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5865U -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65865U CN214965865U CN202121082485.5U CN202121082485U CN214965865U CN 214965865 U CN214965865 U CN 214965865U CN 202121082485 U CN202121082485 U CN 202121082485U CN 214965865 U CN214965865 U CN 2149658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be
- protective sleeve
- probe protective
- cylinder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包括筒体和端盖,探头保护套套设在筒体外部;筒体的首端边缘沿筒体的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翻边,筒体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探头保护套的筋圈的筋圈固定件;端盖套设于筒体外,且筒形端盖的首端与翻边对接,筒体的外壁、筒形端盖的内壁以及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探头保护套的环形空腔。上述手持环既用于保护探头保护套不受外界污染,又方便探头保护套的拿取和套装,有利于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整体均为一次性结构,做到“一人一用一隔离”,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背景技术
医学超声检查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使肌肉和内脏器官,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学病灶可视化。而腔内超声是指特制的超声探头置入人体某些腔内进行检查,有些器官或病变位于人体深部,为了避免其他组织的影响采用体腔内探测方法,它可以使被检器官显示更为清晰,如常见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等等。
目前,在腔内超声检查中,对超声探头一般采用的是水洗—酶解液—消毒剂—二次水洗的消毒方式,不仅消毒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每次采用消毒剂消毒,会加速超声探头的损耗。尤其现有上述消毒方式仍未能有效保护探头不被污染,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用于保护探头保护套不受外界污染,有利于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包括筒体和端盖,其中:
探头保护套能够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部;
所述筒体的首末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筒体的首端边缘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翻边,所述筒体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探头保护套的筋圈的筋圈固定件;
所述端盖为首末两端均开口设置的筒形端盖;所述筒形端盖套设于所述筒体外,且所述筒形端盖的首端与所述翻边对接,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筒形端盖的内壁以及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探头保护套的环形空腔。
可选的,所述翻边的内缘与所述筒体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形成圆形导槽;所述翻边的外缘设置有向所述筒体的末端凸出的卡扣;所述筒形端盖的首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扣装配的卡槽。其中,卡扣可以是燕尾卡扣或包含U型卡扣、直臂卡扣等在内的其他结构卡扣;卡槽设置为与卡扣相匹配即可。
可选的,所述筋圈固定件包括多个固定凸起,多个所述固定凸起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外壁,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分布;所述固定凸起位于所述圆形导槽与所述筒体的末端之间,且所述固定凸起与所述圆形导槽衔接形成U型槽,所述筋圈通过所述固定凸起卡套于所述U型槽内。
可选的,所述翻边上对应所述固定凸起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筒体和所述筒形端盖均为锥形筒状结构,且筒径均由首端向末端缩小。所述筒体的末端筒径小于首端筒径,便于所述探头保护套从所述筒体的末端向首端套入,同时有利于探头保护套由所述筒体的首端向末端滑脱。所述筒形端盖的锥度可设置为与所述筒体的锥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筒形端盖的末端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筒形端盖的首端一侧延伸的导向护檐,以避免所述探头保护套拉伸时被挤压卡顿。
可选的,所述筒形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持位和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用于固定仪器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的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通过手持环与探头保护套配合使用,既可避免人手直接碰触探头保护套,又能够便于探头保护套套设至探头,可以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包括探头保护套和如上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所述探头保护套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段、过渡段、末段和盲端;所述初段的首端设置所述筋圈,所述初段套设至所述筒体的首端,所述筋圈固定于所述筋圈固定件内。
可选的,所述探头保护套整体呈锥形,所述初段、所述过渡段、所述末段和所述盲端由所述锥形的大头端至小头端依次设置;其中,
所述初段、所述过渡段、所述末段均为锥形段,所述盲端为探头仿形弧状。
可选的,所述探头保护套为乳胶保护套;所述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为医用塑胶手持环。
用于上述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的组装方法,主要包括:
将所述探头保护套的所述初段从所述筒体的末端套至所述筒体的首端,并将所述筋圈固定在所述筋圈固定件内;
