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1786U -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01786U CN214501786U CN202120586169.5U CN202120586169U CN214501786U CN 214501786 U CN214501786 U CN 214501786U CN 202120586169 U CN202120586169 U CN 202120586169U CN 214501786 U CN214501786 U CN 2145017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water
- heat
- air source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748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压缩机机构、三通换向阀、存水罐、补充水管以及总排水管,压缩机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油液管,油液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的右端面安装有换热管,换热管右端面安装有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左端面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为进水口,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总排水管,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一号三通阀,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二号三通阀,该设计解决了由于在冬天外界温度较低,使得换热器的表面结霜的现象,在使用时能够稳定供热,改善了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属于空气源热泵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空气源热泵适用范围广泛,一年四季都能够运行,无需专人看守,运行成本低,节能的效果非常突出,属于环保型的产品。其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拥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在我国冬冷夏热地区采暖、制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运行时,当室外侧空气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且低于0°C时,换热器表面就会结霜。霜的形成使得换热器传热效果恶化,且增加了空气流动阻力,使得机组的供热能力降低,严重时机组会停止运行影响热泵机组供热。空气源热泵冬季室外换热器结霜与融霜是目前制约其应用和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
目前,空气源热泵的融霜方式通常有:自然融霜法、逆循环融霜法、电融霜法等。而在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常规的方法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无法实现融霜工况的连续供热,往往会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以及四通换向阀的频繁切换,也会造成热泵供水温度波动,影响室内供热效果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能耗低,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压缩机机构、三通换向阀、存水罐、补充水管以及总排水管,所述压缩机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油液管,所述油液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换向阀的右端面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右端面安装有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左端面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为进水口,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总排水管,所述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一号三通阀,所述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二号三通阀,所述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三号三通阀,所述一号三通阀的下表面安装有一号热管进水管,所述二号三通阀的下表面安装有二号热管进水管,所述三号三通阀的下表面安装有三号热管进水管,所述总排水管的右端安装有存水罐,所述存水罐的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补充水管,所述补充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凉水阀,所述补充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包括压缩机外壳、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以及油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压塑机、气液分离器以及油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的下端,所述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的上端,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三号换热器、一号热管进水管、二号热管进水管、三号热管进水管、一号加热水管、二号加热水管以及三号加热水管,所述一号换热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内的上部,所述二号换热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内的中部,所述三号换热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内的下部,所述一号换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一号加热水管,所述二号换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二号加热水管,所述三号换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三号加热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油分离器与三通换向阀通过油液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三通换向阀通过油液管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油分离器通过油液管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油液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三通换向阀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外三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补充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外三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排水管的一端与存水罐连接,所述总排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三通阀与一号换热器的总排水管连接,所述二号三通阀与二号换热器的总排水管连接,所述三号三通阀与三号换热器的总排水管连接,所述补充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一号热管进水管、二号热管进水管、三号热管进水管、一号三通阀、二号三通阀以及三号三通阀,解决了由于在冬天外界温度较低,使得换热器的表面结霜的现象,在使用时能够稳定供热,改善了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的效果。
因一号加热水管、二号加热水管以及三号加热水管分别覆盖在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的表面并且在冬季时将热水分流用于对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的加热,水温降低后重新加热,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轮流进行解冻保证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连续供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正视图;
图中:1-进水口、2-进水管、3-补充水管、4-凉水阀、5-出水口、6-存水罐、7-加温出水管、8-总排水管、9-一号三通阀、10-二号三通阀、11-三号三通阀、12-一号热管进水管、13-二号热管进水管、14-三号热管进水管、15-一号加热水管、16-二号加热水管、17-三号加热水管、18-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19-换热管、20-三通换向阀、21-油液管、22-油分离器、23-压缩机、24-气液分离器、25-压缩机外壳、26-一号换热器、27-二号换热器、28-三号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压缩机机构、三通换向阀20、存水罐6、补充水管3以及总排水管8,压缩机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油液管21,油液管21的另一端安装有三通换向阀20,三通换向阀20的右端面安装有换热管19,换热管19右端面安装有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左端面安装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上端为进水口1,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总排水管8,总排水管8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一号三通阀9,总排水管8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二号三通阀10,总排水管8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三号三通阀11,一号三通阀9的下表面安装有一号热管进水管12,二号三通阀10的下表面安装有二号热管进水管13,三号三通阀11的下表面安装有三号热管进水管14,总排水管8的右端安装有存水罐6,存水罐6的上端开设有出水口5,进水管2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补充水管3,补充水管3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凉水阀4,补充水管3的另一端与出水口5连接。
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包括压缩机外壳25、压缩机23、气液分离器24以及油分离器22,压缩机外壳25的内部安装有压塑机、气液分离器24以及油分离器22,气液分离器24安装在压缩机23的下端,油分离器22安装在压缩机23的上端。
