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824405U -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4405U
CN214824405U CN202120492495.XU CN202120492495U CN214824405U CN 214824405 U CN214824405 U CN 214824405U CN 202120492495 U CN202120492495 U CN 202120492495U CN 214824405 U CN214824405 U CN 214824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rack
swing arm
station
carrier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24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雄斌
余多明
江兆基
何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24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4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4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4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capsulation Of And Coatings For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自动补料装置包括轨道输送机构、摆臂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上设有相间隔的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所述检测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摆臂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可在供料机构、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之间来回摆动,将供料机构提供的物料放至所述装填工位上,将所述检测工位上不合格的物料取走并再从供料机构取料补充至所述检测工位上。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自动补料装置,通过轨道输送机构、摆臂机构、检测机构的配合,实现对轨道输送机构上检测工位进行检测、取出不合格物料及补料,效率高。

Description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蓝膜编带机,当发现空料或者不合格物料时,多采用手动补料或者倒带补料。手动补料需要有人专门跟进机台,效率低。对于倒带补料,小材料倒带补料容易出现侧翻,侧翻后需要调试人员重新编带,降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补料且用于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自动补料装置及具有该自动补料装置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自动补料装置,包括用于载带在其上输送的轨道输送机构、将物料从供料机构运送至通过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载带上的摆臂机构、用于检测载带是否空料或物料是否合格的检测机构;
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上设有相间隔的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所述检测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一侧;
所述摆臂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可在供料机构、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之间来回摆动,将供料机构提供的物料放至所述装填工位上,将所述检测工位上不合格的物料取走并再从供料机构取料补充至所述检测工位上。
优选地,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包括轨道支座、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的载带轨道、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的线性模组;
所述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载带轨道上;所述线性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载带轨道相对所述轨道支座在直线上往复运动,带动所述装填工位或检测工位对应在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下方。
优选地,所述轨道支座上还设有排料收集部;所述排料收集部位于所述装填工位远离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并且排料收集部、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均在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的移动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排料收集部为收集管或收集通孔。
