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4363U - 一种新型背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背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14363U CN215014363U CN202121574827.5U CN202121574827U CN215014363U CN 215014363 U CN215014363 U CN 215014363U CN 202121574827 U CN202121574827 U CN 202121574827U CN 215014363 U CN215014363 U CN 2150143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space
- bag body
- backpack
- bag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背包,包括包体和包体内形成的第一收纳空间。在第一收纳空间的前内壁上一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电脑隔层,并在电脑隔层的外壁上另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双隔层,使双隔层的两层空间以及电脑隔层的空间分别互相独立。在第一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顶部开口的内兜,另在第一收纳空间的侧内壁上一体形成有供充电宝放置的第一收纳袋,且第一收纳袋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在包体的侧包面上开设有线孔,并由线孔连通包体内的第一收纳空间与包体的外部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布置多种收纳方式,即可以增加背包内的收纳空间,并同时确保背包内物品的分类收纳,互不影响,并为背包赋予多功能的用途,更贴近于生活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背包。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人外出或上班时,均会利用一背包,以装入所需携带的物品。但由于背包的收纳空间固定,难以针对携带物品数量的多寡,而扩增其收纳空间。而且现有背包的隔间较少,分类性不佳,容易造成各种不同的物品混装于同一收纳空间中,而会于寻找物品时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背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包收纳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背包,包括包体和包体内形成的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前内壁上一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电脑隔层,并在电脑隔层的外壁上另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双隔层,使双隔层的两层空间以及电脑隔层的空间分别互相独立,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顶部开口的内兜,另在第一收纳空间的侧内壁上一体形成有供充电宝放置的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其中,所述包体的侧包面上开设有线孔,并由线孔连通包体内的第一收纳空间与包体的外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于包体的顶部形成开口,且第一收纳空间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所述电脑隔层的顶开口和双隔层的两层顶开口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兜的背面固定有魔术贴条,并由内兜通过魔术贴条固定在第一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其中,所述内兜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内兜自上至下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的前包面内部自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互相独立的第二收纳空间以及第三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且第二收纳空间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收纳空间的侧边形成有开口,且第三收纳空间的侧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三收纳空间侧开口处的拉链为隐藏式设置,且该隐藏式拉链的拉片上连接有拉链扣,所述拉链扣置于第三收纳空间侧开口的外侧,且拉链扣上涂覆有带有品牌图案的标识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前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顶部开口的网兜,所述网兜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并在第二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一体形成有若干个顶部开口的杂物袋,且若干个杂物袋呈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的顶部设有提手,并在包体背包面的顶部设有“D”型的金属挂扣,其中,包体的背部还设有双肩的背带,所述背带为可调节背带,且背带呈贴合人体背部曲线的“S”型。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背包面上部的外侧设有第二收纳袋,所述第二收纳袋的侧边形成有开口,且第二收纳袋的侧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二收纳袋侧开口处的拉链为隐藏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背包面中部的外侧设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的呈横向设置,且固定绑带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包体的背包面上,使固定绑带与包体的背包面之间形成供拉杆箱的拉杆自下至上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侧包面的外侧设有顶部开口的网袋,且包体的侧包面为防水材质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的背包面为透气网布材质构成,所述包体前包面的外表面设有防泼水面料层,且包体侧包面的外表面设有反光油墨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传统背包进行改进,在包体第一收纳空间的前内壁上一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电脑隔层,并在电脑隔层的外壁上另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双隔层,使第一收纳空间在收纳大型物件的同时,可将办公设备放置在电脑隔层内,并将ipad等小型电子设备和文件分别放置在双隔层的两层空间内,另通过在第一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顶部开口的内兜,使内兜可用于放置裤、袜等贴身物件,即可以增加背包内的收纳空间,并同时确保背包内物品的分类收纳,互不影响。