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9455U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29455U CN214329455U CN202023103474.9U CN202023103474U CN214329455U CN 214329455 U CN214329455 U CN 214329455U CN 202023103474 U CN202023103474 U CN 202023103474U CN 214329455 U CN214329455 U CN 214329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bealock
- cast
- template
- sit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71 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03 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包括现浇墙体、模板和底板,现浇墙体和模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现浇墙体设置在模板内;现浇墙体包括垭口墙、剪力墙和框梁,垭口墙与剪力墙之间设有木丝板,垭口墙与框梁之间设有木丝板,木丝板与模板固定,垭口墙与框梁之间的木丝板上设有浇筑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具有应用更方便,安全性更强,经济型更高,施工速度更快,环保性能更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房屋建筑工程中,剪力墙垭口洞之间的处理方法是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二次砌筑,表面挂钢丝网抹灰处理。此种处理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采用二次砌筑施工,影响墙体的整体性,表面成型效果不佳,墙体表面需要经过二次抹灰处理。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本身孔隙率大,吸水速度快,极易吸收抹灰砂浆的水分,造成抹灰面水分的大量流失,砂浆的水泥水化失效,贴合程度下降,应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抹灰层表面受收缩力影响与砌体墙面相分离,出现了抹灰层脱落、空鼓等一系列质量问题。2、由于垭口洞周边剪力墙采用混凝土材质,而垭口内部填充墙采用加气块材质,这两种不同材质之间的物理性能与膨胀系数有显着差异,在外部温度的变化下,造成这两种材料收缩变形不一致。从而出现混凝土框架梁与加气砌块填充墙之间的水平裂缝、剪力墙柱边缘的垂直裂缝以及墙中的不规则裂缝等一系列质量问题。3、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工序多,施工难度大,施工综合成本高。且在砌块及抹灰材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起重机械工作台班,影响其它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近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2001742U,公开日为2020年12月15日,名称为“隐形垭口”,公开了一种隐形垭口,涉及垭口技术领域;包括框架、覆盖在框架正反两面的墙板、位于墙板上的门洞、位于门洞左右两侧的侧封板、位于门洞上侧的上封板,所述侧封板位于墙板之间,所述上封板位于墙板之间。但是该隐形垭口,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垭口洞二次结构墙体传统施工中所面临的质量问题、进度问题及成本问题,提供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具有应用更方便,安全性更强,经济型更高,施工速度更快,环保性能更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包括现浇墙体、模板和底板,现浇墙体和模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现浇墙体设置在模板内;现浇墙体包括垭口墙、剪力墙和框梁,垭口墙与剪力墙之间设有木丝板,垭口墙与框梁之间设有木丝板,木丝板与模板固定,垭口墙与框梁之间的木丝板上设有浇筑孔。
上述哑口洞现浇墙结构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填充墙与剪力墙之间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收缩变形及不规则裂缝问题。即使垭口墙与两端剪力墙受到了外力的冲击而发生了形变,但由于两种墙体周边木丝板的存在,木丝板是一种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冲击对两端墙体带来的破坏。且本墙体与主体结构一同浇筑成型,表面无需二次抹灰处理,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二次砌体施工所增加的人工与材料成本。同时杜绝了由于砌体材料切割与砂浆抹面所带来的施工现场粉尘污染这一重大污染源。综上所述,此种垭口洞墙体新技术应用更方便,安全性更强,经济型更高,施工速度更快,环保性能更优。
作为优选,所述垭口墙内设有双向钢筋网片。双向钢筋网片可以提高垭口墙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钢筋网片的端头穿过木丝板并与剪力墙及顶部框梁内的主筋绑扎连接。垭口墙内的钢筋与原结构墙梁内部钢架一同绑扎连接,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且由于浇筑墙厚度较薄,质量较砌块墙轻,在抗震性能上要明显优于原加气块砌体墙施工工艺。
