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6927U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96927U CN214396927U CN202120463752.7U CN202120463752U CN214396927U CN 214396927 U CN214396927 U CN 214396927U CN 202120463752 U CN202120463752 U CN 202120463752U CN 214396927 U CN214396927 U CN 2143969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pipe column
- sliding
- sleeve
- steer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属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该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包括上管柱、下管柱、滑移套、调整电机、上转向轴、下转向轴和溃缩套;所述的下管柱的内部滑动装有滑移套;滑移套的内部通过溃缩套固装有上管柱;上管柱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上转向轴;下管柱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下转向轴;下转向轴的一端延伸至上转向轴的内部后通过花键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下管柱一侧通过调整电机装有调整丝杆;调整丝杆上通过丝杆套装有连接板。该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解决了现有转向管柱总成存有的极易出现晃动以及“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十分适合汽车转向系统使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属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管柱是汽车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传动部件;汽车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将转向力传递到转向器后,通过转向器控制汽车的行进方向。汽车转向管柱由支架和管柱总成构成;管柱总成的一端与支架铰接连接;为了方便驾驶者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方向盘的位置,汽车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一般都具有调节整体长度的功能。
但是由于现有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结构的限制,其一般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为了保证汽车转向管柱的整体长度可调,现有的汽车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需要将管柱与套管之间设置成活动连接的状态,如此管柱与套管之间极易出现晃动的问题,进而易导致工作时方向盘发生“抖动”的问题。
2、现有的汽车转向管柱一般带有溃缩吸能机构,以便于汽车发生事故时,汽车转向管柱能够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以减少汽车发生车祸时,汽车转向管柱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但是现有的溃缩机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313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吸能装置,其是通过滚珠的过盈连接达到吸能的目的的,但是该种结构一是存有装配复杂的问题,二是滚珠过盈配合的极易发生松脱导致汽车转向管柱失效,存有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以解决现有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存有的极易出现晃动以及“安全风险大”问题的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包括上管柱、下管柱、滑移套、调整电机、上转向轴、下转向轴和溃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管柱的内部滑动装有滑移套;滑移套的内部通过溃缩套固装有上管柱;上管柱的上端延伸至下管柱的外侧;上管柱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上转向轴;下管柱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下转向轴;下转向轴的一端延伸至上转向轴的内部后通过花键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下管柱一侧通过调整电机装有调整丝杆;调整丝杆上通过丝杆套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穿过下管柱上的长滑孔后与滑移套连接。
所述的下管柱一侧的圆周面上通过安装孔装有多个调整器;调整器包括调整螺钉、碟簧和挤压滑垫;下管柱的安装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内侧的安装孔内依次装有碟簧和挤压滑垫;挤压滑垫与滑移套滑动连接。
所述的溃缩套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口;溃缩套的内壁上呈规则状设置有挤压凸起;挤压凸起呈“胶囊状”结构。
所述的下管柱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内部的滑移套上固装有导向滑钉;导向滑钉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通过在下管柱上设置调整器的结构设计和在滑移套和上管柱之间设置溃缩套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转向管柱总成存有的极易出现晃动以及“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十分适合汽车转向系统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溃缩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下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滑钉;2、上管柱;3、下管柱;4、滑移套;5、调整电机;6、上转向轴;7、下转向轴;8、溃缩套;9、导向滑槽;10、调整丝杆;11、连接板;12、调整螺钉;13、碟簧;14、挤压滑垫;15、伸缩口;16、挤压凸起;17、丝杆套;18、导向滑槽9。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包括上管柱2、下管柱3、滑移套4、调整电机5、上转向轴6、下转向轴7和溃缩套8(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2)。
下管柱3的内部滑动装有滑移套4(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5);下管柱3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滑槽9;导向滑槽9内部的滑移套4上固装有导向滑钉1(参见说明书附图1);导向滑钉1与导向滑槽9滑动连接。如此设置导向滑钉1和导向滑槽9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时,滑移套4在导向滑钉1和导向滑槽9的引导作用下只能相对下管柱3来回滑动,避免了滑移套4与下管柱3之间发生“转动晃动”的问题。
滑移套4的内部通过溃缩套8固装有上管柱2(参见说明书附图5和8),上管柱2的上端延伸至下管柱3的外侧。溃缩套8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口15;设置伸缩口15的目的在于:以使装配时,溃缩套8的圆周面受到挤压后,溃缩套8能够在伸缩口15的作用下,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了装配时,溃缩套8因无法提供“缓冲空间”,导致无法装配问题的发生。
溃缩套8的内壁上呈规则状设置有挤压凸起16;挤压凸起16呈“胶囊状”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6)。挤压凸起16是在溃缩套8上通过“压制”的方式制造成型,如此即可使挤压凸起16在溃缩套8的内壁上呈现“凸出”状态,在溃缩套8的圆周面上呈现“凹陷”状态。如此设置滑移套4的目的在于:以使装配时,上管柱2通过挤压溃缩套8的方式安装在滑移套4的内部后,上管柱2能够通过压迫挤压凸起16使之变形卡接的方式固装在滑移套4的内部;如此一是当挤压凸起16压迫变形后,其能够与上管柱2保持“面接触”,且上管柱2的圆周面上是通过多个挤压凸起16接触的,如此上管柱2工作时,能够很好的通过挤压凸起16带动溃缩套8和滑移套4同步转动;避免了现有转向管柱存有的上管柱2与滑移套4易发生转动的问题。此外当上管柱2受到轴向冲击时,上管柱2又能克服与溃缩套8之间的摩擦力后,发生“溃缩”,进而达到了“溃缩吸能”,减少驾驶员冲击上管柱2造成损害的目的。
