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5358U -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85358U CN214985358U CN202022951103.XU CN202022951103U CN214985358U CN 214985358 U CN214985358 U CN 214985358U CN 202022951103 U CN202022951103 U CN 202022951103U CN 214985358 U CN214985358 U CN 2149853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itudinal beam
- connecting plate
- plate
- linear motor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包括纵梁以及可拆卸安装在纵梁下表面的直线电机组件,其中,直线电机采用长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组件的前后两端通过端部连接件与纵梁的两端连接;并且,通过侧面连接件将纵梁和直线电机组件的侧面连接在一起;侧面连接件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纵梁侧壁的上连接板、以及将纵梁和直线电机组件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并且上连接板下缘设有与下连接板形状相匹配的卡位槽口,下连接板卡嵌在该卡位槽口内。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纵梁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磁悬浮列车中,纵梁作为直线电机和悬浮架之间的传力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直线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纵梁下表面,因实际运行中纵梁会承受直线电机传递的较大的纵向力,仅靠螺栓连接强度较低,因而容易引起疲劳裂纹,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纵梁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包括纵梁以及可拆卸安装在纵梁下表面的直线电机组件,其中,直线电机采用长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组件的前后两端通过端部连接件与纵梁的两端连接;并且,通过侧面连接件将纵梁和直线电机组件的侧面连接在一起;侧面连接件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纵梁侧壁的上连接板、以及将纵梁和直线电机组件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并且上连接板下缘设有与下连接板形状相匹配的卡位槽口,下连接板卡嵌在该卡位槽口内。
进一步地,卡位槽口为矩形槽口,下连接板采用与卡位槽口尺寸相匹配的矩形板材。
进一步地,卡位槽口的两条竖直槽边缘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上板辅助凸条,下连接板的左右两条侧缘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下板辅助凸条,上板辅助凸条和下板辅助凸条的侧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上连接板安装好之后其下缘压紧在直线电机组件侧面。
进一步地,上连接板表面设有纵加强筋板和横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下连接板安装好之后其上部压紧在纵梁侧面,下连接板上部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并且,连接孔采用长圆孔。
进一步地,端部连接件为直角折弯板,其中一条直角板通过螺栓压紧连接在纵梁端面,另一条直角板通过螺栓压紧连接在直线电机组件上表面。
进一步地,端部连接件的表面设有抗弯筋板,抗弯筋板垂直支撑在直角折弯板的两块直角板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端部连接件和侧面连接件将直线电机组件与纵梁紧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实际运行中纵梁会承受直线电机传递的较大的纵向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靠螺栓连接,连接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可将直线电机的推力更加稳定地传至悬浮架,避免纵梁产生疲劳裂纹、甚至直线电机与纵梁脱离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端部连接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面连接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纵梁;2-直线电机组件;3-端部连接件;31-抗弯筋板;4-侧面连接件;41-上连接板;411-卡位槽口;412-上板辅助凸条;413-纵加强筋板;414-横加强筋板;42-下连接板;421-下板辅助凸条;42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包括纵梁1以及可拆卸安装在纵梁1下表面的直线电机组件2,其中,直线电机采用长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组件2的前后两端通过端部连接件3与纵梁1的两端连接;端部连接件3为直角折弯板,其中一条直角板通过螺栓压紧连接在纵梁1端面,另一条直角板通过螺栓压紧连接在直线电机组件2上表面。进一步地,端部连接件3的表面设有抗弯筋板31,抗弯筋板31垂直支撑在直角折弯板的两块直角板之间。
此外,通过多个侧面连接件4将纵梁1和直线电机组件2的侧面连接在一起。具体地,侧面连接件4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纵梁1侧壁的上连接板41、以及将纵梁1和直线电机组件2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42;并且上连接板41下缘设有与下连接板42形状相匹配的卡位槽口411,下连接板42卡嵌在该卡位槽口411内。
优选地,卡位槽口411为矩形槽口,下连接板42采用与卡位槽口411尺寸相匹配的矩形板材。进一步地,卡位槽口411的两条竖直槽边缘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上板辅助凸条412,下连接板42的左右两条侧缘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下板辅助凸条421,上板辅助凸条412和下板辅助凸条421的侧面相抵接。加设辅助凸条便于下连接板42更稳固地卡嵌在卡位槽口411内,便于更好地传递轴向受力。
优选地,上连接板41通过螺栓连接在纵梁1上,上连接板41安装好之后其下缘压紧在直线电机组件2侧面。
优选地,上连接板41表面设有纵加强筋板413和横加强筋板414。
