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7589U -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87589U CN214287589U CN202022926677.1U CN202022926677U CN214287589U CN 214287589 U CN214287589 U CN 214287589U CN 202022926677 U CN202022926677 U CN 202022926677U CN 214287589 U CN214287589 U CN 2142875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filtration
- water
- pipe
- pressure gauge
- wate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包括第一微滤单元、第二微滤单元、进水母管和产水总管,第一微滤单元包括第一罐体、第一微滤膜组件、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第一溢流堰、第一多孔板、第一进水管、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气器、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泥管、第一冲洗管和第一进水阀门,第一微滤单元和第二微滤单元结构相同,产水总管上设置有产水总阀。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滤膜组件盖板可单独提取某一滤膜元件,维护方便,结构优化紧凑、占地面积小、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可实现自动冲洗,无需配置反洗泵和反洗水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对发展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今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水处理设备对进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即水体在进入设备之前必须经过前处理来达到一定的进水水质要求。
水预处理中需去除的物质大致包括:漂浮物、悬浮物、浮游生物、细菌和微生物、胶体微粒和溶解性物质。目前国内外水预处理最常用的处理技术是加药(絮凝剂)、加氯后通过过滤器去除絮凝物。其中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一种压力驱动的膜处理技术,膜的孔径一般为0.05~5μm,能够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给水和饮用水的预处理,具有操作简单、高效、方便及经济的特点。
然而,市场上的微滤滤芯一般采用PAN、PVC、PVDF膜制成,产水通量小,不耐油,清洗难,有机溶剂易对其造成致命伤害,寿命短,拆装不便,反洗耗能大、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披露了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包括第一微滤单元、第二微滤单元、进水母管和产水总管,所述第一微滤单元包括第一罐体、第一微滤膜组件、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第一溢流堰、第一多孔板、第一进水管、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气器、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泥管、第一冲洗管和第一进水阀门,所述第二微滤单元包括第二罐体、第二微滤膜组件、第二微滤膜组件盖板、第二溢流堰、第二多孔板、第二进水管、第二布水器、第二布气器、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泥管、第二冲洗管和第二进水阀门;所述产水总管上设置有产水总阀,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连接,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上,所述第一多孔板与所述第一罐体闭合形成封闭的第一微滤空间,所述第一溢流堰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上,所述第一排气管穿过所述第一多孔板和所述第一溢流堰并插入所述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之间彼此独立,所述第一布水器和第一布气器设置于第一微滤膜组件下方;所述第一冲洗管和第一排泥管设置于第一罐体底部;所述第一冲洗管与所述第一排泥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微滤单元和所述第二微滤单元的结构和材质相同,所述进水母管插入所述第一罐体内和所述第二罐体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布水器和所述第二布水器,所述产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微滤单元和所述第二微滤单元上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采用外压式PTFE膜作为滤膜元件。
优选地,所述滤膜元件材质为改性PTFE膜,亲水性极强。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采用为UPVC材质。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采用立式圆周阵列的方式布置。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三压力表、第四压力表和压力控制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气器上,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布气器上,所述第三压力表设置于所述进水母管上,所述第四压力表设置于所述产水总管上;所述压力控制传感器位于所述产水总阀处并控制所述产水总阀和所述第一进水阀门和所述第二进水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通过第一螺母垫片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微滤装置占地面积大,产水通量小,不耐油,清洗难,有机溶剂易对其造成致命伤害,寿命短,拆装不便,反洗耗能大、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微滤单元联用,可实现减少占地面积,无需配置反洗泵和反洗水箱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微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
1,第一微滤单元
1-1,第一排气管
1-2,第一溢流堰
1-3,第一多孔板
1-4,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
1-5,第一微滤膜组件
1-6,第一罐体
1-7,第一冲洗管
1-8,第一排泥管
1-9,第一布气管
1-10,第一布水器
1-11,第一进水阀门
1-12,第一螺母垫片
2,第二微滤单元
2-1,第二排气管
2-2,第二溢流堰
2-3,第二多孔板
2-4,第二微滤膜组件盖板
2-5,第二微滤膜组件
2-6,第二罐体
2-7,第二冲洗管
2-8,第二排泥管
2-9,第二布气管
2-10,第二布水器
2-11,第二进水阀门
3,产水总管
3-1,产水总阀
4,进水母管
5,第一压力表
6,第二压力表
7,第三压力表
8,第四压力表
