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781289U -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1289U
CN214781289U CN202120032862.8U CN202120032862U CN214781289U CN 214781289 U CN214781289 U CN 214781289U CN 202120032862 U CN202120032862 U CN 202120032862U CN 214781289 U CN214781289 U CN 214781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buffer pool
concentration
coal 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28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
张玉魁
赵焰
郭旭涛
陆梦楠
曲增杰
徐志清
孙斌
范鑫帝
苏双青
王江湖
吴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ner Mongolia Energy Co ltd
Guoneng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ner Mongolia Energy Co ltd
Guoneng Lang Xin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ner Mongolia Energy Co ltd, Guoneng Lang Xin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ner Mongoli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28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1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1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1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将煤矿废水过滤浓缩后与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再进行反应和浓缩的预处理系统,用于对煤电水纳滤分成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的纳滤分盐系统,用于将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浓缩的浓缩减量系统,用于将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并得到固体盐和产水的结晶固化系统和用于对预处理系统、纳滤分盐系统、浓缩减量系统和结晶固化系统在线监控和智能处理的PLC控制柜。本实用新型将煤矿废水预处理后和电厂废水合二为一,再经过纳滤系统结晶,通过PLC控制系统自动运行,得到两种可利用的副产物,可有效的处理煤电一体化废水。

Description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电一体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煤炭废水与电力废水分开处理,煤炭废水处理时,一般采用就地处理的方式,加药、混凝去除悬浮物,加药、沉淀去除硬度等工艺进行预处理;电力废水处理时,一般采用传统的湿法加药、混凝、澄清、砂滤、超滤等工艺进行预处理。而煤炭废水与电力废水的组分相似,都是属于高盐废水,分地分时处理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运行成本;同时,占据了较大的占地面积,这对于生产来说,无异于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风险。因此,亟需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的有效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解决煤电一体化废水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将煤矿废水预处理后和电厂废水合二为一,再经过纳滤系统结晶,不仅代替了传统的湿法加药、混凝、澄清、砂滤、超滤五段处理过程,而且集成度高,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少,运行费用低,智能化程度高,通过PLC控制系统自动运行,并且可以得到两种可利用的副产物,可有效的处理煤电一体化废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将煤矿废水过滤浓缩后与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再进行反应和浓缩的预处理系统,用于对煤电水纳滤分成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的纳滤分盐系统,用于将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浓缩的浓缩减量系统,用于将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并得到固体盐和产水的结晶固化系统和用于对预处理系统、纳滤分盐系统、浓缩减量系统和结晶固化系统在线监控和智能处理的PLC 控制柜;
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用于过滤煤矿废水的悬浮物并进行浓缩的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煤矿废水缓冲池,用于将预处理后的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并去除煤电水的悬浮物、胶质和调节硬度的反应池,用于将煤电水浓缩减量的浓缩系统和与反应池相连的电厂废水缓冲池;
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反渗透装置本体,进水管,排水管,产水管和煤矿废水进水泵,进水管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一侧,排水管和产水管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上相对于进水管一侧,排水管与进水管相连,产水管与煤矿废水缓冲池相连煤矿废水进水泵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前端;
煤矿废水缓冲池包括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和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设置在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一侧,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设置在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上相对于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一侧,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与反应池相连;
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反应池进水管和反应池排水管,反应池进水管设置在反应池本体一侧,反应池排水管设置在反应池本体上相对于反应池进水管一侧,反应池排水管与浓缩装置相连;
