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8125U - 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08125U CN215008125U CN202120270585.4U CN202120270585U CN215008125U CN 215008125 U CN215008125 U CN 215008125U CN 202120270585 U CN202120270585 U CN 202120270585U CN 215008125 U CN215008125 U CN 2150081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fuse
- terminal
- positioning tube
- assembly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04 Quartz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28 Sn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CKOAAUKSGOOJH-UHFFFAOYSA-N copper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Cu].[Ag].[Ag] YCKOAAUKSGOOJ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LQBJWKCYZGMFEV-UHFFFAOYSA-N lead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Pb] LQBJWKCYZGMF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35 t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熔断器组件中,将熔体设于绝缘管内,绝缘管两端分别设有插接端子,两个插接端子分别连接于熔体两端。该连接组件中,将熔断器组件设于第一定位管内,可有效保护熔断器组件。伸出于第一定位管第一端的插接端子能与第一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熔断器组件与机壳内部器件的电连接。朝向第一定位管第二端的插接端子能与第二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与机壳外部器件的快速连接,使第二导电端子与内部器件之间形成通路,并串联上具有熔断功能的熔断器组件。在将第二导电端子分离熔断器组件后,若需要更换熔断器组件,从外部将熔断器组件由第一定位管取出,更换新的熔断器组件后即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气设备中会配置熔断器和连接器等器件,熔断器用于保护短路情况下的用电回路,连接器采用插头与插座插接的形式实现内部线路与外部器件的快速连接。比如,参阅图1、图2,在电动汽车的传统高压配电箱(Power Distribution Unit,PDU)100中,在机壳101内部不同的线路上会串联熔断器102,熔断器102的两端通过螺钉装在机壳101内部的支架上,结合图3,不同线路可连接不同的外部器件,如电机控制单元(Motor ControlUnit,MCU)104、空调105、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加热器106、无线充电器107等。不同线路在机壳101上会连接相应的连接器103的插座,而在外部器件上设置插头。
由于熔断器102设于机壳101或相关设备的内部,如果熔断器102损坏或正常熔断就要对熔断器102进行更换,先要打开机壳101,再将损坏的熔断器102拆下更换为合格熔断器102。高压配电箱100等电气设备在装配后需要对整机的电气性能(如绝缘电阻、耐电压、导通测试)和气密性能作测试。在打开机壳101时,还存在引入外界异物以及器件或线材损坏的风险。因此,传统电气设备要更换熔断器时拆装与测试操作麻烦,且打开机壳存在损坏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解决了传统电气设备要更换熔断器时拆装与测试操作麻烦,且打开机壳存在损坏风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熔断器组件,包括:熔体、绝缘管与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熔体安装于绝缘管内,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一一对应地安装并电连接于熔体的两端,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均能够插设于导电端子以使插接端子与导电端子电连接。
其中,导电端子为常规的接触件,能够与插接端子插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断器组件,将熔体设于绝缘管内,绝缘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插接端子,两个插接端子分别连接于熔体的两端。插接端子能插设在导电端子,这样就能将熔断器组件串联在连通内部与外部器件的线路上。当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通过熔体实现熔断功能。该熔断器组件能实现机壳外部器件与内部线路的快速连接,克服传统电气设备打开机壳更换熔断器时,拆装与测试操作麻烦以及设备容易损坏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熔体为丝状体、片状体或由片状体卷制形成的管状体。丝状体、片状体为常规熔断器熔体的形状,容易制作,便于在电流超出限定值而熔化以分断电路。在熔体制作为管状体时,容易制作,在满足同样通流能力的情况下,相比于丝状或片状熔体,管状熔体的体积较小,从而使熔断器的体积减小,管状熔体轴向不易变形,抗拉强度高,管状熔体接触电阻较低,发热量较低。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熔体为片状体或管状体,熔体设有一排或多排通孔,同一排通孔沿熔体的横向分布,同一排通孔中的相邻两个通孔之间形成有熔断臂。当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熔断臂能够快速熔断,提升熔断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熔体与绝缘管之间可填入填充料,以增强灭弧能力并给熔体散热。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熔断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绝缘管的端部的接触帽,熔体的端部与插接端子之间通过接触帽连接。