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4648U - 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54648U CN214654648U CN202120339793.5U CN202120339793U CN214654648U CN 214654648 U CN214654648 U CN 214654648U CN 202120339793 U CN202120339793 U CN 202120339793U CN 214654648 U CN214654648 U CN 2146546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mpensating
- communicated
- plates
- he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包括补偿管组,和横排管组,横排管组通过多个蝶阀连通有多个短节,横排管组和短节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封盖,补偿管组和多个短节连通,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板,封盖上连接有多个卡板,卡板上开设有滑孔,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杆,卡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拉板,拉板通过连接弹簧和卡板连接,连接板上开设有和卡杆匹配的卡槽,拉板上连接有拉环,其节省了倒换煤气时的工作量,加快了倒换煤气的速度,便于在使用炉头补偿时边炉2‑35#立火道的温度在标准范围内,减少了因喷嘴漏气而导致出现高温号的现象发生,节省了倒换煤气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焦炉炉头位置表面积大,散热较快,使炉头温度低且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生焦,导致出现推焦困难,需要使用补偿加热装置提高炉头温度,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在焦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
现有的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包括焦炉煤气横排管、下喷管、煤气调节装置和喷嘴,其在使用时,使1、2、70、71排的焦炉煤气横排管两端接出细管通入3排至69排的1眼及36眼下喷管处,同时使用混合煤气加热启用炉头补偿时,把第1、2、70、71排的横排管内煤气调节装置的喷嘴改成0#喷嘴,机焦侧的炉头补偿把0#盲板,换成1#盲板。
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倒换煤气需要的工作量较大,影响工作效率,并且0#喷嘴密封作用较差,造成煤气窜入不应着火的立火道,对炉温调整带来困难,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节省了倒换煤气时的工作量,加快了倒换煤气的速度,便于在使用炉头补偿时边炉2-35#立火道的温度在标准范围内,减少了因喷嘴漏气而导致出现高温号的现象发生,节省了倒换煤气的时间。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包括补偿管组,补偿管组包括补偿管一、补偿管二、补偿管三和补偿管四,还包括横排管组,横排管组包括1排红管、1排绿管、2排红管、2排绿管、70排红管、70排绿管、71排红管和71排绿管,横排管组通过多个蝶阀连通有多个短节,横排管组的顶端和短节的底端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封盖,补偿管组和多个短节连通,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横排管组和多个短节上,封盖上连接有多个卡板,卡板上开设有滑孔,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杆,卡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拉板,拉板通过连接弹簧和卡板连接,连接板上开设有和卡杆匹配的卡槽,拉板上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四的左端通过阀门和连接管与70排红管上的短节连通,补偿管四的右端通过阀门和补气管与1排绿管上的短节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一的末端通过阀门和新增管一与1排红管上的短节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三通过阀门和转接管与2排红管上的短节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二通过阀门和新增管二与2排绿管上的短节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二的末端通过阀门和新增管三与70排绿管上的短节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一通过阀门和新增管四与71排红管上的短节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偿管三通过阀门和接引管与71排绿管上的短节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炉头补偿加热装置,通过新增管一、新增管二、新增管三和新增管四便于将煤气从机侧接引到焦侧,通过补气管作为1排1#立火道炉头补气源,通过连接管便于将70排红管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四内,通过转接管便于将2排红管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三内,通过接引管便于将71排绿管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三内,其节省了倒换煤气时的工作量,加快了倒换煤气的速度,便于在使用炉头补偿时边炉2-35#立火道的温度在标准范围内,减少了因喷嘴漏气而导致出现高温号的现象发生,节省了倒换煤气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补偿管一;2、补偿管二;3、补偿管三;4、补偿管四;5、1排红管;6、1排绿管;7、2排红管;8、2排绿管;9、70排红管;10、70排绿管;11、71排红管;12、71排绿管;13、蝶阀;14、短节;15、封盖;16、连接板;17、卡板;18、卡杆;19、拉板;20、拉环;21、阀门;22、连接管;23、补气管;24、新增管一;25、转接管;26、新增管二;27、新增管三;28、新增管四;29、接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包括补偿管组,补偿管组包括补偿管一1、补偿管二2、补偿管三3和补偿管四4,还包括横排管组,横排管组包括1排红管5、1排绿管6、2排红管7、2排绿管8、70排红管9、70排绿管10、71排红管11和71排绿管12,横排管组通过多个蝶阀13连通有多个短节14,横排管组的顶端和短节14的底端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封盖15,补偿管组和多个短节14连通,补偿管四4的左端通过阀门21和连接管22与70排红管9上的短节14连通,补偿管四4的右端通过阀门21和补气管23与1排绿管6上的短节14连通,通过连接管22便于将70排红管9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四4内,通过补气管23作为1排1#立火道炉头补气源,补偿管一1的末端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一24与1排红管5上的短节14连通,便于将煤气从1排机侧接引到焦侧,补偿管三3通过阀门21和转接管25与2排红管7上的短节14连通,通过转接管25便于将2排红管7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三3内。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补偿管二2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二26与2排绿管8上的短节14连通,便于将煤气从2排机侧接引到焦侧,补偿管二2的末端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三27与70排绿管10上的短节14连通,便于将煤气从70排机侧接引到焦侧,补偿管一1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四28与71排红管11上的短节14连通,便于将煤气从71排机侧接引到焦侧,补偿管三3通过阀门21和接引管29与71排绿管12上的短节14连通,通过接引管29便于将71排绿管12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三3内,其节省了倒换煤气时的工作量,加快了倒换煤气的速度,便于在使用炉头补偿时边炉2-35#立火道的温度在标准范围内,减少了因喷嘴漏气而导致出现高温号的现象发生,节省了倒换煤气的时间,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板16,多个连接板16分别连接在横排管组和多个短节14上,封盖15上连接有多个卡板17,卡板17上开设有滑孔,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杆18,卡杆18远离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有拉板19,拉板19通过连接弹簧和卡板17连接,连接板16上开设有和卡杆18匹配的卡槽,通过连接弹簧便于带动卡杆18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对封盖15进行固定,拉板19上连接有拉环20,拉动拉环20,便于将卡杆18从卡槽的内部拉出,从而便于对封盖15进行拆卸。
