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7347U - 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67347U CN214967347U CN202120201286.5U CN202120201286U CN214967347U CN 214967347 U CN214967347 U CN 214967347U CN 202120201286 U CN202120201286 U CN 202120201286U CN 214967347 U CN214967347 U CN 214967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lint
- fixing
- fixed
- splints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四个夹板,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可粘接或通过卡扣连接;四个夹板包括一个与固定带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板以及三个套设在所述固定带上且位于固定夹板两侧的活动夹板,活动夹板和所述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将该活动夹板固定在固定带上的固定组件;四个所述夹板的同一端均通过滑动限位组件连接有伸缩夹板;固定夹板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对绑带,每对所述绑带均可沿相反方向环绕过固定带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单根夹板固定不方便、操作麻烦的问题,而且能根据患肢的直径和长度进行调节,提高肢体固定效果,使用率高;并且操作方便,一人即可完成固定,省时省力,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四肢骨折的病人进行急救的过程中,需要对病人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骨科固定用夹板就是便于固定骨折、骨断等部位,对固定后功能锻炼减轻了负荷,有利于血液循环,促使愈合。
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一系列新材料的夹板应运而生,这些夹板在取材、制作工艺及在力学原理灵活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临床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实际使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目前使用的夹板都是单根散放的,操作麻烦,且至少需要两个医护人员合作才能完成,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第二,现有技术中有些夹板虽然在各夹板之间增加了连接带,使夹板方便固定,但是并不能根据人的肢体直径调节单个夹板在圆周方向的位置,不能保证肢体骨骼各方向受力均匀,大大影响肢体固定效果,降低装置的使用率;第三,夹板的长度不能根据患者的肢体长度进行调节,存在使用效果不佳和调节效果差,功能单一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四个夹板,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可粘接或通过卡扣连接;
四个所述夹板包括一个与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板以及三个套设在所述固定带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夹板两侧的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和所述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将该活动夹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带上的固定组件;
四个所述夹板的同一端均通过滑动限位组件连接有伸缩夹板;
所述固定夹板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对绑带,每对所述绑带均可沿相反方向环绕过所述固定带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板的内部设有贯穿左右的通槽,所述固定带穿设在所述通槽内;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在所述活动夹板上下两端的限位带、固设在所述限位带下表面的暗扣以及设在所述通槽远离所述限位带一端的内壁上的卡槽;
所述暗扣与所述卡槽之间的所述活动夹板上设有通孔一,所述固定带上间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通孔一相应的通孔二。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板连接所述伸缩夹板的一端开设有滑槽二;
所述滑动限位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滑槽二内的滑块二、连接在所述伸缩夹板与所述滑块二之间的齿条以及穿设在所述滑槽二的上壁且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的定位齿块;
所述定位齿块另一端端部延伸出两个对称的耳,所述耳穿出所述所述滑槽二的上壁并与拉手连接,两个所述耳中间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一端与所述定位齿块相连,另一端抵在所述滑槽二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板的外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分别滑动设有至少两个滑块一,所述绑带固设在所述滑块一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一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小球,所述小球通过弹簧一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端;
