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5624U - 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05624U CN214605624U CN202023073915.5U CN202023073915U CN214605624U CN 214605624 U CN214605624 U CN 214605624U CN 202023073915 U CN202023073915 U CN 202023073915U CN 214605624 U CN214605624 U CN 2146056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hot runner
- core
- ejection mechanism
- injection m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具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包括:下复板;型芯,所述型芯安装在所述下复板的顶部;四个传动组件,四个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型芯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四个拉钩组件,四个所述拉钩组件安装在所述型芯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拉钩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上端;型腔,所述型腔安装在所述型芯的顶部;模脚,所述模脚安装在所述型腔的顶部;垫板,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模脚的顶部;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安装在所述垫板的顶部;上复板,所述上复板安装在所述热流道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对模具进行脱模,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汽车外饰件其主体由ASA硬胶材料制成,要求其表面高亮光免喷涂,与动模接触面处无熔接痕、划伤、流痕、冷料痕和银丝等缺陷,塑件外圈由TPE软胶制成,与ASA结合处边界清晰,要求无飞边毛刺现象,软胶表面要求无熔接痕、冷料痕等缺陷;软胶与硬胶粘结力要满足产品需求。
鉴于塑件与动模接触的表面为高光无痕表面,如果采用常规的动模脱模方式,势必会损伤高亮表面,且二次合模时软胶位会有压伤的痕迹,影响外观。因此,该模具结构只能采用倒装装置,将顶出机构设置在定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鉴于塑件与动模接触的表面为高光无痕表面,如果采用常规的动模脱模方式,势必会损伤高亮表面,且二次合模时软胶位会有压伤的痕迹,影响外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包括:
下复板;
型芯,所述型芯安装在所述下复板的顶部;
四个传动组件,四个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型芯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
四个拉钩组件,四个所述拉钩组件安装在所述型芯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拉钩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上端,所述拉钩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型腔,所述型腔安装在所述型芯的顶部;
模脚,所述模脚安装在所述型腔的顶部;
垫板,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模脚的顶部;
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安装在所述垫板的顶部;
上复板,所述上复板安装在所述热流道板的顶部,所述上复板上的一部分依次贯穿所述热流道板、垫板、模脚的底部插接在所述型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型芯包括:
型芯本体;
四个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型芯本体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顶部,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型芯本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电机;
丝杠,所述丝杠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拉钩组件包括:
伸缩装置;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前表面底部,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连接杆的后表面底部。
优选的,所述垫板包括:
垫板本体;
四个卡槽,四个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垫板本体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所述卡槽贯穿所述垫板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复板包括:
上复板本体;
第一热流道,所述第一热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复板本体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热流道贯穿所述上复板本体的底部;
