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9003U -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29003U CN214329003U CN202120408782.8U CN202120408782U CN214329003U CN 214329003 U CN214329003 U CN 214329003U CN 202120408782 U CN202120408782 U CN 202120408782U CN 214329003 U CN214329003 U CN 2143290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page
- foundation pit
- refuse
- curtain
- drain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涉及垃圾回填的领域,其包括基坑,基坑的外侧设置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防渗帷幕套设在基坑的外侧,防渗帷幕的整体穿过含水层,防渗帷幕的底端埋设在粘性土地层中,防渗帷幕的顶端与地面齐平,基坑的内侧铺设有土工膜。本申请具有在对陈腐垃圾的治理过程中,减小陈腐垃圾中的渗滤液流入土壤中并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可能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回填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回填主要针对于堆积多年的垃圾,即陈腐垃圾。陈腐垃圾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发生了多种复杂的转化过程,使得有机物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陈腐垃圾中主要包括磁质物、腐殖土、轻物质和建筑垃圾等,其中磁质物可通过磁选机进行筛选并回收利用;轻物质主要是纸张和塑料等,经分拣后的轻物质运送到生活垃圾焚烧厂内与新鲜垃圾混合焚烧,能够极大的提高焚烧厂进炉垃圾的热值;经分选后产生的腐殖土少量回填基坑后,其余部分通过调整含水率,检测符合要求后用作园林绿化用土,作为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改善土壤蓄水能力;而建筑垃圾和其他不可回收的垃圾则多用于直接回填基坑。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对陈腐垃圾进行分拣和回填的过程中,陈腐垃圾中会有大量的渗滤液渗出,并流入土壤中,从而污染周边的土壤和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对陈腐垃圾的治理过程中,减小陈腐垃圾中的渗滤液流入土壤中并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包括基坑,基坑的外侧设置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防渗帷幕套设在基坑的外侧,防渗帷幕的整体穿过含水层,防渗帷幕的底端埋设在粘性土地层中,防渗帷幕的顶端与地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的外侧设置防渗帷幕,并将防渗帷幕的整体穿过含水层,使得防渗帷幕的底端埋设在粘性土地层中,防渗帷幕能够对基坑中陈腐垃圾渗出的垃圾渗滤液起到拦截作用,减小基坑中垃圾渗滤液流动至防渗帷幕外侧的可能性,从而减小陈腐垃圾中的渗滤液流入土壤中并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基坑的内侧铺设有土工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的内侧铺设土工膜,将建筑垃圾和腐殖土倒入基坑后,土工膜能够对基坑中建筑垃圾和腐殖土渗出的垃圾渗滤液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减小垃圾渗滤液流到土壤中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陈腐垃圾中的渗滤液流入土壤中并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基坑的底端呈凹面状,且开口向上,基坑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地面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基坑的底面设置为凹面状,然后在基坑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基坑中的建筑垃圾和腐殖土中渗出的垃圾渗滤液沿基坑的底面滑动至基坑底面的中部,垃圾渗滤液能够流入排水管中;将排水管的远离基坑底端的一端与地面连通,使得操作员能够从排水管位于地面的一端将垃圾渗滤液排出。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内设置有渗滤液潜水泵,渗滤液潜水泵的进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渗滤液潜水泵的出水口与地面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出排水管中的垃圾渗滤液时,渗滤液潜水泵的进水口将垃圾渗滤液吸入,并通过出水口输送至地面,从而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和净化,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将其排放。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位于地面的一端盖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与排水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水管位于地面的一端盖设有密封板,当下雨时,密封板能够将雨水拦截在排水管外侧,从而避免雨水从排水管的顶端流入排水管中,导致排水管中水位升高并倒灌入基坑中。