这样便于插接端子装配在绝缘管上,并实现插接端子、接触帽与熔体端部的通流功能。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接端子与熔体的端部之间采用易熔化材料焊接连接。插接端子与熔体之间可靠连接,使熔断器组件具备良好的通流能力,便于在达到熔体熔点时熔体可自行熔断,可靠性较高。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接端子为圆插针、插片、圆筒型、音叉型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插接造型。插接端子与导电端子是相互配合使用的,两者形状相适配才可实现插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插座组件及上述的熔断器组件,插座组件包括第一定位管,熔断器组件的绝缘管设于第一定位管内,其中一个插接端子伸出于第一定位管的第一端外且用于与第一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另外一个插接端子位于第一定位管内且朝向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设置,并用于与第二导电端子插接配合。
其中,第一导电端子是位于机壳内部的接触件,能够与插接端子插接配合。第二导电端子是常规插座的接触件,能够与插接端子插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将熔断器组件设于第一定位管内,可有效保护熔断器组件。伸出于第一定位管第一端的插接端子能与第一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熔断器组件与机壳内部器件的电连接。朝向第一定位管第二端的插接端子能与第二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与机壳外部器件的快速连接,进而使第二导电端子与机壳内部器件之间形成通路,并串联上具有熔断功能的熔断器组件。该熔断器组件具有可更换性,无需用户拆下机壳即可灵活更换。在将第二导电端子分离熔断器组件后,若需要更换熔断器组件,从外部将熔断器组件由第一定位管取出,更换新的熔断器组件后即可继续使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定位管设有用于使绝缘管可取卸地安装于第一定位管内的可取卸机构,这样可将熔断器组件可靠地固定在第一定位管。在需要更换熔断器组件时,可方便地通过可取卸机构取出熔断器组件并更换。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取卸机构包括环状部及设于环状部的内侧的弹性爪,环状部安装于第一定位管内;在由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弹性爪向内倾斜延伸设置;弹性爪的末端能够抵设于绝缘管,以使绝缘管定位于第一定位管内;绝缘管与第一定位管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将熔断器组件由外往里推入第一定位管的过程中,弹性爪的末端将会抵设在绝缘管外壁上,对绝缘管形成夹持力,将熔断器组件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定位管内。将一套筒插入绝缘管与第一定位管之间的间隙,使得弹性爪的末端分离绝缘管的外壁,便可将熔断器组件拔出第一定位管外,拆卸操作方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管具有外螺纹,可取卸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定位管的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接配合。这样便于熔断器组件可取卸地安装在第一定位管内,操作方便。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座组件还包括连接管及设于连接管内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用于与第三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其中,连接端子是常规插座的接触件,第三导电端子是常规插头的接触件。这样能在插座组件上实现传统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配合,提升设备兼容性。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组件还包括印制板和安装于印制板上的板载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设于板载连接器。板载连接器作为内部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能够与伸出第一定位管第一端的插接端子插接配合,这样便于在更换熔断器组件后使熔断器组件内侧的插接端子能快速地插接在第一导电端子,实现板载连接器与熔断器组件的电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及密封圈,第一定位管连接于安装座上,安装座设有安装槽,密封圈设于安装槽,密封圈用于使安装座与机壳之间密封。这样实现熔断器组件的防水、防尘效果,熔断器组件获得防护功能,进而可直接安装使用在外部便于更换的地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件,包括:插头组件及上述的连接组件,插头组件包括第二定位管和设于第二定位管内的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定位管用于插设于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内,第二导电端子用于与朝向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设置的插接端子插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件,插头组件中的第二导电端子设于第二定位管内,可有效保护第二导电端子。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熔断器组件的一个插接端子与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插头组件的第二定位管可插设在插座组件的第一定位管内,并且插头组件中的第二导电端子能与熔断器组件的另一个插接端子插接配合,这样就能实现第二导电端子与熔断器组件电连接,并使第一导电端子、熔断器组件与第二导电端子形成的导电通路具有熔断功能。