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4800U -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 Google Patents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34800U CN214434800U CN202023261317.0U CN202023261317U CN214434800U CN 214434800 U CN214434800 U CN 214434800U CN 202023261317 U CN202023261317 U CN 202023261317U CN 214434800 U CN214434800 U CN 214434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ticker
- subsides
- sanitary
- acupuncture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贴技术领域,具体为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包括穴位贴主体,所述穴位贴主体包括张贴层,所述张贴层的上端连接有药物治疗贴,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包括开缝,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开缝,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所述张贴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撕裂线,所述药物治疗贴的上端连接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卫生贴纸,所述药物治疗贴的上端连接有卫生贴纸。本实用新型加大了和皮肤的贴合度,避免伏贴的问题,进而也解决了弯曲部位伏贴的问题,可根据患处大小进行自由的裁剪,通过拉扯即可进行撕裂,操作简单便捷,另外在进行张贴时,通过定位贴进行定位,使得张贴的更加的精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贴技术领域,具体为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
在穴位贴的使用中,肢体上存在高低,在穴位贴使用时,弯曲部位就会存在伏贴的问题,或者存在贴合出现褶皱的问题,进而导致贴合的舒适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贴合存在伏贴褶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包括穴位贴主体,所述穴位贴主体包括张贴层,所述张贴层的上端连接有药物治疗贴,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包括开缝,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开缝,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所述张贴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撕裂线,所述药物治疗贴的上端连接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卫生贴纸,所述药物治疗贴的上端连接有卫生贴纸,所述卫生贴纸的一侧连接有定位贴,所述卫生贴纸的背面一侧连接有胶贴。
优选的,所述张贴层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大小的通孔,所述开缝开设在张贴层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折叠角设置成三角形,所述折叠角开设在张贴层的边缘位置。
优选的,所述药物治疗贴的上端设置有粘胶,所述药物治疗贴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
优选的,所述定位贴设置有四组,所述胶贴设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卫生贴纸的内部设置成凹陷状,所述卫生贴纸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药物治疗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过设置有开缝和折叠角,通过断开的设计能够更加的贴合在皮肤上,加大了和皮肤的贴合度,避免伏贴的问题,进而也解决了弯曲部位伏贴的问题。
2、该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通过设置有撕裂线,可根据患处大小进行自由的裁剪,通过拉扯即可进行撕裂,操作简单便捷。
3、通过设置有张贴层和药物治疗贴,通过张贴层上端的通孔进行了良好的散热,避免患处发生闷热的问题,另外药物治疗贴上设置的粘胶,在进行撕除的时候,通过牵引张贴层即可实现了,撕除起来也会更加的便捷,另外在进行张贴时,通过定位贴进行定位,使得张贴的更加的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贴层和药物治疗贴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卫生贴纸和定位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卫生贴纸和定位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穴位贴主体;110、张贴层;120、药物治疗贴;2、弯折结构;210、开缝;220、折叠角;230、撕裂线;3、分隔机构;310、卫生贴纸;320、定位贴;330、胶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包括穴位贴主体1,穴位贴主体1包括张贴层110,张贴层110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药物治疗贴120敷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张贴层110的上端连接有药物治疗贴120,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弯折结构2,弯折结构2包括开缝210,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开缝210,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220,张贴层1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撕裂线230,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连接有分隔机构3,分隔机构3包括卫生贴纸310,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连接有卫生贴纸310,卫生贴纸310的一侧连接有定位贴320,卫生贴纸310的背面一侧连接有胶贴330。
进一步的,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大小的通孔,开缝210开设在张贴层110的四角,通过处开缝210的设计,可以对张贴层110以及药物治疗贴120进行折叠,使得在贴合后和皮肤更加的贴合,能适用于不同形状肢体的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折叠角220设置成三角形,折叠角220开设在张贴层110的边缘位置,通过三角形的设计,可以通过撕除折叠角220进入在药物治疗贴120和张贴层110发生弯折时不会出现相互堆积褶皱的情况。
