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7933U -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27933U CN214727933U CN202120325365.7U CN202120325365U CN214727933U CN 214727933 U CN214727933 U CN 214727933U CN 202120325365 U CN202120325365 U CN 202120325365U CN 214727933 U CN214727933 U CN 2147279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gear
- primary
- output shaft
- driving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涉及驱动桥总成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电机、三级减速齿轮组、第二电机、差速器、半轴和车轮,三级减速齿轮组包括与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一一级主动轮,与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二一级主动轮,以及与二级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三级主动锥齿轮,和三级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三级从动锥齿轮;三级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的壳体连接;半轴的一端和差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连接车轮;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分别设置在三级主动锥齿轮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不但节省底盘的安装空间,结构紧凑,而且扭矩增大的范围更广,可以适配于更多的车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桥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苛的汽车油耗目标及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开始考虑采用驱动电机替代传统发动机,并与减速器和差速器一起,组成电驱动桥系统,实现驱动系统的电动化。纯电动汽车作为能够缓解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均加大投入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新型纯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电力传动,与传统机械传动相比,电传动有很多优点,如整车结构布置,无级变速,提高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但是由于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限制,纯电动汽车无法最大化的发挥其优点,电机转速范围过宽和差速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日益突出。电机的传动方式变速比较小,不能够很好的实现电动机的变速输出,增加了电动机的工作强度,传动方式运行不平稳,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电动机的高速运转。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带有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电驱动桥,如中国专利CN211000771U公开了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电驱驱动桥,包括第一、二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第一、二半轴;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去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第一、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等特点;
现有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两个电机及减速器分别放置在桥壳前后两侧,在沿车架长度方向上占用尺寸过大,并未达到节约整车布置空间,增加动力电池布置的目的,且电机、减速器、差速器之间结构不够紧凑。其次,二级减速无法提供更大的扭矩,使得应用车型较为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不但节省底盘的安装空间,结构紧凑,而且扭矩增大的范围更广,可以适配于更多的车型。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包括第一电机、三级减速齿轮组、第二电机、差速器、半轴和车轮,其中
所述三级减速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一一级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一级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一级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一级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一二级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第二一级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一级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一级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一级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二二级主动齿轮,
以及与所述第一二级主动齿轮和第二二级主动齿轮同时啮合连接的二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二级从动齿轮同轴连接的三级主动锥齿轮,和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三级从动锥齿轮;
所述三级从动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结构相同,第一一级从动齿轮和第二一级从动齿轮结构相同,第一二级主动齿轮和第二二级主动齿轮结构相同;
所述半轴的一端和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轮;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一二级主动齿轮、第二二级主动齿轮和三级主动锥齿轮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所述三级从动锥齿轮、差速器和半轴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分别设置在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外部的第一电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外部的第二电机壳体、设置在所述三级减速齿轮组和差速器外部的集成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半轴外部的桥壳,所述第一电机壳体、第二电机壳体和桥壳分别通过螺栓和所述集成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同型号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相对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同轴连接,第一一级主动齿轮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与差速器、半轴轴线垂直布置,并将两个电机布置在电驱桥同侧的左右两端,平衡两侧受力,节省底盘的安装空间;减速器采用三级减速齿轮组,扭矩增大的范围更广,可以适配于更多的车型。此外,减速器与差速器之间通过三级主动锥齿轮和三级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结构紧凑,技术成熟,节约成本;
2、可以有效避免单电机时在持续高输出驱动时,由于电机发热从而导致的效率下降,提升整桥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动力传递路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输出轴,2-三级减速齿轮组,201-第一一级主动齿轮, 202-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3-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11-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2-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3-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04-二级从动齿轮,205-三级主动锥齿轮,206-三级从动锥齿轮,3-第二电机,301-第二电机输出轴,4-差速器,5-半轴,6-车轮,7-第一电机壳体, 8-第二电机壳体,9-集成壳体,10-桥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包括第一电机1、三级减速齿轮组2、第二电机3、差速器4、半轴5和车轮6,其中
所述三级减速齿轮组2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1的第一电机输出轴101同轴连接的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与所述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啮合连接的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2,与所述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2同轴连接的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与所述第二电机3的第二电机输出轴301同轴连接的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与所述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啮合连接的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2,与所述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2同轴连接的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
以及与所述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和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同时啮合连接的二级从动齿轮204,与所述二级从动齿轮204同轴连接的三级主动锥齿轮205,和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 205啮合连接的三级从动锥齿轮206;
所述三级从动锥齿轮206与所述差速器4的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结构相同,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2 和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2结构相同,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和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结构相同;