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头组件还包括第三定位管,第三导电端子设于第三定位管内,第三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结构相同,第三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的结构相同。第三定位管和第二定位管均集成在插头组件上。在第三定位管插设于连接管内时,连接端子与第三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传统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配合。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座组件包括第一卡扣,插头组件包括第二卡扣,在插头组件装配在插座组件时,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相互扣接,提升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设备,包括:配电箱、配电单元及上述的连接组件,配电箱具有安装孔,插座组件固定于安装孔处。配电箱具有容置腔,配电箱内部可安装配电单元和其它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由于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当该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实现熔断功能,并实现配电箱外部器件与内部线路的快速连接。若熔断器组件损坏无需拆配电箱可随时在配电箱外部将熔断器组件取出更换,克服传统电气设备打开配电箱更换熔断器时拆装与测试操作麻烦以及设备容易损坏的情况,提升配电设备装配、维修维护的方便性及安全性,降低整机维修维护成本。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配电设备。车辆可以为电动汽车。配电设备也就是高压配电箱,可实现电力分配和线路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电动汽车中的高压配电箱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传统高压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高压配电箱与外部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熔断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4的熔断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熔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连接器件中的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连接器件中的熔断器组件与板载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在图11基础上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件中的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未装配时在熔断器组件位置的剖视图;
图13为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装配后在熔断器组件位置的剖视图;
图14为通过套筒取出熔断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件中的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未装配时在连接端子位置的剖视图;
图16为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装配后在连接端子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的熔断器组件具备熔断功能,还具备与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两者电性连接的插接功能。熔断器组件可以应用在如图1所示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箱内部,还可以应用在充电桩或者其它使用熔断器和连接器组合的设备。由于熔断器组件无需拆下设备机壳即可在外部更换,特别适用在拆卸并装配设备机壳后要对整机的电气性能和气密性能作测试的设备。
以高压配电箱为例,它是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气系统中电能分配和电气连接的关键部件,也是高压系统中电气管理和保护的核心。参阅图3,高压配电箱100连接至动力电池108,动力电池108在充电后可对汽车电动机等相关设备供电。高压配电箱100可外接交流电充电器109,并结合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OBC)110给动力电池108充电。高压配电箱100可外接直流电充电器111,给动力电池108充电。高压配电箱100可外接低压蓄电池112,并结合直流-直流电力转换(DC-DC power conversion,DCDC)113实现低压蓄电池112的充电以及对低功率设备供电。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熔断器组件作为一种具有熔断功能且连接机壳内部线路的器件,可代替相连接的熔断器102和连接器103,并能够与外部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实现机壳外部器件与内部线路的快速连接。
参阅图4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断器组件10,包括:熔体11、绝缘管12与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13,熔体11安装于绝缘管12内,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13一一对应地安装并电连接于熔体11的两端,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13均能够插设于导电端子以使插接端子13与导电端子电连接。