优选地,所述轨道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相对两端的两组针轮、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并位于所述针轮远离所述载带轨道一侧的压带轮、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并位于一所述压带轮一侧的进带轨道。
优选地,所述摆臂机构包括摆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摆臂的一端部上设有用于吸取物料的吸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摆臂在供料机构和轨道输送机构之间来回摆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摆臂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为CCD检测机构。
优选地,所述自动补料装置还包括检测辅助机构;
所述检测辅助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一侧或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辅助机构包括支架、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架在X轴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架在Z轴方向上来回移动的第二气缸;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对准在所述检测工位上的检测窗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自动补料装置,通过轨道输送机构、摆臂机构、检测机构的配合,实现对轨道输送机构上检测工位进行检测、取出不合格物料及补料,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载带输送机构、轨道输送机构和收带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轨道输送机构和摆臂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检测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晶环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顶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剪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包括机台1、安装在机台1上的载带输送机构10、轨道输送机构20、晶环转盘机构30、顶针机构40、摆臂机构50、封膜机构60以及收带机构70。
其中,机台1作为整个编带机的支撑结构,用于各个机构安装集成在其上。载带输送机构10用于载带料盘放置其上并将载带放出,以进行后续的上料等操作。轨道输送机构20为载带提供行进的轨道,用于载带在其上输送以经过各个机构执行相应工序。晶环转盘机构30作为供料机构,用于放置蓝膜料盘;顶针机构40位于晶环转盘机构30的下方,用于将蓝膜料盘上的晶片(物料)顶出。摆臂机构50用于将顶针机构40顶出的晶片运送至轨道输送机构20上的载带上;封膜机构60用于将胶膜封装在带有晶片的载带上;收带机构70用于将封装后的载带进行收卷。摆臂机构50、封膜机构60和收带机构70沿着载带传送方向排布在轨道输送机构20至少一侧。
为了减小整个机台1的体积,载带输送机构10可设置在机台1内部,轨道输送机构20、晶环转盘机构30、顶针机构40、摆臂机构50和封膜机构60均设置在机台1的台面上,台面设有通道供载带输送机构10放出的载带通过行进至轨道输送机构20。收带机构70主要通过收料盘将封装后的载带收起形成载带盘,其可安装在机台1的侧面,减少在机台1台面上的占用面积。
如图2所示,根据载带的传送方向,轨道输送机构20位于载带输送机构10和收带机构70之间。
具体地,如图1、2所示,载带输送机构10承载载带料盘,当载带放出绷紧后,载带料盘一侧摆臂11上浮光电开关12识别到感应片13时,载带输送机构10中的感应电机驱动载带料盘旋转,当摆臂11回复垂直状态时停止旋转,来实现输送载带功能。
如图2、3所示,轨道输送机构20上设有相间隔的装填工位201和检测工位202;摆臂机构50可在作为供料机构的晶环转盘机构30、装填工位201和检测工位202之间来回摆动,将供料机构提供的物料(如晶片)放至装填工位201上,还可以将检测工位202上不合格的物料取走并再从供料机构取料补充至检测工位202上。
对应检测工位202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还包括用于用于检测载带是否空料或物料是否合格的检测机构80;物料是否合格包括物料的极性方向是否放置正确和物料的外观是否有损伤或杂质等物。检测机构80对应检测工位202设置在轨道输送机构20的一侧。检测机构80优选CCD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中,如图3所示,轨道输送机构20、摆臂机构50以及检测机构80等构成自动补料装置,实现载带上物料的检测及自动补料。
具体地,结合图2、3,本实施例中,轨道输送机构20可包括轨道支座21、设置在轨道支座21上的载带轨道22和线性模组29、设置在轨道支座21上的两组针轮23、两组压带轮24、以及一进带轨道25。载带轨道22用于载带支撑并通过,其上可根据长度设置至少一个压板,将载带平压定位在载带轨道22上,避免载带凸起、弯曲等变形情况。装填工位201和检测工位202间隔设置在载带轨道22上。线性模组29连接并驱动载带轨道22相对轨道支座21在直线上往复运动,带动装填工位201或检测工位202对应在摆臂机构50的摆臂51下方。
两组针轮23分别位于载带轨道22的相对两端,两组压带轮24分别位于两组针轮23远离载带轨道22的一侧。每一压带轮24和对应的一针轮23相对设置。载带轨道22的相对两端分别作为载带的进入端和输出端,进带轨道25对应在其进入端并位于压带轮24的一侧。载带输送机构10放出的载带通过进带轨道25后,从位于载带轨道22进入端的压带轮24和针轮23之间通过,再进入载带轨道22,依次经过装填工位201和检测工位202,最后再从载带轨道22输出端的压带轮24和针轮23之间通过并向收带机构70方向行进。
