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548839U -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8839U
CN214548839U CN202022854756.6U CN202022854756U CN214548839U CN 214548839 U CN214548839 U CN 214548839U CN 202022854756 U CN202022854756 U CN 202022854756U CN 214548839 U CN214548839 U CN 214548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er
heat
water inlet
water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47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耀泉
李小毛
王津
王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latinum Quercus Craf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47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8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8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88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属于烹饪器具领域,针对不能在同一热源下同时使用两个锅具烹饪食物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包括:蒸汽发生盒,包括容纳腔、进水管和出水管;蒸屉,搭设在蒸汽发生盒上,用于承载食材;上盖,盖在蒸屉上;金属传热件,包括凸伸端以及进水端和出水端,容纳腔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至金属传热件处,经灶具热源加热后通过进水管回流容纳腔中,使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进而加热蒸屉上的食材。凸伸端搭在灶具热源上,容纳腔中的水通过出水管、金属传热件和进水管形成循环,蒸锅可以利用水蒸气对食材进行加热,其他锅具可以直接搭在凸伸端上,这样能够节省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背景技术
不同的烹饪方式占用热源的时间不同,仅有一个热源烹饪时,往往只能用一种烹饪方法,当家庭聚会时,烹饪很多道菜,烹饪时间逐渐累计叠加,这样越先烹饪好的食材越容易变凉,需要重新加热。这样处理后食材的营养会流失,也影响口感。采用蒸锅对加工好的食材进行保温能够较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但使用蒸锅时仍需要占用一个灶具热源,不能在同一个热源下使用两个锅具,烹饪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不能在同一热源下同时使用两个锅具烹饪食物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在同一热源下能够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锅具,可以节省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包括:
蒸汽发生盒,包括用于盛装水的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蒸屉,搭设在蒸汽发生盒上,用于承载食材;
上盖,盖在蒸屉上;
中空的金属传热件,包括能够搭置在灶具热源上的凸伸端以及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的进水端和出水端;
容纳腔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至金属传热件处,经灶具热源加热后通过进水管回流容纳腔中,使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进而加热蒸屉上的食材。
凸伸端搭在灶具热源上,容纳腔中的水通过出水管、金属传热件和进水管形成循环,蒸锅可以利用水蒸气对食材进行加热,同时水带走金属传热件上的热量,还能避免金属传热件温度过高,使用灶具烹饪食材时,其他锅具可以直接搭在凸伸端上,这样能够实现在一个灶具热源下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锅具,能够节省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与容纳腔的连接处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容纳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高于所述进水口,形成液位差,以便于水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进水端通过第一连通件相连,所述出水管与出水端通过第二连通件相连,所述第一连通件和第二连通件的一端均为固定不动的固定端,另一端均为可绕固定端转动的转动端,第一连通件的转动端和第二连通件的转动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相连,以使金属传热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以便于收纳和使用。使用时金属传热件被放下来,凸伸端可以很方便地搭在灶具热源上,使用完毕,转动金属传热件,使其竖置地放置于蒸汽发生盒的一侧,能够节省占用空间。
所述金属传热件为条棒状金属管经弯折后形成的轴对称部件。金属传热件为一体式结构,缺陷少,受热后不易开裂,并能通过自由端快速传递热量,传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盒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容纳腔一侧的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的顶壁下凹,形成一收纳腔,所述第一连通件和第二连通件位于所述收纳腔中,一隔热件围在所述第一连通件、第二连通件、进水端和出水端外侧,并能跟随所述金属传热件转动。隔热件优选非金属材质,既可用于遮挡杂乱的连接部件,又能有效防止使用者被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热套和第二隔热套,所述第一隔热套与第二隔热套通过卡扣结构拼接。