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1410U -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11410U CN214411410U CN202120686385.7U CN202120686385U CN214411410U CN 214411410 U CN214411410 U CN 214411410U CN 202120686385 U CN202120686385 U CN 202120686385U CN 214411410 U CN214411410 U CN 2144114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system
- main
- power battery
- connectors
- b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IVUGBSGLHRJSSP-UHFFFAOYSA-N LimKi 3 Chemical compound S1C(NC(=O)C(C)C)=NC=C1C1=CC(C(F)F)=NN1C1=C(Cl)C=CC=C1Cl IVUGBSGLHRJSS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箱体、3P4S模组、铜排、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3P4S模组,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所述铜排将主正主负接插件、BDU、熔断器、分流器串联连接成回路,所述慢充接插件电连接所述主正主负接插件,所述BMS和低压采集接插件均电连接所述3P4S模组、BDU、熔断器和分流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池系统内部结构排布紧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了箱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箱体的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电池系统的外形尺寸,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提升能量密度和提升续航里程也日益受到车厂的关注,特别是在各种环境下使用所带来的动力电池包使用寿命和动力电池包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包大多通过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来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即尽量减少动力电池包中零部件反复连接固定所占用的空间,给动力电池包提供更多的可用空间,提高动力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但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还是体积大、重量大,导致电池能量密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箱体、3P4S模组、铜排、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3P4S模组,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所述铜排将主正主负接插件、BDU、熔断器、分流器串联连接成回路,所述慢充接插件电连接所述主正主负接插件,所述BMS和低压采集接插件均电连接所述3P4S模组、BDU、熔断器和分流器。
该电池系统使用体积小、成本低的主从一体BMS替代BMS主机和BMS从机,节约布置空间,使用分流器替代BDU内置的霍尔传感器,减小BDU重量及成本,进而减轻了该电池系统的重量,并且该电池系统内部结构排布紧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了箱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箱体的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电池系统的外形尺寸,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优选地,所述BDU通过BDU固定支架固定在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BMS通过BMS固定支架固定在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3P4S模组底部还电连接有加热膜。
优选地,所述3P4S模组还连接有接地线。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盖和密封圈,所述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设置在下箱体内,所述下箱体和上箱盖连接处垫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下箱体包括壳体、框架梁和吊耳,所述壳体的边缘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密封圈垫设在翻边上,所述框架梁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BDU、BMS、熔断器、分流器固定在框架梁上,所述壳体的每个外侧面至少设有一个吊耳。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两端均设有框架梁,所述框架梁包括水平安装梁和竖直安装梁,两个水平安装梁之间通过两个竖直安装梁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并固定在壳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水平安装梁和竖直安装梁底部还均设有加强梁。
优选地,所述竖直安装梁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平行的加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电池系统使用体积小、成本低的主从一体BMS替代BMS主机和BMS从机,节约布置空间,使用分流器替代BDU内置的霍尔传感器,减小BDU重量及成本,进而减轻了该电池系统的重量,并且该电池系统内部结构排布紧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了箱体内部空间,提高了箱体的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电池系统的外形尺寸,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下盖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箱体1、3P4S模组2、铜排3、BDU4、BMS5、熔断器6、分流器7、主正主负接插件8、慢充接插件9和低压采集接插件10,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3P4S模组2,所述箱体1内部还设有BDU4、BMS5、熔断器6、分流器7、主正主负接插件8、慢充接插件9和低压采集接插件10,所述铜排3将主正主负接插件8、BDU4、熔断器6、分流器7串联连接成回路,所述慢充接插件9电连接所述主正主负接插件8,所述BMS5和低压采集接插件10均电连接所述3P4S模组2、BDU4、熔断器6和分流器7,进而实现该电池系统的放电和充电功能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温度、电压、电流等信息的采集传输。
该电池系统使用体积小、成本低的主从一体BMS替代BMS主机和BMS从机,节约布置空间,使用分流器7替代BDU4内置的霍尔传感器,减小BDU4重量及成本,进而减轻了该电池系统的重量,并且该电池系统内部结构排布紧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了箱体1内部空间,提高了箱体1的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电池系统的外形尺寸,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所述箱体1包括下箱体101、上箱盖102和密封圈103,所述BDU4、BMS5、熔断器6、分流器7、主正主负接插件8、慢充接插件9和低压采集接插件10设置在下箱体101内,所述下箱体101和上箱盖102连接处垫设有密封圈103。