两组针轮23中,一针轮23与电机连接,通过同步轮27和同步带28连接另一针轮23,实现两个针轮23的同步转动。
在装填工位201,摆臂机构50将其从晶环转盘机构30上取来的晶片放置在载带上。带有晶片的载带行进至检测工位202时,通过检测机构80检测在检测工位202上的载带是否空料(未有晶片)或者晶片是否合格。在空料时,线性模组29驱动载带轨道22直线运动,使检测工位202移动至原来装填工位201所在的位置,对应在摆臂51的下方,摆臂51从晶环转盘机构30取料并放置到检测工位201上;在不合格时,摆臂51将检测工位202上的晶片取出,再从晶环转盘机构30取料并放置到检测工位201上,完成后线性模组29驱动载带轨道22直线运动复位。
轨道支座21上还可设有排料收集部210;排料收集部210位于装填工位201远离检测工位202的一侧,并且排料收集部210、装填工位201和检测工位202均在摆臂机构50的摆臂51的移动方向上。摆臂51将从检测工位202取下的不合格的物料(如晶片)放入排料收集部210。排料收集部210为收集管或收集通孔。
如图1、3所示,摆臂机构50可包括摆臂51、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53;摆臂51的一端部上设有用于吸取物料(晶片)的吸嘴。第一电机52连接并驱动摆臂51在作为供料机构的晶环转盘机构30和载带轨道22之间来回摆动,实现晶片的转移。第二电机53连接并驱动摆臂51上下移动,实现摆臂51下降将晶片放在载带轨道22上,或者上升离开载带轨道22。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自动补料装置,还可包括检测辅助机构90。检测辅助机构90对应检测工位202设置在载带轨道22的一侧,可以安装在轨道支座21。
结合图3、4,检测辅助机构90包括支架91、连接并驱动支架91在X轴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92、连接并驱动支架在Z轴方向上来回移动的第二气缸93。支架91上设有用于对准在检测工位202上的检测窗口910。
支架91平行载带轨道22设置,其一端通过连接座等件固定在第一气缸92的活塞杆上,随活塞杆活动而在X轴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可将检测窗口910移动对准在检测工位202上方,或者远离检测工位202。第一气缸92和支架91等构成一个模组再固定在第二气缸93的活塞杆上,随活塞杆活动而在Z轴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可带动检测窗口910上下移动靠近远离检测工位202。
在自动补料装置中,检测机构80对检测工位202进行检测前,检测辅助机构90动作使检测窗口910对准在检测工位202上。当检测工位202上出现空料或不合格物料时,检测辅助机构90动作使检测窗口910远离检测工位202,以便摆臂机构50进行排料、补料等操作,完成后检测辅助机构90再复位。
如图1、5所示,晶环转盘机构30作为整个编带机的供料机构,其可包括用于蓝膜料盘300放置其上的晶环旋转台31、连接并驱动晶环旋转台31转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晶环旋转台31上并用于定位蓝膜料盘300的夹持组件。晶环旋转台31可通过旋转台支座32支撑固定在机台1上,以使晶环旋转台31和机台1之间有一定的高度空间容纳顶针机构40。驱动组件连接并驱动晶环旋转台31相对机台1和旋转台支座32进行圆周转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33、连接在伺服电机33的转轴上的同步轮34、绕覆在同步轮34和晶环旋转台31外周的同步带35。伺服电机33启动后,通过同步轮34和同步带35带动晶环旋转台31进行转动。
晶环旋转台31相对旋转台支座32可转动配合在其上。为保证晶环旋转台31在旋转台支座32上的稳定性,旋转台支座32上设置数个轴承36,该数个轴承36沿着晶环旋转台31的外周间隔分布并与晶环旋转台31相抵接。轴承36优选90°轴承。
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抵接在蓝膜料盘300外周侧的定位螺钉37、至少一对可开合抵接在蓝膜料盘300外周侧的夹爪38、连接并驱动夹爪38开合的驱动气缸39。定位螺钉37与夹爪38相对分布在蓝膜料盘300的侧边,或者分布在蓝膜料盘300的多个不同方向的侧边。
进一步地,晶环转盘机构30还包括线性模组310和旋转台底座320。旋转台支座32通过导轨配合设置在旋转台底座320上,可相对旋转台底座320在一第一直线方向上来回移动。旋转台底座320配合在线性模组310上并可沿线性模组310在一第二直线方向上来回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旋转台支座32、晶环旋转台31等来回移动。第一直线方向和第二直线方向相垂直。线性模组310和旋转台底座320的设置,实现晶环旋转台31在机台10上的位置调整,以与顶针机构40、摆臂机构50精准配合。
如图6所示,顶针机构40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筒座41、竖向穿设在支撑筒座41内且顶端穿出支撑筒座41顶部的顶针42、盖设在支撑筒座41上的真空吸附筒43、驱使顶针42上下来回运动的驱动单元。真空吸附筒43和支撑筒座41之间形成一个真空腔以吸附蓝膜料盘,使得蓝膜料盘被吸附在真空吸附筒43的顶面。顶针42的顶端可向上移动穿出真空吸附筒43刺破蓝膜料盘以顶出其上的晶片,被顶出的晶片被摆臂机构50吸附并送至轨道输送机构20。
其中,驱动单元可包括驱动电机44、连接在驱动电机44的转轴上的凸轮45;凸轮45配合在顶针42的下方。驱动电机44启动后,带动凸轮45转动并驱使顶针42向上顶出。
进一步地,顶针机构40还包括第一底座46、可在第一水平方向来回设置在第一底座46上的第一滑座47、可在第二水平方向来回移动设置在第一滑座47上的第二滑座48;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相垂直。支撑筒座41及驱动单元均安装在第二滑座48上,通过第一滑座47和第二滑座48在不同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移动,调整支撑筒座41及其上顶针42的位置,以将顶针42调整至正对在所要顶出的晶片下方。