所述滑槽一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可容纳所述小球的半球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与肢体接触的一面可拆卸地连接有隔离垫,所述隔离垫与所述固定带可将所述夹板的内侧包覆在二者连接形成的夹层里。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垫从上至下包括纱布层、记忆海绵层、无纺布层以及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为魔术贴毛面或勾面;
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魔术贴勾面或毛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由固定带和四个夹板组成,四个所述夹板包括一个与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板以及三个套设在所述固定带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夹板两侧的活动夹板;使用时,先以固定夹板为基准,将其放在骨折肢体的正下方,然后根据肢体的粗细调整三个活动夹板的位置,使其分别夹在肢体的左右两侧以及正上方,并将其分别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带上,以此实现夹板圆周方向位置的调节,使其适应不同患者的肢体直径,不仅解决了单根夹板固定不方便、操作麻烦的问题,而且能保证肢体骨骼各方向受力均匀,提高了肢体固定效果,也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率,可谓一举两得。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四个所述夹板的同一端均通过滑动限位组件连接有伸缩夹板,可以根据患者的肢体长度,通过滑动限位组件来调整伸缩夹板相对各夹板末端的距离,以此来实现各个夹板长度的调整,使夹板长度匹配患者骨折肢体的长度,使患肢固定的效果更佳,加快患者肢体的康复。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滑动限位组件通过齿条与齿块的相对滑动和相互啮合来实现,调整时可以实现微调并能通过齿的啮合快速限位,灵活度高,稳定性好,满足不同肢体长度的调节。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固定夹板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对绑带,每对所述绑带均可沿相反方向环绕过所述固定带相互连接,绑带可将四个夹板和固定带绑紧,以实现对骨折部位的更好地固定,加快骨骼的生长愈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板的外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分别滑动设有至少两个滑块一,所述绑带固设在所述滑块一的外表面,由于患者的肢体长度不一,四个夹板的长度可调,为了将绑带绑在患者肢体合适的位置上,增加其固定效果,因此绑带可在滑块一的带动下,沿滑槽一来回滑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绑带滑动到最合适的位置并通过卡扣将滑块一固定,再进行捆绑,从而使固定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夹板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绑带与固定夹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离垫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带;11、通孔二;
2、固定夹板;21、滑槽一;22、滑块一;221、凹槽;222、小球;223、弹簧一;224、半球形凹槽;23、绑带;24、滑槽二;25、限位圆环;
3、活动夹板;31、通槽;32、通孔一;
4、固定组件;41、限位带;42、暗扣;43、卡槽;
5、伸缩夹板;51、滑块二;52、齿条;53、定位齿块;54、耳;55、拉手;56、弹簧二;
6、滑动限位组件;
7、隔离垫;71、纱布层;72、记忆海绵层;73、无纺布层;74、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1和四个夹板,所述固定带1的两端可粘接或通过卡扣连接;
四个所述夹板包括一个与所述固定带1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板2以及三个套设在所述固定带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夹板2两侧的活动夹板3,即三个活动夹板3可在固定带1上相对滑动,以此实现活动夹板3位置的调节,使其满足不同直径的患者肢体,同时也解决了单根夹板固定不方便、操作麻烦的问题,而且能保证肢体骨骼各方向受力均匀;所述固定夹板2可位于任一活动夹板3的一侧,为了满足一般地操作需求以及使操作方便,如图1中所示,所述固定夹板2设于三个活动夹板3中间;所述活动夹板3和所述固定带1上设有用于将该活动夹板3固定在所述固定带1上的固定组件4;
四个所述夹板的同一端均通过滑动限位组件6连接有伸缩夹板5;可以根据患者的肢体长度,通过滑动限位组件6来调整伸缩夹板5相对各夹板末端的距离,以此来实现各个夹板长度的调整,使夹板长度匹配患者骨折肢体的长度,使患肢固定的效果更佳,加快患者肢体的康复。
所述固定夹板2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对绑带23,每对所述绑带23均可沿相反方向环绕过所述固定带1相互连接。绑带23可将四个夹板和固定带1绑紧,以实现对骨折部位的更好地固定,加快骨骼的生长愈合。
使用时,可以先根据患者的肢体长度调整四个夹板的长度,拉长或回缩伸缩夹板5并通过滑动限位组件6进行固定即可;调整完各个夹板而定长度后,再以固定夹板2为基准,将其放在骨折肢体的正下方(也可根据习惯放在其他方向),然后将固定带1绕患者肢体卷成筒状,根据肢体的粗细调整三个活动夹板3的位置,使其分别夹在肢体的左右两侧以及正上方(也可以是其他方向,随固定夹板2的位置而定),并将其分别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在所述固定带1上,以此实现夹板圆周方向位置的调节,使其适应不同患者的肢体直径,然后将固定带1的两个端部进行固定。最后用绑带23将整个固定带1和四个夹板进行捆绑,增加固定的压力,使患者肢体更好地生长愈合。