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18、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三号换热器28、一号热管进水管12、二号热管进水管13、三号热管进水管14、一号加热水管15、二号加热水管16以及三号加热水管17,一号换热器26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18内的上部,二号换热器27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18内的中部,三号换热器28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18内的下部,一号换热器26的外表面安装有一号加热水管15,二号换热器27的外表面安装有二号加热水管16,三号换热器28的外表面安装有三号加热水管17。
油分离器22与三通换向阀20通过油液管21连接,气液分离器24与三通换向阀20通过油液管21连接,压缩机23与油分离器22通过油液管21连接,压缩机23与气液分离器24通过油液管21连接。
换热管19的一端与三通换向阀20连接,换热管19的另外三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以及三号换热器28连接。
进水管2的一端与补充水管3连接,进水管2的另外三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以及三号换热器28连接。
总排水管8的一端与存水罐6连接,总排水管8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以及三号换热器28连接。
一号三通阀9与一号换热器26的总排水管8连接,二号三通阀10与二号换热器27的总排水管8连接,三号三通阀11与三号换热器28的总排水管8连接,补充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和出水口5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制热时,首先打开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以及三号换热器28,这时一号三通阀9、二号三通阀10以及三号三通阀11都开启两端总排水管8连通,从压缩机23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工质气体经由油分离器22、三通换向阀20以及换热管19,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以及三号换热器28中进行放热,冷凝成液体,并且与凉水进行热量转换,使得从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排出为热水,并且将热水经过总排水管8排进存水罐6,当需要热水时就能够从存水罐6放出,并且需要凉水时只需要打开凉水阀4就可以将凉水穿过补充水管3与热水混合,当需要融化霜冻时,轮流打开一号三通阀9、二号三通阀10以及三号三通阀11,一号三通阀9打开时就会将热水分流进一号加热水管15,这时热水经过一号加热水管15时就会对一号换热器26的表面化冻,从而保证一号换热器26的工作效率,二号换热器27和三号换热器28为同样的工作原理,热水穿过一号加热水管15、二号加热水管16以及三号加热水管17以后重新进入进水管2再次进入一号换热器26、二号换热器27以及三号换热器28重新加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压缩机机构、三通换向阀、存水罐、补充水管以及总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油液管,所述油液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三通换向阀,所述三通换向阀的右端面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右端面安装有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左端面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为进水口,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的右端面安装有总排水管,所述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一号三通阀,所述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二号三通阀,所述总排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三号三通阀,所述一号三通阀的下表面安装有一号热管进水管,所述二号三通阀的下表面安装有二号热管进水管,所述三号三通阀的下表面安装有三号热管进水管,所述总排水管的右端安装有存水罐,所述存水罐的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补充水管,所述补充水管的圆周表面上安装有凉水阀,所述补充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机构包括压缩机外壳、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以及油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压塑机、气液分离器以及油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的下端,所述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的上端;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机构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三号换热器、一号热管进水管、二号热管进水管、三号热管进水管、一号加热水管、二号加热水管以及三号加热水管,所述一号换热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内的上部,所述二号换热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内的中部,所述三号换热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外壳内的下部,所述一号换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一号加热水管,所述二号换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二号加热水管,所述三号换热器的外表面安装有三号加热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与三通换向阀通过油液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三通换向阀通过油液管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油分离器通过油液管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通过油液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三通换向阀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外三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补充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外三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排水管的一端与存水罐连接,所述总排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以及三号换热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三通阀与一号换热器的总排水管连接,所述二号三通阀与二号换热器的总排水管连接,所述三号三通阀与三号换热器的总排水管连接,所述补充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6169.5U CN214501786U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6169.5U CN214501786U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01786U true CN214501786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19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86169.5U Active CN214501786U (zh) | 2021-03-23 | 2021-03-23 |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01786U (zh) |
-
2021
- 2021-03-23 CN CN202120586169.5U patent/CN2145017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9624B (zh) | 一种太阳能与热源塔热泵复合式三联供空调系统 | |
CN201476406U (zh) | 低温准双级空气源热泵装置 | |
CN101839585A (zh) | 适合低温气候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 |
CN200982742Y (zh) | 带辅助蒸发器的空气源及太阳能复合式热泵系统 | |
CN100467966C (zh) | 多联机式中央热泵采暖空调热水器 | |
CN100451486C (zh) | 一种可制热水及冷水的热泵热水机 | |
CN104315751B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结合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供热与制冷系统 | |
CN202304087U (zh) | 节能型多功能空调热水器一体机 | |
CN214501786U (zh) | 一种连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01391959Y (zh) | "双效"全热回收节能热泵机组 | |
CN101408357B (zh) | 阳台壁挂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 | |
CN201043828Y (zh) | 一种热水器空调 | |
CN200961908Y (zh) | 大型浴室的热泵空调及洗浴热水系统 | |
CN201885483U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热泵冷热水一体机 | |
CN20212598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板和空气源互补组合式供暖供热系统 | |
CN202757221U (zh) | 复合能源空调热水系统 | |
CN202613841U (zh) | 太阳能与热源塔热泵复合式三联供空调系统 | |
CN202470539U (zh) | 双路输入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热水系统 | |
CN201259350Y (zh) | 冷暖空调与卫生热水一体化的模块式制冷机组 | |
CN101311639B (zh) | 空调冷凝热回收与冷却塔免费供冷一体机组及其应用系统 | |
CN107906576B (zh) | 一种中温太阳能-空气能耦合系统 | |
CN205174653U (zh) | 一种蓄热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系统 | |
CN205402987U (zh) | 新型防冻节能空调机组 | |
CN207162808U (zh) | 一种水蓄热融霜型冷凝式辐射板供暖装置 | |
CN105222342A (zh) | 强化换热式热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