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574596U - 一种拼装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装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4596U
CN214574596U CN202023175097.XU CN202023175097U CN214574596U CN 214574596 U CN214574596 U CN 214574596U CN 202023175097 U CN202023175097 U CN 202023175097U CN 214574596 U CN214574596 U CN 21457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acent
plate
base
top cover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50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章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oppl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oppl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oppl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oppl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50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459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装房屋,包括:中间底座、边底座、多块墙板、门板、顶盖组件,中间底座、块底座、墙板、门板及顶盖组件均为塑料材质,所述中间底座其中一相对的两边分别形成一上延伸板及一下延伸板,所述中间底座另一相对的两边均分别延伸形成一墙支撑板,所述边底座其中一边形成一下延撑板,所述边底座其余三边均分别形成一下延固板;相邻的两块中间底座之间通过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搭接锁固于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实现连接固定,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搭接锁固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搭接锁固一底座连接板。

Description

一种拼装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拼装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拼装式房屋多为活动板房,而且大多为特定设计,不能组合扩展,设计形式有限,应用范围很窄,适应性差;而且多为钢结构搭建而成,过于重,存在搬运不便,难以对位组装,组装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搬运及组装的拼装房屋,可循环拆装移动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拼装房屋,包括:多块中间底座、两块边底座、多块墙板、至少一门板、一顶盖组件,所述中间底座、块底座、墙板、门板及顶盖组件均为塑料材质,所述中间底座其中一相对的两边分别形成一上延伸板及一下延伸板,所述中间底座另一相对的两边均分别延伸形成一墙支撑板,所述边底座其中一边形成一下延撑板,所述边底座其余三边均分别形成一下延固板,所述下延固板及墙支撑板上均设有地面固定孔;相邻的两块中间底座之间通过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搭接锁固于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实现连接固定,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搭接锁固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搭接锁固一底座连接板;所述墙板及门板包围中间底座及边底座,所述墙板分别可拆地固设于相邻的墙支撑板及下延固板上,所述门板可转动地连接相邻的墙板,所述顶盖组件可拆地固设于墙板及门板上。
所述中间底座及边底座均采用滚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中间底座及边底座内均设有多条两粘固于顶面的凸点之间隔一没粘固于顶面的凸点、凹点粘固于底面的凹凸加强筋条。
所述顶盖组件包括多块前斜顶盖板、多块后斜顶盖板、多根横梁、多根前斜梁、多根后斜梁、多根连接梁及两块侧板,所述前斜顶盖板并排可拆地固设于前斜梁上,位于边缘的前斜顶盖板与相邻的侧板可拆地连接固定,所述后斜顶盖板并排可拆地固设于后斜梁上,位于边缘的后斜顶盖与相邻的侧板可拆地连接固定,所述横梁可拆地连接在一起,每对前斜梁与后斜梁之间可拆地连接一连接梁,每对前斜梁与后斜梁和相邻的横梁可拆地连接固定。
相邻的两前斜顶盖板之间及相邻的两后斜顶盖板之间均通过一顶盖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顶盖连接件的两侧及下方均设有一插槽,相邻的两前斜顶盖板的边缘分别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两侧的插槽,相邻的两后斜顶盖板的边缘分别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两侧的插槽,所述顶盖连接件邻近横梁的端部夹固于横梁,所述前斜梁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下方的插槽,所述后斜梁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下方的插槽,所述侧板朝向横梁的一侧设有插卡槽,位于边缘的前斜顶盖板的边缘插卡入相邻的插卡槽内,位于边缘的后斜顶盖板的边缘插卡入相邻的插卡槽内。
所述顶盖连接件的两侧的插槽的内顶面形成由内向外朝下倾斜的斜面。
每对前斜顶盖板与后斜顶盖盖板的连接处上可拆地固设有一尖顶防水遮盖板。
相邻的两尖顶防水遮盖板的连接处可拆地固设有一尖顶防水条,所述尖顶防水条的两端可拆地固设于相邻的顶盖连接件上。
至少一前斜顶盖板或后斜顶盖板上设有一采光孔,所述采光孔上可拆地固设有一透明采光板。