电厂废水缓冲池包括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和电厂废水进水泵,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一侧的,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上相对于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一侧并与反应池进水管相连,电厂废水进水泵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前端;
纳滤分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纳滤分盐缓冲池和纳滤装置;
浓缩减量系统包括与纳滤装置浓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和第一浓缩减量装置,与纳滤装置淡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
结晶固化系统包括与第一浓缩减量装置相连的第一结晶装置和与第二浓缩减量装置相连的第二结晶装置;
煤矿废水缓冲池、电厂废水缓冲池、纳滤分盐缓冲池、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和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内均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和压力传感器,反应池内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在线电导率仪和液位传感器,浓缩装置进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和在线硬度计,浓缩装置的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浓缩装置内部设置有提升泵、循环泵和在线电导率仪,纳滤装置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纳滤装置内部设置有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在线电导率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第一浓缩减量装置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煤矿废水进水泵、电厂废水进水泵、压力传感器,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均与PLC控制柜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采用有机金属陶瓷超滤膜;浓缩装置是管式膜过滤装置或陶瓷膜过滤装置或重介质沉砂池或滤膜高效固液分离系统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缓冲池包括缓冲池本体,设置在缓冲池本体一侧的缓冲池进水管,设置在缓冲池本体上相对于缓冲池进水管一侧的缓冲池排水管,缓冲池本体内部设置螺旋搅拌器、液位传感器、计量泵、提升泵、压力传感器和在线pH计,缓冲池进水管与浓缩装置排水管相连,螺旋搅拌器、液位传感器、计量泵、提升泵、压力传感器和在线pH计与 PLC控制柜相连;
纳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纳滤装置、二级纳滤装置和三级纳滤装置;
一级纳滤装置包括一级纳滤装置本体,设置在一级纳滤装置本体上的一级进水管,设置在一级纳滤装置本体上相对于一级进水管一侧的一级浓水管、一级产水管,一级进水管、一级浓水管和一级产水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级进水管与浓缩装置相连,压力传感器与 PLC控制柜相连;
二级纳滤装置包括二级纳滤装置本体,设置在二级纳滤装置本体上的二级进水管,设置在二级纳滤装置本体上相对于二级进水管一侧的二级浓水管和二级产水管,二级进水管、二级浓水管和二级产水管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二级进水管与一级浓水管相连,压力传感器与 PLC控制柜相连;
三级纳滤装置包括三级纳滤装置本体,设置在三级纳滤装置本体上的三级进水管,设置在三级纳滤装置本体上相对于三级进水管一侧的三级浓水管和三级产水管,三级进水管、三级浓水管和三级产水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三级进水管与三级浓水管相连,压力传感器与PLC控制柜相连;
三级浓水管与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相连;
一级产水管、二级产水管和三级产水管均与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与三级浓水管相连,第一浓缩减量装置是ED膜装置或膜蒸馏装置或高压反渗透装置;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与三级产水管相连,第二浓缩减量装置是ED膜装置或膜蒸馏装置或高压反渗透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第一结晶装置包括第一蒸发结晶系统或第一诱导结晶系统的一种或两种;第一蒸发结晶系统是MVR强制循环蒸发结晶或多效蒸发结晶;第一诱导结晶系统包括第一缓冲池、第一结晶反应池、第一循环结晶池、第一固液分离池、第一干燥装置;
第二结晶装置包括第二蒸发结晶系统或第二诱导结晶系统的一种或两种;第二蒸发结晶系统是MVR强制循环蒸发结晶或多效蒸发结晶;第二诱导结晶系统包括第二缓冲池、第二结晶反应池、第二循环结晶池、第二固液分离池、第二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启动:PLC控制柜设定控制参数,煤矿废水缓冲池、电厂废水缓冲池和反应池的pH值设定为10.5~11.5,纳滤分盐缓冲池缓冲池的pH值设定为4~6;陶瓷膜过滤装置跨膜压差设置为2.4~ 3.1bar,超过3.1bar时,系统自动反洗,反洗时间为5min,纳滤装置跨膜压差设置为0.1bar;设置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值高限200mv;控制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启动;
S2、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的预处理:PLC控制柜控制煤矿废水进水泵和电厂废水进水泵启动,煤矿废水经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去除悬浮物并浓缩后进入煤矿废水缓冲池,煤矿废水缓冲池中的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液位到达高液位时反馈给PLC控制柜,PLC控制柜将煤矿废水进水泵停止运行,PLC控制柜控制电厂废水进水泵向电厂废水缓冲池输入电厂废水;煤矿废水缓冲池的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缓冲池电厂废水进入反应池,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煤电水在投加的絮凝剂和除硬药剂的作用下,去除悬浮物、胶质和硬度后进入浓缩装置,当煤电水中,煤矿废水的比例>50%时,进入浓缩装置的陶瓷膜过滤装置进行浓缩处理;当煤电水中,电厂废水的比例>50%,PLC 控制柜控制煤电水进入浓缩装置的滤膜高效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处理;当反应池中的在线电导率仪测得的煤电水的浊度<20NTU,矿化度< 15000mg/L时,PLC控制柜控制煤电水进入重介质沉砂池进行处理,得到浓缩后的煤电水;