作为优选,所述垭口墙的厚度小于剪力墙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垭口墙上的模板与剪力墙上的模板通过阴角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垭口墙的厚度小于框梁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垭口墙上的模板与框梁上的模板通过阴角件固定连接。由于垭口洞四周及框梁采用铝膜板施工工艺,洞口四周墙体厚度为 200mm,而洞口内现浇墙厚度为100mm,墙体厚度之间存在100mm 落差。为了保证洞口内现浇墙模板与四周墙体铝模板一次性整体连接,同时考虑到后期装修需要(装修要求填充墙分两种情况设置,一种居中设置另一种平齐剪力墙一边设置,这样导致现浇墙与两端剪力墙有 50mm 或 100mm两种落差情况存在)分别设置 2 种特殊规格铝模转角件与原剪力墙大面铝模板分别固定在木丝板两侧,通过铝模板专用销钉进行对接,确保现浇墙模板与剪力墙大面模板整体支设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解决了填充墙与剪力墙之间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收缩变形及不规则裂缝问题;(2)可减少冲击对两端墙体带来的破坏;(3)浇筑墙厚度较薄,质量较砌块墙轻,在抗震性能上要明显优于原加气块砌体墙施工工艺;(4)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二次砌体施工所增加的人工与材料成本;同时杜绝了由于砌体材料切割与砂浆抹面所带来的施工现场粉尘污染这一重大污染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阴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阴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现浇墙体1、垭口墙1.1、剪力墙1.2、框梁1.3、模板2、底板3、木丝板4、浇筑孔4.1、双向钢筋网片5、阴角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 和图4所示,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包括现浇墙体1、模板2和底板3,现浇墙体1和模板2设置在底板3上方,现浇墙体1设置在模板2内;现浇墙体1包括垭口墙1.1、剪力墙1.2和框梁1.3,垭口墙1.1与剪力墙1.2之间设有木丝板4,垭口墙1.1与框梁1.3之间设有木丝板4,木丝板4与模板2固定,垭口墙1.1与框梁1.3之间的木丝板4上设有浇筑孔4.1。垭口墙1.1内设有单层双向钢筋网片5,所述双向钢筋网片5的端头穿过木丝板4并与剪力墙1.2及顶部框梁1.3内的主筋绑扎连接。如图3所示,垭口墙1.1的厚度小于剪力墙1.2的厚度。垭口墙1.1上的模板2与剪力墙1.2上的模板2通过阴角件6固定连接。所述垭口墙1.1的厚度小于框梁1.3的厚度。垭口墙1.1上的模板2与框梁1.3上的模板2通过阴角件6固定连接。
上述哑口洞现浇墙结构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填充墙与剪力墙1.2之间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收缩变形及不规则裂缝问题。即使垭口墙1.1与两端剪力墙1.2受到了外力的冲击而发生了形变,但由于两种墙体周边木丝板4的存在,木丝板4是一种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冲击对两端墙体带来的破坏。且本墙体与主体结构一同浇筑成型,表面无需二次抹灰处理,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二次砌体施工所增加的人工与材料成本。同时杜绝了由于砌体材料切割与砂浆抹面所带来的施工现场粉尘污染这一重大污染源。综上所述,此种垭口洞墙体新技术应用更方便,安全性更强,经济型更高,施工速度更快,环保性能更优。由于垭口洞四周及框梁1.3采用铝膜板施工工艺,洞口四周墙体厚度为 200mm,而洞口内现浇墙厚度为 100mm,墙体厚度之间存在100mm 落差。为了保证洞口内现浇墙模板2与四周墙体铝模板2一次性整体连接,同时考虑到后期装修需要(装修要求填充墙分两种情况设置,一种居中设置另一种平齐剪力墙1.2一边设置,这样导致现浇墙与两端剪力墙1.2有 50mm 或 100mm两种落差情况存在)分别设置 2 种特殊规格铝模转角件与原剪力墙1.2大面铝模板2分别固定在木丝板4两侧,通过铝模板2专用销钉进行对接,确保现浇墙模板2与剪力墙1.2大面模板2整体支设完成。
实施例2: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a.钢筋捆扎:在需要浇筑现浇墙体1的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同时将木丝板4放置在设定位置;钢筋捆扎时,垭口墙1.1内采用单层双向钢筋网片5,垭口墙1.1内的钢筋网片端头穿过墙体周围接触的木丝板4,将钢筋插入两端的剪力墙1.2及顶部框梁1.3内与结构主筋进行绑扎连接;
b.模板固定:在需要浇筑现浇墙体1的外侧进行模板2固定,将木丝板4固定在模板2上;
c.分层浇筑:在模板2内浇筑垭口墙1.1和剪力墙1.2,然后浇筑框梁1.3;浇筑垭口墙1.1时,浇注管插入木丝板4上的浇筑孔4.1进行浇注,同时在模板2外侧进行轻微触探的震动;浇筑完成后,在浇筑孔内插入木丝板
d.模板拆除: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2拆除。
上述哑口洞现浇墙施工方法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填充墙与剪力墙1.2之间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收缩变形及不规则裂缝问题。即使垭口墙1.1与两端剪力墙1.2受到了外力的冲击而发生了形变,但由于两种墙体周边木丝板4的存在,木丝板4是一种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冲击对两端墙体带来的破坏。此外由于垭口墙1.1内的钢筋与原结构墙梁内部钢架一同绑扎连接,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且由于浇筑墙厚度较薄,质量较砌块墙轻,在抗震性能上要明显优于原加气块砌体墙施工工艺。且本墙体与主体结构一同浇筑成型,表面无需二次抹灰处理,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二次砌体施工所增加的人工与材料成本。同时杜绝了由于砌体材料切割与砂浆抹面所带来的施工现场粉尘污染这一重大污染源。综上所述此种垭口洞墙体新技术应用施工应用更方便,安全性更强,经济型更高,施工速度更快,环保性能更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解决了填充墙与剪力墙之间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的收缩变形及不规则裂缝问题;(2)可减少冲击对两端墙体带来的破坏;(3)浇筑墙厚度较薄,质量较砌块墙轻,在抗震性能上要明显优于原加气块砌体墙施工工艺;(4)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二次砌体施工所增加的人工与材料成本;同时杜绝了由于砌体材料切割与砂浆抹面所带来的施工现场粉尘污染这一重大污染源。
Claims (7)
