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4623U -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34623U CN214834623U CN202120366778.XU CN202120366778U CN214834623U CN 214834623 U CN214834623 U CN 214834623U CN 202120366778 U CN202120366778 U CN 202120366778U CN 214834623 U CN214834623 U CN 2148346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uffer
- guard
- rod
- guar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涉及高空作业的领域,其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包括底板、垂直设于底板上端面的两个侧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端面的两个护板;两个侧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两个护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一个侧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护板的同一侧固定连接;一个护板上设置有防护门;另一个护板上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固定于护板上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远离护板一侧的缓冲板;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的燕尾槽;燕尾槽内滑动设有燕尾块;燕尾块与燕尾槽的槽壁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燕尾块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缓冲板铰接。本申请具有提高作业平台的安全稳固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空作业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高空作业平台进行施工,建筑装饰高空作业平台一般都是只配备一个牵引装置和一个绳索对悬吊的平台本体进行控制。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3487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包括吊篮边框、吊篮门以及全密封的吊篮底面,其中吊篮底面包括由主梁和次梁构成的底架,在底架上固定铺设有平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吊篮在升降过程中,吊篮靠近施工墙体的因此而容易与墙体发生碰撞,吊篮为硬质件,与墙体发生碰撞,容易导向吊篮升降不稳定,增加了吊篮内施工人员的危险性,且吊篮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作业平台的安全稳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底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端面的两个侧板和垂直设置于底板上端面的两个护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两个所述护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一个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护板的同一侧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护板上设置有防护门;另一个所述护板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于护板上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远离护板一侧的缓冲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滑动设置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的槽壁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燕尾块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缓冲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起吊装置将平台本体吊起时,有利于保持平台本体与施工墙体之间的间隔,使得平台本体不易与墙体发生较大的冲击,提高平台本体的安全稳固性。当平台本体遇强风与墙体发生碰撞时,缓冲板与墙体抵接,使得连接杆对燕尾块进行挤压,燕尾块沿着燕尾槽发生滑动,缓冲弹簧被压缩,对平台本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缓冲装置分别位于护板的四个拐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缓冲装置,有利于提高平台本体与施工墙体发生碰撞时的稳定性,提高作业人员施工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包括固定于固定板一侧的第一杆、插接于第一杆内的第二杆和连接第二杆与第一杆内壁的连接弹簧;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杆,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加强了缓冲板和固定板的连接稳定性,在平台本体与墙体发生冲击时,不仅能够对驱动缓冲杆对燕尾块进行挤压缓冲,还能够带动第二杆沿着第一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连接弹簧被压缩,加强缓冲效果。
优选的,所述护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平台本体固定于墙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护板上的支杆和设置于支杆一侧的吸盘;所述护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杆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得平台本体稳定,进行作业时,通过固定装置能够提高平台本体与施工墙体的连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杆伸出,吸盘吸附于施工墙体上,便于进行施工作业。
优选的,所述支杆沿护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杆使得平台本体具有两个吸盘,两个吸盘提高平台本体对施工墙体的吸附效果,提高平台本体与施工墙体的连接强度,作业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护板靠近防护门一侧的齿轮、设置于支杆一端的齿条、连接两个齿轮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蜗轮和转动设置于护板上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穿过护板并与护板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吸盘伸出并与施工墙体吸附时,转动蜗杆,使得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轴两端的两个齿轮均转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沿着护板滑动伸出,使得吸盘能够吸附于施工墙体上。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能够使得吸盘保持该长度。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墙体贴合的滚轮;所述滚轮关于护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缓冲板上设置滚轮,能够有利于减小缓冲板与施工墙体的摩擦,提高对平台本体的保护,通过起吊装置提升平台本体时更加方便可靠。
