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501188U -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1188U
CN214501188U CN202120455097.0U CN202120455097U CN214501188U CN 214501188 U CN214501188 U CN 214501188U CN 202120455097 U CN202120455097 U CN 202120455097U CN 214501188 U CN214501188 U CN 214501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hamber
low
temperature wat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50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莺
吴杨高
田景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ce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ce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ce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cer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50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1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1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1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包括罐体、其内部从上至下设置的乏汽吸收室、闪蒸装置、一级换热室及二级换热室以及后端的输送装置,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低温水进口、污水进口及排气口,低温水进口分别与乏汽吸收室及二级换热室连通,乏汽吸收室设置在罐体内的顶部,与排气口连通,闪蒸装置朝向乏汽吸收室开口,侧壁与污水进口连通,闪蒸装置下端与一级换热室连通,一级换热室下端与二级换热室连通,二级换热室与输送装置相连通。通过从低温水进口进入的水分成第一路与第二路低温水,分别流入乏汽回收室及第二换热室,使从拍污水进口进入罐体的闪蒸汽降温后才排出,降低热污染,而低温水则经过两轮换热,输送至指定地充分利用,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配套的定期排污扩容器排放出来的水温度太高,通常在90℃以上,闪蒸汽对空排放,根据国家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闪蒸汽不能直接排放大气,高温水不能排进污水池。
现有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内部结构简单,没有冷却设施和冷却结构,只有闪蒸槽,不能解决排污水汽水分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部从上至下设置的乏汽吸收室、闪蒸装置、一级换热室及二级换热室以及后端的输送装置;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低温水进口、污水进口及排气口;所述乏汽吸收室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顶部,与所述低温水进口及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闪蒸装置上部开口朝向所述乏汽吸收室,通过侧壁的通孔与所述污水进口连通,下端与所述一级换热室连通;所述一级换热室下端与所述二级换热室连通;所述二级换热室与所述低温水进口及所述输送装置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输送换热水的导流装置、气蚀消除装置、除污装置及水泵;所述导流装置、所述气蚀消除装置及所述除污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所述水泵与所述除污装置连通,向后端输送换热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级换热室的容积大于所述二级换热室的容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低温水进口分别与所述乏汽吸收室、所述二级换热室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乏汽吸收室内设置有多个旋膜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污装置与所述水泵之间通过流速控制管连通,所述流速控制管上安装有蝶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污水进口包括定期排污水进口与连续排污水进口,分别连通至所述闪蒸装置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乏汽吸收室上部与所述罐体的排气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罐体下部开设有排污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柜,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柜与所述水泵、调节阀、液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从低温水进口进入的水分成第一路与第二路低温水,分别流入乏汽回收室及第二换热室,使从排污水进口进入罐体的闪蒸汽降温后才排出,降低热污染,而低温水则经过两轮换热,输送至指定地充分利用,节约资源。在回收排污水和热能交换时,罐体内能够达到常压,有利于锅炉排污水的排出,不影响锅炉排污的生产工艺。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包括:罐体1、在罐体1内部从上至下设置的乏汽吸收室10、闪蒸装置20、一级换热室30及二级换热室40以及后端的输送装置;罐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低温水进口11、污水进口及排气口12;乏汽吸收室10设置在罐体1内的顶部,与低温水进口11及排气口12连通;闪蒸装置20上部开口朝向乏汽吸收室10,通过侧壁的通孔与污水进口连通,下端与一级换热室30连通;一级换热室30下端与二级换热室40连通;二级换热室40与低温水进口11及输送装置相连通。
在此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主要由闪蒸吸收降温段和输送段组成,其中,闪蒸吸收降温段包括乏汽吸收室10、闪蒸装置20、一级换热室30及二级换热室40,通过从低温水进口11进入的水分成第一路与第二路低温水,分别流入乏汽回收室及第二换热室,使从排污水进口进入罐体 1的闪蒸汽降温后才排出,降低热污染,而低温水则经过两轮换热,输送至指定地充分利用,节约资源。在回收排污水和热能交换时,罐体1内能够达到常压,有利于锅炉排污水的排出,不影响锅炉排污的生产工艺。
更具体的,本锅炉排污水冷却回收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低温水先经过低温水进口11后分流,第一路低温水进入乏汽回收室,第二路低温水进入二级换热室40,进入乏汽回收室部分的第一路低温水和锅炉排污水的闪蒸乏汽进行混合换热,混合换热后的水(一般在80℃左右)再和排污水一起进入一级混合,经一级换热室30换热后的水(一般在90℃左右)再进入到二级换热室40,和第二路低温水换热,最后的混合水(一般在50℃左右)进入输送段,通过水泵2将水送至指定地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闪蒸装置20可以直接使用本领域常规的闪蒸装置20,也可以根据罐体1内的结构,做出适配性修改,具体结构并未作出限定,只要其可以起到汽水分离的作用即可,在本文中不做更多赘述。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输送换热水的导流装置50、气蚀消除装置60、除污装置70及水泵2;导流装置50、气蚀消除装置60及除污装置70设置在罐体1内部;水泵2与除污装置70连通,向后端输送换热水。