优选地,所述活动夹板3的内部设有贯穿左右的通槽31,所述固定带1穿设在所述通槽31内;
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分别设在所述活动夹板3上下两端的限位带41、固设在所述限位带41下表面的暗扣42以及设在所述通槽31远离所述限位带41一端的内壁上的卡槽43;
所述暗扣42与所述卡槽43之间的所述活动夹板3上设有通孔一32,所述固定带1上间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通孔一32相应的通孔二11。
本实施例中,将活动夹板3的位置调整好后,将限位带41上的暗扣42按压,使其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活动夹板3上的通孔一32和固定带1上的通孔二11,最后卡入通槽3中的卡槽43中,以此限制活动夹板3相对固定带1的位置,使二者相对固定。
优选地,每个所述夹板连接所述伸缩夹板5的一端开设有滑槽二24;
所述滑动限位组件6包括滑设在所述滑槽二24内的滑块二51、连接在所述伸缩夹板5与所述滑块二51之间的齿条52以及穿设在所述滑槽二24的上壁且与所述齿条52相互啮合的定位齿块53,所述齿条52可在滑块二51的带动下沿滑槽二24上下滑动,为了保证所述滑块二51不滑出滑槽二24,所述滑槽二24的端口处设有限位圆环25,该限位圆环25的内径小于滑块二51的外径;
所述定位齿块53另一端端部延伸出两个对称的耳54,所述耳54穿出所述所述滑槽二24的上壁并与拉手55连接,两个所述耳54中间设有弹簧二56,所述弹簧二56一端与所述定位齿块53相连,另一端抵在所述滑槽二24的内壁,所述弹簧二56在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齿块53与所述齿条52相互啮合;
使用时,将外拉动拉手55,所述耳54在拉手55的带动下向外侧移动,此时弹簧二56呈压缩状态,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所述定位齿块53与所述齿条52完全脱离结合;然后用另一只手向外拉动或向内推动伸缩夹板5到合适位置,所开拉手55,弹簧二56向夹板内侧回弹,所述定位齿块53又与所述齿条52相互啮合,实现伸缩夹板5位置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板2的外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21,所述滑槽一21内分别滑动设有至少两个滑块一22,所述绑带23固设在所述滑块一22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滑块一22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部设有小球222,所述小球222通过弹簧一223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221的底端;
所述滑槽一2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可容纳所述小球222的半球形凹槽22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患者的肢体长度不一,四个夹板的长度可调,为了将绑带23绑在患者肢体合适的位置上,增加其固定效果,因此绑带23可在滑块一22的带动下,沿滑槽一21来回滑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绑带23滑动到最合适的位置,并通过带弹簧一223的小球222和半球形凹槽224将滑块一2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其不相对滑槽一21滑动。
为了使患者皮肤不接触硬质的夹板,使患者感觉更加舒适,所述固定带1与肢体接触的一面可拆卸地连接有隔离垫7,所述隔离垫7与所述固定带1可将所述夹板的内侧包覆在二者连接形成的夹层里,隔离垫7可以覆盖住四个夹板以及伸缩夹板5。
为了吸汗以及使夹板不压迫患者皮肤,所述隔离垫7从上至下包括纱布层71、记忆海绵层72、无纺布层73以及粘接层74,所述粘接层74为魔术贴毛面或勾面;
所述固定带1的两端设有魔术贴勾面或毛面。使用时,将隔离垫7下表面的魔术贴毛面或勾面粘贴在固定带1两端的魔术贴勾面或毛面上,即可以实现隔离垫7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供不同的患者重复使用,其中隔离垫7可以配备多个,其尺寸可以稍大些,使用前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肢体长度和直径进行剪裁,每个患者可以配两个隔离垫7,方便更换和清洗。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1)和四个夹板,所述固定带(1)的两端可粘接或通过卡扣连接,其特征在于:
四个所述夹板包括一个与所述固定带(1)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板(2)以及三个套设在所述固定带(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夹板(2)两侧的活动夹板(3),所述活动夹板(3)和所述固定带(1)上设有用于将该活动夹板(3)固定在所述固定带(1)上的固定组件(4);
四个所述夹板的同一端均通过滑动限位组件(6)连接有伸缩夹板(5);
所述固定夹板(2)的外表面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对绑带(23),每对所述绑带(23)均可沿相反方向环绕过所述固定带(1)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夹板(3)的内部设有贯穿左右的通槽(31),所述固定带(1)穿设在所述通槽(31)内;
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分别设在所述活动夹板(3)上下两端的限位带(41)、固设在所述限位带(41)下表面的暗扣(42)以及设在所述通槽(31)远离所述限位带(41)一端的内壁上的卡槽(43);
