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5597U - 引流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引流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35597U CN214435597U CN202021090939.9U CN202021090939U CN214435597U CN 214435597 U CN214435597 U CN 214435597U CN 202021090939 U CN202021090939 U CN 202021090939U CN 214435597 U CN214435597 U CN 2144355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balloon
- check valve
- auxiliary
- b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系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处的引流开口、以及限定于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构造成经由引流开口并且通过引流管腔将患者引流部位处的被引流液体或组织向外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系统还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处并且与所述引流开口非重叠;以及与所述球囊气体连通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构造成能够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通过该引流管系统,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引流情况或者定期地操作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来消除或者缓解堵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术后引流的引流管系统,特别是适用于胃肠术后引流。
背景技术
对于外科手术,例如腹腔内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后的引流是术后处理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通常采用留置的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甚至组织碎片等(后文被统称为被引流流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引流管通常在远端末端或者远端管壁上设置有引流孔或引流开口,在近端设有引流袋或者引流球。通过引流袋或者引流球内相对于患者体内引流部位的负压,将被引流流体从引流孔或引流开口吸入引流管后流到引流袋或者引流球内。
但是,随着引流的进行,被引流液体可能堵塞引流孔或引流开口或者引流管管腔;此外,体内组织的运动(例如胃肠的蠕动)也有可能堵塞引流孔或引流开口。这些可能的堵塞会影响甚至完全阻碍引流的进行,导致被引流流体不能顺畅地排出。
为了防止引流堵塞,医护人员会根据观察结果或者定期地手动挤压柔性引流管的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以期望通过这种挤压改变引流管腔内的压力以便疏松可能被堵塞的引流孔或引流开口或者引流管管腔。但是,实践中,通过挤压柔性引流管的位于患者体位的部分来避免或者疏通堵塞有时没有效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措施来进一步避免或者疏通引流管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系统,通过操作这种引流管系统能够有效并且可靠地避免或者疏通引流管堵塞。
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系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处的引流开口、以及限定于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构造成经由引流开口并且通过引流管腔将患者引流部位处的被引流流体向外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系统还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处并且与所述引流开口非重叠;以及与所述球囊气体连通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构造成能够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
通过所述球囊的膨胀,球囊推动围绕球囊的被引流流体,对被引流流体起到类似搅拌的作用,或者推动器官运动使之远离引流开口,从而能够消除或者缓解引流开口的堵塞。
可选地,所述球囊与所述引流管一体形成使得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能够随着所述球囊的膨胀而向近侧移动。
可选地,围绕引流管形成或布置有球囊连通管路,该球囊连通管路将所述球囊与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气体连通并且与引流管腔隔离。
可选地,用于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处的压力产生负压的负压引流装置连接至引流管腔以通过负压作用实施引流。
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还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可操作地连接以在使所述球囊膨胀或收缩的同时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产生。
可选地,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为引流袋或引流球,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与引流管腔连通,用于通过引流袋或引流球内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而吸引并接收被引流流体。
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为辅助袋或辅助球,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球囊连通管路与球囊连通,并且构造成在能够通过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以及能够通过释放所述加压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
可选地,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连接管路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连通,所述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以及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构造成: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第一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的加压被释放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时,所述第一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促进引流袋或引流球相对于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第二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
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为活塞式致动器,所述活塞式致动器包括活塞腔和能够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腔与所述球囊连通。
可选地,所述活塞腔被活塞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活塞腔的第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球囊保持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能够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连通的第二端口和能够与大气连通的第三端口,在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处或内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引流止回阀和大气止回阀;以及所述活塞式致动器构造成:当所述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腔的第一部分的体积减小时所述球囊膨胀并且所述引流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连通并且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当所述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的体积减小时所述球囊收缩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处或附近,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处或附近。