1.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现浇墙体、模板和底板,现浇墙体和模板设置在底板上方,现浇墙体设置在模板内;现浇墙体包括垭口墙、剪力墙和框梁,垭口墙与剪力墙之间设有木丝板,垭口墙与框梁之间设有木丝板,木丝板与模板固定,垭口墙与框梁之间的木丝板上设有浇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垭口墙内设有双向钢筋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双向钢筋网片的端头穿过木丝板并与剪力墙及顶部框梁内的主筋绑扎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垭口墙的厚度小于剪力墙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垭口墙上的模板与剪力墙上的模板通过阴角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垭口墙的厚度小于框梁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垭口墙上的模板与框梁上的模板通过阴角件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3474.9U CN214329455U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3474.9U CN214329455U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29455U true CN214329455U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90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03474.9U Active CN214329455U (zh) | 2020-12-18 | 2020-12-18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2945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08949A (zh) * | 2021-12-18 | 2022-03-01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大跨度预应力垭口梁、垭口结构、海工水池及施工方法 |
CN114525924A (zh) * | 2020-12-18 | 2022-05-24 |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12-18 CN CN202023103474.9U patent/CN2143294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25924A (zh) * | 2020-12-18 | 2022-05-24 |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4108949A (zh) * | 2021-12-18 | 2022-03-01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大跨度预应力垭口梁、垭口结构、海工水池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82240B (zh) |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4453093B (zh) | 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6836567A (zh) | 一种带肋岩棉现浇混凝土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329455U (zh)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 | |
CN112549247B (zh) | 一种3d打印外墙挂板生产方法 | |
CN209817249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填充墙的预制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 | |
CN108487503A (zh) | 一种带有中空保温构造的预制填充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439175B (zh) | 具有蒙皮效应壳体结构的陶粒砼板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5243063U (zh) | 一种预制墙板加固砌体结构 | |
CN102535841A (zh) | 一种预制墙板施工工艺 | |
CN207919891U (zh) | 一种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 | |
CN211341890U (zh) | 一种既有房屋预制板的加固抗震楼板 | |
CN105804274B (zh) | 一种轻质砌块填充墙与框架结构施工工艺 | |
CN110130554B (zh) | 隔音板架合一楼面板结构及生产方法 | |
CN114525924A (zh) | 一种垭口洞现浇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6865649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用多肋预制底板 | |
CN110359615A (zh) | 一种基于双向肋格构造的复合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471902U (zh) | 一种免拆除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门窗洞口侧模构造 | |
CN215563791U (zh) | 一种装配式中空建筑墙体及装配式组合墙体 | |
CN212656442U (zh) | 免拆复合模板楼屋盖的构造 | |
CN115749347A (zh) |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 |
CN108249836B (zh) | 一种用于码头面层的防开裂结构 | |
CN207934290U (zh) | 一种中心岛受力型空腔楼盖用装配式空腔楼板 | |
CN214658212U (zh) | 一种用于替换填充墙砌体的预制砼板结构 | |
CN217439180U (zh) | 一种用于alc板短肢墙安装的t型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