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5889U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05889U CN214405889U CN202120929510.2U CN202120929510U CN214405889U CN 214405889 U CN214405889 U CN 214405889U CN 202120929510 U CN202120929510 U CN 202120929510U CN 214405889 U CN214405889 U CN 2144058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plate
- light
- curtain wall
- gla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282 brighte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包括防眩光灯具、灯槽、U型卡扣、幕墙龙骨、转接件、装饰板和供电模组;转接件固定连接在幕墙龙骨上,装饰板固定连接在转接件上,灯槽固定连接在装饰板上,U型卡扣设置在转接件上,且U型卡扣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灯槽上,U型卡扣对灯槽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防眩光灯具设置在灯槽内,且防眩光灯具的出光方向朝向装饰板,防眩光灯具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照明,供电模组设置在装饰板的上方,供电模组用于在光电互补的模式下实现对系统的持续供电。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眩光问题,可消除眩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光污染”,环保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亮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幕墙结构主要分为框架式和单元式,为功能性结构,在幕墙的框架装饰条上可以预留灯槽、线槽,安装结构简单,施工难度小,便于泛光照明灯具的安装。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建筑立面幕墙造型愈来愈多样化,演变出带有装饰板的幕墙结构,该装饰板不充当任何建筑结构功能,仅起装饰作用,其是通过转接件与幕墙结构相连接;该该幕墙装饰板一般不具有装饰条结构,缺少灯具安装的必要结构,因此,在进行建筑外立面泛光照明工程施工时,在幕墙装饰板结构上安装灯具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灯具难以固定在装饰板上,导致线性灯具与异形曲面装饰板无法紧密结合,安装完毕后存在较大的缝隙;
2、灯具不是一开始就安装在幕墙板块上,往往是后期强加在幕墙结构上,尤其是当灯具安装于幕墙装饰板这类外层结构上时,一般会破坏原有幕墙装饰板结构的整体观感,突兀的灯具影响建筑外立面在白天时的观感;
3、传统幕墙的灯具支架由于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在面临暴雨天气时,通常会造成灯槽内部积水,积水时间长容易造成灯具的损坏,且大多数传统幕墙的灯具支架仅能对灯具起到固定作用,无法保护灯具的表面,当遭受冰雹天气、台风天气影响时,灯具有可能受到外力作用而出现表面破裂、损毁等情况;
4、灯具安装在位于建筑最外层的幕墙装饰板上,下方多为人行、车行道路,灯具一旦出现脱落,易对下方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灯具安装没有考虑到防坠措施;
5、建筑立面装饰板亮化往往存在眩光问题,影响行人,也影响临近楼宇、住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6、传统幕墙的灯具采用单电源配电,即市电供电,不利于节能,同时会产生不舒适眩光,造成“光污染”,不利于环保。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部分或全部不足,提供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包括:防眩光灯具、灯槽和幕墙模组;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所述防眩光灯具设置在所述灯槽内,且所述防眩光灯具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幕墙模组,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照明。
进一步地,所述防眩光灯具包括灯体、光源、透镜、出光板和若干固定片,所述幕墙模组包括幕墙龙骨、转接件和装饰板;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幕墙龙骨上;所述装饰板设置在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灯槽内;所述灯体安放于所述灯槽内,且所述灯体分别与每一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光源发出光束实现照明;所述透镜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透镜改变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传播方向,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以预设角度折射出去;所述出光板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且所述出光板以倾斜朝向所述装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使用时光束经所述出光板投射到所述装饰板上以实现消除眩光和隐藏光源。
进一步地,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用于在光电互补的模式下实现供电。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组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蓄电池;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光伏发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还分别与外电供电电源和防眩光灯具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测系统供电工作状况并提供紧急供电处理,所述蓄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能以及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所述外电供电电源用于在所述蓄电池电能不足的情况下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