同时,在运行中,当煤矿废水缓冲池中的液位传感器低于低液位时,PLC控制柜控制煤矿废水进水泵启动,开始进水,计量泵、循环泵、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均停止运行,直至液位传感器到达低液位以上恢复运行;当电厂废水缓冲池中的液位传感器低于低液位时,PLC 控制柜控制电厂废水进水泵启动,开始进水,计量泵、循环泵、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均停止运行,直至液位传感器到达低液位以上恢复运行;当液位传感器达到高液位时,PLC控制柜控制煤矿废水进水泵或电厂废水进水泵停止运行,停止进水;反应池的在线pH计的pH过低时,PLC控制柜控制反应池的计量泵启动,反应池内的提升泵和循环泵停止运行,当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显示值高于200mv时,PLC 控制柜控制反应池的计量泵启动,反应池内的提升泵和循环泵停止运行;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陶瓷膜过滤装置跨膜压差大于3.1ba,PLC控制柜控制PLC控制柜控制进水泵、计量泵、循环泵、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停止运行;
S3、煤电水分盐:煤电水进入纳滤分盐系统,经纳滤分为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纳滤分盐缓冲池通过添加硫酸调节,纳滤分盐缓冲池缓冲池的pH过高时,纳滤分盐缓冲池的计量泵启动;
S4、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浓缩减量: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经浓缩减量系统处理,得到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
S5、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经结晶固化系统处理后,得到一价盐结晶、二价盐结晶和产水,产水回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2中,絮凝剂为聚铁,除硬剂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的投加比例为与反应池中的钙离子摩尔比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集成度高。煤矿废水电导率低,含盐量远远小于电厂废水,若直接将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掺一起相当于降低电厂废水浓度,会使下一步浓缩处理增加运行成本。但是,本实用新型煤矿废水除悬浮物后,先经过反渗透膜处理,浓缩到浓度接近电厂废水浓度后,再把两股水混合。
(2)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通过PLC系统控制各个装置的启停,遇到异常问题自动进入保护状态,系统运行安全、高效。
(3)本实用新型投资成本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煤矿废水的预处理可以就地处理,比如在井下处理,处理后,产水直接回用。之后再与电厂废水混合后浓缩、固液分离,产出淡水回用,大大提高了煤矿废水的复用率。
(4)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总体处理费用。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氢根,而将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根便可成为废水软化药剂。为了保证碳酸氢根的有效利用,我们放弃了传统单线式预处理方案,决定将矿井富硬水与电厂高钙废水进行掺配协同预处理,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提出了高效低成本协同预处理方案,预计可节省碳酸钠药剂费用 300万元/年。
(5)本实用新型可以产生两种副产物。因为废水浓缩,系统运行会积累大量的硫酸根,硫酸根和钙离子结垢后,膜系统可能就此崩溃。根据传统工艺,可通过投加氯化钙来实现硫酸根的去除。但经过多次试验论证与经济性分析,最终摒弃了费用高昂的传统工艺,并根据实际水质情况,提出了精制两种工业盐方案,引入三级纳滤系统,可产生两种标准较高(可精制二级标准氯化钠、Ⅰ类一等品硫酸钠)的工业盐。该方案可比传统工艺节省氯化钙药剂费用860万元/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实施例1结构图;
图2为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实施例2结构图。
附图标记:
1、预处理系统;11、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1、反渗透装置本体;112、进水管;113、排水管;114、产水管;115、煤矿废水进水泵;12、煤矿废水缓冲池;121、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2、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3、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3、反应池;131、反应池本体;132、反应池进水管;133、反应池排水管; 14、浓缩系统;15、电厂废水缓冲池;151、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 152、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3、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4、电厂废水进水泵;2、膜分盐系统;21、纳滤分盐缓冲池;22、纳滤系统;21、一级纳滤装置;211、缓冲池本体;212、缓冲池进水管;213、缓冲池排水管;221、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2、一级进水管;2213、一级浓水管;2214、一级产水管;222、二级纳滤装置;2221、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2、二级进水管;2223、二级浓水管;2224、二级产水管;223、三级纳滤装置;2231、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2、三级进水管;2233、三级浓水管;2234、三级产水管;3、浓缩减量系统;31、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2、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3、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4、第二浓缩减量装置;4、结晶固化系统;41、第一结晶装置;42、第二结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将煤矿废水过滤浓缩后与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再进行反应和浓缩的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煤电水纳滤分成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的纳滤分盐系统2,用于将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浓缩的浓缩减量系统3,用于将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并得到固体盐和产水的结晶固化系统4和用于对预处理系统 1、纳滤分盐系统2、浓缩减量系统3和结晶固化系统4在线监控和智能处理的PLC控制柜5;
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用于过滤煤矿废水的悬浮物并进行浓缩的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煤矿废水缓冲池12,用于将预处理后的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并去除煤电水的悬浮物、胶质和调节硬度的反应池13,用于将煤电水浓缩减量的浓缩系统14和与反应池13相连的电厂废水缓冲池15;
