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397206U -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7206U
CN214397206U CN202022113171.9U CN202022113171U CN214397206U CN 214397206 U CN214397206 U CN 214397206U CN 202022113171 U CN202022113171 U CN 202022113171U CN 214397206 U CN214397206 U CN 214397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hock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31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阳
居竹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an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he Uav Technology Li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he Uav Technology Li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he Uav Technology Li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31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7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7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7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具体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减震缓冲机构,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两端设有与无人机相抵的支撑件,所述缓冲板顶部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减震缓冲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会发生形变将传递过来的力吸收,实现一级减震效果,限位销与限位槽内部的缓冲层相抵,从而将震动力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直接传递到缓冲板上,实现二级减震效果,防止无人机因震动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现有无人机在降落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在地上发生反弹,而反弹的震动力会损坏无人机的内部的零件,为此对机体结构或者机载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反弹的震动力损坏无人机的内部的零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减震缓冲机构,
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两端设有与无人机相抵的支撑件,所述缓冲板顶部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和位于第一转轴内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凸出的限位销,所述第二转轴内部开设有容纳限位销滑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缓冲层,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转轴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设置为若干个,所述支撑件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由橡胶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板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缓冲板由若干个碳纤维板相互粘接在一起组成,若干个所述碳纤维板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板底部固定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底部粘接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底部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支撑层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贯穿的气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包括有开设在表面容纳第二连杆转动的活动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朝着相邻面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减震缓冲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会发生形变将传递过来的力吸收,实现一级减震效果,限位销与限位槽内部的缓冲层相抵,从而将震动力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直接传递到缓冲板上,将动能转化为缓冲板形变的内能,进一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实现二级减震效果,防止无人机因震动受损,利用缓冲层,使其对限位销起到缓冲作用,可避免无人机受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到最大角度时产生的反弹力影响,进一步提升对无人机的保护,利用支撑件,从而将无人机本体与缓冲板隔离,支撑件可避免无人机本体与缓冲板之间发生碰撞,保护无人机本体不被损坏,实用性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气孔,利用缓冲板上开设有的气孔,可降低风阻对无人机飞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支撑层上开设的防滑槽,可增大自身的抓地力,保证停靠时的稳定,并且支撑层磨损后可将支撑层撕下重新粘接新的支撑层,更换更加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1、无人机本体;2、缓冲板;3、支撑件;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压缩弹簧;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限位销;10、限位槽;11、缓冲层;12、垫板;13、支撑层;14、防滑槽;15、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以及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减震缓冲机构,
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在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缓冲板2,所述缓冲板2两端设有与无人机相抵的支撑件3,所述缓冲板2顶部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杆4,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7和位于第一转轴7内部的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上设有凸出的限位销9,所述第二转轴8内部开设有容纳限位销9滑动的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部设有缓冲层11,所述第一连杆4与第一转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与第二转轴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3设置为若干个,所述支撑件3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11由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的,利用支撑件3,从而将无人机本体1与缓冲板2隔离,当无人机本体1受力发生倾斜,支撑件3可避免无人机本体1与缓冲板2之间发生碰撞。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2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缓冲板2由若干个碳纤维板相互粘接在一起组成,若干个所述碳纤维板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少。
具体的,碳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弹性,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缓冲板2形变的内能,进一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7包括有开设在表面容纳第二连杆5转动的活动槽。
具体的,通过活动槽,使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能带动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相互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均朝着相邻面方向倾斜设置。
具体的,便于挤压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会发生形变将传递过来的力吸收。