所述采光孔的边缘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透明采光板设于通风孔上。
所述横梁之间均通过一横梁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接头的两横连接端分别设有一弹性卡扣结构,所述横梁设有卡孔,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可活动按压地卡于对应的卡孔内,所述横梁的两斜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斜梁与后斜梁可拆地连接固定。
每相邻的两墙板之间设有一墙板连接架,所述墙板连接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相邻的两墙板的相邻边缘分别可滑动地卡入于一墙板连接架的卡槽内。
所述门板与相邻的其中一墙板通过活页连接,另一与门板相邻的墙板的边缘可滑动地固设有一配合连接架,所述配合连接架的一侧设置一供另一与门板相邻的墙板的边缘卡入的卡入槽。
所述侧板的边角与位于其下方的墙板连接架穿设有一插杆连接件。
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通风防雨孔。
所述通风防雨孔的外侧顶部朝下凸设一上挡块,所述通风防雨孔的内侧底部朝上凸设有一下挡块。
所述前斜顶盖板的上表面及后斜顶盖板的上表面均凹设有至少一排水槽。
所述墙板及门板上设有至少一通风防雨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底座、块底座、墙板、门板及顶盖组件均为塑料材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重量比较轻,便于搬运,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下延伸板、墙支撑板及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下延固板的结构设计,使得每相邻的两块中间底座之间通过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快速对位搭接锁固于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实现所有中间底座之间快速对位组装;再者,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可以快速对位搭接锁固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可以快速对位搭接锁固底座连接板;所述墙板可以快速对位锁固于相邻的墙支撑板及下延固板上,所述顶盖组件可拆地固设于墙板及门板上;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快速组装,且本实用新型为可拆卸结构,让本实用新型可以循环拆装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中间底座、边底座及底座连接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中间底座、边底座及底座连接板的组装完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顶盖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顶盖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横梁、前斜梁、后斜梁及连接梁组装完后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顶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B-B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有采光孔的前斜顶盖板的立体图。
图12为图9的C-C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的D-D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中间底座1
上延伸板11 下延伸板12 墙支撑板13
地面固定孔132
边底座2
下延撑板21 下延固板22
凹凸加强筋条012
墙板3
墙板连接架31 卡槽32 活页33
配合连接架34 卡入槽35
门板4
顶盖组件5
前斜顶盖板51 后斜顶盖板52 横梁53
顶盖连接件512 采光孔513 透明采光板514
通风孔515 排水槽516
插槽5121 斜面5122
延伸板块521
横梁接头531 卡孔532 弹性卡扣结构533
前斜梁54 后斜梁55 连接梁56
斜梁接头545 插件5451
侧板57 尖顶防水遮盖板58 尖顶防水条59
插卡槽571 插杆连接件572 通风防雨孔573
上挡块5731 下挡块5732
锁固件6
底座连接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拼装房屋,包括:多块中间底座1、两块边底座2、多块墙板3、至少一门板4、一顶盖组件5,所述中间底座1、块底座、墙板3、门板4及顶盖组件5均为塑料材质,所述中间底座1其中一相对的两边分别形成一上延伸板11及一下延伸板12,所述中间底座1另一相对的两边均分别延伸形成一墙支撑板13,所述边底座2其中一边形成一下延撑板21,所述边底座2其余三边均分别形成一下延固板22,所述下延固板22及墙支撑板13上均设有地面固定孔132,从而通过锁固件6穿过地面固定孔132将中间底座1及边底座2固设于地面上;相邻的两块中间底座1之间通过其中一块中间底座1的上延伸板11搭接并利用锁固件6锁固于另一块中间底座1的下延伸板12实现连接固定,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1的其中一块中间底座1的上延伸板11搭接可以通过锁固件6锁固于相邻的边底座2的下延撑板21上,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1的另一块中间底座1的下延伸板12与相邻的边底座2的下延撑板21上搭接可以通过锁固件6锁固一底座连接板7;所述墙板3及门板4包围中间底座1及边底座2,所述墙板3分别可拆地通过锁固件6固设于相邻的墙支撑板13及下延固板22上,所述门板4可转动地连接相邻的墙板3,所述顶盖组件5可拆地通过锁固件6固设于墙板3及门板4上,其中,所述锁固件6可以是螺栓或者螺丝等,所述中间底座1及边底座2中可以均预埋螺母,以供锁固件6穿过。