9,压力控制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包括第一微滤单元1、第二微滤单元2、进水母管4和产水总管3,第一微滤单元1包括第一排气管1-1、第一溢流堰1-2、第一多孔板1-3、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1-4、第一微滤膜组件1-5、第一罐体1-6、第一冲洗管1-7、第一排泥管1-8、第一布气器1-9、第一布水器1-10和第一进水阀门1-11,第二微滤单元2包括第二排气管2-1、第二溢流堰2-2、第二多孔板2-3、第二微滤膜组件盖板2-4、第二微滤膜组件2-5、第二罐体2-6、第二冲洗管2-7、第二排泥管2-8、第二布气器2-9、第二布水器2-10和第二进水阀门2-11;产水总管3上设置有产水总阀3-1,第一微滤膜组件1-5可拆卸的与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1-4连接,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1-4位于第一多孔板1-3上,第一多孔板1-3与第一罐体1-6闭合形成封闭的第一微滤空间,第一溢流堰1-2位于第一多孔板1-3上,第一排气管1-1穿过第一多孔板1-3和第一溢流堰1-2并插入第一罐体1-6内部,第一微滤膜组件1-5之间彼此独立,第一布水器1-10和第一布气器1-9设置于第一微滤膜组件1-5下方;第一冲洗管1-7和第一排泥管1-8设置于第一罐体1-6底部;第一冲洗管1-7与第一排泥管1-8相连接,第一微滤单元1和第二微滤单元2的结构和材质相同,进水母管4插入第一罐体1-6内和第二罐体2-6内并连接第一布水器1-10和第二布水器2-10,产水总管3连接第一微滤单元1和第二微滤单元2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滤单元1和第二微滤单元2可以实现互相为对方提供反冲洗水,无需配置额外的反洗泵和反洗水箱,减小了占地面积,且两个微滤单元同时进行水处理,比传统的单个微滤装置水处理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配置多个这样的两两一组的微滤单元来满足不同的水处理需求,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均是独立的,可以打开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1-4和第二微滤膜组件盖板2-4单个进行检修,方便快捷,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进水过滤产水过程为:开启进水母管4的阀门,第一进水阀门1-11和第二进水阀门2-11,调整进水的流量,使第一微滤单元1和第二微滤单元2的产水流量达到100m3/h。待处理水体由进水母管4进入第一罐体1-6和第二罐体2-6内,通过第一布水器1-10和第二布水器2-10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下方,当水体从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下方到达上方时,溶液中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被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中的滤膜元件过滤掉,得到澄清的水体经过第一溢流堰1-2和第二溢流堰2-2从产水总管3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某一微滤单元产水运行时间到某一设定时间时,自动关闭进水阀门,进行反冲洗。以第二微滤单元2反洗为例,关闭第二微滤单元2的第二进水阀门2-11和产水总阀3-1,此时第一微滤单元1的产水回流作为第二微滤单元2的反冲洗水(无需配备反洗泵和反洗水箱),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反洗过程中,预设有反洗时间,此时第一微滤单元1的产水流入第二微滤单元2进行反洗,当反洗时间达到设定值,打开产水总阀3-1,此时第二微滤单元2内部的反洗水流出,待反洗水排净,第二微滤单元2反洗结束,第一微滤单元1的反洗过程与第二微滤单元2的反洗过程类似,本装置可以实现完全自控反洗和产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微滤膜组件1-5采用外压式PTFE膜作为滤膜元件。
外压式膜组件由于被截留的污染物汇集在膜丝外部,易于清洗,因此,更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水处理环境中。
滤膜使用改性PTFE膜比常用的PVDF平板膜组件或其他中空纤维膜系统,在膜抗污染、膜使用寿命、产水通量、清洗维护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改性PTFE膜表面含有大量亲水基团,极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对水分子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水分子更容易穿过改性PTFE膜,更易与杂质分离,进一步提高了水处理的效果,抗污性能提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膜元件材质为改性PTFE膜,亲水性极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1-4采用为UPVC材质。
UPVC具有如下优点:
轻便:UPVC材料的比重只有铸铁的1/5,运输,安装简易,降低成本。
抗化学性优越:UPVC具有优良的抗酸碱性能,除接近饱和点强酸碱或强的Oxidising agents atmaximun外。
不导电:UPVC材料不能导电,也不受电解,电流的腐蚀,因此无需二次加工。
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没有消防顾虑。
安装简易,成本低廉:切割及联接都很简易,使用PVC胶水联接实践证明可靠安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耐用:耐候性优良,也不能被细菌及菌类所腐化。
阻力小,流率高:内壁光滑,流体流动性损耗小,加以污垢不易附着在平滑管壁,保养较为简易,保养费用较低。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采用立式圆周阵列的方式布置。
本实施方式中,立式圆周阵列的方式使得第一布水器1-10和第二布水器2-10布水时可以更加均匀,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所受的水压也可以更加均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压力表5、第二压力表6、第三压力表7、第四压力表8和压力控制传感器9;第一压力表5设置于第一布气管1-9上,第二压力表6设置于第二布气管2-9上,第三压力表7设置于进水母管4上,第四压力表8设置于产水总管3上;压力控制传感器9位于产水总阀3-1处并控制产水总阀3-1和第一进水阀门1-11和第二进水阀门2-11。