将所述探头保护套的所述初段和所述过渡段堆存套设于所述筒体上;
将所述探头保护套的所述末段及所述盲端经所述筒体的末端向所述筒体的首端反折至所述筒体的内腔;
将所述筒形端盖从所述筒体的末端套至所述筒体,使所述探头保护套的所述初段和所述过渡段容纳于所述环形空腔内;
将所述探头保护套的所述盲端再次向所述筒体的末端回折形成耦合剂容纳腔,所述耦合剂容纳腔内用于盛装探头用耦合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既用于保护探头保护套不受外界污染,又方便探头保护套的拿取和套装,有利于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与探头保护套配套使用的手持环,并将探头保护套收纳于手持环内,既便于拿取,又可避免人手直接接触探头保护套,做到了无菌操作;保护套组件整体均为一次性结构,做到“一人一用一隔离”,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实用性强。
上述用于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的组装方法,操作便捷,能够将探头保护套收纳于手持环内,避免人手直接接触探头保护套;同时,组装好的保护套结构在盲端形成有耦合剂容纳腔,用于盛装探头用耦合剂,可有效控制耦合剂的用量,避免多次注入耦合剂造成的重复工作,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中筒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中筒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中端盖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公开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中端盖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公开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中端盖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探头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筒体;11、翻边;12、筋圈固定件;121、固定凸起;13、圆形导槽;14、卡扣;15、通孔;16、U型槽;
2、端盖;21、导向护檐;22、手持位;23、固定钩;
3、探头保护套;31、初段;32、过渡段;33、末段;34、盲端;35、筋圈。
4、首端;
5、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用于保护探头保护套不受外界污染,有利于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的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通过手持环与探头保护套配合使用,既可避免人手直接碰触探头保护套,又能够便于探头保护套套设至探头,可以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包括筒体1和端盖2,其中探头保护套3能够套设在筒体1的外部;筒体1的首端4和末端5均开口设置,筒体1的首端边缘沿筒体1的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1,筒体1的沿轴向截面类似“几”字形,筒体1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探头保护套3的筋圈35的筋圈固定件12;端盖2为首端4和末端5均开口设置的筒形端盖,筒形端盖套设于筒体1外,且筒形端盖的首端4与翻边11对接,筒体1的外壁、筒形端盖的内壁以及翻边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探头保护套3的环形空腔(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翻边11的内缘与筒体1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形成圆形导槽13;翻边11的外缘设置有向筒体1的末端5方向凸出的卡扣14;筒形端盖的首端设置有用于与卡扣14装配的卡槽。其中,卡槽可以设置于筒形端盖的内壁也可以设置在筒形端盖的外壁,当卡槽设置于筒形端盖的内壁时,筒形端盖卡套于卡扣14的外部;而当卡槽设置于筒形端盖的外壁时,筒形端盖的首端4卡套于卡扣14围成的卡圈内。上述卡扣14可以是燕尾卡扣或包含U型卡扣、直臂卡扣等在内的其他结构卡扣;卡槽设置为与卡扣相匹配,并能够与卡扣扣合牢固即可。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筋圈固定件12包括多个沿筒体1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固定凸起121,多个固定凸起121固定于筒体1的外壁,并沿筒体1的周向分布;作为优选方式,各固定凸起121位于同一圆周上,该圆周位于翻边11与筒体1的末端5之间,且该圆周上任意一固定凸起121均与圆形导槽13衔接,以使翻边11、圆形导槽13和固定凸起121之间形成U型槽16,筋圈35通过固定凸起121卡套于U型槽16内,以固定探头保护套3的初段31。U型槽16的形成方便固定探头保护套3的初段31,其平滑的内槽面不会使初段31在向U型槽16内卡套时损坏初段3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翻边11上对应固定凸起1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5。
本实施例中,筒体1和筒形端盖均设置锥形筒状结构,且二者的筒径均由首端4向末端5缩小。筒体1的末端筒径小于首端筒径,便于探头保护套3从筒体1的末端5向首端4导入,固定套体的初段31;同时有利于探头保护套3由筒体1的首端4向末端5滑脱。筒形端盖的锥度可设置为与筒体1的锥度相同,也可设置为锥度不同,筒形端盖与筒体1之间的环形间隙足够用于存储轴向堆存的探头保护套3。
本实施例中,筒体1采用筒状设计,方便探头导入和耦合剂的注入。同时,可在筒体1的末端边缘的内圈设置圆弧导向部位,可保护探头不被划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方便探头导入探头保护套3。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5所示,筒形端盖的末端设置有朝向远离筒形端盖的首端4一侧延伸的导向护檐21,导向护檐21为圆柱筒体结构,筒形端盖的小头端筒径大于导向护檐21的筒径,二者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导向护檐21与筒体1之间的环形间隙相对筒形端盖的首端部分要大幅减小,但导向护檐21与筒体1之间的环形间隙足够使探头保护套3伸出,同时起到对探头保护套3向末端5拉伸时的导向作用,便于套体拉出时,导向护檐21与筒体1之间形成有效的拉伸轨迹,以避免探头保护套拉伸时被挤压卡顿。