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器;和位于容器内并且绕公共轴或支点彼此交叉并且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连接的两个叶片;所述两个叶片能够在径向抵靠所述容器的内表面的同时相对于彼此枢转;彼此交叉的所述两个叶片将所述容器的内部体积分成四个部分,即,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以及第三径向部分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以及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球囊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径向部分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经由方向彼此相反的大气止回阀和引流止回阀分别通向大气和所述负压引流装置。
可选地,所述两个叶片在所述公共轴或支点的任一侧经由弹簧彼此连接,所述两个叶片能够朝向彼此枢转,从而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的体积减小使得所述球囊膨胀,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打开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所述两个叶片还能够由于弹簧的作用彼此远离地枢转,从而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的体积恢复使得所述球囊收缩,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关闭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打开。
通过阅读下面的描述,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和方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
图2以放大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的引流管,其中球囊未膨胀;
图3以放大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的引流管,其中球囊膨胀;
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的示意图;
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不同位置;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远”是指远离医护人员的一侧或者方向,术语“近”是指靠近医护人员的一侧或者方向。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100。该引流管系统100包括引流管10、作为负压引流装置的引流球或引流袋20以及作为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辅助球或辅助袋30。
如图2-3所示,引流管10由柔性的、生物相容的材料制成。在引流管10的末端处或者附近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引流开口10d,以允许被引流流体流入引流管10。在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引流管10的远侧端壁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开口10d。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引流开口的位置、数量、形式等不局限于图2-3所示,只要能够允许被引流流体流入引流管10即可。例如,引流管10的远侧端部也可以构造成整体敞开。可选地或者附加地,也可以在引流管10的远侧末端附近的圆周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引流开口10d。
仍然如图2-3所示,一个或更多个球囊10a在引流管10的远端末端处或者附近设置于引流管10,所述球囊能够被充气膨胀或者被放气塌缩。球囊10a设置成不与引流开口10d重叠,即,不阻碍被引流流体通过引流开口10d的流入。
引流管10a限定有延伸通过引流管的引流管腔10b,用于将从引流开口10d引入的被引流流体向近侧排出。此外,引流管10在其管壁内还设置有与引流管腔10b平行延伸且隔开的辅助管腔10c作为球囊连通管路。辅助管腔10c用于将球囊10a和用于给球囊充气或放气以使之膨胀或塌缩的作为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辅助球或辅助袋30气体连通。
在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辅助管腔10c设置在引流管10b的管壁内。但是,辅助管腔10c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辅助管腔10c可以是围绕引流管10的整个外周壁设置并且与引流管腔10b同轴平行延伸且隔开的附加管腔;或者辅助管腔10c可以由与引流管10b分离并且将辅助球或辅助袋30与球囊10a气体连通的其它管限定。
球囊10a也由柔性的、生物相容的材料制成。优选地,球囊10a与引流管10一体形成。例如,相对于引流管10,球囊10a可以由更柔性的材料形成以允许其膨胀和收缩;或者也可以由与引流管10相同柔性但厚度更薄的材料形成从而允许其膨胀和收缩。
在使用中,引流管10的末端端部被递送到患者体内的引流部位,例如手术部位处或附近,被引流流体通过引流开口10d流入引流管腔10b,从而沿引流管10向近侧排出体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引流的进行,被引流流体例如血液可能凝固,从而堵塞引流开口10d;此外,被引流流体例如组织碎片也可能堆积在引流开口10d中或附近,堵塞引流开口10d;另外,有些情况下(例如胃肠手术术后),引流管10的远侧末端紧靠人体器官(例如胃或肠)定位,这些器官蠕动也可能堵塞引流开口10d。这种堵塞对于术后引流显然是不利的。
为了缓解或者消除这种堵塞,使用者可以通过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经由辅助管腔10c对球囊10a进行充气,使之膨胀。随着球囊10a的膨胀,球囊10a推动围绕球囊10a的被引流流体,对被引流流体起到类似搅拌的作用,或者推动器官运动使之远离引流开口10d,从而能够消除或者缓解引流开口10d的堵塞。
此外,特别是在球囊10a与引流管一体形成的情况下,由于材料的张力作用,引流管10的远侧末端能够随着球囊10a的膨胀向近侧移动少许距离。随着球囊10的收缩,材料张力减小并消失,引流管10向远侧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因此,通过使球囊10a多次膨胀和收缩,引流管10的远侧末端往复运动。引流管10的远侧末端的这种运动一方面能够使引流管10的远侧末端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堵塞发生位置,另一方面也对被引流流体起到搅拌作用,从而促进堵塞的消除或者缓解。
在本实施例中,与引流管腔10b连通的负压引流装置为引流球或引流袋20。该引流球或引流袋20被填充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以通过负压作用将被引流流体通过引流开口10d经由引流管腔10b抽吸到引流球或引流袋20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引流球或引流袋20仅仅是负压引流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负压引流装置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装置,只要其能够将被引流流体通过引流管抽吸/引流出来即可。例如,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由用于抽吸被引流流体的泵和容纳引流出来的被引流流体的分离容器构成。
下面再次参考图1描述本实施例的作为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辅助球或辅助袋30。如前所述,辅助球或辅助袋30作为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用于使球囊10a膨胀或收缩。具体地,辅助球或辅助袋30通过辅助管腔10c与球囊10a气体连通。例如当辅助球或辅助袋30被医护人员加压/挤压(例如手动挤压)而缩小时,辅助球或辅助袋30内的气体被排出到球囊10a,从而球囊10a膨胀。当对辅助球或辅助袋30的加压/挤压被释放时,辅助球或辅助袋30恢复到其初始体积,与之气体连通的球囊10a收缩。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球囊膨胀-收缩装置可以为其它形式,只要其能够使球囊10a膨胀和收缩即可。
优选地,作为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辅助球或辅助袋30还与作为负压引流装置的引流球或引流袋20通过连接管路40连接。在连接管40中设置第一止回阀(单向阀,引流止回阀,未示出),用于允许辅助球或辅助袋30与引流球或引流袋20之间的仅单向连通。另外,辅助球或辅助袋30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单向阀,大气止回阀,未示出),用于允许辅助球或辅助袋30与大气之间的仅单向连通。
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30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10a膨胀时,所述第一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30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20之间的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30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30的加压被释放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时,所述第一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30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20之间的连通并且促进引流袋或引流球20相对于引流部位的负压以促进引流,同时所述第二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