同时利用在第一收纳空间的侧内壁上一体形成有供充电宝放置的第一收纳袋,可将充电宝固定在背包内部,并通过线孔将充电线延伸至包外,从而为背包赋予多功能的用途,更贴近于生活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包的第一收纳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包的包体背包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包的内兜正面和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包的包体前包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包的第二收纳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体;11、第一收纳空间;111、电脑隔层;112、双隔层;113、内兜;114、魔术贴条;115、第一收纳袋;12、提手;13、背带;14、金属挂扣;2、第二收纳空间;21、网兜;22、杂物袋;3、第三收纳空间;31、拉链扣;4、第二收纳袋;5、固定绑带;6、网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背包,包体1和包体1内形成的第一收纳空间11,第一收纳空间11于包体1的顶部形成开口,且第一收纳空间11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并优选地在包体1的顶部设有提手12,并在包体1背包面的顶部设有“D”型的金属挂扣14(参考图3),利用独立的金属挂扣14设计,在背包需要悬置时可以替代传统的提手12悬置,对提手1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具有一定的牢固度。第一收纳空间11的前内壁上一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电脑隔层111,并在电脑隔层2的外壁上另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双隔层112,使双隔层112的两层空间以及电脑隔层111的空间分别互相独立,且电脑隔层111的顶开口和双隔层112的两层顶开口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依次布置。使第一收纳空间11在收纳大型物件的同时,可将办公设备放置在电脑隔层111内,以保护重要的办公设备,并将ipad等小型电子设备和文件分别放置在双隔层112的两层空间内,让ipad等小型电子设备和文件有各自独立的空间,收纳A4文本无需考虑折损风险,取出ipad等小型电子设备时也不用顾虑文件的散落。在第一收纳空间11的后内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顶部开口的内兜113,包括在内兜113的背面固定有魔术贴条114(参考图4),使内兜113通过魔术贴条114固定在第一收纳空间11的后内壁上。其中内兜113的内里优选采用210T抗菌防水涤塔夫材料,可放置贴身裤、袜等,并便于清洗。且内兜113设置有若干个,使若干内兜113自上至下依次布置。
如上所述,在第一收纳空间11的侧内壁上还一体形成有供充电宝放置的第一收纳袋115。第一收纳袋115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并在包体1的侧包面上开设有线孔,由线孔连通包体1内的第一收纳空间11与包体的外部空间。从而可将充电宝放置在第一收纳袋115内,以固定在背包内部,并通过线孔将充电线延伸至包外,从而方便充电使用,在旅程中让充电更便捷,且避免充电宝遗失的情况。另外,在包体1的背部设有双肩的背带13。背带13为长度可调节的背带13,且背带13呈贴合人体背部曲线的“S”型。其中,背带13的调节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通过日字扣实现。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如图1和图5所示,包体1的前包面内部自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互相独立的第二收纳空间2以及第三收纳空间3。第二收纳空间2的顶部形成有开口,且第二收纳空间2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二收纳空间2的前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顶部开口的网兜21(参考图6),且网兜21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并在第二收纳空间2的后内壁上一体形成有若干个顶部开口的杂物袋22,且若干个杂物袋22呈并排设置。通过网兜21和杂物袋22的设置,便于收纳纸巾、消毒液、耳机、文具等常用品,方便随时取物。其中,第二收纳空间2的尺寸优选为100mm*240mm,可容纳市面上的主流手机。第三收纳空间3的侧边形成有开口,且第三收纳空间3的侧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三收纳空间3侧开口处的拉链为隐藏式设置,通过第三收纳空间3于背包正面的右侧设置隐藏式拉链,可方便单肩取物。优选的,该隐藏式拉链的拉片上连接有拉链扣31(参考图1),且拉链扣31置于第三收纳空间3侧开口的外侧,并在拉链扣31上涂覆有带有品牌图案的标识层。利用隐藏式拉链结合外置的拉链扣31,使用户的视觉更专注于拉链扣31上,从而通过拉链扣31上带有品牌图案的标识层,可便于相应的品牌推广。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如图1和图3所示,包体1背包面上部的外侧设有第二收纳袋4。第二收纳袋4的侧边形成有开口,且第二收纳袋4的侧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二收纳袋4侧开口处的拉链为隐藏式设置。通过在包体1的背部设置侧面隐藏式拉链的第二收纳袋4,可以收纳重要证件、票据等,方便收纳取物的同时兼顾安全私密。在包体1背包面中部的外侧设有固定绑带5。固定绑带5的呈横向设置,且固定绑带5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包体1的背包面上,使固定绑带5与包体1的背包面之间形成供拉杆箱的拉杆自下至上穿过的间隙。从而通过将固定绑带5套在拉杆箱的拉杆上,以方便用户长途出行,解放双手。其中,包体1的背包面为透气网布材质构成,以确保透气舒适。