这样,隔热件为可拆卸式的结构,方便蒸锅维修、拆装和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套和第二隔热套上分别设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位置适配,分别用于容纳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这一设置中,进水端和出水端被收纳在隔热件中,被隔热件包覆,能够减少热量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凸伸端包括交替设置的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凹部处于一中间低四周高的曲面上,使得凸伸端能够适应锅具底部的形状,以便锅具贴近灶具热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阶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容纳腔相通,以便进水管和出水管穿过以及安装第一连通件和第二连通件的固定端,所述通孔处覆盖与通孔形状适配的端盖,起到遮挡和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低于蒸汽发生盒的上壁,形成用于支撑蒸屉的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 所述蒸屉包括与所述容纳腔形状适配的网孔板和位于网孔板下方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网孔板的连接处形成凸沿,以便搭设多层蒸屉。多层蒸屉可以容纳更多食材,能对已经烹饪好的食材通过蒸汽保温和加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凸伸端搭在灶具热源上,容纳腔中的水通过出水管、金属传热件和进水管形成循环,蒸锅可以利用水蒸气对食材进行加热,同时水带走金属传热件上的热量,还能避免金属传热件温度过高,使用灶具烹饪食材时,其他锅具可以直接搭在凸伸端上,这样能够实现在一个灶具热源下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锅具,能够节省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蒸屉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隔热套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省去第一隔热套和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金属传热件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金属传热件竖置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发生盒;11-容纳腔;111-凸缘;12-进水管;121-进水口;13-支撑台阶;131-收纳腔;132-通孔;133-端盖;14-出水管;141-出水口;2-蒸屉;21-网孔板;22-支撑壁;23-凸沿;3-上盖;4-金属传热件;41-凸伸端;411-凸部;412-凹部;42-进水端;43-出水端;5-第一连通件;6-隔热件;61-第一隔热套;611-第一凹腔;62-第二隔热套;621-第二凹腔;7-灶具;8-第二连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
蒸汽发生盒1,包括用于盛装水的容纳腔11以及与容纳腔11相通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4;
蒸屉2,搭设在蒸汽发生盒1上,用于承载食材;
上盖3,盖在蒸屉2上;
中空的金属传热件4,包括能够搭置在灶具7热源上的凸伸端41以及分别与进水管12和出水管14相连的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
容纳腔11中的水通过出水管14流出至金属传热件4处,经灶具7热源加热后通过进水管12回流容纳腔11中,使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进而加热蒸屉2上的食材。
凸伸端41搭在灶具7热源上,容纳腔11中的水通过出水管14、金属传热件4和进水管12形成循环,蒸锅可以利用水蒸气对食材进行加热,同时水带走金属传热件4上的热量,还能避免金属传热件4温度过高,使用灶具7烹饪食材时,其他锅具可以直接搭在凸伸端41上,这样能够实现在一个灶具7热源下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锅具,能够节省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效率。
所述进水管12、出水管14与容纳腔11的连接处分别为进水口121和出水口141,所述进水口121和出水口141均位于容纳腔11的底部,所述出水口141高于所述进水口121,形成液位差,以便于水循环流动。
所述进水管12与进水端42通过第一连通件5相连,所述出水管14与出水端43通过第二连通件8相连,所述第一连通件5和第二连通件8的一端均为固定不动的固定端,另一端均为可绕固定端转动的转动端,第一连通件5的转动端和第二连通件8的转动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相连,以使金属传热件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以便于收纳和使用。使用时金属传热件4被放下来,凸伸端41可以很方便地搭在灶具7热源上,使用完毕,转动金属传热件4,使其竖置地放置于蒸汽发生盒1的一侧,能够节省占用空间。
所述金属传热件4为条棒状金属管经弯折后形成的轴对称部件。金属传热件4为一体式结构,缺陷少,受热后不易开裂,并能通过自由端快速传递热量,传热效果好。
所述蒸汽发生盒1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容纳腔11一侧的支撑台阶13,所述支撑台阶13的顶壁下凹,形成一收纳腔131,所述第一连通件5和第二连通件8位于所述收纳腔131中,一隔热件6围在所述第一连通件5、第二连通件8、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外侧,并能跟随所述金属传热件4转动。隔热件6优选非金属材质,既可用于遮挡杂乱的连接部件,又能有效防止使用者被烫伤。
所述隔热件6包括第一隔热套61和第二隔热套62,所述第一隔热套61与第二隔热套62通过卡扣结构拼接。这样,隔热件6为可拆卸式的结构,方便蒸锅维修、拆装和运输。
所述第一隔热套61和第二隔热套62上分别设有第一凹腔611和第二凹腔621,所述第一凹腔611和第二凹腔621位置适配,分别用于容纳所述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这一设置中,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被收纳在隔热件6中,被隔热件6包覆,能够减少热量散发。
所述凸伸端41包括交替设置的凸部411和凹部412,所述凸部411和凹部412处于一中间低四周高的曲面上,使得凸伸端41能够适应锅具底部的形状,以便锅具贴近灶具7热源。
所述支撑台阶13上开有通孔132,所述通孔132与容纳腔11相通,以便进水管12和出水管14穿过以及安装第一连通件5和第二连通件8的固定端,所述通孔132处覆盖与通孔132形状适配的端盖133,起到遮挡和防尘作用。
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上设有凸缘111,所述凸缘111的上表面低于蒸汽发生盒1的上壁,形成用于支撑蒸屉2的台阶结构。
所述蒸屉2包括与所述容纳腔11形状适配的网孔板21和位于网孔板21下方的支撑壁22,所述支撑壁22与网孔板21的连接处形成凸沿23,以便搭设多层蒸屉2。多层蒸屉2可以容纳更多食材,能对已经烹饪好的食材通过蒸汽保温和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汽发生盒(1),包括用于盛装水的容纳腔(11)以及与容纳腔(11)相通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4);