因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底座1、块底座、墙板3、门板4及顶盖组件5均为塑料材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重量比较轻,便于搬运,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底座1的上延伸板11、下延伸板12、墙支撑板13及边底座2的下延撑板21、下延固板22的结构设计,使得每相邻的两块中间底座1之间通过其中一块中间底座1的上延伸板11快速对位搭接锁固于另一块中间底座1的下延伸板12,实现所有中间底座1之间快速对位组装;再者,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1的其中一块中间底座1的上延伸板11可以快速对位搭接锁固于相邻的边底座2的下延撑板21上,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1的另一块中间底座1的下延伸板12与相邻的边底座2的下延撑板21上可以快速对位搭接锁固底座连接板7;所述墙板3可以快速对位锁固于相邻的墙支撑板13及下延固板22上,所述顶盖组件5可拆地固设于墙板3及门板4上;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快速组装,且本实用新型为可拆卸结构,让本实用新型可以循环拆装移动使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中间底座1、墙板3、门板4的数量进行组装。
再者,为了便于制作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间底座1及边底座2均可以采用滚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
其中,所述中间底座1及边底座2内均设有多条两粘固于顶面的凸点之间隔一没粘固于顶面的凸点、凹点粘固于底面的凹凸加强筋条012,从而实现底座模块化拼装及提高底座的承重力。
进一步,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拼装房屋的屋顶高度,使使用者住得舒服,所述顶盖组件5可以包括多块前斜顶盖板51、多块后斜顶盖板52、多根横梁53、多根前斜梁54、多根后斜梁55、多根连接梁56及两块侧板57,所述前斜顶盖板51并排可拆地固设于前斜梁54上,位于边缘的前斜顶盖板51与相邻的侧板57可拆地连接固定,所述后斜顶盖板52并排可拆地固设于后斜梁55上,位于边缘的后斜顶盖与相邻的侧板57可拆地通过锁固件6连接固定,所述横梁53可拆地连接在一起,每对前斜梁54与后斜梁55之间可拆地连接一连接梁56,每对前斜梁54与后斜梁55和相邻的横梁53可拆地连接固定。
接着,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相邻的两前斜顶盖板51之间及相邻的两后斜顶盖板52之间均通过一顶盖连接件512连接固定,所述顶盖连接件512的两侧及下方均设有一插槽5121,相邻的两前斜顶盖板51的边缘分别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512的两侧的插槽5121,相邻的两后斜顶盖板52的边缘分别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512的两侧的插槽5121,所述顶盖连接件512邻近横梁53的端部夹固于横梁53,所述前斜梁54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512的下方的插槽5121,所述后斜梁55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512的下方的插槽5121,所述侧板57朝向横梁53的一侧设有插卡槽571,位于边缘的前斜顶盖板51的边缘插卡入相邻的插卡槽571内,位于边缘的后斜顶盖板52的边缘插卡入相邻的插卡槽571内;所述前斜梁54的末端及后斜梁55的末端均设有斜梁接头545,所述斜梁接头545的下端形成有插件5451,所述插件5451插固于相邻的墙板连接架31或配合连接架34,所述前斜顶盖板51的末端及后斜顶盖板52的末端均向下形成有延伸板块521,所述前斜顶盖板51的末端及后斜顶盖板52的末端均搭接于相邻的斜梁接头545上,所述延伸板块521通过自动螺钉锁固于相邻的墙板3;从而当前斜顶盖板51或后斜顶盖板52需要更换时,拆掉前斜顶盖板51或后斜顶盖板52与墙板3固定的自攻螺钉,把损坏的前斜顶盖板51或后斜顶盖板52拉出,新的前斜顶盖板51或后斜顶盖板52从下往上推到前斜顶盖板51的边缘完全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512的两侧的插槽5121,后斜顶盖板52的边缘完全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512的两侧的插槽5121,再将新的前斜顶盖板51或后斜顶盖板52的延伸板块521通过自动螺钉锁固于相邻的墙板3。
进一步,所述顶盖连接件512的两侧的插槽5121的内顶面可以形成由内向外朝下倾斜的斜面5122,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屋内。
进一步,每对前斜顶盖板51与后斜顶盖盖板的连接处上可拆地固设有一尖顶防水遮盖板58,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可以防水。
其次,相邻的两尖顶防水遮盖板58的连接处可拆地固设有一尖顶防水条59,所述尖顶防水条59的两端可拆地固设于相邻的顶盖连接件512上,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屋顶防水效果。
为了便于采光,至少一前斜顶盖板51或后斜顶盖板52上设有一采光孔513,所述采光孔513上可拆地固设有一透明采光板514,于实施例中,二前斜顶盖板51及二斜顶盖板52设有采光孔513。
为了便于屋内通风,所述采光孔513的边缘可以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515,所述透明采光板514设于通风孔515上。
再者,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所述横梁53之间均可以通过一横梁接头531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接头531的两横连接端分别设有一弹性卡扣结构533,所述横梁53设有卡孔532,所述弹性卡扣结构533可活动按压地卡于对应的卡孔532内,所述横梁53的两斜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斜梁54与后斜梁55可拆地连接固定。
