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1776U - 静压箱 - Google Patents
静压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91776U CN214891776U CN202120473637.8U CN202120473637U CN214891776U CN 214891776 U CN214891776 U CN 214891776U CN 202120473637 U CN202120473637 U CN 202120473637U CN 214891776 U CN214891776 U CN 214891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box body
- static pressure
- channel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06 hydro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压箱,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箱体内壁为弧形结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进风口、所述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静压箱结构,将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箱体内壁以及出风口与箱体内壁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利用流体流动因势利导,降低静压箱内涡旋的产生,减少通风系统局部阻力,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压箱。
背景技术
空调及通风管道系统及技术在当代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通风空调的管道系统中,局部阻力一般占总阻力损失的40%以上。优化现有空调通风系统的静压箱,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重要作用。
通风空调系统的阻力问题不仅关系到能耗问题,还关系到工业建筑的安全,管道系统阻力增高还可诱发气动噪声污染、加速管壁磨损、增加管道积灰及有害微生物沉积、引起风机喘振等。
静压箱是送风系统中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一种必要的配件,它可以使送风效果更佳理想。现有的静压箱为立方体结构(参见图1),面与面之间相互垂直,流体从一面到达另一个垂直面,此时流线不再清晰可辨,流场中容易产生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其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减小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压箱,其可有效地降低空调通风管道局部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压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箱体内壁为弧形结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进风口、所述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衔接。
通过将与进风口相对的箱体内壁设置为弧形结构,减少了流体在箱体中从一面到达另一个垂直面而导致的流线不清晰,流场中容易产生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的情况,从而使流体流经静压箱内时的涡旋明显减少,很大程度上降低流体能量消耗,降低了流体通过静压箱时的阻力,从而降低了通风系统局部阻力。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箱体内壁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结构,使流体从出风口流出静压箱时的涡旋明显减少,很大程度上降低流体能量消耗,进一步降低流体通过静压箱时的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通风系统局部阻力。
优选地,所述箱体由盖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合而成,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左侧板上,所述后侧板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均垂直于所述前侧板。
优选地,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左侧板之间形成平滑过渡,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平滑过渡,从而进一步减少流体流经静压箱内时的涡旋,降低流体能量消耗,降低了流体通过静压箱时的阻力,从而降低了通风系统局部阻力。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各个面均为弧形结构,从而减少流体流过时整个静压箱内的涡旋,降低流体能量消耗,降低了流体通过静压箱时的阻力,从而降低了通风系统局部阻力。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管道减阻技术特点分析上,通过对河流地势的观察,对现有的静压箱结构进行改进验证,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这种静压箱结构减阻的有效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静压箱结构,将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箱体内壁以及出风口与箱体内壁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利用流体流动因势利导,降低静压箱内涡旋的产生,减少通风系统局部阻力,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静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静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静压箱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静压箱的模拟速度云图;
图5为图2中静压箱的模拟速度云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口;2、出风口;3、隔板;4、底板;5、前侧板;6、右侧板;7、后侧板;8、左侧板;9、连接部;10、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静压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2,与进风口1相对一侧的箱体内壁为弧形结构;箱体内还设置有一隔板3,隔板3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11,进风口1、第一通道10、第二通道11和出风口2依次衔接。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静压箱的结构,图中略去了静压箱的盖板,图3是静压箱的剖视图;参见图2、图3,静压箱的箱体由盖板(图中未示出)、底板4以及四块侧板围合而成的,其中四块侧板包括依次衔接的前侧板5、左侧板8、后侧板7和右侧板6。进风口1设置前侧板5的右侧,此时,出风口2设置在左侧板8上且位于靠近前侧板5的一侧。前侧板5、左侧板8和右侧板6均为平面结构的平面板,左侧板8和右侧板6分别设置在前侧板5的左右两侧并且均与前侧板5相垂直。后侧板7设置在于前侧板5的相对一侧,后侧板7为弧形结构,是一弧面向外凸起弧形板。由于进风口1设置在前侧板5上,后侧板7形成的箱体内壁即为箱体内的迎风面,将后侧板7设置为弧形结构,使该箱体内壁形成一弧状导流片,以减少流体在该部分能量散耗,从而降低通风系统局部阻力。
