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1022U - 一种电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11022U CN214411022U CN202023346946.3U CN202023346946U CN214411022U CN 214411022 U CN214411022 U CN 214411022U CN 202023346946 U CN202023346946 U CN 202023346946U CN 214411022 U CN214411022 U CN 2144110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reversing
- movable frame
- pcb
- mo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开关,其包括壳体、驱动机构、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驱动机构具有适于在壳体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动架,活动架在往复运动时,能够驱使触头机构和调速机构运行,活动架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与第一侧和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触头机构位于活动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调速机构和换向机构均位于活动架的第三侧,并且调速机构位于换向机构和活动架之间。从而可合理地布置开关内的零件,缩小开关的体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开关。
背景技术
电开关是一种电动开关,其一般用于控制电动工具的启动、运转中断、调速和换向,是机械装置中重要的触发部件。
相关技术中的电开关结构复杂,零件较多,结构布置不够紧凑合理,体积较大,无法满足体积较小的电动工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开关,所述电开关合理地布置开关内的零件,缩小开关的体积,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开关,包括壳体、驱动机构、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适于在所述壳体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在往复运动时,能够驱使所述触头机构和所述调速机构运行,
所述活动架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
所述触头机构位于所述活动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调速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均位于所述活动架的第三侧,并且所述调速机构位于所述换向机构和所述活动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开关,通过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在活动架的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的布置,使得开关内部的结构紧凑,装配简单,进而使得整体的体积变小,可满足较小体积的电动工具的使用,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开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调速机构包括PCB板和电刷,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相背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上设有调速导电片,所述电刷设置在所述活动架的第三侧的外壁上,所述电刷在所述活动架的带动下滑动连接于所述调速导电片。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架、动触头部件、和静触头部件,所述动触架固连所述PCB板,动触头部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架上,所述静触头部件设置在所述PCB板的第一板面上,所述活动架上设有适于驱动所述动触头部件与所述静触头部件分离或接触的驱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部件包括动触头和触头弹簧,所述静触头部件包括静触头,所述动触头、所述触头弹簧和所述静触头分别对应设有两个,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活动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凸块,所述第一侧的凸块和所述第二侧的凸块不等高,两个所述动触头在所述触头弹簧的作用下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凸块,并且在两个所述凸块下移时,能够驱使两个所述动触头一一对应地先后接触两个所述静触头。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具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二极管,所述动触架上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一插脚,所述静触头部件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的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均与所述二极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杆、传动结构、换向滑片和换向导电片,所述换向导电片设于所述PCB板的第二板面上,所述换向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换向杆,所述换向滑片设于所述传动结构上且在所述换向杆的驱动下往复移动连接所述换向导电片。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档位弹片,所述档位弹片设于所述传动结构的底端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档位弹片与所述传动结构的底端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开关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开关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开关的再一视角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触头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触头机构和PCB板装配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PCB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00、前壳101、后壳102、基座103;
活动架201、第一凸块2011、第二凸块2012、安装槽2013、按钮202、复位弹簧203;
动触架301、第一插脚3011、动触头部件302、动触头3021、触头弹簧3022、静触头部件303、静触头3031、第二插脚3032;
换向杆401、传动结构402、连接轴4021、连接板4022、换向滑片403、换向导电片404、档位弹片405;