其中,导电端子为常规的接触件,能够与插接端子13插接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断器组件10,将熔体11设于绝缘管12内,绝缘管12的两端分别设有插接端子13,两个插接端子13分别连接于熔体11的两端。插接端子13能插设在导电端子,这样就能将熔断器组件10串联在连通内部与外部器件的线路上。当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通过熔体11实现熔断功能。该熔断器组件10能实现机壳外部器件与内部线路的快速连接,克服传统电气设备打开机壳更换熔断器时,拆装与测试操作麻烦以及设备容易损坏的情况。
在具体设置熔体11时,熔体11可以为丝状体、片状体或由片状体卷制形成的管状体。丝状体、片状体为常规熔断器熔体的形状,容易制作,便于在电流超出限定值而熔化以分断电路。在熔体11制作为管状体时,容易制作,在满足同样通流能力的情况下,相比于丝状或片状熔体,管状熔体的体积较小,从而使熔断器的体积减小,管状熔体轴向不易变形,抗拉强度高,管状熔体接触电阻较低,发热量较低。其中,管状体的横向截面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等。在选用熔体11的材质时,熔体11可选用锌、银、铜、铝、铅锡合金、铜银合金等材料,这些材料在达到预定温度时即可熔断,使熔断器组件具有熔断功能。
在设置片状或管状的熔体时,参阅图5,熔体11设有一排或多排通孔111,同一排通孔111沿熔体11的横向分布,片状熔体的横向就是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管状熔体11的横向就是其周向,同一排通孔111中的相邻两个通孔111之间形成有熔断臂112。熔断臂112沿熔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当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熔断臂112能够快速熔断,提升熔断的可靠性。
在装配熔体11与绝缘管12时,在熔体11与绝缘管12之间可填入填充料(图中未显示),以增强灭弧能力并给熔体11散热。填充料可以是石英砂。填充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绝缘的性能,与电弧有很大的接触面积,在熔体11熔化后填充料能够吸收电弧能量,使电弧迅速冷却,不会损坏绝缘管12。熔体11产生的热量经过填充料和绝缘管12传递至外部,实现散热。
在设置插接端子13时,熔断器组件10还包括连接于绝缘管12的端部的接触帽14,熔体11的端部与插接端子13之间通过接触帽14连接。这样便于插接端子13装配在绝缘管12上,并实现插接端子13、接触帽14与熔体11端部的通流功能。其中,接触帽14可套设于绝缘管12的端部,具体可采用过盈装配或其它连接方式。插接端子13可采用过盈装配、铆接等方式和接触帽14固定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插接端子13与熔体11之间可靠连接,插接端子13与熔体11的端部之间采用易熔化材料焊接连接。易熔化材料是指熔点比较低的材料,比如锡、锌、银等等。这样使熔断器组件10具备良好的通流能力,便于在达到熔体11熔点时熔体11可自行熔断,可靠性较高。
在设置插接端子13的形状时,插接端子13与导电端子是相互配合使用的,两者形状相适配才可实现插接。插接端子1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插接造型,比如圆插针、插片、圆筒型、音叉型等等。示例性的,在插接端子13为如图7所示的圆插针时,导电端子为圆筒型。在插接端子13为如图4所示的插片时,导电端子为音叉型。在插接端子13为圆筒型时,导电端子为圆插针。在插接端子13为音叉型时,导电端子为插片。其中,插接端子13可采用导电材料制作,比如采用金属通过机加工或其它方式成型。
此外,位于熔体11两端的插接端子13可以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为不同的形状。两端插接端子13采用相同形状的方式,在装配熔断器组件10时,不用考虑插接端子13的形状,可快速装配在与机壳内部器件连接的线路上,也便于在外部将相匹配的导电端子插接上。
示例性的,两端的插接端子13均设置为圆插针,位于内侧的插接端子13插设在电气设备内部的导电端子,位于外侧的插接端子13可供机壳外部器件的导电端子插接,内外导电端子均为圆筒型,以实现内部线路与外部器件之间快速装配。
参阅图8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插座组件20及上述的熔断器组件10,插座组件20包括第一定位管21,熔断器组件10的绝缘管12设于第一定位管21内,结合图12,其中一个插接端子13伸出于第一定位管21的第一端21a外且用于与第一导电端子31插接配合;结合图13,另外一个插接端子13位于第一定位管21内且朝向第一定位管21的第二端21b设置,并用于与第二导电端子41插接配合。
其中,参阅图10,第一导电端子31是位于机壳50内部的接触件,能够与插接端子13插接配合。第二导电端子41是常规插座的接触件,能够与插接端子插接配合。第一导电端子31与第二导电端子41跟两端的插接端子是一一对应插接配合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参阅图12,将熔断器组件10设于第一定位管21内,可有效保护熔断器组件10。伸出于第一定位管21第一端21a的插接端子13能与第一导电端子31插接配合,实现熔断器组件10与机壳内部器件的电连接。朝向第一定位管21第二端21b的插接端子13能与第二导电端子41插接配合,实现与机壳外部器件的快速连接(如图13所示),进而使第二导电端子41与机壳内部器件之间形成通路,并串联上具有熔断功能的熔断器组件10。该熔断器组件10具有可更换性,无需用户拆下机壳即可灵活更换。在将第二导电端子41分离熔断器组件10后,若需要更换熔断器组件10,从外部将熔断器组件10由第一定位管21取出,更换新的熔断器组件10后即可继续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熔断器组件10可取卸地安装在第一定位管21内,第一定位管21设有用于使绝缘管12可取卸地安装于第一定位管21内的可取卸机构22,这样可将熔断器组件10可靠地固定在第一定位管21,熔断器组件10可保持在第一定位管21内预定位置。并且,在需要更换熔断器组件10时,可方便地通过可取卸机构22取出熔断器组件10并更换。
示例性的,参阅图12,可取卸机构22包括环状部221及设于环状部221的内侧的弹性爪222,环状部221安装于第一定位管21内;在由第一定位管21的第二端21b至第一端21a的方向上,弹性爪222向内倾斜延伸设置;弹性爪222的末端能够抵设于绝缘管12,以使绝缘管12定位于第一定位管21内;绝缘管12与第一定位管2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将熔断器组件10由外往里推入第一定位管21的过程中,弹性爪222的末端将会抵设在绝缘管12外壁上,对绝缘管12形成夹持力,将熔断器组件10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定位管21内。在需要取下熔断器组件10时,参阅图14,可将一套筒223插入绝缘管12与第一定位管21之间的间隙,使得弹性爪222的末端分离绝缘管12的外壁,此时,便可将熔断器组件10拔出第一定位管21外,拆卸操作方便。第一定位管21内壁可设置凹槽211,便于装配环状部221。环状部221内侧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弹性爪222,以调节对绝缘管12的夹持力。