进一步地,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防坠保护组件,所述防坠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且所述防坠保护组件还与所述灯槽相连接,对所述灯槽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坠保护组件包括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设置在所述转接件上,且所述U型卡扣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灯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槽由基板、依次连接在基板上的遮光板、分隔板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连接板上的固定板所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个卡槽,所述转接件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连接在所述装饰板上,安装时通过所述卡槽起到一定位及限位的作用;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灯体于所述遮光板上方设置在若干所述固定片上;所述分隔板、基板和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个供网线安放的网线槽,且所述遮光板、基板和分隔板共同围成一个供电缆线安放的电缆槽,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网线槽和电缆槽实现强弱电分开走线;所述遮光板上设有若干泄水孔,使用时通过所述泄水孔完成排水以避免灯槽内部积水。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片上均设有两个凸块,对应的,所述灯体上对应每一所述凸块的位置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灯体与每一所述固定片通过凹槽及凸块实现可拆卸的插拔连接,通过所述凸块对所述灯体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出光板朝向所述透镜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所述透镜使用的出光面,所述出光板朝向所述透镜的一侧上除所述出光面外均为不透光面。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遮光板的一侧上还设有用于供线缆通过的出线孔。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眩光问题,可消除眩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光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2、优选方案中通过光伏发电结合外电供电电源互补供电的设计,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能够持续输出稳定的电流,高效节能,配电更加灵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3、优选方案中灯具的出光板向装饰板方向倾斜,在扩大对装饰板亮化范围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防止眩光,不仅能隐藏光源,还能增强遮光板的遮光效果;
4、优选方案中U型卡扣的应用,在灯槽固定在装饰板的情况下,对灯槽起到一个辅助加固的作用,使得灯槽实现双重固定,有效防止灯槽意外坠落,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5、优选方案中灯槽采用半封闭的分层结构,实现强弱电分开敷设,避免强电线对弱电线的电磁干扰,还解决了线缆敷设及固定的难题,便于隐藏线缆;
6、优选方案中灯槽底部设有多个泄水孔,能够及时排水,有效避免因灯槽内部积水而造成的损害;
7、优选方案中灯具和灯槽均为加工厂预制加工好的成品,现场只需安装固定,无需另外加工,节省工效,降低高空作业时间,提高了项目施工安全性,克服了传统灯具安装复杂、效率低、维修代价大的缺点,灯具安装及维修更加高效便捷;
8、优选方案中灯槽与装饰板的材质与颜色均相同,有助于隐藏灯具和线缆;
9、优选方案中灯槽可按转接件及装饰板尺寸定制开槽,适用于大部分幕墙装饰板的灯具安装;
10、优选方案中通过少量膨胀螺栓和自攻螺丝实现各结构的安装固定,减小了对幕墙龙骨和装饰板的物理损害,结构精巧,安装更为轻便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眩光灯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眩光灯具的内部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灯槽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供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或全部缺陷;所述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包括防眩光灯具1、灯槽2、防坠保护组件3、幕墙模组4和供电模组5;所述灯槽2可拆卸连连接在所述幕墙模组4上;所述防坠保护组件3于所述灯槽2上方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4上,且所述防坠保护组件3还与所述灯槽2相连接,对所述灯槽2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防止灯槽2意外脱落;所述防眩光灯具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灯槽2内,且所述防眩光灯具1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幕墙模组4,即防眩光灯具1发出的光束都投射在幕墙模组4上,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无眩光照明;所述供电模组5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4的上方,用于给所述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供电;所述防眩光灯具1包括灯体11、光源12、透镜13、出光板14和若干块固定片15,所述防坠保护组件3包括U型卡扣31,所述幕墙模组4包括幕墙龙骨41、转接件42和装饰板43,所述供电模组5包括若干块太阳能电池板51、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和蓄电池53;所述灯槽2为一体化分层结构,所述灯槽2采用与所述装饰板43同材质同颜色的材料加工成型,即所述灯槽2与所述装饰板43的材质和颜色都相同,能够起到一个隐藏防眩光灯具1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灯槽2由基板21、从下至上依次连接在基板21上的遮光板22、分隔板23和连接板24、以及竖