本实施方式中,压力控制传感器9采集第一压力表5、第二压力表6、第三压力表7、第四压力表8的当前压力信息,当装置运行未达到设定的时间而压力控制传感器9采集到的的压力数值大于设定值时,压力控制传感器9立即关闭数值不正常的进水阀门,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装置的水处理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水压过大损坏设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微滤膜组件1-5与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1-4通过第一螺母垫片1-12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微滤膜组件1-5和第二微滤膜组件2-5更容易拆卸,检测维修更加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滤单元、第二微滤单元、进水母管和产水总管,所述第一微滤单元包括第一罐体、第一微滤膜组件、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第一溢流堰、第一多孔板、第一进水管、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气器、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泥管、第一冲洗管和第一进水阀门,所述第二微滤单元包括第二罐体、第二微滤膜组件、第二微滤膜组件盖板、第二溢流堰、第二多孔板、第二进水管、第二布水器、第二布气器、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泥管、第二冲洗管和第二进水阀门;所述产水总管上设置有产水总阀,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连接,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上,所述第一多孔板与所述第一罐体闭合形成封闭的第一微滤空间,所述第一溢流堰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板上,所述第一排气管穿过所述第一多孔板和所述第一溢流堰并插入所述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之间彼此独立,所述第一布水器和第一布气器设置于第一微滤膜组件下方;所述第一冲洗管和第一排泥管设置于第一罐体底部;所述第一冲洗管与所述第一排泥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微滤单元和所述第二微滤单元的结构和材质相同,所述进水母管插入所述第一罐体内和所述第二罐体内并连接所述第一布水器和所述第二布水器,所述产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微滤单元和所述第二微滤单元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采用外压式PTFE膜作为滤膜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元件材质为改性PTFE膜,亲水性极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采用为UPVC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采用立式圆周阵列的方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三压力表、第四压力表和压力控制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气器上,所述第二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布气器上,所述第三压力表设置于所述进水母管上,所述第四压力表设置于所述产水总管上;所述压力控制传感器位于所述产水总阀处并控制所述产水总阀和所述第一进水阀门和所述第二进水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与所述第一微滤膜组件盖板通过第一螺母垫片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26677.1U CN214287589U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26677.1U CN214287589U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87589U true CN214287589U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52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26677.1U Active CN214287589U (zh) | 2020-12-07 | 2020-12-07 |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875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8783A (zh) * | 2022-03-21 | 2022-06-07 | 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巨野分公司 | 一种泵房多级反冲洗系统 |
-
2020
- 2020-12-07 CN CN202022926677.1U patent/CN2142875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88783A (zh) * | 2022-03-21 | 2022-06-07 | 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巨野分公司 | 一种泵房多级反冲洗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91055B (zh) | 一种能有效缓解膜污染的分置式厌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 | |
CN214287589U (zh) | 一种全自动双向反冲洗微滤装置 | |
CN112426886A (zh) | 一种基于气液两相流的低耗高效型平板陶瓷膜微滤系统 | |
CN205990637U (zh) |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二次供水系统 | |
CN219002616U (zh) | 一种多功能浸没式超滤系统 | |
CN217459044U (zh) |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与膜分离一体化反应器 | |
CN213357244U (zh) | 烟草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6106204U (zh) | 一种旁置错流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 |
CN211284079U (zh) | 一种可选循环型生物超滤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 |
CN100537448C (zh) | 具有自由端的梳状膜-生物反应器 | |
CN204952681U (zh) | 一种改进型垃圾洗扫车用膜分离装置 | |
CN209010331U (zh) | 一种污泥干化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
CN207313223U (zh) | 一种新型袋式mbr平板膜组 | |
CN214570917U (zh) |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新型微滤装置 | |
CN112452156A (zh) | 一种用于自动双向反冲洗的新型微滤系统 | |
CN112076626A (zh) |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的新型微滤系统 | |
CN217773356U (zh) | 一种高精度物联网再生过滤器 | |
CN221662670U (zh) | 一种乳化液无机陶瓷膜水处理装置 | |
CN212068367U (zh) | 一种陶瓷膜的清洗装置 | |
CN211004754U (zh) | 一种膜生物反应净化装置 | |
CN217323677U (zh) | 一种应用于河道旁路治理的自驱式膜处理系统 | |
CN204714614U (zh) | 泳漆过滤回收系统 | |
CN218841738U (zh) | 一种水质反渗透净化水设备 | |
CN213112759U (zh) | 一种内进流细格栅 | |
CN215756583U (zh) | 一种家用净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