可选的,所述土工膜远离基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布,第一防护布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回填基坑的主要为建筑垃圾,在土工膜远离基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柔性材质制成的第一防护布,第一防护布能够对建筑垃圾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土工膜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小建筑垃圾的尖锐部将土工膜刺破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基坑的顶端盖设有防护层,防护层水平铺设,防护层内固定设置有防渗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的顶端盖设有防护层,并在防护层内设置有防渗膜,下雨时防护层能够对雨水起到拦截的作用,从而减小雨水流入基坑的可能性,使得雨水不会转变为垃圾渗滤液从而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
可选的,所述防护层还包括第二防护布,第二防护布设置为两层,且分别与防渗膜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防护布设置为两层,并将两层第二防护布分别与防渗膜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当行人在基坑上方走动或车辆驶过时,位于防渗膜顶面的第二防护布能够对防渗膜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小防渗膜发生破损的可能性,同时位于防渗膜底面的第二防护布设置在建筑垃圾与防渗膜之间,从而起到减小建筑垃圾对防渗膜损坏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基坑的外侧设置防渗帷幕,防渗帷幕能够对基坑中陈腐垃圾渗出的垃圾渗滤液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减小陈腐垃圾中的渗滤液流入土壤中并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的可能性;
2.通过在基坑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并在排水管内设置有渗滤液潜水泵,实现将排水管内的垃圾渗滤液输送至地面上,从而对其进行净化;
3.通过在基坑的顶端设置有防护层,下雨时防护层能够对雨水起到拦截的作用,减小雨水流入基坑的可能性,使得雨水不会转变为垃圾渗滤液从而污染基坑周边土壤和水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显示土工膜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11、土工膜;12、第一防护布;13、排水管;131、连接部;132、储水部;133、收集部;1331、密封板;2、渗滤液潜水泵;21、收集管;3、防渗帷幕;4、防护层;41、防渗膜;42、第二防护布;5、土壤;51、含水层;52、粘性土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包括基坑1、防渗帷幕3和防护层4,土壤5包括含水层51和粘性土地层52,基坑1开设在含水层51内,并位于地表下方,防渗帷幕3设置在基坑1的外侧,防护层4盖设在基坑1的顶端。
将回填垃圾倒入基坑1中,回填垃圾中的垃圾渗滤液沿基坑1的坑壁渗入土壤5中,当垃圾渗滤液在土壤5中扩散至防渗帷幕3时,防渗帷幕3能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拦截,从而避免垃圾渗滤液进一步污染土壤5和水源。当回填垃圾倒入基坑1后,下雨时,盖设在基坑1顶端的防护层4能够对雨水进行拦截,从而减小雨水流入基坑1的可能性,减小雨水转化为垃圾渗滤液的可能性。
参照图2,基坑1的横截面呈圆形,基坑1的内侧铺设有土工膜11,土工膜11远离基坑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布12,第一防护布12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基坑1的底面呈凹面状,基坑1的底部中心处连通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包括连接部131、储水部132和收集部133,连接部131和收集部133均竖直设置,储水部132设置在连接部131和收集部133之间且水平设置,连接部131的顶端与基坑1底部中心连通,另一端与储水部132连通,储水部132远离连接部131的一端与收集部133的底端连通,收集部133设置在防渗帷幕3和基坑1之间,收集部133的顶端伸出地面,收集部133的顶端盖设有密封板1331,密封板1331与收集部133可拆卸连接。收集部133内设置有渗滤液潜水泵2,渗滤液潜水泵2位于收集部133与储水部132的连接处,渗滤液潜水泵2的进水口与储水部132连通,渗滤液潜水泵2的出水口与收集管21连通,收集管21竖直设置在收集部133内,收集管21的顶端穿过密封板1331并伸出收集部133的顶端。
当回填垃圾中渗出的垃圾渗滤液从垃圾中流出时,垃圾渗滤液沿基坑1的侧壁和底面在第一防护布12上流动至基坑1底面中心处,并流入连接部131,然后垃圾渗滤液从连接部131流动至储水部132,并暂存在储水部132;当对储水部132中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时,渗滤液潜水泵2的进水口将垃圾渗滤液吸入,并通过出水口输送至收集管21的顶端,从而将储水部132中的垃圾渗滤液输送至地面上方,然后利用垃圾渗滤液净化设备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将其排放;下雨时,收集部133的顶端盖设的密封板1331能够对雨水进行拦截,从而避免雨水流入收集部133中,甚至倒灌回基坑1内。
参照图,2,防渗帷幕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防渗帷幕3的整体穿过含水层51,防渗帷幕3的底端埋设在粘性土地层52中,粘性土地层52位于含水层51的下方,防渗帷幕3的顶端与地面齐平。
当垃圾渗滤液在含水层51中扩散至防渗帷幕3处,防渗帷幕3能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拦截,从而避免垃圾渗滤液进一步污染防渗帷幕3外侧的土壤5和水源。
参照图2,防护层4包括防渗膜41和第二防护布42,防渗膜41和第二防护布42均水平设置,第二防护布42设置有两层,且分别固定连接在防渗膜41的顶面和底面。