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加压/挤压辅助袋或辅助球30,一方面控制球囊10a的膨胀和收缩,消除或者缓解引流管10的堵塞;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引流袋或引流球20的负压,促进负压引流。这两方面的作用对于术后引流更有利。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4和图5a-5c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的示意性。
尽管在4中示出了两个球囊10a,但是第二实施例的引流管10、球囊10a以及负压引流装置(引流球或引流袋20)的结构、构造和连接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在重复描述。下面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即作为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活塞式致动器50。
活塞式致动器50示例包括例如注射器,具有活塞腔和活塞50c,活塞50c将活塞腔分为第一部分50a和第二部分50b。活塞杆50d从活塞50c延伸出活塞腔并与操作柄50e连接以便在医护人员的操作下带动活塞50c往复运动。在活塞柄50e与限定活塞腔的缸壁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复位弹簧50f,用于使活塞50c回复到初始位置。活塞式致动器50经由第一端口50g与球囊10气体连通。活塞式致动器50能够对球囊10a进行充气和放气以使之膨胀和收缩,从而消除或者缓解引流堵塞。
活塞式致动器50还包括用于与引流球或引流袋20连通的第二端口50i和用于与大体连通的第三端口50h。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端口50g设置于活塞腔的第一部分50a,第二端口50i和第三端口50h设置于活塞腔的第二部分50b。在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处或内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引流止回阀和大气止回阀。
示例性地,第一端口50g设置在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处或附近,所述第二端口50i和第三端口50h设置在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处或附近。
图5a示出了活塞式致动器50位于其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活塞式致动器未被操作。
图5b示出了活塞式致动器50位于第二位置(充气位置),图5c示出了活塞式致动器50位于第三位置(放气位置)。具体地,当所述活塞50c运动使得活塞腔的第一部分50a的体积减小时,球囊10a膨胀并且引流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负压引流装置(引流球或引流袋20)连通并且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相对于引流部位的负压以促进负压引流,同时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如图5b所示;当活塞50c沿相反方向运动使得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的体积减小时球囊收缩并且大气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大气之间连通同时引流止回阀关闭,如图5c所示。
[第三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其它部件(引流管10、球囊10a以及负压引流装置(引流球或引流袋20))的结构、构造和连接可以与第一实施例和/或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在重复描述。
第三实施例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为跷跷板式致动器60,其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器601,例如球或管;以及位于容器601内并且绕公共轴或支点604彼此交叉并且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连接的两个叶片602、603。两个叶片602、603能够在径向抵靠容器601的内表面的同时相对于彼此枢转。
彼此交叉的两个叶片602、603将所述容器601的内部体积分成四个部分,即,第一径向部分60a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60b、以及第三径向部分60c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60d。第一径向部分60a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60b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与球囊10a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三径向部分60c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60d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经由方向彼此相反的大气止回阀和引流止回阀分别通向大气和负压引流装置。
两个叶片602、603在所述公共轴或支点604的任一侧还经由弹簧605彼此连接。两个叶片602、603构造成能够朝向彼此枢转,从而第一径向部分60a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60b的体积减小使得与其连通的球囊10a膨胀,此时,引流止回阀打开以便允许第三径向部分60c和/或第四径向相对部分60d与作为负压引流装置的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连通从而促进负压引流,并且大气止回阀关闭;另外,两个叶片602、603还构造成能够由于弹簧的作用彼此远离地枢转,从而第一径向部分60a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60b的体积恢复使得球囊10a收缩,此时,引流止回阀关闭,不允许第三径向部分60c和/或第四径向相对部分60d与作为负压引流装置的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连通,并且大气止回阀打开,允许第三径向部分60c和/或第四径向相对部分60d与大气连通。
两个叶片602、603或者枢转轴或支点604可以构造成轴向延伸到容器601(例如管)的外部,以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操作以使之朝向彼此枢转或者释放所述操作以使其在弹簧的作用下彼此远离地枢转。可选地,两个叶片602、603也可以仅设置在容器601(例如透明球)的内部,医护人员直接按压叶片与容器的接触部位,从而挤压叶片,使之朝向彼此枢转,或者释放所述挤压以使其在弹簧的作用下彼此远离地枢转。
[其它实施例]
上面介绍了球囊膨胀-收缩装置的不同实施例,除上述实施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球囊膨胀-收缩装置,例如波纹管或风箱,只要该球囊膨胀-收缩装置能够使球囊膨胀和收缩即可。优选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还能够通过与负压引流装置连接并且在使使球囊膨胀或收缩的同时促进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引流。
Claims (13)
1.一种引流管系统,包括:
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处的引流开口、以及限定于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构造成经由引流开口并且通过引流管腔将患者引流部位处的被引流流体向外引流;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系统还包括:
球囊,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处并且与所述引流开口非重叠;以及
与所述球囊气体连通的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构造成能够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与所述引流管一体形成使得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能够随着所述球囊的膨胀而向近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围绕引流管形成或布置有球囊连通管路,该球囊连通管路将所述球囊与球囊膨胀-收缩装置气体连通并且与引流管腔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处的压力产生负压的负压引流装置连接至引流管腔以通过负压作用实施引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还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可操作地连接以在使所述球囊膨胀或收缩的同时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为引流袋或引流球,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与引流管腔连通,用于通过引流袋或引流球内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而吸引并接收被引流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为辅助袋或辅助球,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球囊连通管路与球囊连通,并且构造成在能够通过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以及能够通过释放所述加压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连接管路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连通,所述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以及