示例性的,绝缘管具有外螺纹,可取卸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定位管的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接配合。绝缘管与第一定位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这样便于熔断器组件可取卸地安装在第一定位管内,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插座组件兼容传统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方式,参阅图9、图10,插座组件20还包括连接管23及设于连接管23内的连接端子24,连接端子24用于与第三导电端子42插接配合。其中,连接端子24是常规插座的接触件,第三导电端子42是常规插头的接触件,连接端子24与第三导电端子42能够插接配合。结合图14、图15,连接端子24的内端用于与内部线路连接,连接端子24的外端用于与第三导电端子42插接配合。这样就能在插座组件20上实现传统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配合,提升设备兼容性。示例性的,在连接端子24外端为插片,第三导电端子42为音叉型。
根据需要可在插座组件20上配置不同数量的连接端子24和熔断器组件10,插座组件20配置相应的连接管23和第一定位管21。将各个连接管23和第一定位管21相邻设置,使结构紧凑。连接管23和第一定位管21面向外部的一端可集成在一起,这样便于插头组件插接。示例性的,插座组件20设置有两个连接端子24和两个熔断器组件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熔断器组件与内部线路的快速装配,参阅图8、图10、图12,连接组件还包括印制板30和安装于印制板30上的板载连接器32,第一导电端子31设于板载连接器32。印制板30可装配在机壳50内部,印制板30上可配置不同器件实现预定电气功能。板载连接器32作为内部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31能够与伸出第一定位管21第一端21a的插接端子13插接配合,这样便于在更换熔断器组件10后使熔断器组件10内侧的插接端子13能快速地插接在第一导电端子31,实现板载连接器32与熔断器组件10的电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机壳50内部设置预定连接器(图中未显示),第一导电端子31设于预定连接器,预定连接器与机壳内部器件之间电连接。在将熔断器组件10装入第一定位管21内时,使熔断器组件10的内侧插接端子13与预定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31插接,即可在机壳内部器件的线路上连接上熔断器组件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插座组件20与机壳50之间密封防护,参阅图8、图12,插座组件20还包括安装座25及密封圈26,第一定位管21连接于安装座25上,安装座25设有安装槽251,密封圈26设于安装槽251,密封圈26用于使安装座25与机壳50之间密封。插座组件20可通过紧固件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机壳50上。由于熔断器组件10装配在第一定位管21内,在插座组件20与第二导电端子41连接后,密封圈26使安装座25与机壳50之间密封,这样实现熔断器组件10的防水、防尘效果,熔断器组件10获得防护功能,进而可直接安装使用在外部便于更换的地方。安装座25具有围壁253,第一定位管21穿设于围壁253,围壁253可穿设于机壳50的安装孔51,提升插座组件20与机壳50之间密封效果。
参阅图8、图10、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件,包括:插头组件40及上述的连接组件,插头组件40包括第二定位管43和设于第二定位管43内的第二导电端子41,第二定位管43用于插设于第一定位管21的第二端21b内,第二导电端子41用于与朝向第一定位管21的第二端21b设置的插接端子13插接配合。第二定位管43的外径小于第一定位管21的内径,便于第二定位管43插设于第一定位管21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件,插头组件40中的第二导电端子41设于第二定位管43内,可有效保护第二导电端子41。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熔断器组件10的一个插接端子13与第一导电端子31电连接。插头组件40的第二定位管43可插设在插座组件20的第一定位管21内,并且插头组件40中的第二导电端子41能与熔断器组件10的另一个插接端子13插接配合,这样就能实现第二导电端子41与熔断器组件10电连接,并使第一导电端子31、熔断器组件10与第二导电端子41形成的导电通路具有熔断功能。
其中,第二导电端子41与机壳外部器件之间可通过铜排或导线连接,铜排或导线的端部可焊接在第二导电端子41。
参阅图8、图15,在配置第三导电端子42时,插头组件40还包括第三定位管44,第三导电端子42设于第三定位管44内,第三导电端子42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结构相同,第三定位管44和第二定位管的结构相同。第三定位管44和第二定位管均集成在插头组件40上。在插座组件20中,连接端子24设于连接管23内。第三定位管44的外径小于连接管23的内径,便于第三定位管44插设于连接管23内。结合图16,在第三定位管44插设于连接管23内时,连接端子24与第三导电端子42插接配合,实现传统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配合。
为了提升插头组件40和插座组件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参阅图12、图13,插座组件20包括第一卡扣252,插头组件40包括第二卡扣45,在插头组件40装配在插座组件20时,第一卡扣252与第二卡扣45相互扣接,提升插座组件20与插头组件40的连接可靠性。
