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366064U -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6064U
CN214366064U CN202120317188.8U CN202120317188U CN214366064U CN 214366064 U CN214366064 U CN 214366064U CN 202120317188 U CN202120317188 U CN 202120317188U CN 214366064 U CN214366064 U CN 214366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eel
face
steel pipes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71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其
浦玉炳
王斌
严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71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6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6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6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包括由若干掌子面围护桩形成的掘进掌子面;待施工的地下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排管幕和下排管幕;上排管幕包括若干上排钢管;下排管幕包括若干下排钢管;若干上排钢管、若干下排钢管和若干掌子面围护桩互相对应;每一掌子面围护桩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对应的上排钢管和对应的下排钢管连接。施工时,首先,施工掘进掌子面的所有掌子面围护桩;然后,依次完成上排管幕的施工和下排管幕的施工;最后,按要求截断若干掌子面围护桩,打开掘进掌子面,完成地下结构的施工。本实用新型针对管幕施工,在逐根截断围护桩时,确保工作井掌子面的基坑稳定。

Description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更新改造过程中,因交通不能中断或地下穿越重要建(构)筑物而采用管幕法支护;其工作井基坑常采用围护桩进行支护,因管幕施工周期长,且管幕施工需逐根截断围护桩,不利于工作井掌子面的基坑稳定。
因此,针对管幕施工,如何在逐根截断围护桩时,确保工作井掌子面的基坑稳定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实现的目的是针对管幕施工,在逐根截断围护桩时,确保工作井掌子面的基坑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设置于管幕掘进工作井中,对应待施工的地下结构的侧壁,包括由若干沿水平方向均布的掌子面围护桩形成的掘进掌子面。
其中,待施工的所述地下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排管幕和下排管幕;所述上排管幕包括若干上排钢管;所述下排管幕包括若干下排钢管;
若干所述上排钢管、若干所述下排钢管和若干所述掌子面围护桩互相对应;
所述掘进掌子面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上排管幕和所述下排管幕连接,即每一所述掌子面围护桩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排钢管和对应的所述下排钢管连接;
若干所述上排钢管露出的端部,以及若干所述下排钢管露出的端部均采用钢板焊接形成钢管幕管口。
优选的,每一所述掌子面围护桩与对应的所述上排钢管和对应的所述下排钢管之间均设有钢牛腿。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钢牛腿包括两片竖直设置并互相平行的钢板;
两片所述钢板的一端设有弧形连接钢板;两片所述钢板之间靠近另一端的部分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连接。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钢牛腿的所述弧形连接钢板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相应的所述钢管幕管口连接;
每一所述钢牛腿的两片所述钢板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相应的所述掌子面围护桩侧壁上的预埋钢板连接。
优选的,对于深度超过10m的较深基坑,所述掘进掌子面朝向所述管幕掘进工作井的一侧设有斜抛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管幕施工,在逐根截断围护桩时,确保工作井掌子面的基坑稳定。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掌子面围护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上排管幕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上排管幕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斜抛撑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斜抛撑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下排管幕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施工下排管幕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打开掘进掌子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打开掘进掌子面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掌子面围护桩通过钢牛腿与钢管幕管口连接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掌子面围护桩通过钢牛腿与钢管幕管口连接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8所示,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设置于管幕掘进工作井中,对应待施工的地下结构9的侧壁,包括由若干沿水平方向均布的掌子面围护桩2形成的掘进掌子面1。
其中,待施工的地下结构9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 6;上排管幕3包括若干上排钢管;下排管幕6包括若干下排钢管;
若干上排钢管、若干下排钢管和若干掌子面围护桩2互相对应;
掘进掌子面1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6连接,即每一掌子面围护桩2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对应的上排钢管和对应的下排钢管连接;
若干上排钢管露出的端部,以及若干下排钢管露出的端部均采用钢板焊接形成钢管幕管口7。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掌子面围护桩2与对应的上排钢管和对应的下排钢管之间均设有钢牛腿4。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钢牛腿4包括两片竖直设置并互相平行的钢板8;
两片钢板8的一端设有弧形连接钢板12;两片钢板8之间靠近另一端的部分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管幕掘进工作井采用掌子面围护桩2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并形成的掘进掌子面1,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6掘进前,逐根截断掌子面围护桩2;
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6的上排钢管,以及下排钢管在相应的掌子面围护桩2的截断处完成掘进,若干上排钢管露出的端部,以及若干下排钢管露出的端部均采用钢板焊接形成钢管幕管口7,并通过钢牛腿4进行固定;
在后续基坑开挖及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6掘进时,由钢牛腿4将所截断的掌子面围护桩2固定于已完成掘进的上排管幕3或下排管幕6上,保持工作井基坑的稳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钢牛腿4的弧形连接钢板12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相应的钢管幕管口7连接;