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包括反渗透装置本体111,进水管112,排水管113,产水管114和煤矿废水进水泵115,进水管112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111一侧,排水管113和产水管114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111上相对于进水管112一侧,排水管113与进水管112相连,产水管114与煤矿废水缓冲池12相连煤矿废水进水泵115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111前端;
煤矿废水缓冲池12包括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和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 122设置在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一侧,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 设置在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上相对于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 一侧,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与反应池13相连;
反应池13包括反应池本体131,反应池进水管132和反应池排水管133,反应池进水管132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31一侧,反应池排水管133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31上相对于反应池进水管132一侧,反应池排水管133与浓缩装置14相连;
电厂废水缓冲池15包括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3和电厂废水进水泵154,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一侧的,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3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上相对于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一侧并与反应池进水管132相连,电厂废水进水泵154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前端;
纳滤分盐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纳滤分盐缓冲池21和纳滤装置 22;
浓缩减量系统3包括与纳滤装置22浓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与纳滤装置22淡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
结晶固化系统4包括与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相连的第一结晶装置 41和与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相连的第二结晶装置42;
煤矿废水缓冲池12、电厂废水缓冲池15、纳滤分盐缓冲池21、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内均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和压力传感器,反应池13内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在线电导率仪和液位传感器,浓缩装置14进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和在线硬度计,浓缩装置14的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浓缩装置14内部设置有提升泵、循环泵和在线电导率仪,纳滤装置22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纳滤装置22内部设置有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在线电导率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煤矿废水进水泵115、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压力传感器,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均与PLC控制柜 5相连。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将煤矿废水过滤浓缩后与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再进行反应和浓缩的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煤电水纳滤分成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的纳滤分盐系统2,用于将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浓缩的浓缩减量系统3,用于将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并得到固体盐和产水的结晶固化系统4和用于对预处理系统 1、纳滤分盐系统2、浓缩减量系统3和结晶固化系统4在线监控和智能处理的PLC控制柜5;
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用于过滤煤矿废水的悬浮物并进行浓缩的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煤矿废水缓冲池12,用于将预处理后的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并去除煤电水的悬浮物、胶质和调节硬度的反应池13,用于将煤电水浓缩减量的浓缩系统14和与反应池13相连的电厂废水缓冲池15;
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包括反渗透装置本体111,进水管112,排水管113,产水管114和煤矿废水进水泵115,进水管112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111一侧,排水管113和产水管114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111上相对于进水管112一侧,排水管113与进水管112相连,产水管114与煤矿废水缓冲池12相连煤矿废水进水泵115设置在反渗透装置本体111前端;
煤矿废水缓冲池12包括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和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设置在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一侧,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 设置在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上相对于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 一侧,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与反应池13相连;