PCB板501、调速导电片5011、第一插孔5012、第二插孔5013、二极管5014、电刷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开关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开关,该电开关包括壳体100、驱动机构、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
具体而言,驱动机构具有适于在壳体100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动架201,活动架201在往复运动时,能够驱使触头机构和调速机构运行;活动架201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与第一侧和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触头机构位于活动架20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调速机构和换向机构均位于活动架201的第三侧,并且调速机构位于换向机构和活动架201之间。
也就是说,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环绕着活动架201的三个侧面布置。例如,结合图2,第一侧和第二侧则对应是活动架201的前后两侧,第三侧则是活动架201的左侧。对于该图,触头机构布置在活动架201的前后两侧,调速机构布置在活动架201的左侧,换向机构布置在调速机构的左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开关,通过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500在活动架201的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的布置,使得开关内部的结构紧凑,装配简单,进而使得整体的体积变小,可满足较小体积的电动工具的使用,降低成本。
其中,壳体100可以包括前壳101和后壳102,前壳101和后壳102共同限定出安装腔,安装腔内还可以设置基座103,以装配驱动机构、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的零件。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1和图5,驱动机构还包括按钮202和复位弹簧203;活动架201设置在基座103上且顶部伸出于安装腔以连接按钮202,活动架201的底部连接复位弹簧203,复位弹簧203对活动架201施加朝向按钮202方向移动的复位力。然后,活动架201的第一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块2011,第二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凸块2012,第一凸块2011与第二凸块2012作为驱动结构可驱使触头机构200运行。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图5和图8,调速机构包括PCB板501和电刷502,PCB板501设置在壳体100内且具有相背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上设有调速导电片5011,电刷502设置在活动架201的第三侧的外壁上,电刷502在活动架201的带动下滑动连接于调速导电片5011。具体地,活动架201的第三侧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槽2013,电刷502安装在安装槽2013上。PCB板501固定在基座103上,且与第一板面与活动架201的第三侧相对设置。如此,驱动活动架201移动时,电刷502随之移动,电刷502在调速导电片5011上移动而产生调速信号,其调速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6,触头机构包括动触架301、动触头部件302和静触头部件303,动触架301固连PCB板501,动触头部件302可转动设置在动触架301上,静触头部件303设置在PCB板501的第一板面上。由此,驱动活动架201移动时,活动架201的第一凸块2011和第二凸块2012可驱使动触头部件302转动而与设置在PCB板501上的静触头部件303接触或分离,使得开关接通或断开。
具体地,动触头部件302包括动触头3021和触头弹簧3022,静触头部件303包括静触头3031,动触头3021、触头弹簧3022和静触头3031分别对应设有两个,第一凸块2011第二凸块2012不等高,两个动触头3021在触头弹簧3022的作用下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凸块,并且在两个凸块下移时,能够驱使两个动触头3021一一对应地先后接触两个静触头3031。其中,第一凸块2011的顶部高于第二凸块2012的顶部,使得较高顶部的第一凸块2011可先驱动动触头3021与静触头3031接通,活动架201在壳体内作上下移动,两个动触头3021的一端在触头弹簧3022的作用下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凸块,并在两凸块随活动架201下移时,使两个动触头3021分别先后接触两个静触头3031。如此,使两对触头在结构上呈并联关系,其中一个先接通,另一个后接通,先通的触头消耗了开关接通时产生的电弧,保证了另一对触头接通时无任何电弧产生,提高了触头机构3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7和图9,PCB板501上具有第一插孔5012、第二插孔5013和二极管5014,动触架301上设有插接于第一插孔5012的第一插脚3011,静触头部件303设有插接于第二插孔5012的第二插脚3032,第一插脚3011和第二插脚3032均与二极管5014连接。由此,二极管5014起单向导通的作用,在开关刚断开时,电机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瞬时反向电动势,产生的电流通过二极管5014所在的闭合回路释放掉,以免经过电池包,对电池造成损害,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4和图9,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杆401、传动结构402、换向滑片403和换向导电片404,换向导电片404设于PCB板501的第二板面上,换向杆401可转动设置于壳体100,传动结构402连接换向杆401,换向滑片403设于传动结构402上且在换向杆401的驱动下往复移动连接换向导电片404。由此,在驱动换向杆401转动时,可通过传动结构402带动换向滑片403在换向导电片404上滑移,并产生控制电机转向的信号,使电机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传动结构402包括连接轴4021和连接板4022,连接轴4021连接换向杆401和连接板4022,连接板4022上设置凹槽以安装换向滑片403。
进一步地,换向机构还包括档位弹片406,档位弹片405设于传动结构402的底端与壳体100之间,档位弹片405与传动结构402的底端滑动连接。其中,档位弹片406上设有档位凹槽,换向杆401转动时,通过传动结构402底端在档位弹片405的档位凹槽与平面之间切换移动,可感受到档位切换感,实现换向杆401的档位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开关的其他构成可采用现有的结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电开关,包括壳体、驱动机构、触头机构、换向机构和调速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适于在所述壳体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在往复运动时,能够驱使所述触头机构和所述调速机构运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架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邻的第三侧;