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筒形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持位22;手持位22优选为沿筒形端盖的径向向内凹设的圆弧凹槽结构,且该圆弧凹槽结构的长度方向沿筒形端盖的轴向延伸;筒形端盖的外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手持位22。手持位22通过加大摩擦性,使用者手持稳固,避免滑落触碰套体,达到无菌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筒形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钩23;固定钩23用于固定仪器导线。在使用过程中,筒形端盖可在导线的任何所需部位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包括探头保护套3和如上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如图6所示,探头保护套3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段31、过渡段32、末段33和盲端34;初段31的首端设置筋圈35,初段31套设至筒体1的首端,筋圈35固定于筋圈固定件12内。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作为配合探头保护套3使用的装置,可在套戴和摘取过程中实现使用者手部不与探头保护套3接触,安全、便捷、卫生,达到无菌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探头保护套3整体呈锥形,初段31、过渡段32、末段33和盲端34由锥形的大头端至小头端依次设置;其中,初段31、过渡段32和末段33均优选设置为锥形段,即初段31、过渡段32和末段33均为锥形筒状,盲端34优选设置为探头仿形弧状。探头保护套3整体呈锥形,初段31直径较末端33直径大,方便使用者套取,包裹导线;筋圈35可使探头保护套3紧密固定在筒体1的U型槽16内,避免其拉伸时脱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锥形的初段31的首端直径优选30mm、末端直径优选28mm,初段31的首端设置有直径1mm的筋圈35;锥形的过渡段32的首端直径优选为28mm、末端直径优选为13mm;锥形的末段33的首端直径优选为13mm、末端直径优选为12mm;盲端34整体设置为探头仿形弧状,类似圆柱筒状,直径优选为12mm。探头保护套3中,过渡段32均匀变径,过渡圆滑,防止其被划伤断裂;末段33紧密、完整包裹探头,无褶皱、糙率小,有利于降低腔内摩擦,减少患者痛苦;盲端34为探头仿型弧状紧密贴合探头,可降低介质使用率,提高介质作用,避免气泡,提高成像度。
本实施例中,探头保护套3优选为乳胶材质保护套,比如天然胶乳,具有无毒性、柔韧性、高弹性等特点,具备良好的拉伸性能,纵向和径向均可适用于儿童、成人不同规格探头的使用;而且天然胶乳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有利于降低腔内摩擦,减少患者痛苦。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优选设置为医用塑胶材质,即筒体1和端盖2均为医用塑胶材质,医用塑胶材质具有无毒、材质轻、阻隔性能强、加工性能良好等特点,为一次性探头乳胶保护套组件的优选材质。
本实施例中,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可用于医用超声探头、医用温度传感器等多种探头。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上述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的组装方法,主要包括:
将探头保护套3的初段31从筒体1的末端5套至筒体1的首端4,并将筋圈35固定在筋圈固定件12内;
将探头保护套3的初段31和过渡段32堆存套设于筒体1上;
将探头保护套3的末段33及盲端34经筒体1的末端5向筒体1的首端4反折至筒体1的内腔内;
将筒形端盖从筒体1的末端套至筒体1,使探头保护套3的初段31和过渡段32容纳于由筒体1的外壁、筒形端盖的内壁以及翻边11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
将探头保护套的盲端再次向筒体的末端回折形成耦合剂容纳腔,耦合剂容纳腔内用于盛装探头用耦合剂。其中,优选耦合剂容纳腔的容积为8毫升,保证耦合剂完全注入到盲端34底部,确保探头完全浸入耦合剂。对于耦合剂容纳腔的容积的控制,可通过改变盲端34的筒径,或改变盲端34的回折长度实现。
本实施例中,筒体1的轴向长度长于筒形端盖的轴向长度,筒形端盖套设于筒体1上并与翻边11对接后,筒体1的末端5伸出至筒形端盖外。
本实施例中,首端4和末端5是指位于筒体1和端盖2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首端4和末端5在筒体1和端盖2中所指方位相同。
本实施例中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打开包装,手持手持位22取出产品;之后将耦合剂注入上述耦合剂容纳腔内;再之后将探头浸入耦合剂,并从筒体1的末端5导出,直至探头保护套3被拉伸展开,整个探头的外部包裹探头保护套3;再之后手持手持位22沿导线至所需部位用固定钩23将导线进行固定;检查结束后,手持手持位22,解开固定钩23,反向沿导线摘除即可。
本实施例的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①可彻底实现经食管超声的无菌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
②操作便捷,减少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力,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③耦合剂容纳腔的形成,可有效控制耦合剂的用量,避免多次注入耦合剂造成的重复工作,提高患者舒适度;
④套戴过程简单顺滑,有利于保护套体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端盖,其中:
探头保护套能够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部;
所述筒体的首末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筒体的首端边缘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翻边,所述筒体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探头保护套的筋圈的筋圈固定件;
