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0037U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70037U CN214770037U CN202121241761.8U CN202121241761U CN214770037U CN 214770037 U CN214770037 U CN 214770037U CN 202121241761 U CN202121241761 U CN 202121241761U CN 214770037 U CN214770037 U CN 2147700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angle
- shaft
- clamping arm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焊接治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包括轴筒、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杆;轴筒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滑槽,第二夹臂上设置有与弧形滑槽对应的轴杆;第一夹臂与轴筒固定连接,第二夹臂通过轴杆与弧形滑槽的配合,转动连接在轴筒上;轴杆在轴筒内侧设置有锁止件,第二夹臂在轴筒上转动至与第一夹臂呈预设角度,并通过调节锁止件实现转动锁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可以相对转动的夹臂在轴筒上的配合连接,实现对待焊接产品的夹持固定,该焊接夹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快捷,扭动轻松,可以有效解决各个焊接角度的焊接产品的有效夹持,增加了焊接夹具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焊接治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在五金行业中,焊接属于常规的加工工艺,在各种类型的产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焊接夹具是为保证焊件尺寸大小,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防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夹具。在目前加工制造中,车间中采用的焊接夹具多为简易直角夹紧装置,其结构单一,只能针对直角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日益丰富的五金产品的加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当前焊接夹具结构单一,仅能针对直角产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包括轴筒、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设置有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杆;所述轴筒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对应的轴杆;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轴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臂通过轴杆与弧形滑槽的配合,转动连接在所述轴筒上;所述轴杆在轴筒内侧设置有锁止件,所述第二夹臂在轴筒上转动至与第一夹臂呈预设角度,并通过调节所述锁止件实现转动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可调节角度为0-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轴筒底部设置有角度盘,所述角度盘的起点或终点与所述第一夹臂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为螺母,所述轴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件对应的外螺纹,所述锁止件螺纹安装在所述轴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靠近轴筒一端均设置有抵接块,所述第一夹臂通过抵接块与所述轴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轴杆设置在所述抵接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块为直角凸块,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抵接块的直角向轴筒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抵接块沿所述轴筒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夹持杆分别可调节安装在所述定位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杆包括调节端和夹持端,所述夹持杆的夹持端靠近所述抵接块设置,所述夹持杆的夹持端与抵接块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端端部设置有螺母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与夹持杆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杆侧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夹持杆螺纹安装在所述定位座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可以相对转动的夹臂在轴筒上的配合连接,实现对待焊接产品的夹持固定,该焊接夹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快捷,扭动轻松,可以有效解决各个焊接角度的焊接产品的有效夹持,增加了焊接夹具的实用性,解决了焊接夹具仅能用于对单一角度焊接产品进行夹持的问题。同时,该夹具的夹持力度可控,夹紧和松懈可以根据夹持杆的行程来调节其推扭力,保证夹持夹具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夹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夹具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夹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夹具直角旋转角度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夹具直角旋转角度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夹具0度旋转角度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夹臂的局部结构图。