优选地,下连接板42下部通过螺栓连接在直线电机组件2侧面上,下连接板42安装好之后其上部压紧在纵梁1侧面,下连接板42上部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422;并且,连接孔422采用长圆孔,方便安装螺栓,避免由于部件加工尺寸的偏差而无法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端部连接件3和侧面连接件4将直线电机组件2与纵梁1紧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实际运行中纵梁1会承受直线电机传递的较大的纵向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靠螺栓连接,连接结构强度大大提高,可将直线电机的推力更加稳定地传至悬浮架,避免纵梁1产生疲劳裂纹、甚至直线电机与纵梁1脱离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形成了稳定的直线电机组件与纵梁一体式结构,可以限制直线电机组件2与纵梁1之间各个方向的相对位移:
(1)通过端部连接件3将直线电机组件2的前后两端与纵梁1的两端连接;端部连接件3为直角折弯板,既可以限制直线电机组件2与纵梁1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又可以限制两者的轴向相对位移;
(2)侧面连接件4起两个作用,第一,因上连接板41下缘压紧在直线电机组件2侧面,下连接板42上部压紧在纵梁1侧面,可以限制直线电机组件2与纵梁1在垂直纵梁1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第二,上连接板41下缘设有与下连接板42形状相匹配的卡位槽口411,下连接板42卡嵌在该卡位槽口411内,这样又可以辅助限制对两者的轴向相对位移,使得该一体化结构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包括纵梁(1)以及可拆卸安装在纵梁(1)下表面的直线电机组件(2),其中,直线电机采用长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直线电机组件(2)的前后两端通过端部连接件(3)与纵梁(1)的两端连接;并且,通过多个侧面连接件(4)将纵梁(1)和直线电机组件(2)的侧面连接在一起;
侧面连接件(4)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纵梁(1)侧壁的上连接板(41)、以及将纵梁(1)和直线电机组件(2)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下连接板(42);并且上连接板(41)下缘设有与下连接板(42)形状相匹配的卡位槽口(411),下连接板(42)卡嵌在该卡位槽口(4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卡位槽口(411)为矩形槽口,下连接板(42)采用与卡位槽口(411)尺寸相匹配的矩形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卡位槽口(411)的两条竖直槽边缘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上板辅助凸条(412),下连接板(42)的左右两条侧缘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下板辅助凸条(421),上板辅助凸条(412)和下板辅助凸条(421)的侧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连接板(41)安装好之后其下缘压紧在直线电机组件(2)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连接板(41)表面设有纵加强筋板(413)和横加强筋板(4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连接板(42)安装好之后其上部压紧在纵梁(1)侧面,下连接板(42)上部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422);并且,连接孔(422)采用长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连接件(3)为直角折弯板,其中一条直角板通过螺栓压紧连接在纵梁(1)端面,另一条直角板通过螺栓压紧连接在直线电机组件(2)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连接件(3)的表面设有抗弯筋板(31),抗弯筋板(31)垂直支撑在直角折弯板的两块直角板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51103.XU CN214985358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51103.XU CN214985358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85358U true CN214985358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08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5110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85358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85358U (zh) |
-
2020
- 2020-12-08 CN CN202022951103.XU patent/CN2149853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83971B (zh) | 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底盘装置和电动重型车辆 | |
CN218661384U (zh) | 换电底托及换电车 | |
CN214985358U (zh) | 悬浮架用电机纵梁一体结构 | |
CN107946491B (zh) | 新能源车型电池模组 | |
CN210707409U (zh) | 一种转向架 | |
CN201951311U (zh) | 一种安全拉手支架 | |
CN108583694B (zh) | 电动汽车门槛梁及电动汽车框架结构 | |
CN210927519U (zh) | 小型太阳能供电用电系统用预埋支架固定台柱 | |
US11950700B2 (en) | Sofa backrest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sofa assembly | |
CN210707669U (zh) | 用于车辆的备胎固定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218300037U (zh) | 一种电池仓装配结构 | |
CN207663704U (zh) | 一种数码管贴膜用工装 | |
CN210866384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的固定支架 | |
CN21042156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钢筋桁架楼层板 | |
CN112549942A (zh) | 动力电池安装组件及汽车 | |
CN217945492U (zh) | 一种飞机底板加强梁 | |
CN220562534U (zh) | 电池安装组件、车身以及车辆 | |
CN220429861U (zh) | 电池固定架、电池安装组件以及车辆 | |
CN214888442U (zh) | 一种钢丝加工用组合密封连接部件 | |
CN220023259U (zh) | 一种力矩限制器仪表机箱 | |
CN212533549U (zh) | 一种安全型紧固滑动装配导轨 | |
CN105438102A (zh) | 一种载货汽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 |
CN215321923U (zh) | 车门的铰链加强板总成及车辆 | |
CN217060490U (zh) | 雷达安装支架和雷达组件 | |
CN217515225U (zh) | 连接结构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