所述暗扣(42)与所述卡槽(43)之间的所述活动夹板(3)上设有通孔一(32),所述固定带(1)上间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通孔一(32)相应的通孔二(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夹板连接所述伸缩夹板(5)的一端开设有滑槽二(24);
所述滑动限位组件(6)包括滑设在所述滑槽二(24)内的滑块二(51)、连接在所述伸缩夹板(5)与所述滑块二(51)之间的齿条(52)以及穿设在所述滑槽二(24)的上壁且与所述齿条(52)相互啮合的定位齿块(53);
所述定位齿块(53)另一端端部延伸出两个对称的耳(54),所述耳(54)穿出所述所述滑槽二(24)的上壁并与拉手(55)连接,两个所述耳(54)中间设有弹簧二(56),所述弹簧二(56)一端与所述定位齿块(53)相连,另一端抵在所述滑槽二(24)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板(2)的外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21),所述滑槽一(21)内分别滑动设有至少两个滑块一(22),所述绑带(23)固设在所述滑块一(22)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一(22)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内部设有小球(222),所述小球(222)通过弹簧一(223)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221)的底端;
所述滑槽一(2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可容纳所述小球(222)的半球形凹槽(2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与肢体接触的一面可拆卸地连接有隔离垫(7),所述隔离垫(7)与所述固定带(1)可将所述夹板的内侧包覆在二者连接形成的夹层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垫(7)从上至下包括纱布层(71)、记忆海绵层(72)、无纺布层(73)以及粘接层(74),所述粘接层(74)为魔术贴毛面或勾面;
所述固定带(1)的两端设有魔术贴勾面或毛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01286.5U CN214967347U (zh) | 2021-01-25 | 2021-01-25 | 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01286.5U CN214967347U (zh) | 2021-01-25 | 2021-01-25 | 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67347U true CN214967347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4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0128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67347U (zh) | 2021-01-25 | 2021-01-25 | 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67347U (zh) |
-
2021
- 2021-01-25 CN CN202120201286.5U patent/CN2149673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967347U (zh) | 一种可调节骨科肢体固定装置 | |
CN111904693A (zh) | 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 | |
CN220193103U (zh) | 一种静脉双压脉带 | |
CN214434699U (zh) | 一种上肢骨折患者用外固定装置 | |
CN210872292U (zh) | 一种改良式小儿下肢皮肤牵引带 | |
CN208910671U (zh) | 一种冷/热敷袋 | |
CN220588589U (zh) | 一种足部按压仪 | |
CN213851303U (zh) | 骨盆骨折患者的固定带 | |
CN217908175U (zh) | 一种多功能的胸部术后背心 | |
CN216125054U (zh) | 一种改进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中药湿敷敷料的牵引装置 | |
CN217186648U (zh) | 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骨伤应急固定装置 | |
CN213525835U (zh) | 一种急诊外科血肿冷敷装置 | |
CN220424042U (zh) | 一种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器 | |
CN218636186U (zh) | 一种便于佩戴的冷敷仪 | |
CN213588719U (zh) |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用的伤口固定带 | |
CN214208667U (zh) | 一种新型颈胸背部加压包扎装置 | |
CN221814675U (zh) | 一种基于针灸推拿理疗用穴位点压装置 | |
CN215273731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约束带 | |
CN219480510U (zh) | 骨科固定肩关节支具用减压装置 | |
CN210447312U (zh) | 一种牵引床足踝保护套 | |
CN211158171U (zh) | 一种腰椎康复仪 | |
CN216021595U (zh) | 一种新型中医骨伤科用多功能四肢夹板 | |
CN215083552U (zh) | 一种多功能固定板 | |
CN221712399U (zh) | 上肢固定装置 | |
CN217611717U (zh) | 一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阶梯张力绷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