下雨时,防渗膜41能够对雨水起到拦截作用,当车辆在基坑1上方驶过时,位于防渗膜41顶面的第二防护布42能够对防渗膜41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小防渗膜41发生破损的可能性;而位于防渗膜41底面的第二防护布42能够减小建筑垃圾损坏防渗膜41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回填垃圾倒入基坑1中,垃圾渗滤液沿基坑1的侧壁和底面在第一防护布12上流动至基坑1底面中心处并流入排水管13中,渗滤液潜水泵2的进水口将垃圾渗滤液吸入,并通过出水口输送至收集管21的顶端,从而将储水部132中的垃圾渗滤液输送至地面上方,然后利用垃圾渗滤液净化设备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将其排放;当垃圾渗滤液在土壤5中扩散至防渗帷幕3时,防渗帷幕3能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拦截,从而减小陈腐垃圾中的渗滤液流入土壤5中并污染基坑1周边土壤5和水源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1),基坑(1)的外侧设置有防渗帷幕(3),防渗帷幕(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防渗帷幕(3)套设在基坑(1)的外侧,防渗帷幕(3)的整体穿过含水层(51),防渗帷幕(3)的底端埋设在粘性土地层(52)中,防渗帷幕(3)的顶端与地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内侧铺设有土工膜(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底面呈凹面状,且开口向上,基坑(1)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另一端与地面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3)内设置有渗滤液潜水泵(2),渗滤液潜水泵(2)的进水口与排水管(13)连通,渗滤液潜水泵(2)的出水口与地面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3)位于地面的一端盖设有密封板(1331),密封板(1331)与排水管(1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11)远离基坑(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布(12),第一防护布(12)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顶端盖设有防护层(4),防护层(4)水平铺设,防护层(4)内固定设置有防渗膜(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还包括第二防护布(42),第二防护布(42)设置为两层,且分别与防渗膜(41)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08782.8U CN214329003U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08782.8U CN214329003U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29003U true CN214329003U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88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087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29003U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29003U (zh) |
-
2021
- 2021-02-24 CN CN202120408782.8U patent/CN2143290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60657A (zh) | 一种高含水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地异位处理装置 | |
CN107366251A (zh) | 一种污泥塘场地原位生态修复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216007052U (zh) | 一种垃圾刚性填埋场 | |
CN207996882U (zh) | 一种高含水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地异位处理装置 | |
CN109235505A (zh) | 立体式环保复合生态封场结构 | |
CN205557605U (zh) | 垃圾填埋场坡脚防渗系统 | |
CN211037206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 | |
CN211052140U (zh) | 一种高含水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地异位置处理装置 | |
CN214329003U (zh) |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 |
CN207244775U (zh) |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7362895U (zh) | 立体式环保复合生态封场结构 | |
CN215802097U (zh) | 一种环保型垃圾场雨污分流装置 | |
CN114457855B (zh) | 一种下沉式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组合结构 | |
CN215442300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装置 | |
CN212896492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结构 | |
CN206064980U (zh) | 一种双向集气系统的城市填埋场 | |
CN208964741U (zh) | 一种新型雨污水一体化分流处理装置 | |
CN215669709U (zh) | 一种排水效果好的垃圾填埋场封场排水系统 | |
CN209935492U (zh) | 危险废物刚性填埋系统及危险废物倒运系统 | |
CN208039324U (zh) | 一种填埋场高密度聚乙烯膜雨污分流排水渠 | |
CN112854364A (zh) | 一种绿地降水处理系统 | |
CN221095222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覆盖结构 | |
CN114411873B (zh) | 一种湿地生态区水平衡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06561028U (zh) | 垃圾填埋场 | |
CN212427236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