所述下箱体101包括壳体1011、框架梁1012和吊耳1013,所述壳体1011的边缘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10111,所述密封圈103垫设在翻边10111上,所述框架梁1012固定在壳体1011内部,所述BDU4、BMS5、熔断器6、分流器7固定在框架梁1012上,所述壳体1011的每个外侧面至少设有一个吊耳10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11内部两端均设有框架梁1012,所述3P4S模组2为7个,其中四个3P4S模组2固定在壳体1011一端的框架梁1012上,另外三个3P4S模组2以及BDU4、BMS5和熔断器6固定在壳体1011另一端的框架梁1012上,使得该电池系统内部结构排布紧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了箱体1内部空间,提高了箱体1的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电池系统的外形尺寸,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梁1012包括水平安装梁10121、竖直安装梁10122、加强板10123,两个水平安装梁10121之间通过两个竖直安装梁10122连接形成一体封闭环结构并焊接固定在壳体1011内部,所述竖直安装梁10122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平行的加强板10123,用于固定3P4S模组2和加强下箱体101的强度和刚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安装梁10121和竖直安装梁10122底部还均设有加强梁(图中未示)。
所述BDU4通过BDU固定支架11固定在框架梁1012上,所述BMS5通过BMS固定支架12固定在框架梁1012上。
所述3P4S模组2底部还电连接有加热膜13,具体的,所述加热膜13通过热仿真计算,采用梳子状有效加热面积,即电芯底部1/2处布置加热丝,其余位置为承托泡棉,通过加热丝与高压线路相连,在低温状态为电芯加热,保证电芯的充放电性能,有效降低电池成本和重量。
所述3P4S模组2还连接有接地线14。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如下:先将加热膜1固定在框架梁1012上,然后将四个3P4S模组2固定在壳体1011一端的框架梁1012上,再将另外三个3P4S模组2以及BDU4、BMS5和熔断器6固定在壳体1011另一端的框架梁1012上,并通过铜排3将主正主负接插件8、BDU4、熔断器6、分流器7串联连接成回路,并将慢充接插件9电连接主正主负接插件8以及将所述BMS5和低压采集接插件10均电连接所述3P4S模组2、BDU4、熔断器6和分流器7,实现该电池系统的放电和快充功能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温度、电压、电流等信息的采集传输,最后盖上所述上箱盖102,完成该电池系统的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3P4S模组、铜排、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3P4S模组,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所述铜排将主正主负接插件、BDU、熔断器、分流器串联连接成回路,所述慢充接插件电连接所述主正主负接插件,所述BMS和低压采集接插件均电连接所述3P4S模组、BDU、熔断器和分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DU通过BDU固定支架固定在箱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MS通过BMS固定支架固定在箱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P4S模组底部还电连接有加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P4S模组还连接有接地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盖和密封圈,所述BDU、BMS、熔断器、分流器、主正主负接插件、慢充接插件和低压采集接插件设置在下箱体内,所述下箱体和上箱盖连接处垫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包括壳体、框架梁和吊耳,所述壳体的边缘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密封圈垫设在翻边上,所述框架梁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BDU、BMS、熔断器、分流器固定在框架梁上,所述壳体的每个外侧面至少设有一个吊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两端均设有框架梁,所述框架梁包括水平安装梁和竖直安装梁,两个水平安装梁之间通过两个竖直安装梁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并固定在壳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安装梁和竖直安装梁底部还均设有加强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安装梁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平行的加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86385.7U CN214411410U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86385.7U CN214411410U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11410U true CN214411410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3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86385.7U Active CN214411410U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1141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96846A (zh) * | 2024-05-08 | 2024-09-06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供电控制装置、动力电池包及交通工具 |
-
2021
- 2021-04-02 CN CN202120686385.7U patent/CN2144114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96846A (zh) * | 2024-05-08 | 2024-09-06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供电控制装置、动力电池包及交通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6717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170936A (zh) | 轻量化动力电池包 | |
CN214411410U (zh) | 一种轻量化动力电池系统 | |
CN208797084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包 | |
CN213520149U (zh) | 电池包结构及电动汽车 | |
CN215911520U (zh) | 动力电池模块 | |
CN207617718U (zh) | 一种锂电池变频牵引机车 | |
CN206789434U (zh) | 超级电容模组 | |
CN218677283U (zh) | 混合电池系统及车辆 | |
CN21638963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06806398U (zh) | 一种单体独立充电的并联锂电池组 | |
CN210092194U (zh) | 一种物流车电池系统 | |
CN216288693U (zh) | 一种12v辅助电池系统 | |
CN212542518U (zh) | 一种堆高车锂电池系统 | |
CN211858745U (zh) | 一种动力电池pack | |
CN210668468U (zh) | 一种低成本高效散热的电池组 | |
CN211208504U (zh) | 电池模块 | |
CN113488734A (zh) | 一种动力电池包系统总成 | |
CN207398210U (zh) |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 |
CN218351527U (zh) | 具备通信功能的高容量房车备用电池 | |
CN212085067U (zh) | 一种高能质比的电池组结构 | |
CN207338480U (zh) | 电池组件 | |
CN210112442U (zh) | 一种用于实现智能断路器单元结构的外壳 | |
CN214338258U (zh) | 一种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 | |
CN111834572A (zh) | 一种新型汽车电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