立连接在连接板24上方的固定板25所构成,所述固定板25上设有一个适配所述转接件42的卡槽251,所述遮光板22、基板21和分隔板23共同围成一个供电缆线安放的电缆槽,为避免电缆槽积水,所述遮光板22上设有多个贯通的泄水孔221,通过多个所述泄水孔221能够及时排水,有效防止电缆槽长期积水而对电缆线等造成损害,所述分隔板23、基板21和连接板24共同围成一个供网线安放的网线槽,通过分隔板23分隔网线槽和电缆槽,实现强弱电分开走线,有效避免网线信号传输受电缆线的电磁干扰;所述灯槽2通过所述固定板25连接在所述装饰板43上,所述固定板25是通过多个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饰板43的侧边上;所述转接件42对应所述卡槽251的位置连接在所述装饰板43上,所述转接件42的一端是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饰板43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42是通过两个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饰板43的上方,安装时通过所述卡槽251对所述转接件42起到一个定位及限位的作用,能够实现定位安装,安装更为简单,所述转接件4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幕墙龙骨41上,所述转接件42的另一端是通过多个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幕墙龙骨4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42还通过两个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幕墙龙骨41上,由于转接件42采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不会产生安装应力,减小了对幕墙龙骨41与装饰板43的物理损害,所述幕墙龙骨41安装在建筑外立面上,起骨架固定作用,从而装饰板43能够稳固连接在建筑外立面上;所述U型卡扣31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转接件42上,且所述U型卡扣3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4上,所述U型卡扣3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多个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卡扣31的每一端部分别通过两个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4上,对所述灯槽2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从而灯槽2实现双重固定,有效防止灯槽2意外脱落;若干块所述固定片15的数量是一块以上,考虑到成本、平衡性、稳定性等因素,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优选的为两块,两块所述固定片15分别于所述装饰板43下方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5上,每块所述固定片15都是通过一个以上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5上,在本实施例中,每块所述固定片15都是通过一个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5上,所述灯体11于所述遮光板22上方连接在两块所述固定片15上,所述灯体11与每块所述固定片15都是通过一个以上自攻螺丝实现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1与每块所述固定片15都是通过一个自攻螺丝实现固定连接,为便于安装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所述灯体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条凹槽,每块所述固定片15上均设有适配两条凹槽使用的两个凸块,所述灯体11与每块所述固定片15均通过凹槽及凸块实现可拆卸的插拔连接,便于灯体11定位安装在固定片15上,也能对灯体11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所述光源12倾斜设置在所述灯体11内,所述光源12是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灯体11内,使得光源12带有一个内倾角,使用时通过所述光源12产生照明光束,具体的,所述光源12采用灯带;所述透镜13于所述光源12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11内,具体的,所述透镜13为凸透镜13,使用时通过所述透镜13改变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束的传播方向,即通过透镜13使得光源12发出的光束只能以预设的特定角度折射出去;所述出光板14于所述透镜13的出光侧倾斜设置在所述灯体11上,所述出光板14是斜向上设置在灯体11上,也就是说,出光板14向装饰板43一侧倾斜,且所述出光板14与所述灯体11共同围成一个密封空间,能够隔绝雨水、灰尘等,对光源12和透镜13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为了隐藏光源12和间接消除眩光,所述出光板14朝向所述透镜13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所述透镜13使用的出光面141,所述出光板14朝向所述透镜13的一侧上除所述出光面141所在的区域外均为不透光油漆面142,即所述出光板14朝向所述透镜13的一侧上仅在对应所述透镜13折射出来的光束所覆盖的区域预留有出光面141,该侧其余区域均涂覆不透光油漆做成不透光油漆面142,使得透镜13折射的光束只能从出光面141射出,从而使得光束斜向上投射到装饰板43上,进而达到隐藏光源12和消除眩光的目的;所述灯体11朝向所述遮光板22的一侧上设有出线孔111,即所述灯体11的底部上设有出线孔111,该出线孔111用于供线缆通过,从而光源12能够接通外部供电线路,由于出线孔111设置在灯具底部,便于藏线,不影响建筑幕墙的观感;若干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于所述固定板25上方均紧贴且平行安装于所述装饰板43的上方,具体的,若干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于所述转接件4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述装饰板43的上方,两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均用于光伏发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安装在外部的配电箱内,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用于实时监测系统供电工作状况并提供紧急供电处理,其具备多端口双向组合变换