进一步,为了便于墙板3之间快速组装在一起,每相邻的两墙板3之间可以设有一墙板连接架31,所述墙板连接架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32,相邻的两墙板3的相邻边缘分别可滑动地卡入于一墙板连接架31的卡槽32内,相邻的两墙板3的相邻边缘均形成弯折卡勾状。
进一步,所述侧板57的边角与位于其下方的墙板连接架31可以穿设有一插杆连接件572,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强度,让本实用新型更稳固,具有良好的抗震及抗风效果。
再者,所述侧板57上可以设有至少一通风防雨孔573,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侧板57可以通风防雨。
为了便于制作成型通风防雨孔573,所述通风防雨孔573的外侧顶部朝下凸设一上挡块5731,所述通风防雨孔573的内侧底部朝上凸设有一下挡块5732,从而利用上挡块5731及下挡块573的配合,实现通风防雨,其中,所述下挡块5732的顶面与上挡块5731的底面齐平为最佳方式。
进一步,为了便于排放雨水,不让雨水积聚于屋顶,所述前斜顶盖板51的上表面及后斜顶盖板52的上表面均可以凹设有至少一排水槽516。
另外,所述墙板3及门板4上也可以设有至少一通风防雨孔573。
请参阅图1、图15、图16及图17所示,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为了便于门板4开启,所述门板4与相邻的其中一墙板3可以通过活页33连接,另一与门板4相邻的墙板3的边缘可滑动地固设有一配合连接架34,所述配合连接架34的一侧设置一供另一与门板4相邻的墙板3的边缘卡入的卡入槽35,另一与门板4相邻的墙板3的边缘形成弯折卡勾状;其中,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拼装房屋正面的墙板3比实施例一中的拼装房屋正面的墙板3少一块;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拼装房屋的门板4为一块,实施例三中拼装房屋的门板4为相互配合的两块;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拼装房屋的门板4设于正面,实施例四中的拼装房屋的门板4设于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不以上述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中间底座、两块边底座、多块墙板、至少一门板、一顶盖组件,所述中间底座、块底座、墙板、门板及顶盖组件均为塑料材质,所述中间底座其中一相对的两边分别形成一上延伸板及一下延伸板,所述中间底座另一相对的两边均分别延伸形成一墙支撑板,所述边底座其中一边形成一下延撑板,所述边底座其余三边均分别形成一下延固板,所述下延固板及墙支撑板上均设有地面固定孔;
相邻的两块中间底座之间通过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搭接锁固于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实现连接固定,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其中一块中间底座的上延伸板搭接锁固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位于边缘的两块中间底座的另一块中间底座的下延伸板与相邻的边底座的下延撑板上搭接锁固一底座连接板;
所述墙板及门板包围中间底座及边底座,所述墙板分别可拆地固设于相邻的墙支撑板及下延固板上,所述门板可转动地连接相邻的墙板,所述顶盖组件可拆地固设于墙板及门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底座及边底座均采用滚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底座及边底座内均设有多条两粘固于顶面的凸点之间隔一没粘固于顶面的凸点、凹点粘固于底面的凹凸加强筋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包括多块前斜顶盖板、多块后斜顶盖板、多根横梁、多根前斜梁、多根后斜梁、多根连接梁及两块侧板,所述前斜顶盖板并排可拆地固设于前斜梁上,位于边缘的前斜顶盖板与相邻的侧板可拆地连接固定,所述后斜顶盖板并排可拆地固设于后斜梁上,位于边缘的后斜顶盖与相邻的侧板可拆地连接固定,所述横梁可拆地连接在一起,每对前斜梁与后斜梁之间可拆地连接一连接梁,每对前斜梁与后斜梁和相邻的横梁可拆地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前斜顶盖板之间及相邻的两后斜顶盖板之间均通过一顶盖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顶盖连接件的两侧及下方均设有一插槽,相邻的两前斜顶盖板的边缘分别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两侧的插槽,相邻的两后斜顶盖板的边缘分别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两侧的插槽,所述顶盖连接件邻近横梁的端部夹固于横梁,所述前斜梁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下方的插槽,所述后斜梁插卡入对应的顶盖连接件的下方的插槽,所述侧板朝向横梁的一侧设有插卡槽,位于边缘的前斜顶盖板的边缘插卡入相邻的插卡槽内,位于边缘的后斜顶盖板的边缘插卡入相邻的插卡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件的两侧的插槽的内顶面形成由内向外朝下倾斜的斜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每对前斜顶盖板与后斜顶盖板的连接处上可拆地固设有一尖顶防水遮盖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尖顶防水遮盖板的连接处可拆地固设有一尖顶防水条,所述尖顶防水条的两端可拆地固设于相邻的顶盖连接件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前斜顶盖板或后斜顶盖板上设有一采光孔,所述采光孔上可拆地固设有一透明采光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孔的边缘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透明采光板设于通风孔上。