反应池13包括反应池本体131,反应池进水管132和反应池排水管133,反应池进水管132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31一侧,反应池排水管133设置在反应池本体131上相对于反应池进水管132一侧,反应池排水管133与浓缩装置14相连;
电厂废水缓冲池15包括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3和电厂废水进水泵154,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一侧的,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3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上相对于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一侧并与反应池进水管132相连,电厂废水进水泵154设置在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前端;
纳滤分盐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纳滤分盐缓冲池21和纳滤装置 22;
缓冲池21包括缓冲池本体211,设置在缓冲池本体211一侧的缓冲池进水管212,设置在缓冲池本体211上相对于缓冲池进水管212 一侧的缓冲池排水管213,缓冲池本体211内部设置螺旋搅拌器、液位传感器、计量泵、提升泵、压力传感器和在线pH计,缓冲池进水管212与浓缩装置排水管143相连,螺旋搅拌器、液位传感器、计量泵、提升泵、压力传感器和在线pH计与PLC控制柜5相连;纳滤分盐缓冲池21内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和压力传感器;
纳滤装置22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纳滤装置221、二级纳滤装置 222和三级纳滤装置223;纳滤装置22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纳滤装置22内部设置有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在线电导率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
一级纳滤装置221包括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设置在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上的一级进水管2212,设置在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 上相对于一级进水管2212一侧的一级浓水管2213、一级产水管2214,一级进水管2212、一级浓水管2213和一级产水管2214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级进水管2212与浓缩装置14相连,压力传感器与PLC 控制柜5相连;
二级纳滤装置222包括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1,设置在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1上的二级进水管2222,设置在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1 上相对于二级进水管2222一侧的二级浓水管2223和二级产水管2224,二级进水管2222、二级浓水管2223和二级产水管2224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二级进水管2222与一级浓水管2223相连,压力传感器与PLC 控制柜5相连;
三级纳滤装置223包括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1,设置在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1上的三级进水管2232,设置在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1 上相对于三级进水管2232一侧的三级浓水管2233和三级产水管2234,三级进水管2232、三级浓水管2233和三级产水管2234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三级进水管2232与三级浓水管2223相连,压力传感器与 PLC控制柜5相连;
浓缩减量系统3包括与三级浓水管2223依次相连的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与三级产水管2234依次相连的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三级浓水管2233与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相连;
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与三级浓水管2233相连,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是ED膜装置或膜蒸馏装置或高压反渗透装置;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与三级产水管2234相连,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是ED膜装置或膜蒸馏装置或高压反渗透装置;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内均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和压力传感器;
一级产水管2214、二级产水管2224和三级产水管2234均与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相连;
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结晶固化系统4包括与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相连的第一结晶装置41和与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相连的第二结晶装置42;
第一结晶装置41包括第一蒸发结晶系统或第一诱导结晶系统的一种或两种;第一蒸发结晶系统是MVR强制循环蒸发结晶或多效蒸发结晶;第一诱导结晶系统包括第一缓冲池、第一结晶反应池、第一循环结晶池、第一固液分离池、第一干燥装置;
第二结晶装置42包括第二蒸发结晶系统或第二诱导结晶系统的一种或两种;第二蒸发结晶系统是MVR强制循环蒸发结晶或多效蒸发结晶;第二诱导结晶系统包括第二缓冲池、第二结晶反应池、第二循环结晶池、第二固液分离池、第二干燥装置;
煤矿废水缓冲池12、电厂废水缓冲池15、纳滤分盐缓冲池21、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内均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和压力传感器,反应池13内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在线电导率仪和液位传感器,浓缩装置14进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和在线硬度计,浓缩装置14的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浓缩装置14内部设置有提升泵、循环泵和在线电导率仪,纳滤装置22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纳滤装置22内部设置有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在线电导率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煤矿废水进水泵115、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压力传感器,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均与PLC控制柜 5相连。
