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760548U -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0548U
CN214760548U CN202121115730.8U CN202121115730U CN214760548U CN 214760548 U CN214760548 U CN 214760548U CN 202121115730 U CN202121115730 U CN 202121115730U CN 214760548 U CN214760548 U CN 214760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pot body
opening
laye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57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明
陈雅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chua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ichua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ichua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ichua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157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0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0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0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涉及厨房炊具技术领域,包括锅体本身和支座,锅体本身设置在支座上,锅体本身包括外层锅体以及内嵌于外层锅体的内层锅体,内层锅体的锅口内径略小于外侧锅体的锅口内径,内层锅体的锅底内径小于锅口内径,内层锅体的深度小于外层锅体的深度,内层锅体与外层锅体的锅口相接,从而使内、外锅体之间形成一个可注水的夹层空间;内层锅体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夹层空间相通的通气孔,每个通气孔都连接有一根蒸汽导管,蒸汽导管的一端连接通气孔,另一端延伸至内层锅体中;外层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可避免急火高温时局部过热导致面条粘在锅底的问题,短时持续加热也不易烧糊,加热完毕后,夹层中的水还可起保温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炊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背景技术
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锅的使用历史悠久,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目前的锅,不管是哪一种类型,传统的柴火加热、电磁炉加热、煤气加热是直接加热方式。在加热过程中,锅体的温度会不断升高,锅体本身不能将温度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当煮粘附性较强的食物时,食物附着在锅底上,锅底无限制地升温,产生局部过热,容易造成糊锅或者粘锅,也会使锅内的汤水一直过热蒸发,汤水蒸发减少会影响味道,同时会使汤水食材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嘌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食物容易粘附锅底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包括锅体本身和支座,锅体本身设置在支座上,锅体本身包括外层锅体以及内嵌于外层锅体的内层锅体,内层锅体的锅口内径略小于外侧锅体的锅口内径,内层锅体的锅底内径小于锅口内径,内层锅体的深度小于外层锅体的深度,内层锅体与外层锅体的锅口相接,从而使得内、外锅体之间形成一个可注水的夹层空间;内层锅体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夹层空间相通的通气孔,通气孔连接有一根蒸汽导管,蒸汽导管的一端连接通气孔,另一端延伸至内层锅体中;外层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橡胶圈,内层锅体的锅口与外层锅体的锅口相接处设有橡胶圈。
优选地,外层锅体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保持夹层空间内部水位高度的液位控制器。
优选地,通气孔设置在内层锅体靠近锅口的侧壁上。
优选地,通气孔的数量至少为4个。
进一步来说,蒸汽导管的上端通过通气孔延伸至夹层空间中,所述蒸汽导管的下端延伸至内层锅体的底部。
优选地,加热装置的数量至少1个。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水传热升温的是间接加热方式,传统的柴火加热、电磁炉加热、煤气加热是直接加热方式,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在同样的高温状态下所产生的热能性质不一样。通过水蒸气加热的温度是均衡的、柔性的,并且由于内层锅体的底部没有直接与高温下的加热装置接触,而是通过夹层空间内的高温水逐渐升温,故可避免急火高温时局部过热导致食物粘在锅底的问题,短时持续加热也不易烧糊,夹层空间加入的为高温的开水,水蒸气可通过蒸汽导管导入内层锅体底部对水进行加热,减少热能损失及补充内层锅体以蒸发而损失水分。加热完毕后,夹层中的水还可起保温作用,比较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图;
附图标记:
1——锅体本身 2——支座 3——内层锅体
4——外层锅体 5——夹层空间 6——通气孔
7——蒸汽导管 8——加热装置 9——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如图1、2所示,包括锅体本身1和支座2,锅体本身1包括外层锅体4以及内嵌于外层锅体4的内层锅体3,内层锅体3的锅口内径略小于外层锅体4的锅口内径,内层锅体3的锅底内径小于锅口内径,内层锅体3的深度小于外层锅体4的深度,内层锅体3与外层锅体4的锅口相接,从而使得内层锅体3与外层锅体4之间形成一个可注水的夹层空间5,夹层空间5中注有适量水;内层锅体3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夹层空间5相通的通气孔6,通气孔连接有一根蒸汽导管7,蒸汽导管7的一端连接通气孔6,另一端延伸至内层锅体3中;外层锅体4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8;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具体来说,内层锅体3的锅口与外层锅体4的锅口相接处设有橡胶圈9,使得夹层空间5密闭,夹层空间5中的水蒸气只能通过蒸汽导管7进入内层锅体3中。
具体来说,外层锅体4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保持夹层空间5内部水位高度的液位控制器,本实施例中选用市面上现有的能耐高温的液位传感器即可,往容器中注水以及限制水位是现有技术中相对成熟的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支座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支座有4条撑脚,在距离撑脚下端的四分之一处设置有横杆,每相邻的两条撑脚通过横杆连接固定,锅体本身1放置在4条撑脚之间并通过撑脚的上端部与锅体本身1的外沿接触;在撑脚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条用于连接相对的两条撑脚横杆,还可以防止锅体本身1因撑脚不稳而滑落,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具体来说,通气孔6设置在内层锅体3靠近锅口的侧壁上。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通气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通气孔6的数量。