参阅图10、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设备,包括:配电箱50、配电单元(图中未显示)及上述的连接组件,配电箱50具有安装孔51,插座组件20固定于安装孔51处。插座组件20可通过紧固件或其它方式固定在配电箱50上。配电箱50就是机壳,图中的配电箱50作了简化处理,只展示为一个面板。配电箱50具有容置腔,配电箱50内部可安装配电单元和其它器件。熔断器组件10可穿设于配电箱50的安装孔51,这样便于将熔断器组件10与内部线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由于采用上述的连接组件,当该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实现熔断功能,并实现配电箱外部器件与内部线路的快速连接。若熔断器组件10损坏无需拆配电箱可随时在配电箱外部将熔断器组件10取出更换,克服传统电气设备打开配电箱更换熔断器时拆装与测试操作麻烦以及设备容易损坏的情况,提升配电设备装配、维修维护的方便性及安全性,降低整机维修维护成本。
其中,配电设备可以是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箱、充电桩或其它使用熔断器和连接器组合的设备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配电设备。车辆可以为电动汽车。配电设备也就是高压配电箱,可实现电力分配和线路保护。配电设备可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位置,比如在车辆的底盘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上述的配电设备,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熔体、绝缘管与成对布置的插接端子,所述熔体安装于所述绝缘管内,成对布置的所述插接端子一一对应地安装并电连接于所述熔体的两端,成对布置的所述插接端子均能够插设于导电端子以使所述插接端子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为丝状体或片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为片状体,其中,所述熔体设有一排或多排通孔,同一排所述通孔沿所述熔体的横向分布,同一排所述通孔中的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形成有熔断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为由片状体卷制形成的管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设有一排或多排通孔,同一排所述通孔沿所述熔体的横向分布,同一排所述通孔中的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形成有熔断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绝缘管的端部的接触帽,所述熔体的端部与所述插接端子之间通过所述接触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与所述熔体的端部之间采用易熔化材料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与所述熔体的端部之间采用易熔化材料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插针、插片或音叉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插针、插片或音叉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插针、插片或音叉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插针、插片或音叉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筒型。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筒型。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筒型。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子为圆筒型。
17.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熔断器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第一定位管,所述熔断器组件的绝缘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管内,其中一个所述插接端子伸出于所述第一定位管的第一端外且用于与第一导电端子插接配合;另外一个所述插接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管内且朝向所述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设置,并用于与第二导电端子插接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管设有用于使所述绝缘管可取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管内的可取卸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取卸机构包括环状部及设于所述环状部的内侧的弹性爪,所述环状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管内;在由所述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弹性爪向内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弹性爪的末端能够抵设于所述绝缘管,以使所述绝缘管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管内;所述绝缘管与所述第一定位管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