第二热流道,所述第二热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复板本体的顶部右侧,所述第二热流道贯穿所述上复板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热流道与所述第一热流道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对模具进行脱模,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侧,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四个连接杆的位置与四个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杆插接在安装槽的内侧,伸缩装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型芯本体上,螺纹孔与丝杠相匹配,连接杆通过螺纹孔安装在丝杠的外壁上,伸缩装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丝杠的外壁上,通过丝杠的旋转带动伸缩装置前后移动,四个卡槽的位置与四个伸缩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伸缩装置上的伸缩部分插接在卡槽的内腔,垫板本体与伸缩装置上的伸缩部分固定在一起,通过伸缩装置的前后移动带动垫板本体前后移动,通过伸缩装置上的伸缩部分带动垫板本体上下移动,在脱模时,同时启动电机和伸缩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垫板本体前后移动,通过伸缩装置带动垫板本体向上移动,通过前后晃动能够快速的模具进行脱模,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晃动着脱模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型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复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下复板、200型芯、210型芯本体、220安装槽、300传动组件、310电机、320丝杠、400拉钩组件、410伸缩装置、420连接杆、430螺纹孔、500型腔、600模脚、700垫板、710垫板本体、720卡槽、800热流道板、900上复板、910上复板本体、920第一热流道、930第二热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能够方便对模具进行脱模,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请参阅图1,包括:下复板100、型芯200、传动组件300、拉钩组件400、型腔500、模脚600、垫板700、热流道板800和上复板900;
请再次参阅图1,下复板100为不锈钢;
请参阅图1-2,型芯200安装在下复板100的顶部,型芯200包括:
型芯本体210;
四个安装槽220开设在型芯本体21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顶部,安装槽220贯穿型芯本体210的顶部;
请参阅图1-3,四个传动组件300安装在型芯20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传动组件300包括:
四个电机310通过螺栓安装在型芯本体21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顶部,四个电机310的位置与四个安装槽220的位置一一对应;
丝杠320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或者平键连接安装在电机310的输出轴上,丝杠32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槽220的内侧,通过电机310带动丝杠320旋转;
请参阅图1-4,四个拉钩组件400安装在型芯20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拉钩组件400在传动组件300的上端,拉钩组件400与传动组件300连接,拉钩组件400包括:
伸缩装置410的内侧面与型芯本体210的外侧面接触,伸缩装置410上的伸缩部分朝上设置,伸缩装置410为气缸、液压伸缩杆或者电动推杆;
连接杆420通过螺栓安装在伸缩装置410的底部,四个连接杆420的位置与四个安装槽220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杆420插接在安装槽220的内侧,伸缩装置410通过连接杆420安装在型芯本体210上;
螺纹孔开设在连接杆420的前表面底部,螺纹孔430贯穿连接杆420的后表面底部,螺纹孔与丝杠320相匹配,连接杆420通过螺纹孔安装在丝杠320的外壁上,伸缩装置410通过连接杆420安装在丝杠320的外壁上,通过丝杠320的旋转带动伸缩装置410前后移动;
型腔500安装在型芯200的顶部,型腔500在四个伸缩装置410的内侧;
模脚600安装在型腔500的顶部,模脚600在四个伸缩装置410的内侧;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垫板700安装在模脚600的顶部,垫板700包括:
垫板本体710安装在模脚600的顶部;
四个卡槽720开设在垫板本体71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卡槽720贯穿垫板本体710的底部,四个卡槽720的位置与四个伸缩装置410的位置相对应,伸缩装置410上的伸缩部分插接在卡槽720的内腔,垫板本体710与伸缩装置410上的伸缩部分固定在一起,通过伸缩装置410的前后移动带动垫板本体710前后移动,通过伸缩装置410上的伸缩部分带动垫板本体710上下移动,在脱模时,同时启动电机310和伸缩装置410,通过电机310带动垫板本体710前后移动,通过伸缩装置410带动垫板本体710向上移动,通过前后晃动能够快速的模具进行脱模,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晃动着脱模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5,热流道板800安装在垫板本体710的顶部;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上复板900安装在热流道板800的顶部,上复板900上的一部分依次贯穿热流道板800、垫板700、模脚600的底部插接在型腔500的内腔,上复板900包括:
上复板本体910安装在热流道板800的顶部;
第一热流道920设置在上复板本体910的顶部左侧,第一热流道920贯穿上复板本体910的底部,第一热流道920与上复板本体910为一体化加工而成;
第二热流道930设置在上复板本体910的顶部右侧,第二热流道930贯穿上复板本体910的底部,第二热流道930与上复板本体910为一体化加工而成,第二热流道930与第一热流道920相平行,第一热流道920和第二热流道930均依次贯穿热流道板800、垫板本体710和模脚600,第一热流道920和第二热流道930的底部均插接在型腔500的内腔,第一热流道920和第二热流道930的其中一个热流道ASA材料热流道,另一个热流道为TPE材料热流道。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复板(100);
型芯(200),所述型芯(200)安装在所述下复板(100)的顶部;
四个传动组件(300),四个所述传动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型芯(20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