所述端盖为首末两端均开口设置的筒形端盖;所述筒形端盖套设于所述筒体外,且所述筒形端盖的首端与所述翻边对接,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筒形端盖的内壁以及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探头保护套的环形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内缘与所述筒体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形成圆形导槽;所述翻边的外缘设置有向所述筒体的末端凸出的卡扣;所述筒形端盖的首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扣装配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圈固定件包括多个固定凸起,多个所述固定凸起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外壁,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分布;所述固定凸起位于所述圆形导槽与所述筒体的末端之间,且所述固定凸起与所述圆形导槽衔接形成U型槽,所述筋圈通过所述固定凸起卡套于所述U型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和所述筒形端盖均为锥形筒状结构,且筒径均由首端向末端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端盖的末端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筒形端盖的首端一侧延伸的导向护檐,以避免所述探头保护套拉伸时被挤压卡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持位和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用于固定仪器导线。
7.一种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保护套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所述探头保护套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段、过渡段、末段和盲端;所述初段的首端设置所述筋圈,所述初段套设至所述筒体的首端,所述筋圈固定于所述筋圈固定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保护套整体呈锥形,所述初段、所述过渡段、所述末段和所述盲端由所述锥形的大头端至小头端依次设置;其中,
所述初段、所述过渡段、所述末段均为锥形段,所述盲端为探头仿形弧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保护套为乳胶保护套;所述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为医用塑胶手持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82485.5U CN214965865U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82485.5U CN214965865U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65865U true CN214965865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3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82485.5U Active CN214965865U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65865U (zh) |
-
2021
- 2021-05-20 CN CN202121082485.5U patent/CN2149658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88206A (zh) |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及组装方法 | |
NZ336390A (en) | Sigmoid splint device for endoscopy comprising tubular member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two seals | |
CN201595907U (zh) | 可撕鞘穿刺针 | |
GB1520448A (en) | Medical instrument for locating and removing occulsive objects | |
EP2356934A8 (en) | Endoscope coping with autoclave sterilization | |
KR20110006452U (ko) | 검체 채취용 면봉 | |
KR101434976B1 (ko) | 생체용 실을 삽입하기 위한 도구 | |
RU2013103770A (ru) | Брахи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ое аппликат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в полость тела | |
CN214965865U (zh) | 探头保护套用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 | |
CN210277248U (zh) |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带有缝合线的缝合针 | |
CN209984247U (zh) | 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u型针式拉钩 | |
CN217162141U (zh) | 一种一次性超声探头保护套 | |
JP3650182B2 (ja) | 内視鏡用洗滌具 | |
JP7218892B2 (ja) | オゾンの注腸治療用用具 | |
CN222150039U (zh) | B超透声膜用手持固定套 | |
CN218889680U (zh) | 一种b超探头快装保护套 | |
CN220404120U (zh) | 一种内窥镜探头保护套 | |
CN209092521U (zh) | 抛弃型生物反馈电极套膜 | |
CN211096648U (zh) | 一种头皮针保护套及头皮针装置 | |
CN213963461U (zh) | 一种妇科临床白带取样送检装置 | |
JP4040338B2 (ja) | 内視鏡の汚染防止用外套シース被覆方法と外套シース装置 | |
CN113892971A (zh) | 一种一次性超声探头保护套 | |
CN221205509U (zh) | 一种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保护套 | |
CN219661751U (zh) | 一种b超探头防感染的一次性保护套 | |
CN213466358U (zh) | 一种内镜用注射针使用后收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andheld ring and disposable probe protection kit components for probe protec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Pledgee: Tangxia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 Union Micheng Credit Union Pledgor: Hebei Qiushi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7984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