进一步的,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设置有粘胶,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220,通过粘胶的设计,可以直接和皮肤粘贴在一起,这样能紧密的贴合在人体的皮肤上,使得药效能完全的作用到患处,提升了治疗的效果以及质量。
进一步的,定位贴320设置有四组,胶贴330设置有四组,通过定位贴320的设计,在张贴时,可通过定位贴320张贴在皮肤上对张贴层110进行定位,进而避免了张贴出现倾斜的问题,方便了人员进行操作,即使是一个人也会完成张贴。
进一步的,卫生贴纸310的内部设置成凹陷状,卫生贴纸3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药物治疗贴120,通过卫生贴纸310的设计能有效的包裹住药物治疗贴120,保存的药物治疗贴120上端的药物成分,从而吧避免了上端的药物成分的挥发。
工作原理:在进行张贴使用时,通过将定位贴320张贴在皮肤上,通过固定一端在皮肤上,在定位贴320的固定下,慢慢的撕扯卫生贴纸310,当卫生贴纸310的位置被固定后药物治疗贴120的位置也会被固定,这时就加大了药物治疗贴120的精准定位,通过慢慢的撕扯卫生贴纸310至完全和药物治疗贴120脱落,这时就实现了张贴层110和药物治疗贴120的张贴,通过张贴层110上端的透气孔能使得透气效果更加的优异,同时还能较少药物的挥发,避免外界的灰尘等进入到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起到了一定程度防护的作用,在进行撕除的时候,通过拉动张贴层110即可带动了药物治疗贴120吗,相比传统的穴位贴而言,传统的穴位贴需要从皮肤上扣出一角才能进行撕除,然而粘胶会牢牢的沾附在皮肤上,这样就会存在撕除不方便,难以撕除的问题,通过张贴层110设计,由于张贴层110周围未设置有粘胶,在撕除时直接牵引了张贴层110即可完成对药物治疗贴120的撕除,操作也会变得更加的简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包括穴位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贴主体(1)包括张贴层(110),所述张贴层(110)的上端连接有药物治疗贴(120),所述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弯折结构(2),所述弯折结构(2)包括开缝(210),所述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开缝(210),所述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220),所述张贴层(1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撕裂线(230),所述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连接有分隔机构(3),所述分隔机构(3)包括卫生贴纸(310),所述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连接有卫生贴纸(310),所述卫生贴纸(310)的一侧连接有定位贴(320),所述卫生贴纸(310)的背面一侧连接有胶贴(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贴层(110)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大小的通孔,所述开缝(210)开设在张贴层(110)的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角(220)设置成三角形,所述折叠角(220)开设在张贴层(110)的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设置有粘胶,所述药物治疗贴(120)的上端开设有折叠角(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贴(320)设置有四组,所述胶贴(330)设置有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贴纸(310)的内部设置成凹陷状,所述卫生贴纸(3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药物治疗贴(1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61317.0U CN214434800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61317.0U CN214434800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34800U true CN214434800U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8109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61317.0U Active CN214434800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34800U (zh)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23261317.0U patent/CN2144348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434800U (zh) | 弯曲部位用的穴位贴 | |
CN211461324U (zh) | 一种新型穴位贴敷治疗贴 | |
CN201658747U (zh) | 远红外舒肝贴 | |
CN206566237U (zh) | 含有人参的中药外敷膏药贴 | |
CN210186071U (zh) | 一种含有王不留行的膏药贴 | |
CN218500891U (zh) | 一种中医外治周天蜡灸贴 | |
CN212090260U (zh) | 一种会发热的肚脐贴 | |
CN205964448U (zh) | 一种耳穴贴 | |
CN207477687U (zh) | 一种膝痛贴 | |
CN208942569U (zh) | 肠蠕医用胶贴 | |
CN221490804U (zh) | 一种穴位贴敷治疗用敷药贴 | |
CN2181937Y (zh) | 男康灵脐贴 | |
CN215351550U (zh) |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中药敷贴 | |
CN208031543U (zh) | 明目眼贴 | |
CN215460353U (zh) | 一种黑膏药 | |
CN204972680U (zh) | 一种天灸贴 | |
CN212234913U (zh) | 磁疗发热足贴 | |
CN200973921Y (zh) | 磁力药贴 | |
CN213219353U (zh) | 一种穴位敷贴 | |
CN209847820U (zh) | 一种蕲艾穴位贴 | |
CN212973857U (zh) | 一种儿科用穴位贴 | |
CN205108444U (zh) | 脐贴 | |
CN201624881U (zh) | 新型多用途膏药 | |
CN210447350U (zh) | 一种眼部冷敷贴 | |
CN201189303Y (zh) | 口舌生疮中药外用贴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