蒸屉(2),搭设在蒸汽发生盒(1)上,用于承载食材;
上盖(3),盖在蒸屉(2)上;
中空的金属传热件(4),包括能够搭置在灶具(7)热源上的凸伸端(41)以及分别与进水管(12)和出水管(14)相连的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
容纳腔(11)中的水通过出水管(14)流出至金属传热件(4)处,经灶具(7)热源加热后通过进水管(12)回流容纳腔(11)中,使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进而加热蒸屉(2)上的食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出水管(14)与容纳腔(11)的连接处分别为进水口(121)和出水口(141),所述进水口(121)和出水口(141)均位于容纳腔(11)的底部,所述出水口(141)高于所述进水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与进水端(42)通过第一连通件(5)相连,所述出水管(14)与出水端(43)通过第二连通件(8)相连,所述第一连通件(5)和第二连通件(8)的一端均为固定不动的固定端,另一端均为可绕固定端转动的转动端,第一连通件(5)的转动端和第二连通件(8)的转动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相连,以使金属传热件(4)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盒(1)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容纳腔(11)一侧的支撑台阶(13),所述支撑台阶(13)的顶壁下凹,形成一收纳腔(131),所述第一连通件(5)和第二连通件(8)位于所述收纳腔(131)中,一隔热件(6)围在所述第一连通件(5)、第二连通件(8)、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外侧,并能跟随所述金属传热件(4)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6)包括第一隔热套(61)和第二隔热套(62),所述第一隔热套(61)与第二隔热套(62)通过卡扣结构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套(61)和第二隔热套(62)上分别设有第一凹腔(611)和第二凹腔(621),所述第一凹腔(611)和第二凹腔(621)位置适配,分别用于容纳所述进水端(42)和出水端(4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伸端(41)包括交替设置的凸部(411)和凹部(412),所述凸部(411)和凹部(412)处于一中间低四周高的曲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阶(13)上开有通孔(132),所述通孔(132)与容纳腔(11)相通,所述通孔(132)处覆盖与通孔(132)形状适配的端盖(1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上设有凸缘(111),所述凸缘(111)的上表面低于蒸汽发生盒(1)的上壁,形成用于支撑蒸屉(2)的台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屉(2)包括与所述容纳腔(11)形状适配的网孔板(21)和位于网孔板(21)下方的支撑壁(22),所述支撑壁(22)与网孔板(21)的连接处形成凸沿(23)。
CN202022854756.6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48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4756.6U CN21454883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4756.6U CN21454883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8839U true CN21454883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3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47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4883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8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3352U (zh) 一种多功能压力锅
CN214548839U (zh)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TW201711607A (zh) 可翻掀式蒸盤
CN211673734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080309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3749260U (zh) 黄金蛋多功能蒸机的晃动及装蛋装置
CN113440020A (zh) 一种多功能炉
CN206979308U (zh) 早餐机
CN217610499U (zh) 便携式炒菜蒸饭器
CN210249508U (zh) 一种蒸煮保温餐具
CN213488327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07041408U (zh) 电水壶及电水壶套装
CN222487016U (zh) 一种恒温防糊底锅
CN218419487U (zh) 一种易清洁及不需翻面的空气炸锅
CN209899076U (zh) 一种涮烤一体组合锅
CN216628221U (zh) 一种燕窝炖煮装置
CN211155162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节能保温锅
CN208551124U (zh) 组合式多功能锅
CN215191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发热盘结构
CN212815915U (zh) 多功能蒸笼和烹饪器具
CN221035871U (zh) 一种微波炉专用煎煮蛋器皿
CN222237392U (zh) 一种可固液分离的煮食锅
CN212415451U (zh) 一种锅具
CN218279294U (zh) 一种电饭煲
CN215583881U (zh) 一种多功能电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1

Address after: 116 Haichuan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Platinum Quercus Crafts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Binjiang District 310053 shore road 52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