴线与空心套管穿刺针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刺把手的形状结构与第二穿刺把手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衔接杆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第二穿刺把手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而且衔接杆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橡胶凸起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第二穿刺把手的中心呈环状分布,且橡胶凸起为半圆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穿刺指示针采用超声波高回声材质,利于使用本穿刺针之后仍然穿刺置管困难的患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设置有第一穿刺把手,第一穿刺把手的形状结构与第二穿刺把手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衔接杆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第二穿刺把手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而且衔接杆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向外侧分别拉动第一穿刺把手与第二穿刺把手,在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其内侧安置的衔接杆处于外露的状态,该设计通过增加把手的实际面积,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穿刺持针过程中的手部可接触面积得到同步扩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持针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橡胶凸起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第二穿刺把手的中心呈环状分布,且橡胶凸起为半圆状结构,橡胶凸起的设计避免了在穿刺持针过程中该动脉穿刺针从手部产生脱落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半圆状橡胶凸起有效增加了医护人员手部握持过程中其手部与两把手之间的摩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持针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穿刺过程的正常进行;
该空心套管穿刺针的中轴线与实心指示针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实心指示针前端为圆钝针尖,在穿刺过程中,当实心指示针其前端圆钝针尖遇阻力时,指示标将直接向后后退显示深度,并在指示窗口的位置显示实心指示针圆钝尖端的位置,从而方便了医护操作人员对穿刺深度的了解,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动脉置管鞘管与空心套管穿刺针之间相互套接,且动脉置管鞘管的中轴线与空心套管穿刺针的中轴线相重合,使用过程中,当指示标显示实心指示针位于动脉内时,此时可将动脉置管鞘管置入患者动脉内,并将空心套管穿刺针退出,该设计结构合理,同时有效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一定程度上降低穿刺难度,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该海绵块与无菌针套之间相互卡接,且海绵块的内表面与动脉置管鞘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医护人员可提前将干净的海绵块卡置在无菌针套的内侧,并直接将医用消毒水适量注入海绵块的内侧,随后在对动脉置管鞘管的套置过程中,其外壁将直接与海绵块及消毒水相接触,很好的对其外壁进行擦拭和消毒,从而有效保证了其外壁的干净与整洁性,无菌针套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防护层,且防护层设置有两组,而且防护层关于无菌针套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通过将无菌针套整个套置在动脉置管鞘管的外侧,很好的对动脉置管鞘管提供了保护的作用,且当该无菌针套遭受误撞等摔落在地时,防护层很好的避免了其外壁与地面等的直接接触,削弱直接冲击力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无菌针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菌针套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穿刺把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解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脉置管鞘管;2、空心套管穿刺针;3、实心指示针;4、指示标;5、簧片结构;6、无菌针套;7、动脉传感器接口;8、第一穿刺把手;9、指示窗口;10、海绵块;11、橡胶凸起;12、防护层;13、第二穿刺把手;14、内槽;15、滑槽;16、滑块;17、衔接杆;18、转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包括动脉置管鞘管1、无菌针套6和内槽14,动脉置管鞘管1的内侧安置有空心套管穿刺针2,且空心套管穿刺针2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指示针3,实心指示针3的末端安装有指示标4,且指示标4的后端衔接有簧片结构5,簧片结构5的外侧设置有指示窗口9,动脉置管鞘管1的右端安置有动脉传感器接口7,且动脉传感器接口7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穿刺把手8、转接块18和第二穿刺把手13,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凸起11,内槽14分别设置于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内部,且内槽14的内壁安装有滑槽15,滑槽15的内侧安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外端固定有衔接杆17,无菌针套6安装于动脉置管鞘管1的外侧,且无菌针套6的内侧安置有海绵块10,无菌针套6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层12;
海绵块10与无菌针套6之间相互卡接,且海绵块10的内表面与动脉置管鞘管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医护人员可提前将干净的海绵块10卡置在无菌针套6的内侧,并直接将医用消毒水适量注入海绵块10的内侧,随后在对动脉置管鞘管1的套置过程中,其外壁将直接与海绵块10及消毒水相接触,很好的对其外壁进行擦拭和消毒,从而有效保证了其外壁的干净与整洁性,低浓度肝素水同样适用于该海绵块以对其外壁进行适度抗凝;
无菌针套6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防护层12,且防护层12设置有两组,而且防护层12关于无菌针套6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通过将无菌针套6整个套置在动脉置管鞘管1的外侧,很好的对动脉置管鞘管1提供了保护的作用,且当该无菌针套6遭受误撞等摔落在地时,防护层12很好的避免了其外壁与地面等的直接接触,削弱直接冲击力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无菌针套6的使用寿命;
空心套管穿刺针2的中轴线与实心指示针3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实心指示针3前端为圆钝针尖,在穿刺过程中,当实心指示针3其前端圆钝针尖遇阻力时,指示标4将直接向后后退显示深度,并在指示窗口9的位置显示实心指示针3圆钝尖端的位置,从而方便了医护操作人员对穿刺深度的了解,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动脉置管鞘管1与空心套管穿刺针2之间相互套接,且动脉置管鞘管1的中轴线与空心套管穿刺针2的中轴线相重合,使用过程中,当指示标4显示实心指示针3位于动脉内时,此时可将动脉置管鞘管1置入患者动脉内,并将空心套管穿刺针2退出,该设计结构合理,同时有效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一定程度上降低穿刺难度,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等;