如图1-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当无人机降落时,缓冲板2通过底部的支撑层13会先于地面接触,无人机本体1下降时产生的作用力会通过底部铰接的第二连杆5传递到第一连杆4上,由于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为倾斜设置,受挤压会发生转动并挤压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会发生形变将传递过来的力吸收,实现一级减震效果,当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受力过大时,从而会带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持续转动直至限位销9与限位槽10内部的缓冲层11相抵,对转动幅度进行限位,从而将震动力通过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直接传递到缓冲板2上,碳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弹性,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缓冲板2形变的内能,进一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实现二级减震效果,防止无人机因震动受损,利用缓冲层11,使其对限位销9起到缓冲作用,不仅可提高限位销9的使用寿命,还可避免无人机受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转动到最大角度时产生的反弹力影响,进一步提升对无人机的保护,利用支撑件3,从而将无人机本体1与缓冲板2隔离,当无人机本体1受力发生倾斜,支撑件3可避免无人机本体1与缓冲板2之间发生碰撞,保护无人机本体1不被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2底部固定设有垫板12,所述垫板12底部粘接有支撑层13,所述支撑层13底部开设有防滑槽14,所述支撑层13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的,可增大自身的抓地力,保证停靠时的稳定,并且支撑层13磨损后可将支撑层13撕下重新粘接新的支撑层13。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贯穿的气孔15。
具体的,可降低风阻对无人机飞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无人机的续航时间。
如图2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缓冲板2上开设有的气孔15,可降低风阻对无人机飞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支撑层13上开设的防滑槽14,可增大自身的抓地力,保证停靠时的稳定,并且支撑层13磨损后可将支撑层13撕下重新粘接新的支撑层13,更换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挤压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会发生形变将传递过来的力吸收,限位销9与限位槽10内部的缓冲层11相抵,对转动幅度进行限位,从而将震动力通过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直接传递到缓冲板2上,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缓冲板2形变的内能,缓冲层11对限位销9起到缓冲作用,利用支撑件3,从而将无人机本体1与缓冲板2隔离;
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图4,利用缓冲板2上开设有的气孔15,可降低风阻对无人机飞行产生的影响,支撑层13上开设的防滑槽14,可增大自身的抓地力,并且支撑层13磨损后可将支撑层13撕下重新粘接新的支撑层13。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无人机本体(1),以及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缓冲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在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缓冲板(2),所述缓冲板(2)两端设有与无人机相抵的支撑件(3),所述缓冲板(2)顶部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杆(4),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7)和位于第一转轴(7)内部的第二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上设有凸出的限位销(9),所述第二转轴(8)内部开设有容纳限位销(9)滑动的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内部设有缓冲层(11),所述第一连杆(4)与第一转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与第二转轴(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设置为若干个,所述支撑件(3)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缓冲层(11)由橡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缓冲板(2)由若干个碳纤维板相互粘接在一起组成,若干个所述碳纤维板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底部固定设有垫板(12),所述垫板(12)底部粘接有支撑层(13),所述支撑层(13)底部开设有防滑槽(14),所述支撑层(13)由硬质橡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贯穿的气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包括有开设在表面容纳第二连杆(5)转动的活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均朝着相邻面方向倾斜设置。
CN202022113171.9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Active CN214397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3171.9U CN21439720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3171.9U CN21439720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7206U true CN214397206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8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3171.9U Active CN21439720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7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692A (zh) * 2022-05-05 2022-07-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行走驱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692A (zh) * 2022-05-05 2022-07-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行走驱动装置
CN114771692B (zh) * 2022-05-05 2022-1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行走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97206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缓冲机构
CN106005384B (zh) 一种保护性能高的无人机
CN107524750A (zh) 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
CN107956837A (zh) 无人机云台减震装置
CN105570282B (zh) 一种多自由度承重自锁人工关节
US11009080B2 (en) Drive link
US9169892B2 (en) Mechanical connection device
CA2496755A1 (en) Torsionally de-coupled engine mount system
CN112623215A (zh) 一种防碰撞测绘无人机
CN209870725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脚架
CN112357066A (zh) 复合式四旋翼无人机减震支架
CN213443077U (zh) 一种测绘地理信息用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CN219215369U (zh) 一种户外勘探用无人机
CN217022870U (zh) 一种无人机防撞结构
CN110884644A (zh) 一种防剧烈晃动的无人机用降落结构
CN117602133A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缓冲装置
CN211391691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机构
CN211032996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支架
CN211766263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11139654U (zh) 一种起落过程中具有良好缓冲功能的无人机
CN207316373U (zh)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整机调节底座
CN215622663U (zh) 一种降落减震效果好的无人机
CN211308957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1791839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降落装置
CN201095422Y (zh) 一种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25

Address after: 2-2-811 Xiangjiang Road, Wangzhuang Street,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Wuxi Lianhua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building 13, No. 618, wharf West Street,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TIANHE UAV TECHNOLOGY LIYA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