优选的,所述护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护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与底板相互平行的防护罩,且四个固定杆的上端分别与防护罩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护罩,可以对站在平台本体内的操作人员进行防护,防止高空坠物,同时,防护罩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遮风挡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通过起吊装置将平台本体吊起时,有利于保持平台本体与施工墙体之间的间隔,使得平台本体不易与墙体发生较大的冲击,提高平台本体的安全稳固性;
设置缓冲杆,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加强了缓冲板和固定板的连接稳定性,在平台本体与墙体发生冲击时,不仅能够对驱动缓冲杆对燕尾块进行挤压缓冲,还能够带动第二杆沿着第一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连接弹簧被压缩,加强缓冲效果;
两个吸盘提高平台本体对施工墙体的吸附效果,提高平台本体与施工墙体的连接强度,作业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平台本体;11、底板;12、侧板;13、护板;14、固定杆;15、防护罩;2、缓冲装置;21、固定板;211、燕尾槽;212、燕尾块;213、缓冲弹簧;22、缓冲板;23、连接杆;24、缓冲杆;241、第一杆;242、第二杆;243、连接弹簧;25、滚轮;3、固定装置;31、支杆;32、吸盘;33、驱动组件;331、齿轮;332、齿条;333、转轴;334、蜗轮;335、蜗杆;33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参照图1,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包括箱体状的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1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安装有缓冲装置2和固定装置3,缓冲装置2用于减小平台本体1与施工墙体的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进而提高对作业人员的保护,固定装置3在作业人员需要进行施工作业时,提高平台本体1与施工墙体的连接,使得平台本体1保持稳定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
参照图1,平台本体1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护板13,底板11呈长方体板状,侧板12和护板13均垂直固定于底板11的上端面,侧板1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侧板12分别靠近底板11两端的位置,护板1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护板13分别靠近底板11两侧的位置,一个侧板1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护板13的同一侧固定连接,在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的护板13上安装有防护门,便于作业人员进出平台本体1上。护板13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固定杆14,且两个固定杆14沿护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杆14的上端安装有防护罩15,防护罩15与底板11相互平行,防护罩15的四个拐角处分别与四个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护板13的上端面安装有悬吊架,悬吊架与起吊装置相连接,起吊装置用于起吊平台本体1。
参照图1、图2,缓冲装置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缓冲装置2分别位于护板13的四个拐角处。缓冲装置2包括固定板21、缓冲板22、连接杆23和缓冲杆24,固定板21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板13上,且固定板21远离护板13的一侧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燕尾槽211,两个燕尾槽211均竖直设置,燕尾槽211内滑动连接有燕尾块212,且燕尾块212与燕尾槽211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13,连接杆23的一端与燕尾块212铰接,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燕尾块212铰接,连接杆23远离缓冲板22的一端自下而上向远离固定板21中心的位置倾斜设置。缓冲杆24固定连接于缓冲板22与固定板21之间,缓冲杆24包括第一杆241、第二杆242和连接弹簧243,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均水平设置,第一杆241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板21的一侧,且第一杆241空心设置,第二杆242的一端插接于第一杆241内并与第一杆241滑动连接,第二杆242的另一端与缓冲板22靠近固定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弹簧2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杆241的内壁和第二杆242插接于第一杆241内的端部。缓冲板2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25,两个滚轮25沿护板13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滚轮25与施工墙体贴合。
参照图3,固定装置3包括支杆31、吸盘32和驱动组件33,支杆31安装于护板13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且支杆31沿护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吸盘32固定于支杆31靠近施工墙体的一端,驱动组件33安装于护板13靠近防护门的一侧,用于驱动吸盘32向施工墙体靠近并吸附于施工墙体上。驱动组件33包括齿轮331、齿条332、转轴333、蜗轮334和蜗杆335,齿轮331转动连接于护板13靠近防护门的一侧,且齿轮331沿护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齿条332的一端穿过护板13并与支杆31固定连接,齿条332水平设置并且与护板13滑动配合,转轴3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齿轮331,蜗轮334固定于转轴333的中部,蜗杆335转动连接于护板13靠近防护门的一侧,且蜗杆335远离护板13的一端固定有把手336,齿条332与齿轮331相啮合,蜗杆335与蜗轮334相啮合。