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由双向DC/DC转换器为主要器件构成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和由AC/DC转换器为主要器件构成的交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蓄电池53安放于外部,例如,蓄电池53安放在建筑配电室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输出的电能经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输入所述蓄电池53进行存储,在需要时,此部分电能经蓄电池53放电输出给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用于给灯具供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1和蓄电池53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是通过双向DC/DC转换器实现与所述蓄电池53的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还分别与外电供电电源6和所述防眩光灯具1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外电供电电源6为市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是通过AC/DC转换器实现与所述外电供电电源6的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是通过公共直流母线(即电缆线)实现与所述防眩光灯具1的电性连接,本系统是采用光电互补供电,即蓄电池53结合市电互补供电,通过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实现交流电-直流电和直流电-直流电的转换,蓄电池53输出经双向DC/DC转换器转换器和市电经AC/DC转换器均与公共直流母线相连,有利于直流电能流动的集中控制,灵活配电,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且当蓄电池53电压低于10%(保护蓄电池53寿命)时,双电源转换控制器52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输出为低压直流电,确保灯具连续、可靠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眩光问题,可消除眩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光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2、优选方案中通过光伏发电结合外电供电电源互补供电的设计,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能够持续输出稳定的电流,高效节能,配电更加灵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3、优选方案中灯具的出光板向装饰板方向倾斜,在扩大对装饰板亮化范围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防止眩光,不仅能隐藏光源,还能增强遮光板的遮光效果;
4、优选方案中U型卡扣的应用,在灯槽固定在装饰板的情况下,对灯槽起到一个辅助加固的作用,使得灯槽实现双重固定,有效防止灯槽意外坠落,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5、优选方案中灯槽采用半封闭的分层结构,实现强弱电分开敷设,避免强电线对弱电线的电磁干扰,还解决了线缆敷设及固定的难题,便于隐藏线缆;
6、优选方案中灯槽底部设有多个泄水孔,能够及时排水,有效避免因灯槽内部积水而造成的损害;
7、优选方案中灯具和灯槽均为加工厂预制加工好的成品,现场只需安装固定,无需另外加工,节省工效,降低高空作业时间,提高了项目施工安全性,克服了传统灯具安装复杂、效率低、维修代价大的缺点,灯具安装及维修更加高效便捷;
8、优选方案中灯槽与装饰板的材质与颜色均相同,有助于隐藏灯具和线缆;
9、优选方案中灯槽可按转接件及装饰板尺寸定制开槽,适用于大部分幕墙装饰板的灯具安装;
10、优选方案中通过少量膨胀螺栓和自攻螺丝实现各结构的安装固定,减小了对幕墙龙骨和装饰板的物理损害,结构精巧,安装更为轻便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眩光灯具、灯槽和幕墙模组;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所述防眩光灯具设置在所述灯槽内,且所述防眩光灯具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幕墙模组,用于在消除眩光的状态下实现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灯具包括灯体、光源、透镜、出光板和若干固定片,所述幕墙模组包括幕墙龙骨、转接件和装饰板;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幕墙龙骨上;所述装饰板设置在所述转接件上;所述灯槽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灯槽内;所述灯体安放于所述灯槽内,且所述灯体分别与每一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光源发出光束实现照明;所述透镜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内,使用时通过所述透镜改变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传播方向,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以预设角度折射出去;所述出光板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且所述出光板以倾斜朝向所述装饰板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灯体上,使用时光束经所述出光板投射到所述装饰板上以实现消除眩光和隐藏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用于在光电互补的模式下实现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组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板、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蓄电池;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于所述灯槽上方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光伏发电;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还分别与外电供电电源和防眩光灯具电性连接,所述双电源转换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测