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预制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预制构件通过模具在工厂中预先用混凝土制成,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在预制构件内部具有现浇空腔,在现场施工时,装配完预制构件后,向现浇空腔内现场浇筑混凝土。
发明人发明过一种预制构件,内部具有横向间隔排列的现浇空腔,这些现场空腔可以由预制构件内部的芯模形成(参见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12589971A)。
预制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使用木方垫在预制构件的底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例如对于上述具有间隔排列现浇空腔的预制构件,相邻两个现浇空腔之间为混凝土肋,木方就垫在混凝土肋上。但是对于采用包含门口的预制构件,在门口两侧具有宽度较小的暗柱,其中的现浇空腔已经占据了很大宽度,留给木方支撑的底面宽度更小,过于脆弱,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另外,在上下层预制构件的装配过程中,位于下层的预制构件要通过调平丝杆和铁片顶住上层预制构件,上述包含门口的预制构件也可能会因为暗柱处过于脆弱,承受不住支撑力导致损坏。
因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可以在预制构件门口两边内侧形成支撑,预防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构造有销孔;在预制构件门口的内缘构造有和所述连接部形状适配的连接槽,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可以插入到所述连接槽内,在预制构件门口上还构造有导通到所述连接槽的预留成孔,使得销子从所述预留成孔进入后能够插入所述销孔,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预制构件门口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通过加固工装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加固工装上设有顶紧所述预制构件门口内缘的顶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丝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施力状态为向内收以拉紧插入所述连接槽的所述销子,所述第二支撑杆也为长度可调节的丝杆,两端顶住所述预制构件门口的内缘,施力状态为向外扩。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臂;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臂靠近所述预制构件门口内缘的一侧,支撑臂远离所述预制构件门口内缘的一侧设置用于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连接的加固工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底部设置对预制构件门口内缘形成倾斜支撑的倾斜加固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的销孔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连接部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木方支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水平设置在预制构件门口两边侧内缘之间和/或,
所述支撑架倾斜设置在预制构件门口其中一边侧和顶边侧内缘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预制构件门口内缘设有支撑架,加强预制构件门口内侧脆弱的部分(如暗柱附近)的结构强度,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预防因局部受力过大造成的损坏,且支撑架的安装固定不需要在预制构件内预埋内丝,节约了预埋内丝产生的巨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支撑架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支撑架分拆、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构件门口上的连接槽和预留成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支撑架分拆、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门口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支撑架分拆、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固定连接部的销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用于在预制构件门口内缘构造连接槽和预留成孔的侧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11-第一支撑杆;12-连接部;120-销孔;13-加固工装;130-连接端;131-顶丝;14-第二支撑杆;15-支撑臂;150-倾斜加固板;2-预制构件门口;21-预留成孔;3-连接槽;4-销子;5-侧边模;51-钢板;52-钢板圆孔;6-木方支垫;7-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门口2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杆11,数量可以为一组或多组。第一支撑杆1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上构造有销孔120;在预制构件门口2的内缘构造有和连接部12形状适配的连接槽3,以使得连接部12可以插入到所述连接槽3内。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大体上呈沿着预制构件门口2高度方向竖向延展的片状,相应的在预制构件门口2的内缘设置扁平状的连接槽3。在预制构件门口2上还构造有导通到所述连接槽3的预留成孔21,使得销子4(如图9所示)从预留成孔21进入后能够插入销孔120,从而将第一支撑杆11和预制构件门口2固定。本实施例中,从预制构件门口2两侧的立面上,沿着预制构件厚度方向垂直向内侧开设预留成孔21,销子4进入到预留成孔21后,进一步进入到连接部12上的销孔120内,实现固定。连接部12上的销孔1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连接部12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为了在预制构件门口2内预留出连接槽3和预留成孔21,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模具,其作为侧边模5预留洞,插入长方形钢板51,在钢板圆孔52插入圆柱形工装,混凝土初凝时拆除,构件就产生了侧面长条形的连接槽3和正面的预留成孔21。
第一支撑杆11为长度可调节的丝杆,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预制构件门口2。例如,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可以采用相互丝扣连接的套管,通过调整丝扣来调整支撑杆的长度。
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通过加固工装13和连接部12连接,加固工装13上设有顶紧所述预制构件门口2内缘的顶丝131。本实施例中,加固工装13大体上呈片状,并具有和第一支撑杆11端部形状适配的连接端,通过销子7将两者固定。(如图3所示,加固工装13的一侧连接端130呈圆柱形,以和该第一支撑杆11用于调节长度的套管一端的形状适配,加固工装13的另一侧连接端130为扁平状,只起到固定的作用,不需要具有长度调节的功能)
结合图5-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还包括和第一支撑杆11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4;第一支撑杆11的施力状态为向内收以拉紧插入连接槽3的销子,第二支撑杆14也为长度可调节的丝杆,两端顶住预制构件门口2的内缘,施力状态为向外扩。通过调节丝杆,使得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1内收可拉紧插入的销子且保证两暗柱不外扩,下方第二支撑杆14外扩保证两暗柱不内收。
支撑架1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臂15,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4均可以通过支撑臂15和预制构件门口2内缘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设置在支撑臂15靠近预制构件门口2内缘的一侧,支撑臂15远离预制构件门口2内缘的一侧设置用于和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4的端部连接的加固工装13。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4均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
支撑臂15底部设置对预制构件门口2内缘形成倾斜支撑的倾斜加固板150,以增加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的下方设置木方支垫6,如设置在支撑臂15的下方,起到承托的作用。
上述介绍的支撑架1可以水平设置在预制构件门口2两边侧内缘之间(如图1、图5),形成水平的固定支撑,也可以设置在预制构件门口2其中一边侧和顶边侧内缘之间,形成斜向的固定支撑(如图7)。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