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3967U - 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93967U CN214593967U CN202022691327.1U CN202022691327U CN214593967U CN 214593967 U CN214593967 U CN 214593967U CN 202022691327 U CN202022691327 U CN 202022691327U CN 214593967 U CN214593967 U CN 2145939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heating
- box
- control panel
- heating cabi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fectio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面板,所述冷却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冷却箱的内腔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顶部贯穿至冷却箱的顶部并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却管的右侧贯穿至冷却箱的右侧并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箱、第一电磁阀、电机、第三电磁阀、注液阀、加热箱、第二控制面板、循环泵、支撑板、第一控制面板、第二电磁阀、加热丝、转杆、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储液箱、搅拌杆、冷却管、风机和制冷器的配合使用,具备受热均匀,加热效率高,避免乳液出现沉降,提高乳液品质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巴氏杀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背景技术
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巴氏杀菌能够保留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在乳液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巴氏杀菌机,而现有的巴氏杀菌机在对乳液进行加热时,受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而且乳液长时间静止会出现沉降现象,影响乳液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具备受热均匀,加热效率高,避免乳液出现沉降,提高乳液品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巴氏杀菌机受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降低乳液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面板,所述冷却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冷却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冷却箱的内腔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顶部贯穿至冷却箱的顶部并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却管的右侧贯穿至冷却箱的右侧并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面板,所述加热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连通有加热管,所述储液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远离储液箱的一侧贯穿至加热箱的左侧,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侧依次贯穿加热箱和储液箱并延伸至储液箱的内腔,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加热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贯穿至加热箱的内腔并与储液箱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贯穿至加热箱的内腔并与加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顶部贯穿至加热箱的内腔并与储液箱连通,所述加热箱内腔的底部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冷却箱的前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加热箱底部的两侧,所述加热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液阀。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与加热箱和储液箱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与第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循环泵和电机均与第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风机、制冷器和第二电磁阀均与第一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箱、第一电磁阀、电机、第三电磁阀、注液阀、加热箱、第二控制面板、循环泵、支撑板、第一控制面板、第二电磁阀、加热丝、转杆、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储液箱、搅拌杆、冷却管、风机和制冷器的配合使用,具备受热均匀,加热效率高,避免乳液出现沉降,提高乳液品质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能够避免冷却箱直接与地面接触;
通过设置观察窗,能够方便观察冷却箱内的冷却状况;
通过设置注液阀,能够方便对加热箱内加注水;
通过设置密封轴承,能够避免加热箱和储液箱内的液体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箱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冷却箱、2第一电磁阀、3电机、4第三电磁阀、5注液阀、6加热箱、7第二控制面板、8循环泵、9支撑板、10第一控制面板、11第二电磁阀、12加热丝、13转杆、14温度传感器、15加热管、16储液箱、17搅拌杆、18冷却管、19风机、20制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箱1、第一电磁阀2、电机3、第三电磁阀4、注液阀5、加热箱6、第二控制面板7、循环泵8、支撑板9、第一控制面板10、第二电磁阀11、加热丝12、转杆13、温度传感器14、加热管15、储液箱16、搅拌杆17、冷却管18、风机19和制冷器20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面板10,冷却箱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20,冷却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19,冷却箱1的内腔设置有冷却管18,冷却管18的顶部贯穿至冷却箱1的顶部并连通有第一电磁阀2,冷却管18的右侧贯穿至冷却箱1的右侧并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1,冷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6,加热箱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面板7,加热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6,储液箱16的顶部连通有加热管15,储液箱16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三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4远离储液箱16的一侧贯穿至加热箱6的左侧,加热箱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3,转杆13的右侧依次贯穿加热箱6和储液箱16并延伸至储液箱16的内腔,转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7,加热箱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8,循环泵8的进液端贯穿至加热箱6的内腔并与储液箱16连通,循环泵8的出液端贯穿至加热箱6的内腔并与加热管15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顶部贯穿至加热箱6的内腔并与储液箱16连通,加热箱6内腔的底部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2,加热箱6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