所述触头机构位于所述活动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调速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均位于所述活动架的第三侧,并且所述调速机构位于所述换向机构和所述活动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机构包括PCB板和电刷,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相背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上设有调速导电片,所述电刷设置在所述活动架的第三侧的外壁上,所述电刷在所述活动架的带动下滑动连接于所述调速导电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架、动触头部件、和静触头部件,所述动触架固连所述PCB板,动触头部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架上,所述静触头部件设置在所述PCB板的第一板面上,所述活动架上设有适于驱动所述动触头部件与所述静触头部件分离或接触的驱动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部件包括动触头和触头弹簧,所述静触头部件包括静触头,所述动触头、所述触头弹簧和所述静触头分别对应设有两个,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活动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凸块,所述第一侧的凸块和所述第二侧的凸块不等高,两个所述动触头在所述触头弹簧的作用下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凸块,并且在两个所述凸块下移时,能够驱使两个所述动触头一一对应地先后接触两个所述静触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具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二极管,所述动触架上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一插脚,所述静触头部件设有插接于所述第二插孔的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均与所述二极管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杆、传动结构、换向滑片和换向导电片,所述换向导电片设于所述PCB板的第二板面上,所述换向杆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换向杆,所述换向滑片设于所述传动结构上且在所述换向杆的驱动下往复移动连接所述换向导电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档位弹片,所述档位弹片设于所述传动结构的底端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档位弹片与所述传动结构的底端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6946.3U CN21441102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电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6946.3U CN21441102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电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11022U true CN214411022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4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46946.3U Active CN21441102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电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110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64743A (zh) * | 2023-07-10 | 2023-08-08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驱动模块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46946.3U patent/CN2144110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64743A (zh) * | 2023-07-10 | 2023-08-08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驱动模块 |
CN116564743B (zh) * | 2023-07-10 | 2023-10-03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驱动模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38725B2 (en) | Switch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 |
CN214411022U (zh) | 一种电开关 | |
CN215527549U (zh) | 一种霍尔调速开关 | |
JP3066258B2 (ja) | シーソスイッチ | |
CN110315985B (zh) | 车辆的受流器 | |
CN113192788A (zh) | 一种超薄小摆角墙壁开关 | |
EP3745436B1 (en) | An integrated switch | |
CN110932462B (zh) | 一种具有防抖和防冲程功能的电动推杆 | |
US6717085B2 (en) | Press-button switch | |
CN213109644U (zh) | 把手开关总成 | |
EP4006937A1 (en) | Electric switch | |
CN210129444U (zh) | 一种按键开关 | |
CN209880452U (zh) | 直流电动工具开关的换向刹车装置、及直流电动工具开关 | |
CN201352520Y (zh) | 一种独立汽车玻璃升降器开关 | |
CN220439475U (zh) | 一种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开关 | |
CN214848297U (zh) | 一种按压式开关 | |
CN113382579A (zh) | 电子设备 | |
CN221486346U (zh) | 一种按钮正反向开关 | |
CN210535533U (zh) | 一种无刷电机集成开关 | |
CN220290680U (zh) | 一种扳机开关触发结构 | |
CN213691795U (zh) | 一种直流调速开关 | |
CN213042823U (zh) | 弹片式微动开关及游戏设备 | |
CN211629026U (zh) | 一种集成开关 | |
CN222600831U (zh) | 小角度操作开关结构 | |
JP2012196732A (ja) | 電動工具用スイッ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