所述半轴5的一端和所述差速器4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轮6;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101、第二电机输出轴301、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和三级主动锥齿轮205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所述三级从动锥齿轮206、差速器4和半轴5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101和第二电机输出轴301分别设置在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205的左右两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动力传输路径如下:
动力传递路径:由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3输出的动力,经过三级减速器2中的三级减速齿轮组的减速增扭,由差速器4将动力经由半轴5传递到左右两侧的车轮6。
综上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3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同轴连接,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与差速器4、半轴6 轴线垂直布置,并将两个电机布置在电驱桥同侧的左右两端,平衡两侧受力,节省底盘的安装空间;减速器2采用三级减速齿轮组,扭矩增大的范围更广,可以适配于更多的车型。此外,减速器2与差速器4之间通过三级主动锥齿轮205和三级从动锥齿轮206啮合连接,结构紧凑,技术成熟,节约成本。
采用双电机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单电机时在持续高输出驱动时,由于电机发热从而导致的效率下降,提升整桥的传动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1外部的第一电机壳体7、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3外部的第二电机壳体8、设置在所述三级减速齿轮组2和差速器4外部的集成壳体9 和设置在所述半轴5外部的桥壳10,所述第一电机壳体7、第二电机壳体8和桥壳10分别通过螺栓和所述集成壳体9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壳体7和第二电机壳体8均为单独的电机壳体,方便于电机的拆检和维修;减速器2和差速器4共用同一壳体,使得整桥的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时,将第一电机壳体7、第二电机壳体8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到集成壳体9上,然后再将集成壳体9通过螺栓连接左右桥壳10连接,装配简单,拆检方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3为同型号电机,动力传输稳定,且便于管理。
作为优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101和第二电机输出轴301相对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205对称设置,结构更加紧凑,平衡动力传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三级减速齿轮组(2)、第二电机(3)、差速器(4)、半轴(5)和车轮(6),其中
所述三级减速齿轮组(2)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1)的第一电机输出轴(101)同轴连接的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与所述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啮合连接的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2),与所述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2)同轴连接的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与所述第二电机(3)的第二电机输出轴(301)同轴连接的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与所述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啮合连接的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2),与所述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2)同轴连接的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
以及与所述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和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同时啮合连接的二级从动齿轮(204),与所述二级从动齿轮(204)同轴连接的三级主动锥齿轮(205),和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205)啮合连接的三级从动锥齿轮(206);
所述三级从动锥齿轮(206)与所述差速器(4)的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一级主动齿轮(201)和第二一级主动齿轮(211)结构相同,第一一级从动齿轮(202)和第二一级从动齿轮(212)结构相同,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和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结构相同;
所述半轴(5)的一端和所述差速器(4)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轮(6);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101)、第二电机输出轴(301)、第一二级主动齿轮(203)、第二二级主动齿轮(213)和三级主动锥齿轮(205)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与所述三级从动锥齿轮(206)、差速器(4)和半轴(5)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101)和第二电机输出轴(301)分别设置在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205)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1)外部的第一电机壳体(7)、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3)外部的第二电机壳体(8)、设置在所述三级减速齿轮组(2)和差速器(4)外部的集成壳体(9)和设置在所述半轴(5)外部的桥壳(10),所述第一电机壳体(7)、第二电机壳体(8)和桥壳(10)分别通过螺栓和所述集成壳体(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3)为同型号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101)和第二电机输出轴(301)相对所述三级主动锥齿轮(205)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25365.7U CN214727933U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25365.7U CN214727933U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27933U true CN214727933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4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25365.7U Active CN214727933U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279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2649A (zh) * | 2024-06-21 | 2024-07-23 |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纯电动车辆用电驱系统 |
-
2021
- 2021-02-04 CN CN202120325365.7U patent/CN2147279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372649A (zh) * | 2024-06-21 | 2024-07-23 |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纯电动车辆用电驱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35437U (zh) | 一种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 | |
CN107972461A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双电机耦合器 | |
CN214727933U (zh) | 一种三级减速双电机垂直轴电驱动桥总成 | |
CN210733716U (zh) | 一种双电机单速二级减速平行轴电驱桥 | |
CN211000773U (zh) | 双电机单速二级减速带轮边减速独立悬架平行轴电驱桥 | |
CN110239326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对称电机分布式驱动系统 | |
CN212332294U (zh) | 一种带有两挡的三级平行齿轮减速非轴电桥 | |
CN111469605A (zh) | 一种集成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 |
CN212765499U (zh) | 一种同轴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 |
CN210309923U (zh) | 一种微型电动车一体式电动桥 | |
CN211335438U (zh) | 一种分开式双电机同轴轮边行星轮减速驱动桥 | |
CN212332285U (zh) | 一种三级行星排减速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 |
CN111923727A (zh) | 一种商用车用两档电驱动桥布置结构 | |
CN212332290U (zh) | 一种二级减速平行轴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 |
CN109955703B (zh) | 一种外挂式双电机驱动客车车桥总成 | |
CN212332293U (zh) | 一种集成式二级减速电驱动桥 | |
CN112519494A (zh) | 一种双电机单速二级减速平行轴电驱桥 | |
CN212765502U (zh) | 一种二级减速垂直轴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 |
CN210733715U (zh) | 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 |
CN2619829Y (zh) | 电动车用双电机输入减速器 | |
CN211000771U (zh) | 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电驱驱动桥 | |
CN210733713U (zh) | 双电机单速平行轴的电驱动桥 | |
CN212332295U (zh) | 一种采用圆柱齿轮差速器的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 |
CN212765501U (zh) | 一种三级行星齿轮减速轴安装电桥 | |
CN212765497U (zh) | 一种三级减速平行轴轴安装电桥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6 Address after: No. 9, Keyuan East 11th Road, High-tech Zone,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09 Patentee after: Yuchaixinlan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7005 No. 88 flyover West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