上管柱2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上转向轴6(参见说明书附图3、5和8);在轴承的限定作用下,上转向轴6只能相对上管柱2自由转动,而不能产生其它动作。
下管柱3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下转向轴7(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5);在轴承的限定作用下,下转向轴7只能相对下管柱3自由转动,而不能产生其它动作。
下转向轴7的一端延伸至上转向轴6的内部后通过花键与其活动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5);如此设置下转向轴7和上转向轴6的目的在于:一是使上转向轴6转动时可通过花键带动下转向轴7同步转动,如此工作时,方向盘即可通过上转向轴6和下转向轴7将扭矩传递到转向系统中,完成转向扭矩的传递工作。二是能够使下转向轴7和上转向轴6在轴向方向上保持滑动连接,从而便于管柱总成调节整体长度时,下转向轴7和上转向轴6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做出相应动作,以适应该管柱总成总体长度的变化。
下管柱3一侧通过调整电机5装有调整丝杆10(参见说明书附图2);调整丝杆10上通过丝杆套17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穿过下管柱3上的长滑孔(说明书附图未示)后与滑移套4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2和7)。由于调整电机5固装在下管柱3上,且连接板11又与滑移套4固定连接,如此调整电机5带动调整丝杆10转动时,即可通过丝杆套17、连接板11带动滑移套4相对下管柱3来回移动。滑移套4相对下管柱3来回移动过程中,即可使滑移套4、上管柱2和上转向轴6相对下管柱3和下转向轴7移动,从而达到通过调整电机5的动作调整管柱总成整体长度的目的。
下管柱3一侧的圆周面上通过安装孔装有多个调整器(参见说明书附图4和5);调整器包括调整螺钉12、碟簧13和挤压滑垫14(参见说明书附图6);下管柱3的安装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整螺钉12;调整螺钉12内侧的安装孔内依次装有碟簧13和挤压滑垫14;挤压滑垫14与滑移套4滑动连接。如此设置调整器的目的在于:以使装配时,可通过旋紧调整螺钉12的方式,使挤压滑垫14在碟簧13弹力的作用下与滑移套4保持滑动连接,进而使滑移套4在挤压滑垫14的作用下,既能够使其与下管柱3保持滑动连接,又能够避免滑移套4与下管柱3之间间隙过大时,滑移套4与下管柱3之间发生“晃动”导致的转向管柱抖动的问题。
该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通过在下管柱3上设置调整器的结构设计和在滑移套4和上管柱2之间设置溃缩套8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转向管柱存有的极易出现晃动以及“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十分适合汽车转向系统使用的需要。
Claims (4)
1.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包括上管柱(2)、下管柱(3)、滑移套(4)、调整电机(5)、上转向轴(6)、下转向轴(7)和溃缩套(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管柱(3)的内部滑动装有滑移套(4);滑移套(4)的内部通过溃缩套(8)固装有上管柱(2);上管柱(2)的上端延伸至下管柱(3)的外侧;上管柱(2)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上转向轴(6);下管柱(3)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装有下转向轴(7);下转向轴(7)的一端延伸至上转向轴(6)的内部后通过花键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的下管柱(3)一侧通过调整电机(5)装有调整丝杆(10);调整丝杆(10)上通过丝杆套(17)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穿过下管柱(3)上的长滑孔后与滑移套(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管柱(3)一侧的圆周面上通过安装孔装有多个调整器;调整器包括调整螺钉(12)、碟簧(13)和挤压滑垫(14);下管柱(3)的安装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整螺钉(12);调整螺钉(12)内侧的安装孔内依次装有碟簧(13)和挤压滑垫(14);挤压滑垫(14)与滑移套(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溃缩套(8)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口(15);溃缩套(8)的内壁上呈规则状设置有挤压凸起(16);挤压凸起(16)呈“胶囊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管柱(3)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滑槽(9);导向滑槽(9)内部的滑移套(4)上固装有导向滑钉(1);导向滑钉(1)与导向滑槽(9)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63752.7U CN214396927U (zh) | 2021-03-04 | 2021-03-04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63752.7U CN214396927U (zh) | 2021-03-04 | 2021-03-04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96927U true CN214396927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27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63752.7U Active CN214396927U (zh) | 2021-03-04 | 2021-03-04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96927U (zh) |
-
2021
- 2021-03-04 CN CN202120463752.7U patent/CN2143969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69506657T2 (de) | Im Inneren zusammenschiebbare Lenksäule | |
US6264239B1 (en) | Steering column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3329930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线控转向系统的转向柱 | |
US20200269901A1 (en) | Electrically length-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7258365B2 (en) | Steering column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2512897A (zh) | 用于转向柱的调节驱动器和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 |
CN105936291B (zh) | 车辆转向柱 | |
CN111565995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马达可调式转向柱 | |
JPH04244480A (ja) | 自動車用の調節可能な安全舵取りコラム | |
CN111511628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马达调节的转向柱 | |
EP4017781B1 (de) |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
CN218172381U (zh) | 一种线控转向长行程调节转向柱 | |
CN113212535A (zh) | 车辆及其转向管柱总成 | |
CN214396927U (zh)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管柱总成 | |
CN113260550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 |
CN214565608U (zh) | 一种电动调节转向管柱 | |
CN112603612A (zh) | 仿生下肢 | |
CN215043069U (zh) | 车辆及其转向管柱总成 | |
CN201104995Y (zh) | 一种具有指压和肩部按摩功能的按摩器机芯 | |
CN214240963U (zh) | 一种新型转向轴 | |
CN209535191U (zh) | 一种伸缩式转向管柱 | |
JP4622690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
CN214823572U (zh) | 一种机械转向管柱 | |
CN215361519U (zh) | 一种应用于巴哈赛车上的可溃缩方向盘 | |
CN116118587B (zh) | 一种车用电动头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