隔板3设置在进风口1和出风口2之间并与前侧板5相垂直,隔板3的上端、下端以及前端分别与箱体的盖板、底板4以及前侧板5紧密连接,而隔板3的后端与后侧板7之间留有间隙;通过隔板3将箱体内部分隔两部分,分别称为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11,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11之间通过隔板3与后侧板7之间的间隙相连通,从而在箱体内形成由进风口1、地一通道10、第二通道11和出风口2依次衔接的风道。
为了进一步降低流体的阻力,可以使后侧板7与左侧板8之间形成平滑过渡、使后侧板7与右侧板6之间形成平滑过渡。
实际上,出风口2既可以设置在与前侧板5相邻的左侧板8,也可以设置在与前侧板5相邻的右侧板6上,具体位置与可根据进风口1在前侧板5上的位置而确定。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也可以设置在前侧板5的左侧,对应的,出风口2则设置在右侧板6上与前侧板5靠近的一侧。
上述例举的两种不同的出风口2与进风口1位置的设置方式,均可充分利用箱体内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流体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
为了进一步降低局部阻力,还可以对如上的静压箱进行改进,将静压箱出风口2与箱体内壁的连接部9设置为弧形结构,使连接部9形成一弧状引流板,可有效降低出风口2处的阻力。
图4为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静压箱的模拟速度云图;图5为图2所示的静压箱的模拟速度云图。从图4、图5可以看出,与比改进之前的静压箱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后的静压箱角落处及出口处的涡旋明显减少,说明将静压箱迎风的后侧板7设置为弧状结构形成弧状导流片、将出风口2与箱体内壁连接部9设置为弧状结构形成弧状引流板,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能量消耗,从而达到良好的减阻效果。
为了进一步降低流体的阻力,还可以在图2所示的静压箱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其中的左侧板8和右侧板6替换为弧形结构的弧形板。
为了进一步降低流体的阻力,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整个静压箱的箱体进行优化,将围合成箱体的各面均设置为弧型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静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对一侧的箱体内壁为弧形结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进风口、所述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箱体内壁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盖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合而成,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左侧板上,所述后侧板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均垂直于所述前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左侧板之间形成平滑过渡,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各个面均为弧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73637.8U CN214891776U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静压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73637.8U CN214891776U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静压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91776U true CN214891776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85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73637.8U Active CN214891776U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静压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91776U (zh) |
-
2021
- 2021-03-03 CN CN202120473637.8U patent/CN2148917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40495U (zh) | 一种离心风机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106004896B (zh) | 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 | |
CN203550165U (zh) | 一种空调回风道 | |
WO2012011865A2 (en) | Air handling unit with bypass to the rotary heat exchanger | |
CN214891776U (zh) | 静压箱 | |
CN108444028B (zh) | 一种双向反弧度免边界层脱离的风机出口导流装置 | |
CN203460870U (zh) | 一种轨道列车空调风道 | |
CN21251144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425717B (zh) | 一种棚类建筑用于bim碰撞管道检查的“一替多”风口装置 | |
CN104315690A (zh) | 一种用于坐姿的个性化节能送风装置 | |
CN105570193B (zh) | 用于工程机械的散热器导风罩结构 | |
CN106642498A (zh) | 全热交换装置 | |
CN211041337U (zh) | 一种棚类建筑用于bim碰撞管道检查的风口装置 | |
CN109017198A (zh) | 一种汽车空调均匀送风道 | |
CN106642499B (zh) | 全热交换装置 | |
CN204284777U (zh) | 一种管道系统分配负压装置 | |
CN209386502U (zh) | 一种反向速度分布的静压箱 | |
CN20913100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7621035B (zh) | 一种新风分配箱及包含其的双向流新风系统 | |
CN113931655A (zh) | 一种接力压入式和巷道式联合通风系统 | |
CN207729807U (zh) | 一种静压箱 | |
CN106642500A (zh) | 全热交换装置 | |
CN210089066U (zh) | 一种新风机主体及空调安装结构 | |
CN201121968Y (zh) | 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 | |
CN221122378U (zh) | 风道分流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