每一钢牛腿4的两片钢板8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相应的掌子面围护桩2侧壁上的预埋钢板11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深度超过10m的较深基坑,掘进掌子面1朝向管幕掘进工作井的一侧设有斜抛撑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如图1所示,步骤1、在管幕掘进工作井开挖至用于施工掌子面围护桩2 的第一次开挖面,施工掘进掌子面1的所有掌子面围护桩2;
如图2和图3所示,步骤2、在管幕掘进工作井开挖至用于施工上排管幕3的第二次开挖面;将每一掌子面围护桩2靠近上端,用于设置上排管幕3的位置截断;并在每一掌子面围护桩2靠近上端截断的位置完成对应的上排钢管的设置,完成上排管幕3的施工;
如图6和图7所示,步骤3、上排管幕3的施工完成后,继续在管幕掘进工作井开挖至施工下排管幕6的第四次开挖面;将每一掌子面围护桩2靠近中部,用于设置下排管幕6的位置截断;并在每一掌子面围护桩2靠近中部截断的位置完成对应的下排钢管的设置,完成下排管幕6的施工;
如图8和图9所示,步骤4、待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6的施工全部完成后,按要求截断若干掌子面围护桩2,打开掘进掌子面1,完成地下结构9的施工。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在逐一施工上排钢管时,每一上排钢管与相应的掌子面围护桩2靠之间设置钢牛腿实现固定,并在步骤4中,截断若干掌子面围护桩2时,进行拆除。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深度超过10m的较深基坑,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在管幕掘进工作井开挖至第三次开挖面,增设斜抛撑5。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在逐一施工下排钢管时,每一下排钢管与相应的掌子面围护桩2靠之间设置钢牛腿实现固定,并在步骤4中,截断若干掌子面围护桩2时进行拆除。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设置于管幕掘进工作井中,对应待施工的地下结构(9)的侧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沿水平方向均布的掌子面围护桩(2)形成的掘进掌子面(1);
待施工的所述地下结构(9)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排管幕(3)和下排管幕(6);所述上排管幕(3)包括若干上排钢管;所述下排管幕(6)包括若干下排钢管;
若干所述上排钢管、若干所述下排钢管和若干所述掌子面围护桩(2)互相对应;
所述掘进掌子面(1)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所述上排管幕(3)和所述下排管幕(6)连接,即每一所述掌子面围护桩(2)靠近上端的位置,以及靠近中部的位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排钢管和对应的所述下排钢管连接;
若干所述上排钢管露出的端部,以及若干所述下排钢管露出的端部均采用钢板焊接形成钢管幕管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掌子面围护桩(2)与对应的所述上排钢管和对应的所述下排钢管之间均设有钢牛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牛腿(4)包括两片竖直设置并互相平行的钢板(8);
两片所述钢板(8)的一端设有弧形连接钢板(12);两片所述钢板(8)之间靠近另一端的部分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钢牛腿(4)的所述弧形连接钢板(12)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相应的所述钢管幕管口(7)连接;
每一所述钢牛腿(4)的两片所述钢板(8)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相应的所述掌子面围护桩(2)侧壁上的预埋钢板(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其特征在于,对于深度超过10m的较深基坑,所述掘进掌子面(1)朝向所述管幕掘进工作井的一侧设有斜抛撑(5)。
CN202120317188.8U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Active CN214366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7188.8U CN214366064U (zh)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7188.8U CN214366064U (zh)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6064U true CN21436606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3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7188.8U Active CN214366064U (zh) 2021-02-04 2021-02-04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6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6767A (zh) * 2021-02-04 2021-05-14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6767A (zh) * 2021-02-04 2021-05-14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2796767B (zh) * 2021-02-04 2025-03-25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242B (zh) 用于软弱地层紧邻地下结构的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8425678B (zh) 一种大断面地铁渡线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06034454U (zh) 一种支护结构
CN112502717B (zh) 富水砂层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开挖施工方法
CN214366064U (zh)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
CN111485560A (zh) 超宽管线下深基坑支护结构和超宽管线下深基坑施工方法
CN107964971A (zh) 一种采用pba工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的降水方法
CN207159990U (zh) 一种组合钢结构支护桩
CN111236310B (zh) 软弱富水地层中既有地下结构的连接通道施工方法
CN112796767A (zh) 用于管幕顶管群管掘进井的掌子面支护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1810166A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端头围护桩的施工方法
CN109113071B (zh) 一种深井护壁钢结构支撑施工方法
CN206768831U (zh) 一种钢管前撑、锚索后拉hu型围护结构
CN206971233U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CN114753381B (zh) 有限空间内清除非开挖施工路径范围内地下障碍物的方法
CN213978927U (zh) 一种新型螺旋钢管桩
CN215801062U (zh) 顶推框架桥时防止上部高速公路变形的结构
CN116122306A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土方开挖的分块围护隔离法
CN114411762A (zh) 后锚式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081974U (zh) 用于土质隧洞围岩施工加固的超前排水支护板
CN113481857A (zh) 顶推框架桥时防止上部高速公路变形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756344A (zh) 一种导流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对河道进行分幅施工的方法
CN106013198A (zh) 基坑围护结构缝隙预处理施工方法
CN215948218U (zh)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施工支护架
CN206233244U (zh) 基坑的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