具体来说,蒸汽导管7的上端通过通气孔6延伸至夹层空间5,蒸汽导管7的下端延伸至内层锅体3的底部,蒸汽导管7的管壁与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具体来说,在日常使用中为了使烹饪速度加快,可以适量的增加过减少蒸汽导管7的数量。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8的数量是5个,根据日常使用的需要,可适量增加或减少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不会出现因为自身发热产生绝缘老化的问题而引起漏电等安全事故隐患,具体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以烹饪粉面、粥、浓汤等较为粘稠、粘附较强的食物;接下来以面条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采用常规方式往夹层空间5中注入适量水,在内层锅体3中也加入用于煮面条的水,通过加热装置8加热夹层空间5的水,从而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蒸汽导管7导入内层锅体3进行加热,夹层空间5的水加热后可以将热能传给内层锅体3,内层锅体3的水与蒸汽导管7的管壁接触也可以传导热量加快烹饪速度,使得内层锅体3的水加热沸腾后放入面条,由于水蒸气是通入内层锅体3的底部且锅底的温度不超过水蒸气的温度,所以面条不会大量粘附在锅底而导致糊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水传热升温的是间接加热方式,传统的柴火加热、电磁炉加热、煤气加热是直接加热方式,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在同样的180度高温状态下所产生的热能性质不一样。通过水蒸气加热产生的温度是均衡的、柔性的,并且由于内层锅体的底部没有直接与高温下的加热装置接触,而是通过夹层空间内的高温水逐渐升温,故可避免急火高温时局部过热导致面条粘在锅底的问题,短时持续加热也不易烧糊,夹层空间加入的为高温的开水,水蒸气可通过蒸汽导管导入内层锅体底部对水进行加热,减少热能损失及补充内层锅体以蒸发而损失水分。加热完毕后,夹层中的水还可起保温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包括锅体本身(1)和支座(2),锅体本身(1)设置在支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本身(1)包括外层锅体(4)以及内嵌于外层锅体(4)的内层锅体(3),所述内层锅体(3)的锅口内径略小于外层锅体(4)的锅口内径,所述内层锅体(3)的锅底内径小于锅口内径,所述内层锅体(3)的深度小于外层锅体(4)的深度,所述内层锅体(3)的锅口与外层锅体(4)的锅口相接,从而使得内层锅体(3)与外层锅体(4)之间形成一个可注水的夹层空间(5);所述内层锅体(3)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夹层空间(5)相通的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连接有一根蒸汽导管(7),所述蒸汽导管(7)的一端连接通气孔(6),另一端延伸至内层锅体(3)中;所述外层锅体(4)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圈(9),所述内层锅体(3)的锅口与外层锅体(4)的锅口相接处设有橡胶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锅体(4)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保持夹层空间(5)内部水位高度的液位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6)设置在内层锅体(3)靠近锅口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6)的数量为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管(7)的上端通过通气孔(6)延伸至夹层空间(5)中,所述蒸汽导管(7)的下端延伸至内层锅体(3)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8)的数量至少1个。
CN202121115730.8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Active CN214760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5730.8U CN214760548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5730.8U CN214760548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0548U true CN214760548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6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5730.8U Active CN214760548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0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72517A1 (en) Vacuum cooking or warming appliance
CN201743469U (zh) 多功能电热炊具
CN204207577U (zh) 一种电水壶
WO2015109156A1 (en) Cook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CN109431251A (zh) 一种具有混热养生功效的智能升降火锅
CN214760548U (zh) 一种不易粘锅底的双层锅具
CN202604637U (zh) 带有煲汤、煲饭装置的多功能面包机
CN105520502B (zh) 一种蒸煎机及蒸煎土豆的制作方法
CN204318408U (zh) 一种复底蒸气循环烹饪全能砂锅
CN102370421A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01701060U (zh) 一种电陶烧烤炉
KR101350636B1 (ko) 다용도 조리기구
CN207101096U (zh) 一种带有导热管的烤锅
CN204722808U (zh) 一种电能水蒸汽加热烹饪锅
CN201048841Y (zh) 一种石材蒸汽锅
CN202277212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106923649A (zh) 介质间接加热锅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23871U (zh) 一种斜面加热防糊底食品烹调电器
CN104887056A (zh) 一种自搅拌式节能保温电饭锅
CN205697318U (zh) 烧烤炉
CN213282599U (zh) 多功能蒸烤炊具
CN211984969U (zh) 锅具和烹饪装置
CN203302889U (zh) 带加热炊具的餐用保温装置
CN215738513U (zh) 一种带有披萨板的陶瓷烧烤炉
CN2391515Y (zh) 一种热菜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