第一滑座47和第二滑座48的可来回移动设置,实现对顶针42的微调。
结合图1、图5及图6,为了检测顶针机构40的顶针42是否对准到蓝膜料盘的晶片,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还包括用于对晶环转盘机构30上的蓝膜料盘的位置进行监测的CCD定位机构100,CCD定位机构100对应晶环转盘机构30安装在机台1上。
对应CCD定位机构100,顶针机构40还包括与CCD定位机构100和驱动电机44连接的光电开关组件。光电开关组件包括相配合的光电开关感应片451和光电开关452。当接收到光电开关感应片451和光电开关452的感应信号,驱动电机44启动带动凸轮45,进而驱使顶针42向上顶出。
如图1、7所示,封膜机构60可包括胶膜料盘61、支撑立板62、封刀63以及封刀气缸64。支撑立板62固定在机台1上并位于载带轨道22的一侧,封刀气缸64固定在支撑立板62上,封刀63对应在载带轨道22的上方并连接封刀气缸64的活塞杆,相对支撑立板62可上下移动以靠近或远离载带轨道22。胶膜料盘61可固定在支撑立板62的上端。支撑立板62上可设置多个间隔并上下分布的导向杆66,胶膜料盘61放出的胶膜从上至少依次绕覆过多个导向杆66,直至载带轨道22上。
封刀63通过固定座连接封刀气缸64的活塞杆,固定座还设有加热件对封刀进行加热,实现热压封装功能。
载带轨道22上设有与封刀63正对的调整块67,调整块67也构成载带轨道22的一部分,表面用于载带通过。调整块67远离收带机构70的一侧设有斜向设置的导向块68,将胶膜引导至调整块67上。
封膜机构60还包括伺服电机69、与伺服电机69连接并设置在封刀53侧的光电开关复位(未图示)。伺服电机69的转轴上设有凸轮691,凸轮691通过连杆692连接封刀63。当载带经过调整块67时,光电开关复位发出信号带动伺服电机69动作,通过凸轮691和连杆692带动封刀63上下来回运动,将胶膜封装在载带上。
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还包括将封装后的载带剪断的剪带机构110,剪带机构110安装在机台1上并位于收带机构70的前端。当收带机构70上的收料盘卷满后,通过剪带机构110将其前端的载带剪断,便于更换新的收料盘再继续收卷。
如图8所示,剪带机构110具体可包括支撑在载带下方的托板111、用于剪断载带的刀片(未图示)以及剪带气缸112;剪带气缸112通过安装支座113设置在托板111的上方,刀片设置在剪带气缸112的活塞杆上并朝向托板111。
封装后的载带从托板111上通过再到达收带机构70。当需要剪带时,剪带气缸112启动驱动刀片向下移动,经载带剪断。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蓝膜上料式编带机,通过晶环转盘机构用于放置蓝膜料盘,配合顶针机构将蓝膜料盘上的材料顶出,再通过摆臂机构将其运至载带上,实现上料,较于现有技术的振动盘上料方式,避免送料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机台噪音和振动,精度高,调试简单;其中,轨道输送机构、摆臂机构以及检测机构等的配合构成自动补料装置,实现载带上物料的检测及自动补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蓝膜上料式编带机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载带在其上输送的轨道输送机构、将物料从供料机构运送至通过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载带上的摆臂机构、用于检测载带是否空料或物料是否合格的检测机构;
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上设有相间隔的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所述检测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一侧;
所述摆臂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可在供料机构、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之间来回摆动,将供料机构提供的物料放至所述装填工位上,将所述检测工位上不合格的物料取走并再从供料机构取料补充至所述检测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输送机构包括轨道支座、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的载带轨道、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的线性模组;
所述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载带轨道上;所述线性模组连接并驱动所述载带轨道相对所述轨道支座在直线上往复运动,带动所述装填工位或检测工位对应在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支座上还设有排料收集部;所述排料收集部位于所述装填工位远离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并且排料收集部、装填工位和检测工位均在所述摆臂机构的摆臂的移动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收集部为收集管或收集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相对两端的两组针轮、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并位于所述针轮远离所述载带轨道一侧的压带轮、设置在所述轨道支座上并位于一所述压带轮一侧的进带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机构包括摆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摆臂的一端部上设有用于吸取物料的吸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摆臂在供料机构和轨道输送机构之间来回摆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摆臂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为CCD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料装置还包括检测辅助机构;