第一穿刺把手8的形状结构与第二穿刺把手13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衔接杆17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而且衔接杆17通过滑块16与滑槽1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向外侧分别拉动第一穿刺把手8与第二穿刺把手13,在滑块16与滑槽15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其内侧安置的衔接杆17处于外露的状态,该设计通过增加把手的实际面积,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穿刺持针过程中的手部可接触面积得到同步扩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持针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橡胶凸起11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中心呈环状分布,且橡胶凸起11为半圆状结构,橡胶凸起11的设计避免了在穿刺持针过程中该动脉穿刺针从手部产生脱落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半圆状橡胶凸起11有效增加了医护人员手部握持过程中其手部与两把手之间的摩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持针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穿刺过程的正常进行,穿刺指示针3采用超声波高回声材质,利于使用本穿刺针之后仍然穿刺置管困难的患者。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首先通过向外侧分别拉动第一穿刺把手8与第二穿刺把手13,在滑块16与滑槽15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其内侧安置的衔接杆17处于外露的状态,通过增加把手的实际面积,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穿刺持针过程中的手部可接触面积得到同步扩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持针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且其外壁设计的半圆状橡胶凸起11有效增加了医护人员手部握持过程中其手部与两把手之间的摩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持针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穿刺过程的正常进行,穿刺时,穿刺过程由带斜面的空心套管穿刺针2完成,实心指示针3前端由于钝性受阻力,该力通过连接传导将指示标4推出达到指示针尖的目的,当针尖处于动脉内时,动脉内部为空心管道,阻力消失,簧片结构5将指示标4复位,此时可置入动脉置管鞘管1,退出空心套管穿刺针2所有针芯,动脉传感器管道接口7连接传感器管道接口即可,从而有效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一定程度上降低穿刺难度,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等,同时,医护人员可提前将干净的海绵块10卡置在无菌针套6的内侧,并直接将医用消毒水适量注入海绵块10的内侧,随后在对动脉置管鞘管1的套置过程中,其外壁将直接与海绵块10及消毒水相接触,很好的对其外壁进行擦拭和消毒,就这样完成整个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包括动脉置管鞘管(1)、无菌针套(6)和内槽(14),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置管鞘管(1)的内侧安置有空心套管穿刺针(2),且空心套管穿刺针(2)的内部设置有实心指示针(3),所述实心指示针(3)的末端安装有指示标(4),且指示标(4)的后端衔接有簧片结构(5),所述簧片结构(5)的外侧设置有指示窗口(9),所述动脉置管鞘管(1)的右端安置有动脉传感器管道接口(7),且动脉传感器管道接口(7)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穿刺把手(8)、转接块(18)和第二穿刺把手(13),所述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外壁均设置有橡胶凸起(11),所述内槽(14)分别设置于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内部,且内槽(14)的内壁安装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侧安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外端固定有衔接杆(17),所述无菌针套(6)安装于动脉置管鞘管(1)的外侧,且无菌针套(6)的内侧安置有海绵块(10),所述无菌针套(6)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10)与无菌针套(6)之间相互卡接,且海绵块(10)的内表面与动脉置管鞘管(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针套(6)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防护层(12),且防护层(12)设置有两组,而且防护层(12)关于无菌针套(6)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套管穿刺针(2)的中轴线与实心指示针(3)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实心指示针(3)前端为圆钝针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置管鞘管(1)与空心套管穿刺针(2)之间相互套接,且动脉置管鞘管(1)的中轴线与空心套管穿刺针(2)的中轴线相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刺把手(8)的形状结构与第二穿刺把手(13)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衔接杆(17)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而且衔接杆(17)通过滑块(16)与滑槽(1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凸起(11)分别关于第一穿刺把手(8)、第二穿刺把手(13)的中心呈环状分布,且橡胶凸起(11)为半圆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指示针(3)采用超声波高回声材质。
CN202120119508.9U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8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9508.9U CN215018583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9508.9U CN215018583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8583U true CN21501858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49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950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8583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8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257129A (ja) カテーテルと導入針とのアセンブリ
CN103654792B (zh) 软扩宫探针
CN110812538B (zh) 一种一次性胸腔、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CN215018583U (zh) 一种新型动脉后壁指示穿刺针
KR102559442B1 (ko) 주사액 주입방향이 표시된 주사침
CN211432882U (zh) 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
CN206687719U (zh) 一种新型采血针
CN202724360U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双翼静脉输液针
CN215018683U (zh) 一种血液内科骨髓抽取设备
CN212699065U (zh) 一种心胸科用穿刺针
WO2019084426A1 (en) COATED CATHETER PROBES
CN215083385U (zh) 回血穿刺针
CN210931689U (zh) 安全型水针刀
CN203576486U (zh) 单翼动脉留置针
CN205458942U (zh) 一种改进的骶管穿刺专用针
CN113262379A (zh)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显示装置
CN222033076U (zh) 一种静脉曲张刺络放血袋
CN215504877U (zh) 注射装置
CN219539213U (zh) 一种新型妇科栓剂给药镊
CN211023007U (zh) 一种新生儿专用腰椎穿刺针
CN212593447U (zh) 一种多功能中心静脉导管心电引导定位装置
CN214103533U (zh) 一种野战训练便携式痤疮包
CN221865666U (zh) 防喷溅导丝动脉置管套件
CN216777070U (zh) 套管式探针
CN104689394A (zh) 一种新型防护内瘘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