其中:
轴筒为10,弧形滑槽为11,角度盘为12,
第一夹臂为20,夹持杆为21,抵接块为22,定位座为23;
第二夹臂为30,锁止件为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焊接夹具的立体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主要用于对进行焊接的产品进行夹持,保证产品在焊接过程中稳定,同时保证焊接角度的准确可靠。
在具体结构方面,请参阅图1-7,该焊接夹具包括轴筒10、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其中,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上设置有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杆21,该夹持杆21用于根据产品的宽度厚度进行调节,以完成产品在夹臂上的夹持。在两个夹臂的连接方面,轴筒10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滑槽11,对应的,第二夹臂30上设置有与弧形滑槽11对应的轴杆,三者的具体连接关系为,第一夹臂20与轴筒10固定连接,第二夹臂30通过轴杆与弧形滑槽11的配合,转动连接在轴筒10上,焊接夹具通过调节第二夹臂30的转动,来调节第一夹臂20与第二夹臂30之间的角度,进而确定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上产品的焊接角度。更为具体的,轴杆在轴筒10内侧设置有锁止件40,当第二夹臂30在轴筒10上转动至与第一夹臂20呈预设角度,并通过调节锁止件40实现转动锁止。优选的,该锁止件40为螺母,同时,轴杆上设置有与锁止件40对应的外螺纹,该锁止件40螺纹安装在轴杆上,当需要锁止时,锁止件40通过螺纹旋转贴近轴筒10内壁,并锁紧第二夹臂30。
例如,当操作人员通过焊接夹具对两段角铁进行焊接时,根据两段角铁所需焊接角度,转动第二夹臂30,调节第一夹臂20与第二夹臂30之间的角度,确定角度后,调节锁止件40,固定该焊接角度。完成角度调节后,将两段角铁分别放置在夹臂上,两角铁的焊接端抵接,调节夹持臂,将角铁固定在夹臂上,进行后续焊接操作。
该实施例的好处在于,该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可以相对转动的夹臂在轴筒10上的配合连接,实现对待焊接产品的夹持固定,该焊接夹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快捷,扭动轻松,可以有效解决各个焊接角度的焊接产品的有效夹持,增加了焊接夹具的实用性,解决了焊接夹具仅能用于对单一角度焊接产品进行夹持的问题。同时,该夹具的夹持力度可控,夹紧和松懈可以根据夹持杆21的行程来调节其推扭力,保证夹持夹具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1-7,以下提供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之间的可调节角度为0-180度,当焊接角度为0度时,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处于一个直线上,当焊接角度为180度时,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相抵接,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筒10底部设置有角度盘12,角度盘12的起点或终点与第一夹臂20齐平,具体的,当调节角度时,可以同第二夹臂30与角度盘12的对齐处查看具体旋转角度,例如,当所需焊接角度为90度,调节第二夹臂30的同时,查看第二夹臂30在角度盘12上的对齐边所对应的角度值,当角度值处于90度时,说明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之间的角度为90度。
在两个夹臂的具体结构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靠近轴筒10一端均设置有抵接块22,第一夹臂20通过抵接块22与轴筒10固定连接,第二夹臂30的轴杆设置在抵接块22上。优选的,该抵接块22为直角凸块,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抵接块22的直角向轴筒10方向设置,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抵接块22沿轴筒10对称设置。抵接块22主要用于实现第一夹臂20或第二夹臂30与轴筒10之间的连接,同时,抵接块22用于和待焊接产品进行抵接,该焊接夹具通过夹持杆21将待焊接产品定位在抵接块22上。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个优选,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座23,其中,定位座23上设置有与夹持杆21对应的通孔,具体的,该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而夹持杆21侧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夹持杆21螺纹安装在定位座23上,操作人员通过旋转夹持杆21来调节夹持杆21在夹臂上的行程,进而将待焊接产品定位在抵接块22上。
更为优选的,夹持杆21包括有调节端和夹持端,具体的,夹持杆21在调节端上设置有旋转把手,而在夹持端的端部上设置有螺母套,更为具体的,夹持杆21的夹持端靠近抵接块22设置,夹持杆21的夹持端与抵接块2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空间。
为了更好的操作体验,提供本实施例的一个详细实施方案,具体的,当需要对焊接产品进行夹持时,调松锁止件40后,操作人员对第二夹臂30进行转动,将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形成夹角,第一夹臂20的转杆通过轴筒10的弧形滑槽11进行滑动,根据角度盘12上的度数旋转到所需要的角度,再扭转轴筒10内的锁止件40,即螺母向右旋转锁紧轴套,锁止件40压迫在轴筒10上的力度增加,锁紧的力度越大,固定到所需要的角度。当然,在需要取消锁紧时,通过将螺母向左旋转,轴套上的力度减小,轴套压迫在轴筒10上的力度减小,锁紧的力度越小,夹臂的转动阻尼就越小,进而恢复其转动功能。