优选的,包体1前包面的外表面设有防泼水面料层,且包体1侧包面的外表面设有反光油墨。在包体1侧包面的外侧还设有顶部开口的网袋6,且包体1的侧包面为防水材质构成,通过网袋6的设置,使用户雨天带伞出行,可将雨伞或潮湿物品放置在网袋6内收纳,无需顾虑。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背包进行改进,合理布置多种收纳方式,即可以增加背包内的收纳空间,并同时确保背包内物品的分类收纳,互不影响,并为背包赋予多功能的用途,更贴近于生活实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背包包括包体和包体内形成的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前内壁上一体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电脑隔层,并在电脑隔层的外壁上另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双隔层,使双隔层的两层空间以及电脑隔层的空间分别互相独立,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顶部开口的内兜,另在第一收纳空间的侧内壁上一体形成有供充电宝放置的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一收纳袋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其中,所述包体的侧包面上开设有线孔,并由线孔连通包体内的第一收纳空间与包体的外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于包体的顶部形成开口,且第一收纳空间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所述电脑隔层的顶开口和双隔层的两层顶开口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兜的背面固定有魔术贴条,并由内兜通过魔术贴条固定在第一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其中,所述内兜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内兜自上至下依次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前包面内部自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互相独立的第二收纳空间以及第三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且第二收纳空间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收纳空间的侧边形成有开口,且第三收纳空间的侧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三收纳空间侧开口处的拉链为隐藏式设置,且该隐藏式拉链的拉片上连接有拉链扣,所述拉链扣置于第三收纳空间侧开口的外侧,且拉链扣上涂覆有带有品牌图案的标识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前内壁上一体成型有顶部开口的网兜,所述网兜的顶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并在第二收纳空间的后内壁上一体形成有若干个顶部开口的杂物袋,且若干个杂物袋呈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顶部设有提手,并在包体背包面的顶部设有“D”型的金属挂扣,其中,包体的背部还设有双肩的背带,所述背带为可调节背带,且背带呈贴合人体背部曲线的“S”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背包面上部的外侧设有第二收纳袋,所述第二收纳袋的侧边形成有开口,且第二收纳袋的侧开口通过拉链啮合连接,其中,第二收纳袋侧开口处的拉链为隐藏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背包面中部的外侧设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的呈横向设置,且固定绑带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包体的背包面上,使固定绑带与包体的背包面之间形成供拉杆箱的拉杆自下至上穿过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侧包面的外侧设有顶部开口的网袋,且包体的侧包面为防水材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背包面为透气网布材质构成,所述包体前包面的外表面设有防泼水面料层,且包体侧包面的外表面设有反光油墨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74827.5U CN215014363U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一种新型背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74827.5U CN215014363U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一种新型背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14363U true CN215014363U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922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7482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4363U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一种新型背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14363U (zh) |
-
2021
- 2021-07-12 CN CN202121574827.5U patent/CN2150143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55873B2 (en) | Combination garment and carry-on bag | |
US6179025B1 (en) | Carry bag with pouch insert and cover | |
US5860164A (en) | Four-in-one jacket | |
US20170280793A1 (en) | Convertible garment bag | |
CN215014363U (zh) | 一种新型背包 | |
CN209711836U (zh) | 便携式整理包和手提箱 | |
CN209750097U (zh) | 一种便携式容纳包 | |
CN215347215U (zh) | 一种可变斜挎包便于收纳的衣服 | |
CN206238637U (zh) | 一种多功能包 | |
CN209769429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箱包 | |
CN204378266U (zh) | 多功能背包 | |
CN207444535U (zh) | 分体式运动臂包 | |
CN202603887U (zh)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着装包 | |
CN213549765U (zh) | 具有隐藏式多功能袋的衣服 | |
CN213785902U (zh) | 一种连接结构挎包 | |
CN209965459U (zh) |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手提袋 | |
CN211065421U (zh) | 一种轻便型箱包 | |
CN222941929U (zh) | 一种旅行背包 | |
CN210329739U (zh) | 一种新型肩带可拆卸的背包 | |
CN211323454U (zh) | 一种新型双肩背包 | |
CN221864943U (zh) | 带有可拆卸侧面储物袋的行李箱 | |
CN214630516U (zh) | 一种可拆卸多用口袋 | |
CN209862651U (zh) | 背包 | |
CN220713111U (zh) | 一种手提包 | |
CN222236924U (zh) | 一种多种存放结构的皮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