实施例1-2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系统启动:PLC控制柜5设定控制参数,煤矿废水缓冲池12、电厂废水缓冲池15和反应池13的pH值设定为10.5~11.5,纳滤分盐缓冲池21缓冲池的pH值设定为4~6;陶瓷膜过滤装置跨膜压差设置为2.4~3.1bar,超过3.1bar时,系统自动反洗,反洗时间为5min,纳滤装置22跨膜压差设置为0.1bar;设置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值高限200mv;控制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启动;
S2、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的预处理:PLC控制柜5控制煤矿废水进水泵115和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启动,煤矿废水经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去除悬浮物并浓缩后进入煤矿废水缓冲池12,煤矿废水缓冲池12中的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液位到达高液位时反馈给PLC控制柜5, PLC控制柜5将煤矿废水进水泵115停止运行,PLC控制柜5控制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向电厂废水缓冲池15输入电厂废水;煤矿废水缓冲池 12的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缓冲池15电厂废水进入反应池13,煤矿废水和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煤电水在投加的絮凝剂和除硬药剂的作用下,去除悬浮物、胶质和硬度后进入浓缩装置14,当煤电水中,煤矿废水的比例>50%时,进入浓缩装置14的陶瓷膜过滤装置进行浓缩处理;当煤电水中,电厂废水的比例>50%,PLC控制柜5控制煤电水进入浓缩装置14的滤膜高效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处理;当反应池13中的在线电导率仪测得的煤电水的浊度<20NTU,矿化度<15000mg/L 时,PLC控制柜5控制煤电水进入重介质沉砂池进行处理,得到浓缩后的煤电水;
同时,在运行中,当煤矿废水缓冲池12中的液位传感器低于低液位时,PLC控制柜5控制煤矿废水进水泵115启动,开始进水,计量泵、循环泵、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均停止运行,直至液位传感器到达低液位以上恢复运行;当电厂废水缓冲池15中的液位传感器低于低液位时,PLC控制柜5控制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启动,开始进水,计量泵、循环泵、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均停止运行,直至液位传感器到达低液位以上恢复运行;当液位传感器达到高液位时,PLC控制柜5控制煤矿废水进水泵115或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停止运行,停止进水;反应池13的在线pH计的pH过低时,PLC控制柜5控制反应池13的计量泵启动,反应池13内的提升泵和循环泵停止运行,当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显示值高于200mv时,PLC控制柜5控制反应池13的计量泵启动,反应池13内的提升泵和循环泵停止运行;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陶瓷膜过滤装置跨膜压差大于3.1ba,PLC控制柜5控制PLC控制柜 5控制进水泵、计量泵、循环泵、螺旋搅拌器、提升泵停止运行;
絮凝剂为聚铁,除硬剂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的投加比例为与反应池中的钙离子摩尔比1:1;
S3、煤电水分盐:煤电水进入纳滤分盐系统2,经纳滤分为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纳滤分盐缓冲池21通过添加硫酸调节,纳滤分盐缓冲池21缓冲池的pH过高时,纳滤分盐缓冲池21的计量泵启动;
S4、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浓缩减量: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经浓缩减量系统3处理,得到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
S5、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浓缩后的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二价盐溶液经结晶固化系统4处理后,得到一价盐结晶、二价盐结晶和产水,产水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将煤矿废水过滤浓缩后与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再进行反应和浓缩的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所述煤电水纳滤分成一价盐溶液和二价盐溶液的纳滤分盐系统(2),用于将所述一价盐溶液和所述二价盐溶液浓缩的浓缩减量系统(3),用于将浓缩后的所述一价盐溶液和浓缩后的所述二价盐溶液结晶固化并得到固体盐和产水的结晶固化系统(4)和用于对所述预处理系统(1)、所述纳滤分盐系统(2)、所述浓缩减量系统(3)和所述结晶固化系统(4)在线监控和智能处理的PLC控制柜(5);
所述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用于过滤所述煤矿废水的悬浮物并进行浓缩的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煤矿废水缓冲池(12),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所述煤矿废水和所述电厂废水混合成煤电水并去除所述煤电水的悬浮物、胶质和调节硬度的反应池(13),用于将所述煤电水浓缩减量的浓缩系统(14)和与所述反应池(13)相连的电厂废水缓冲池(15);
所述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包括反渗透装置本体(111),进水管(112),排水管(113),产水管(114)和煤矿废水进水泵(115),所述进水管(112)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装置本体(111)一侧,所述排水管(113)和所述产水管(114)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装置本体(111)上相对于所述进水管(112)一侧,所述排水管(113)与所述进水管(112)相连,所述产水管(114)与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12)相连所述煤矿废水进水泵(115)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装置本体(111)前端;