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之间均通过一横梁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接头的两横连接端分别设有一弹性卡扣结构,所述横梁设有卡孔,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可活动按压地卡于对应的卡孔内,所述横梁的两斜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斜梁与后斜梁可拆地连接固定。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墙板之间设有一墙板连接架,所述墙板连接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相邻的两墙板的相邻边缘分别可滑动地卡入于一墙板连接架的卡槽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与相邻的其中一墙板通过活页连接,另一与门板相邻的墙板的边缘可滑动地固设有一配合连接架,所述配合连接架的一侧设置一供另一与门板相邻的墙板的边缘卡入的卡入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边角与位于其下方的墙板连接架穿设有一插杆连接件。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至少一通风防雨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防雨孔的外侧顶部朝下凸设一上挡块,所述通风防雨孔的内侧底部朝上凸设有一下挡块。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顶盖板的上表面及后斜顶盖板的上表面均凹设有至少一排水槽。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及门板上设有至少一通风防雨孔。
CN202023175097.X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拼装房屋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57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5097.XU CN21457459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拼装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5097.XU CN21457459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拼装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4596U true CN214574596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5097.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57459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拼装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4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785A (zh) * 2020-12-25 2021-04-16 厦门托普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装房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785A (zh) * 2020-12-25 2021-04-16 厦门托普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装房屋
CN112663785B (zh) * 2020-12-25 2024-12-27 厦门托普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装房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9635B2 (ja) 光起電性の太陽屋根タイルのアセンブリシステム
EP1876313A2 (en) An extrusion for fixing cladding boards to a support structure
MX2008014346A (es) Construccion de alojamiento de animal domestico.
CN1117750A (zh) 建筑结构用模制覆盖层
JPS60246952A (ja) 建築構造物の外装板および外装板葺き上げ方法
US5771640A (en) Modular solarium and kit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US20050050808A1 (en) Prefabricated housing structure
CN214574596U (zh) 一种拼装房屋
US20080028700A1 (en) Assembled greenhouse structure
WO2019009467A1 (ko) 조립식 돔 하우스
CN112663785A (zh) 一种拼装房屋
GB2164369A (en) Verge capping system
CN109440935B (zh) 一种墙板
KR200264267Y1 (ko) 조립용 동 기와
GB2288827A (en) Conservatory roof connector
CN215829871U (zh) 一种灯光墙面结构
CN1187505C (zh) 组合隔墙系统
US20140090326A1 (en) Aesthetic wall facade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1984201A (zh) 踢脚线
CN201953052U (zh) 踢脚线
JP5378339B2 (ja) 太陽電池付き屋根構造
JPS636349Y2 (zh)
CN220117433U (zh) 一种集成房屋防水屋顶
CN21159707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玻璃钢复合板房屋
CN219909347U (zh) 一种可拆装折叠式房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12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12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