在此实施例中,在输送段混合吸收后℃左右的水通过依次进入输送段的导流装置50、汽蚀消除装置和除污装置70,在流速控制管80的作用下使进入水泵2的水不掺汽不汽化进入输送泵,然后通过控制柜3内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水泵2的运行状态将水输送至需要用水用热的指定地点。主要通过内部的导流装置50、汽蚀消除装置、流速控制管80对水泵2入口冷凝水施加一个正压头,加大冷凝水的过冷度,从总体上防止冷凝水二次汽化;同时控制液体雷诺数,使流场保持稳定流动;通过加气蚀消除装置60克服局部高速区的产生,消除冷凝水二次汽化的诱导核心;通过缩短减压段,减少二次汽化诱导核心成长时间,控制汽泡受压出前不能充分地成长,使水泵2处于输送单相高温水的最佳状态,以上措施使饱和接近饱和的高温冷凝水在被水泵2加压前空间颁流场中的任意一点,皆处于微过冷状态,实现了消除水泵2汽蚀的功能。相较于现有的定排闪蒸罐和地下水池,节约成本,能够有效率用热能资源。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级换热室30的容积大于二级换热室40的容积。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低温水进口11分别与乏汽吸收室10、二级换热室40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乏汽吸收室10内设置有多个旋膜管。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多个旋膜管把低温水打散成水膜群,低温水在该乏汽吸收室10内形成多个水膜群,往吸收室下部走,后流通至一级换热室30,旋膜管的结构具有无声、无振动的特点,整体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除污装置70与水泵2之间通过流速控制管80 连通,流速控制管80上安装有蝶阀。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污水进口包括定期排污水进口 13与连续排污水进口14,分别连通至闪蒸装置20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乏汽吸收室10上部与罐体1的排气口12连通。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罐体1下部开设有排污口15。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柜3,罐体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7及温度传感器16,控制柜3与水泵2、调节阀、液位传感器17及温度传感器 16电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设置控制柜3的回收装置实现机电一体,智能化自动控制。智能化自动控制包括气动调节阀、液位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6和控制柜3等。通过罐体1内的温度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来保证低温水的进水量从而保持装置内的水温维持在℃左右,通过液位传感器17控制水泵2的运行状态。当水位达到设定的高水位时,液位传感器17将液位信号传给控制柜3内的P LC编程器,自动启动冷凝水泵2,将高温冷凝水输送到低温换热器、热力除氧器或直接送进锅炉。当水位下降到设定的低水位时,水泵2自动停止输水。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部从上至下设置的乏汽吸收室、闪蒸装置、一级换热室及二级换热室以及后端的输送装置;
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低温水进口、污水进口及排气口;
所述乏汽吸收室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顶部,与所述低温水进口及所述排气口连通;
所述闪蒸装置上部开口朝向所述乏汽吸收室,通过侧壁的通孔与所述污水进口连通,下端与所述一级换热室连通;
所述一级换热室下端与所述二级换热室连通;
所述二级换热室与所述低温水进口及所述输送装置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输送换热水的导流装置、气蚀消除装置、除污装置及水泵;
所述导流装置、所述气蚀消除装置及所述除污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
所述水泵与所述除污装置连通,向后端输送换热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换热室的容积大于所述二级换热室的容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水进口分别与所述乏汽吸收室、所述二级换热室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乏汽吸收室内设置有多个旋膜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污装置与所述水泵之间通过流速控制管连通,所述流速控制管上安装有蝶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口包括定期排污水进口与连续排污水进口,分别连通至所述闪蒸装置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吸收室上部与所述罐体的排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开设有排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柜与所述水泵、调节阀、液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CN202120455097.0U 2021-03-02 2021-03-02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Active CN214501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5097.0U CN214501188U (zh) 2021-03-02 2021-03-02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5097.0U CN214501188U (zh) 2021-03-02 2021-03-02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1188U true CN214501188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2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5097.0U Active CN214501188U (zh) 2021-03-02 2021-03-02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1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7453Y (zh) 一种燃油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2538516A (zh) 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101313190B (zh) 蒸汽热交换器
CN214501188U (zh) 锅炉排污冷却回收装置
CN207501127U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余热与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6271068U (zh) 一种蒸汽利用率高的加热储罐
CN102506413B (zh) 催化裂化装置低温热利用的无盐水高压除氧方法
CN105299606B (zh) 一种温差进水余热循环锅炉
CN205351290U (zh) 蒸汽余热利用装置及其节能脱附系统
CN212902769U (zh) 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和余氧去除的装置及其燃气锅炉系统
CN214105883U (zh)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CN204084306U (zh) 车载式过热蒸汽兼容亚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
CN213120201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余热利用装置
CN208398056U (zh) 适用于锅炉除氧的节能乏汽回收系统
CN112978760B (zh) 一种尿素水解装置
CN221424854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ics系统
CN111120993B (zh) 一种除氧器给水回流系统
CN207113638U (zh) 蒸汽凝液回收系统
CN206739262U (zh)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7714893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自检及余热利用系统
RU2198346C2 (ru) Смешивающи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верх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для подогрева питательной воды аэс
CN213019563U (zh) 一种内循环余热回收装置
CN204593351U (zh) 一种含有蒸汽锅炉的热力系统的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18673194U (zh) 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蒸发冷凝系统
CN212778751U (zh) 能源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