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12)包括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和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设置在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一侧,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设置在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本体(121)上相对于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22)一侧,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23)与所述反应池(13)相连;
所述反应池(13)包括反应池本体(131),反应池进水管(132)和反应池排水管(133),所述反应池进水管(132)设置在所述反应池本体(131)一侧,所述反应池排水管(133)设置在所述反应池本体(131)上相对于所述反应池进水管(132)一侧,所述反应池排水管(133)与所述浓缩系统(14)相连;
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15)包括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3)和电厂废水进水泵(154),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设置在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一侧的,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排水管(153)设置在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上相对于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进水管(152)一侧并与所述反应池进水管(132)相连,所述电厂废水进水泵(154)设置在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本体(151)前端;
所述纳滤分盐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纳滤分盐缓冲池(21)和纳滤系统(22);
所述浓缩减量系统(3)包括与所述纳滤系统(22)浓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与所述纳滤系统(22)淡水口依次相连的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和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
所述结晶固化系统(4)包括与所述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相连的第一结晶装置(41)和与所述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相连的第二结晶装置(42);
所述煤矿废水缓冲池(12)、所述电厂废水缓冲池(15)、所述纳滤分盐缓冲池(21)、所述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和所述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内均设置有计量泵、螺旋搅拌器、在线pH计、液位传感器、提升泵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应池(13)内设置有所述计量泵、所述螺旋搅拌器、所述在线pH计、在线电导率仪和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浓缩系统(14)进水端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和在线硬度计,所述浓缩系统(14)的排水端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浓缩系统(14)内部设置有所述提升泵、循环泵和所述在线电导率仪,所述纳滤系统(22)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纳滤系统(22)内部设置有所述在线pH计、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在线电导率仪、所述在线硬度计和在线碱度计,所述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和所述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的进水端和排水端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煤矿废水进水泵(115)、所述电厂废水进水泵(154)、压力传感器,所述计量泵、所述螺旋搅拌器、所述在线pH计、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提升泵、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所述在线硬度计和所述在线碱度计均与所述PLC控制柜(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废水预处理装置(11)采用有机金属陶瓷超滤膜;所述浓缩系统(14)是管式膜过滤装置或陶瓷膜过滤装置或重介质沉砂池或滤膜高效固液分离系统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池(21)包括缓冲池本体(211),设置在所述缓冲池本体(211)一侧的缓冲池进水管(212),设置在所述缓冲池本体(211)上相对于所述缓冲池进水管(212)一侧的缓冲池排水管(213),所述缓冲池本体(211)内部设置所述螺旋搅拌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计量泵、所述提升泵、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在线pH计,所述缓冲池进水管(212)与所述浓缩装置排水管(113)相连,所述螺旋搅拌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计量泵、所述提升泵、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在线pH计与所述PLC控制柜(5)相连;
所述纳滤系统(22)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纳滤装置(221)、二级纳滤装置(222)和三级纳滤装置(223);
所述一级纳滤装置(221)包括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设置在所述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上的一级进水管(2212),设置在所述一级纳滤装置本体(2211)上相对于所述一级进水管(2212)一侧的一级浓水管(2213)、一级产水管(2214),所述一级进水管(2212)、所述一级浓水管(2213)和所述一级产水管(2214)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一级进水管(2212)与所述浓缩系统(14)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柜(5)相连;
所述二级纳滤装置(222)包括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1),设置在所述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1)上的二级进水管(2222),设置在所述二级纳滤装置本体(2221)上相对于所述二级进水管(2222)一侧的二级浓水管(2223)和二级产水管(2224),所述二级进水管(2222)、所述二级浓水管(2223)和所述二级产水管(2224)均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二级进水管(2222)与所述一级浓水管(2213)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柜(5)相连;