本申请实施例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的实施原理为:在通过起吊装置将平台本体1吊起时,当平台本体1遇强风与墙体发生碰撞时,缓冲板22与墙体抵接,使得连接杆23对燕尾块212进行挤压,燕尾块212沿着燕尾槽211发生滑动,缓冲弹簧213被压缩,同时缓冲板22带动第二杆242向靠近第一杆241的方向滑动,使得连接弹簧243被压缩,对平台本体1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平台本体1使用时的安全稳固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1)包括底板(11)、垂直设置于底板(11)上端面的两个侧板(12)和垂直设置于底板(11)上端面的两个护板(13);两个所述侧板(12)分别位于底板(11)的两端;两个所述护板(13)分别位于底板(11)的两侧;一个所述侧板(1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护板(13)的同一侧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护板(13)上设置有防护门;另一个所述护板(13)上设置有缓冲装置(2);所述缓冲装置(2)包括固定于护板(13)上的固定板(21)、设置于固定板(21)远离护板(13)一侧的缓冲板(22);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的燕尾槽(211);所述燕尾槽(211)内滑动设置有燕尾块(212);所述燕尾块(212)与燕尾槽(211)的槽壁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213);所述燕尾块(212)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缓冲板(2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缓冲装置(2)分别位于护板(13)的四个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2)与固定板(21)之间连接有缓冲杆(24);所述缓冲杆(24)包括固定于固定板(21)一侧的第一杆(241)、插接于第一杆(241)内的第二杆(242)和连接第二杆(242)与第一杆(241)内壁的连接弹簧(243);所述第二杆(242)的另一端与缓冲板(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3)上设置有用于将平台本体(1)固定于墙体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设置于护板(13)上的支杆(31)和设置于支杆(31)一侧的吸盘(32);所述护板(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杆(31)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1)沿护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转动设置于护板(13)靠近防护门一侧的齿轮(331)、设置于支杆(31)一端的齿条(332)、连接两个齿轮(331)的转轴(333)、设置于转轴(333)上的蜗轮(334)和转动设置于护板(13)上的蜗杆(335);所述蜗杆(335)与蜗轮(334)相啮合;所述齿条(332)穿过护板(13)并与护板(13)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2)的一侧设置有与墙体贴合的滚轮(25);所述滚轮(25)关于护板(13)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3)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沿护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14)的上端设置有与底板(11)相互平行的防护罩(15),且四个固定杆(14)的上端分别与防护罩(15)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66778.XU CN214834623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66778.XU CN214834623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34623U true CN214834623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95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66778.XU Active CN214834623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346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6754A (zh) * | 2022-01-21 | 2022-02-25 | 深圳市门罗智能有限公司 | 稳定调控系统、方法及应用其高空作业平台 |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20366778.XU patent/CN2148346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6754A (zh) * | 2022-01-21 | 2022-02-25 | 深圳市门罗智能有限公司 | 稳定调控系统、方法及应用其高空作业平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71039B (zh) |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 |
CN210214559U (zh) | 一种高安全性龙门起重机 | |
CN214834623U (zh) | 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平台 | |
CN209942205U (zh) | 建筑施工吊篮 | |
CN210086990U (zh) | 一种工地防护装置 | |
CN21242814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安全性高的防护棚 | |
CN114476892B (zh) | 一种用于电梯维修的折叠便携式警示装置 | |
CN213174733U (zh) | 一种建筑吊篮用放置架 | |
CN21383767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吊篮 | |
CN222025431U (zh) | 一种建筑外施工专用悬吊平台 | |
CN213994652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消防柜 | |
CN211397268U (zh) | 一种高抗力人防伪装门 | |
CN213597457U (zh) | 高度可调的缓震型建筑施工吊篮 | |
CN210636779U (zh) | 一种高空作业用防护吊篮 | |
CN219100678U (zh) | 一种房建高空施工吊篮防墙体碰撞结构 | |
CN208605120U (zh) | 一种使用稳定的消防云梯 | |
CN219387898U (zh) | 一种隧道施工平台的伸缩机构 | |
CN219689176U (zh) | 一种塔吊防护棚 | |
CN210825193U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塔身稳固机构 | |
CN221343739U (zh) | 一种设备架高安装结构 | |
CN219794607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 | |
CN220814837U (zh) |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吊篮 | |
CN222207154U (zh) | 一种可移动的钢结构厂房墙面板安装操作平台 | |
CN221552589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力保护装置 | |
CN221277215U (zh) | 一种安全吊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