所述检测辅助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一侧或所述轨道输送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辅助机构包括支架、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架在X轴方向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架在Z轴方向上来回移动的第二气缸;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对准在所述检测工位上的检测窗口。
10.一种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料装置。
CN202120492495.XU 2021-03-08 2021-03-08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Active CN214824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2495.XU CN214824405U (zh) 2021-03-08 2021-03-08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2495.XU CN214824405U (zh) 2021-03-08 2021-03-08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4405U true CN214824405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2495.XU Active CN214824405U (zh) 2021-03-08 2021-03-08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44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221A (zh) * 2022-02-11 2022-04-05 惠州深科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编带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221A (zh) * 2022-02-11 2022-04-05 惠州深科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编带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6591B (zh)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
CN107499563B (zh) 多工位晶体振荡器测试分类打标编带一体设备
CN111137679A (zh) 一种自动贴膜及二维码设备
CN113423053A (zh) 一种蓝牙耳机自动化生产组装线
CN211370922U (zh) 一种铁片自动贴附设备
CN110697187B (zh) 一种双y辅料贴标机
CN216154228U (zh) 一种自动贴psa机
CN113858622B (zh) 一种采血试管盖滤膜自动焊接设备
CN214824405U (zh) 蓝膜上料式编带机及其自动补料装置
CN109746598A (zh) 一种保温杯吸气剂焊接装置
CN116487295A (zh) 全自动基板贴膜机
CN219616140U (zh) 转盘式aoi检测设备
CN114093267A (zh) 一种全自动异形偏光片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CN114802980B (zh) 双转台散件上料、检测及包装一体机
CN216970134U (zh) 一种全自动贴膜机
CN115214923B (zh) 一种led测试编带一体机
CN113601138B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磁铁自动组装设备
CN110697188A (zh) 一种双y轴logo贴标机
CN211687337U (zh) 一种自动贴膜及二维码设备
CN209274982U (zh) 一种高精度手机、相机的镜头保护盖的贴装设备
CN218948462U (zh) 自动焊接装饰圈装置
CN117979677A (zh) 一种fpc辅料贴附机
CN205961589U (zh) 一种贴补强机
CN210339421U (zh)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CN114193129B (zh) 一种手机壳usb孔封堵的线边侧贴平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st-3rd, 5th-8th Floor, Building A, Tea Tree, Tongfuyu Industrial Park, Inner Ring Road, San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s 1, 2, 3 and 8, building a, tea tree, Tongfu Industrial Park, inner ring road, Sanwei commun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IAOPU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