或,所述绝缘管具有外螺纹,所述可取卸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管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接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连接管及设于所述连接管内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用于与第三导电端子插接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印制板和安装于所述印制板上的板载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于所述板载连接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印制板和安装于所述印制板上的板载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于所述板载连接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及密封圈,所述第一定位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圈用于使所述安装座与机壳之间密封。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及密封圈,所述第一定位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圈用于使所述安装座与机壳之间密封。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及密封圈,所述第一定位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圈用于使所述安装座与机壳之间密封。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及密封圈,所述第一定位管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圈用于使所述安装座与机壳之间密封。
27.一种连接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7至2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第二定位管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管内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定位管用于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用于与朝向所述第一定位管的第二端设置的所述插接端子插接配合。
28.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配电单元及如权利要求17至2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配电箱具有安装孔,所述插座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处。
2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配电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70585.4U CN215008125U (zh) | 2021-01-29 | 2021-01-29 | 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70585.4U CN215008125U (zh) | 2021-01-29 | 2021-01-29 | 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08125U true CN215008125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45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70585.4U Active CN215008125U (zh) | 2021-01-29 | 2021-01-29 | 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08125U (zh) |
-
2021
- 2021-01-29 CN CN202120270585.4U patent/CN2150081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33549B1 (ko) | 인라인 퓨즈형 커넥터 | |
JP6401697B2 (ja) | 高電流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安全システム | |
JP6301365B2 (ja) |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用マニュアルサービス接続解除装置 | |
US8128434B1 (en) | Electrical adapter with fuse | |
KR102662704B1 (ko) | 배터리 시스템용 수동 서비스 분리 장치 | |
JP2025501212A (ja) |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インレット用の高電圧インターロック構造及び充電装置 | |
CN215008125U (zh) | 一种熔断器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器件、配电设备及车辆 | |
JP2002133979A (ja) | 安全プラグボックス | |
CN218414336U (zh) | 一种新型双支路手动维护开关 | |
CN218770178U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线束制品 | |
CN217823558U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充电座的高压互锁结构及充电装置 | |
CN113161799B (zh) | 一种电动车充电座 | |
CN205282819U (zh) | 可分离式现场装线连接器和可分离式现场装线连接器组件 | |
CN209344438U (zh) | 一种高压连接器 | |
CN217848382U (zh) | 连接器、高压电连接系统和车辆 | |
WO2009005521A1 (en) | Fused power intercept | |
CN221783556U (zh) | 新能源汽车后电机线缆连接器 | |
CN221783557U (zh) | 新能源前电机线缆连接器 | |
CN217589297U (zh) | 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21885554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熔断器的连接器 | |
CN218123768U (zh) | 连接器 | |
CN117254220B (zh) | 一种过热熔断式安全锂电池组 | |
CN219739485U (zh) | 一种插座的快插保险结构 | |
CN219979972U (zh) | 高压连接器、电池包及车辆 | |
CN222320166U (zh) | 熔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