四个拉钩组件(400),四个所述拉钩组件(400)安装在所述型芯(20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拉钩组件(400)在所述传动组件(300)的上端,所述拉钩组件(400)与所述传动组件(300)连接;
型腔(500),所述型腔(500)安装在所述型芯(200)的顶部;
模脚(600),所述模脚(600)安装在所述型腔(500)的顶部;
垫板(700),所述垫板(700)安装在所述模脚(600)的顶部;
热流道板(800),所述热流道板(800)安装在所述垫板(700)的顶部;
上复板(900),所述上复板(900)安装在所述热流道板(800)的顶部,所述上复板(900)上的一部分依次贯穿所述热流道板(800)、垫板(700)、模脚(600)的底部插接在所述型腔(500)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200)包括:
型芯本体(210);
四个安装槽(220),四个所述安装槽(220)开设在所述型芯本体(21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顶部,所述安装槽(220)贯穿所述型芯本体(210)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00)包括:
电机(310);
丝杠(320),所述丝杠(320)安装在所述电机(310)的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组件(400)包括:
伸缩装置(410);
连接杆(420),所述连接杆(420)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410)的底部;
螺纹孔(430),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杆(420)的前表面底部,所述螺纹孔(430)贯穿所述连接杆(420)的后表面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700)包括:
垫板本体(710);
四个卡槽(720),四个所述卡槽(720)开设在所述垫板本体(710)的前后表面左右两侧底部,所述卡槽(720)贯穿所述垫板本体(710)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板(900)包括:
上复板本体(910);
第一热流道(920),所述第一热流道(920)设置在所述上复板本体(910)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热流道(920)贯穿所述上复板本体(910)的底部;
第二热流道(930),所述第二热流道(930)设置在所述上复板本体(910)的顶部右侧,所述第二热流道(930)贯穿所述上复板本体(910)的底部,所述第二热流道(930)与所述第一热流道(920)相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73915.5U CN214605624U (zh) | 2020-12-19 | 2020-12-19 | 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73915.5U CN214605624U (zh) | 2020-12-19 | 2020-12-19 | 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05624U true CN214605624U (zh) | 2021-11-05 |
Family
ID=7843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73915.5U Active CN214605624U (zh) | 2020-12-19 | 2020-12-19 | 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05624U (zh) |
-
2020
- 2020-12-19 CN CN202023073915.5U patent/CN2146056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47477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冲压模具 | |
CN206527986U (zh) | 摩托车仪表壳模具二级滑块联动机构 | |
CN113085113B (zh) | 一种用于生产后视镜外壳注塑模具的抽芯结构 | |
CN214605624U (zh) | 一种高光双料注塑模具的倒装同步顶出机构 | |
CN218139616U (zh) | 一种仪表盘塑胶配件的制备用注塑模具 | |
CN213729276U (zh) | 一种高效的脱模装置 | |
CN213830162U (zh) | 一种方便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12288461U (zh) | 一种多规格望远镜配件注塑模具 | |
CN222628507U (zh) | 一种汽车板模具脱模装置 | |
CN111361085A (zh) |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 |
CN222662485U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模具 | |
CN221048972U (zh) | 汽车前门开关面板模具脱模结构 | |
CN220219471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部件注塑模具 | |
CN213082039U (zh) | 一种照明灯模具结构 | |
CN220297680U (zh) |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模具 | |
CN21663525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强行脱模结构 | |
CN216760701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一体化脱模装置 | |
CN220784691U (zh) | 一种汽车塑胶配件模具用脱模机构 | |
CN216373218U (zh) | 一种可前后模同步脱件的倒扣注塑模具 | |
CN222628453U (zh) | 一种跳绳塑料手柄制造用模具 | |
CN216230504U (zh) | 一种汽车配件弧度成型模具 | |
CN214266530U (zh) | 一种扫地机滚刷转轴模具 | |
CN210061759U (zh) | 一种发泡模具的涨缩机构 | |
CN219503561U (zh) | 一种前保险杠饰框支架模具 | |
CN222403413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铸造模具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