系统供电工作状况并提供紧急供电处理,所述蓄电池用于存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能以及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所述外电供电电源用于在所述蓄电池电能不足的情况下起到一个电源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还包括防坠保护组件,所述防坠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幕墙模组上,且所述防坠保护组件还与所述灯槽相连接,对所述灯槽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保护组件包括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设置在所述转接件上,且所述U型卡扣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灯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由基板、依次连接在基板上的遮光板、分隔板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连接板上的固定板所构成;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个卡槽,所述转接件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连接在所述装饰板上,安装时通过所述卡槽起到一定位及限位的作用;若干所述固定片分别于所述装饰板下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灯体于所述遮光板上方设置在若干所述固定片上;所述分隔板、基板和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个供网线安放的网线槽,且所述遮光板、基板和分隔板共同围成一个供电缆线安放的电缆槽,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网线槽和电缆槽实现强弱电分开走线;所述遮光板上设有若干泄水孔,使用时通过所述泄水孔完成排水以避免灯槽内部积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片上均设有两个凸块,对应的,所述灯体上对应每一所述凸块的位置上均设有凹槽,所述灯体与每一所述固定片通过凹槽及凸块实现可拆卸的插拔连接,通过所述凸块对所述灯体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板朝向所述透镜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所述透镜使用的出光面,所述出光板朝向所述透镜的一侧上除所述出光面外均为不透光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朝向所述遮光板的一侧上还设有用于供线缆通过的出线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29510.2U CN214405889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29510.2U CN214405889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05889U true CN214405889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32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29510.2U Active CN214405889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058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8437A (zh) * | 2021-04-30 | 2021-06-29 | 中建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
2021
- 2021-04-30 CN CN202120929510.2U patent/CN2144058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8437A (zh) * | 2021-04-30 | 2021-06-29 | 中建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CN113048437B (zh) * | 2021-04-30 | 2025-06-03 | 中建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95724B2 (ja) | 自然光追従型led照明装置。 | |
CN203654630U (zh) | 一种用于屋顶建筑一体化的光伏瓦 | |
MX2012014345A (es) | Poste con modulos sorales. | |
CN214405889U (zh)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
CN213207677U (zh) | 一种太阳能的水上漂浮发光装置 | |
CN113048437B (zh) | 一种防眩光幕墙亮化系统 | |
JP2003166220A (ja) | 両面型太陽電池パネルを備えた屋外工作物 | |
CN213178151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线条灯 | |
WO2019183663A1 (en) | Multifunctional solar panel | |
CN218150031U (zh) | 一种变电站辅助用房 | |
CN205024990U (zh) | 一种可发电的琉璃瓦 | |
KR101965236B1 (ko) | 독립전원형 투광 조명기구 | |
CN212204118U (zh) | 一种带排水槽功能的幕墙线型灯具装置 | |
US12034399B2 (en) | Skylight with integrated solar panel | |
CN203927640U (zh) | 一种拼接悬吊灯组 | |
JP3679158B2 (ja) | 建物屋根の太陽電池パネル取り付け構造 | |
CN201363639Y (zh) | 一种太阳能景观灯 | |
CN201507839U (zh) | 一种led室外灯 | |
CN112228831A (zh) | 一种太阳能的水上漂浮发光装置 | |
CN219775596U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新能源太阳能围墙装饰灯具 | |
CN210395764U (zh) | 带夜景照明灯的幕墙单元体板块 | |
CN221444211U (zh) | 一种一体化灯具安装线槽 | |
JP5745131B1 (ja) | 天窓と照明器具を統合した全般照明用の照明装置。 | |
CN218178694U (zh) | 一种幕墙一体化隐藏式线形洗墙灯 | |
CN216361336U (zh) | 太阳能分体吊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