所述三级纳滤装置(223)包括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1),设置在所述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1)上的三级进水管(2232),设置在所述三级纳滤装置本体(2231)上相对于所述三级进水管(2232)一侧的三级浓水管(2233)和三级产水管(2234),所述三级进水管(2232)、所述三级浓水管(2233)和所述三级产水管(2234)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三级进水管(2232)与所述三级浓水管(2233)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柜(5)相连;
所述三级浓水管(2233)与所述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相连;
所述一级产水管(2214)、所述二级产水管(2224)和所述三级产水管(2234)均与所述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缩减量缓冲池(31)与所述三级浓水管(2233)相连,所述第一浓缩减量装置(32)是ED膜装置或膜蒸馏装置或高压反渗透装置;所述第二浓缩减量缓冲池(33)与所述三级产水管(2234)相连,所述第二浓缩减量装置(34)是ED膜装置或膜蒸馏装置或高压反渗透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晶装置(41)包括第一蒸发结晶系统或第一诱导结晶系统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一蒸发结晶系统是MVR强制循环蒸发结晶或多效蒸发结晶;所述第一诱导结晶系统包括第一缓冲池、第一结晶反应池、第一循环结晶池、第一固液分离池、第一干燥装置;
所述第二结晶装置(42)包括第二蒸发结晶系统或第二诱导结晶系统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二蒸发结晶系统是MVR强制循环蒸发结晶或多效蒸发结晶;所述第二诱导结晶系统包括第二缓冲池、第二结晶反应池、第二循环结晶池、第二固液分离池、第二干燥装置。
CN202120032862.8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781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2862.8U CN214781289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2862.8U CN214781289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1289U true CN21478128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6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2862.8U Active CN214781289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12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9028A (zh) * 2021-01-07 2021-06-18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9028A (zh) * 2021-01-07 2021-06-18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1319B (zh) 一种污水零排放的塑料周转箱清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628186A (zh) 一种废水零排放工艺中钠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循环利用系统
CN214781289U (zh)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
CN106892524A (zh) 一种三价铬钝化电镀漂洗水处理方法
CN110790437A (zh) 一种高盐废水处理回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7130076U (zh)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CN217578557U (zh) 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选择性电渗析浓缩分盐资源化系统
CN217809055U (zh) 一种管式膜工业再生水系统
CN112979028A (zh)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6737825U (zh) 电厂脱硫废水单因素深度软化与污泥资源化的处理系统
CN214400101U (zh) 一种疏干水的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14990733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洗液预处理系统
CN214270482U (zh) 一种用于碱性高钙废水去除钙离子的处理系统
CN204981428U (zh) 一种含氟污水处理装置
CN204958620U (zh) 一种采用管式微滤膜的含磷酸根废水处理系统
CN205803169U (zh) 一种褐藻胶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5295010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回收系统
CN211896583U (zh)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CN214654115U (zh)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115465991A (zh) 磷酸铁母液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557291A (zh) 一种光伏废水零排放工艺
CN106673269A (zh) 含镍废水处理系统
CN112830600A (zh) 一种煤电一体化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1842716U (zh) 电镀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09809703U (zh) 一种一次盐水粗滤器清洗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盐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39 6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neng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GUOD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NER MONGOLIA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501, 502, 5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uoneng Lang Xin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NER MONGOLIA ENER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