综上所述,该炉头补偿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拉动拉环20,将封盖15安装在连接板16上,松开拉环20,通过连接弹簧带动卡杆18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对封盖15进行固定,通过新增管一24、新增管二26、新增管三27和新增管四28可以将煤气从机侧接引到焦侧,通过补气管23作为1排1#立火道炉头补气源,通过连接管22将70排红管9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四4内,通过转接管25将2排红管7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三3内,通过接引管29将71排绿管12内的煤气接引到补偿管三3内,通过阀门21对其进行开闭和流量控制,因此,其节省了倒换煤气时的工作量,加快了倒换煤气的速度,便于在使用炉头补偿时边炉2-35#立火道的温度在标准范围内,减少了因喷嘴漏气而导致出现高温号的现象发生,节省了倒换煤气的时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包括补偿管组,补偿管组包括补偿管一(1)、补偿管二(2)、补偿管三(3)和补偿管四(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排管组,横排管组包括1排红管(5)、1排绿管(6)、2排红管(7)、2排绿管(8)、70排红管(9)、70排绿管(10)、71排红管(11)和71排绿管(12),横排管组通过多个蝶阀(13)连通有多个短节(14),横排管组的顶端和短节(14)的底端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封盖(15),补偿管组和多个短节(14)连通,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板(16),多个连接板(16)分别连接在横排管组和多个短节(14)上,封盖(15)上连接有多个卡板(17),卡板(17)上开设有滑孔,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杆(18),卡杆(18)远离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有拉板(19),拉板(19)通过连接弹簧和卡板(17)连接,连接板(16)上开设有和卡杆(18)匹配的卡槽,拉板(19)上连接有拉环(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四(4)的左端通过阀门(21)和连接管(22)与70排红管(9)上的短节(14)连通,补偿管四(4)的右端通过阀门(21)和补气管(23)与1排绿管(6)上的短节(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一(1)的末端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一(24)与1排红管(5)上的短节(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三(3)通过阀门(21)和转接管(25)与2排红管(7)上的短节(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二(2)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二(26)与2排绿管(8)上的短节(1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二(2)的末端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三(27)与70排绿管(10)上的短节(1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一(1)通过阀门(21)和新增管四(28)与71排红管(11)上的短节(1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三(3)通过阀门(21)和接引管(29)与71排绿管(12)上的短节(14)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39793.5U CN214654648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39793.5U CN214654648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54648U true CN214654648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844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39793.5U Active CN214654648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54648U (zh) |
-
2021
- 2021-02-05 CN CN202120339793.5U patent/CN2146546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654648U (zh) | 一种炉头补偿加热装置 | |
CN201547780U (zh) | 上进风双喷燃烧器 | |
CN101696803B (zh) | 一种“t”形燃烧梁 | |
CN210855968U (zh) | 一种热回收焦炉双c型水平火道结构 | |
CN210945482U (zh) | 一种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管 | |
CN109579050A (zh) | 枕形板翅式涡轮发动机换热器 | |
CN112628724B (zh) | 一种双水平炉膛对冲布置的工业煤粉锅炉 | |
CN210945483U (zh) | 一种串联双元保护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管 | |
CN110684542A (zh) | 一种热回收焦炉双c型水平火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221924640U (zh) | 一种罐式炉挥发份通道用清灰枪组 | |
CN101701157A (zh) | 焦炉煤气加热的焦炉横排温度调节控制系统 | |
CN212355114U (zh) | 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火道结构 | |
CN218442252U (zh) | 生物质锅炉配风结构 | |
CN216769417U (zh) | 一种低氮方管及燃气热水设备 | |
CN203501212U (zh) | 一种双燃料燃烧室喷嘴自身引气清吹系统 | |
CN213681322U (zh) | 一种燃烧换热加热拉幅定型机 | |
CN216308243U (zh) | 一种分段式燃烧炉炉体结构 | |
CN205352066U (zh) | 一种窑炉用煤气除铁装置 | |
CN221344369U (zh) | 一种燃烧器高效节能雾化系统 | |
CN110511770B (zh) | 一种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管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696958B (zh) | 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长明火系统及蓄热式燃烧系统、切换方法 | |
CN221592891U (zh) | 一种节能燃气灶用分火器 | |
CN214148830U (zh) | 一种多料箱大型阳极焙烧炉连通火道 | |
CN113154377B (zh) | 一种节能环保沼气专用燃烧器 | |
CN214937215U (zh) | 一种加快焦炭成熟的炼焦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