冷却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冷却箱1的前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支撑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加热箱6底部的两侧,加热箱6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液阀5;
转杆13的表面与加热箱6和储液箱16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第一电磁阀2和第三电磁阀4均与第二控制面板7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14、加热丝12、循环泵8和电机3均与第二控制面板7电性连接,风机19、制冷器20和第二电磁阀11均与第一控制面板10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支撑柱,能够避免冷却箱1直接与地面接触;
通过设置观察窗,能够方便观察冷却箱1内的冷却状况;
通过设置注液阀5,能够方便对加热箱6内加注水;
通过设置密封轴承,能够避免加热箱6和储液箱16内的液体渗漏。
使用时,通过第二控制面板7预设乳液的杀菌温度,加热丝12通电工作对加热箱6内的水进行加热,当加热到预设温度后,第二控制面板7控制第三电磁阀4打开,乳液流入储液箱16内,当储液箱16内乳液注满时,关闭第三电磁阀4,此时电机3和循环泵8工作,电机3通过转杆13带动搅拌杆17转动,转动的搅拌杆17对乳液进行搅拌,这样能够避免乳液出现沉降现象,循环泵8工作把储液箱16内的乳液输送到加热管15内,加热箱6内的水对加热管15内的乳液进行加热杀菌,这样乳液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杀菌效果更好,当乳液的杀菌时间结束后,此时第一控制面板10预设制冷器20的制冷温度,控制制冷器20工作,制冷器20对冷却箱1内进行降温,第二控制面板7控制第一电磁阀2打开,储液箱16内的加热乳液流进冷却管18内,此时控制风机19工作,风机19加速冷却箱1内冷空气流动,使冷空气吹向冷却管18对冷却管18内的乳液进行降温杀菌,这样提高了乳液的冷却杀菌效率,杀菌完成后控制第二电磁阀11打开,乳液流出。
综上所述:该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通过冷却箱1、第一电磁阀2、电机3、第三电磁阀4、注液阀5、加热箱6、第二控制面板7、循环泵8、支撑板9、第一控制面板10、第二电磁阀11、加热丝12、转杆13、温度传感器14、加热管15、储液箱16、搅拌杆17、冷却管18、风机19和制冷器20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巴氏杀菌机受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降低乳液品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面板(10),所述冷却箱(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20),所述冷却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19),所述冷却箱(1)的内腔设置有冷却管(18),所述冷却管(18)的顶部贯穿至冷却箱(1)的顶部并连通有第一电磁阀(2),所述冷却管(18)的右侧贯穿至冷却箱(1)的右侧并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1),所述冷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面板(7),所述加热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6),所述储液箱(16)的顶部连通有加热管(15),所述储液箱(16)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三电磁阀(4),所述第三电磁阀(4)远离储液箱(16)的一侧贯穿至加热箱(6)的左侧,所述加热箱(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的右侧依次贯穿加热箱(6)和储液箱(16)并延伸至储液箱(16)的内腔,所述转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7),所述加热箱(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泵(8),所述循环泵(8)的进液端贯穿至加热箱(6)的内腔并与储液箱(16)连通,所述循环泵(8)的出液端贯穿至加热箱(6)的内腔并与加热管(15)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2)的顶部贯穿至加热箱(6)的内腔并与储液箱(16)连通,所述加热箱(6)内腔的底部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2),所述加热箱(6)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冷却箱(1)的前侧贯穿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加热箱(6)底部的两侧,所述加热箱(6)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液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3)的表面与加热箱(6)和储液箱(16)的连接处均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2)和第三电磁阀(4)均与第二控制面板(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4)、加热丝(12)、循环泵(8)和电机(3)均与第二控制面板(7)电性连接,所述风机(19)、制冷器(20)和第二电磁阀(11)均与第一控制面板(10)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91327.1U CN214593967U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91327.1U CN214593967U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93967U true CN214593967U (zh) | 2021-11-05 |
Family
ID=7842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91327.1U Active CN214593967U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939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36985A (zh) * | 2022-09-02 | 2022-10-04 | 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鲜奶的灭菌装置 |
-
2020
- 2020-11-19 CN CN202022691327.1U patent/CN2145939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36985A (zh) * | 2022-09-02 | 2022-10-04 | 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鲜奶的灭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82970U (zh) | 一种罐头食品节能杀菌锅 | |
CN214593967U (zh) | 一种全自动乳液巴氏杀菌机 | |
US10821219B2 (en) | Cold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for cardiac surgical operation with cardiac arrest | |
KR102001802B1 (ko) | 에너지 절약형 레토르트살균장치 | |
CN217771341U (zh) | 一种用于发酵果汁的全自动灭菌设备 | |
CN205046129U (zh) | 一种乳酸菌发酵罐 | |
CN216315281U (zh) |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酸奶速冷机 | |
CN104170955A (zh) | 全自动酸奶机 | |
CN208791649U (zh) | 一种接种保温瓶 | |
CN204104672U (zh) | 一种全自动酸奶机 | |
CN213045071U (zh) | 一种午餐肉生产用杀菌罐 | |
CN205987900U (zh) | 一种初乳巴氏消毒机 | |
CN205143410U (zh) | 一种牛奶杀菌设备 | |
CN209284174U (zh) | 一种马鹿乳液消毒装置 | |
CN209361876U (zh) | 浓缩装置 | |
CN214677408U (zh) | 一种可控制流量的高效初乳巴杀机 | |
CN209251642U (zh) | 一种巴氏杀菌罐 | |
CN222396886U (zh) | 一种食品加工灭菌用卧式杀菌锅 | |
CN222593878U (zh) | 具有温控结构的细菌发酵罐 | |
CN220557057U (zh) | 一种食用菌生产用物料混合发酵装置 | |
CN222707559U (zh) | 一种全蛋液巴氏杀菌装置 | |
CN112210494A (zh) | 一种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发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556221U (zh) | 一种食品加工用卧式恒温杀菌锅 | |
CN218999428U (zh) | 一种用于牛奶加工的杀菌机 | |
CN222213263U (zh) | 一种酸奶加工用智能控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