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构造成: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第一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的加压被释放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时,所述第一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促进引流袋或引流球相对于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第二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为活塞式致动器,所述活塞式致动器包括活塞腔和能够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腔与所述球囊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被活塞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活塞腔的第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球囊保持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能够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连通的第二端口和能够与大气连通的第三端口,在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处或内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引流止回阀和大气止回阀;以及
所述活塞式致动器构造成:当所述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腔的第一部分的体积减小时所述球囊膨胀并且所述引流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连通并且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当所述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的体积减小时所述球囊收缩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处或附近,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处或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膨胀-收缩装置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器;和位于容器内并且绕公共轴或支点彼此交叉并且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连接的两个叶片;所述两个叶片能够在径向抵靠所述容器的内表面的同时相对于彼此枢转;
彼此交叉的所述两个叶片将所述容器的内部体积分成四个部分,即,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以及第三径向部分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以及
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球囊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径向部分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经由方向彼此相反的大气止回阀和引流止回阀分别通向大气和所述负压引流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叶片在所述公共轴或支点的任一侧经由弹簧彼此连接,所述两个叶片能够朝向彼此枢转,从而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的体积减小使得所述球囊膨胀,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打开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所述两个叶片还能够由于弹簧的作用彼此远离地枢转,从而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的体积恢复使得所述球囊收缩,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关闭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打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0939.9U CN214435597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引流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0939.9U CN214435597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引流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35597U true CN214435597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07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90939.9U Active CN214435597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引流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35597U (zh) |
-
2020
- 2020-06-12 CN CN202021090939.9U patent/CN2144355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732496T3 (es) | Sistema de eliminación de tejido | |
US9550014B2 (en) | Postpartum uterine contractile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5593443A (en) | Prosthetic anal sphincter | |
EP2839809B1 (en) | Pump bulb for an implantable penile prosthetic | |
JP4282242B2 (ja) | 外科手術で使用するための特殊形状のバルーン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 |
US8556913B2 (en) | Method to assist in Cesarean Section | |
US20120143170A1 (en) |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with self-retaining mechanism | |
JP2012517860A (ja)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膨張装置及び方法 | |
US20070249893A1 (en) | Cuff for a lumen | |
EP2674131A1 (en) | Peristaltically inflatable penile prosthetic | |
US10980637B2 (en) | Inflatable penile prosthesis with pump bulb | |
US9301824B2 (en) | Hydraulic urethral occlusive device | |
US20180042613A1 (en) | Surgical clamping devices | |
US9597170B2 (en) | Hydraulic urethral occlusive device | |
CN214435597U (zh) | 引流管系统 | |
WO2019067453A1 (en) | INFLATABLE PENIC PROSTHESIS WITH REINFORCED CYLINDER | |
CN111467008A (zh) | 一种产科用刮宫装置 | |
US20240382235A1 (en) | Devices To Be Actuated Within The Uterus To Provide Suction For Treating Uterine Bleeding | |
CN118234452A (zh) | 一种用于人工尿道括约肌的尿道套囊 | |
JP2576296Y2 (ja) | 循環式膀胱吸引器 | |
JP2022174496A (ja) |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及び医療用カテーテルセ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