确定焊接角度后,将产品放置在抵接块22与夹持杆21之间,对齐产品的焊接端,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夹持杆21的夹持端转动夹持杆21,使夹持杆21的调节端贴近产品,并在后续转动中,将产品压紧在抵接块22上,实现产品的定位,并进行后续的焊接。本实施例的焊接夹具可以用于角铁、角钢、方通、扁通、圆管等焊接产品中,其实用性强,稳定可靠,便于操作,而且结构不复杂。相对于单一90°直角锁紧的夹具,本焊接夹具能够保证功能操作性,同时,本焊接夹具加入了角度盘12,从而解决了传统焊接人为的拿角度尺去测量导致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筒(10)、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所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上设置有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杆(21);所述轴筒(10)的侧面设置有弧形滑槽(11),所述第二夹臂(30)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11)对应的轴杆;所述第一夹臂(20)与所述轴筒(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臂(30)通过轴杆与弧形滑槽(11)的配合,转动连接在所述轴筒(10)上;所述轴杆在轴筒(10)内侧设置有锁止件(40),所述第二夹臂(30)在轴筒(10)上转动至与第一夹臂(20)呈预设角度,并通过调节所述锁止件(40)实现转动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之间的可调节角度为0-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筒(10)底部设置有角度盘(12),所述角度盘(12)的起点或终点与所述第一夹臂(20)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40)为螺母,所述轴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件(40)对应的外螺纹,所述锁止件(40)螺纹安装在所述轴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靠近轴筒(10)一端均设置有抵接块(22),所述第一夹臂(20)通过抵接块(22)与所述轴筒(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臂(30)的轴杆设置在所述抵接块(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22)为直角凸块,所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抵接块(22)的直角向轴筒(10)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抵接块(22)沿所述轴筒(10)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座(23),所述夹持杆(21)分别可调节安装在所述定位座(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21)包括调节端和夹持端,所述夹持杆(21)的夹持端靠近所述抵接块(22)设置,所述夹持杆(21)的夹持端与抵接块(2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端端部设置有螺母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23)设置有与夹持杆(21)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杆(21)侧面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夹持杆(21)螺纹安装在所述定位座(2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41761.8U CN214770037U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41761.8U CN214770037U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70037U true CN214770037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70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41761.8U Active CN214770037U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70037U (zh) |
-
2021
- 2021-06-03 CN CN202121241761.8U patent/CN2147700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31534B1 (en) | Clamping tool for aligning tubes | |
US6189878B1 (en) | Clamp for workpieces | |
US7878492B2 (en) | T-slot clamp | |
US8702081B2 (en) | Clamping device for clamping a plurality of workpieces at predetermined angles | |
CN209598563U (zh) | 多角度焊接施工夹具 | |
NZ583060A (en) | Cla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lamp | |
US3909889A (en) | Clamp | |
EP2776750B1 (en) | Clamp assembly | |
CN214770037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焊接夹具 | |
US4696460A (en) | Clamping apparatus | |
CN210649554U (zh) | 一种新型机械制造用夹具 | |
US4669170A (en) | Method of making a clamping device | |
CN113172379A (zh) | 一种旋转式适应复杂钢结构的焊接辅助设备 | |
CN210231964U (zh) | 一种激光切割用夹具 | |
US4282737A (en) | Hand operated be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tal bar, tubing and the like | |
CN2649267Y (zh) | 快速凸轮自锁台虎钳 | |
CN212044523U (zh) | 一种多功能卡簧钳 | |
CN209867976U (zh) | 一种连杆工件加工的专用夹具 | |
CN113441898A (zh) | 模板夹具、模板治具及焊接设备 | |
CN207289325U (zh) | 自适应焊接用角度夹具 | |
CN207858168U (zh) | 一种异形法兰快速夹紧夹具 | |
CN2801398Y (zh) | 一种自锁型大力钳 | |
CN217728434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夹具 | |
CN208811368U (zh) | 一种连接板多角度焊接夹具 | |
CN217045523U (zh) | 一种侧锁紧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