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1650U -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81650U CN214281650U CN202120648635.8U CN202120648635U CN214281650U CN 214281650 U CN214281650 U CN 214281650U CN 202120648635 U CN202120648635 U CN 202120648635U CN 214281650 U CN214281650 U CN 2142816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intelligent terminal
- speaker
- convex part
- loudspea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扬声器包括壳体、凸部、电声转换部件和透气膜。壳体形成有容置腔,凸部设置在壳体上,凸部朝背离容置腔的一侧凸出于壳体,凸部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的中框上的配合槽配合,凸部上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连通容置腔。电声转换部件安装在容置腔内,电声转换部件包括振膜,振膜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膜贴附在振膜上。如此,一方面,扬声器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音腔支架,透气膜直接贴附在振膜上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透气膜支架,从而达到减少空间占用率、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只需要对凸部和配合槽的配合槽位进行防水密封即可,防水风险管控难度较小,提高了产品的防水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应用在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扬声器通常通过音腔支架安装在穿戴设备的中框上,并且,为了保证音频质量,通常还设置有平衡膜支架以及在平衡膜支架上设置平衡膜来实现其它平衡。
然而,在这样的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音腔支架和平衡膜支架的存在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装配工艺复杂并且增加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音腔支架和扬声器之间以及音腔支架与中框之间均需要进行防水设计,防水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凸部,所述凸部朝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凸部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的中框上的配合槽配合,所述凸部上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容置腔;
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电声转换部件,所述电声转换部件包括振膜,所述振膜上开设有透气孔;和
贴附在所述振膜上的透气膜,所述透气膜覆盖所述透气孔。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设备,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上形成有配合槽;和
上述的扬声器,所述凸部伸入所述配合槽内与所述配合槽配合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中,在扬声器的壳体上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朝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出于壳体,凸部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的中框上的配合槽配合,凸部上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连通容置腔。在电声转换部件的振膜上的贴附有透气膜,透气膜覆盖透气孔。如此,一方面,扬声器可通过壳体上的凸部直接与中框上的配合槽配合连接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音腔支架,透气膜直接贴附在振膜上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透气膜支架,从而达到减少空间占用率、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进行防水设计时,只需要对凸部和配合槽的配合槽位进行防水密封即可,防水风险管控难度较小,提高了产品的防水良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设备与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智能终端设备与扬声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2中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智能终端设备200、中框201、配合槽202、密封件203、螺纹孔204、通孔205、扬声器100、壳体10、容置腔11、安装部12、安装孔121、紧固件13、上盖14、下盖15、凸部20、出音孔21、凹槽22、电声转换部件30、振膜31、透气孔311、音圈32、磁钢33、透气膜40、第一胶层50、第二胶层60、第三胶层70、保护膜层80、避让孔81、电路板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200,智能终端设备200包括中框201和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0。中框201上形成有配合槽202。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智能终端设备200的类型不作限定,智能终端设备200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智能颈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是手机、游戏机、视频和音频播放设备,以满足不同需求。可以理解的是,在通常情况下,智能终端设备200通常还设置有显示屏(图未示),显示屏安装在中框上用于显示画面,扬声器200用于向外传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0包括壳体10、凸部20、电声转换部件30和透气膜40。壳体10形成有容置腔11。凸部20设置在壳体10上,凸部20朝背离容置腔11的一侧凸出于壳体10,凸部20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200的中框201上的配合槽202配合,凸部20上开设有出音孔21,出音孔21连通容置腔11。电声转换部件30安装在容置腔11内,电声转换部件30包括振膜31,振膜31上开设有透气孔311。透气膜40贴附在振膜31上,透气膜40覆盖透气孔311。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扬声器100和智能终端设备200中,在扬声器100的壳体10上设置有凸部20,所述凸部20朝背离所述容置腔11的一侧凸出于壳体10,凸部20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200的中框201上的配合槽202配合,凸部20上开设有出音孔21,出音孔21连通容置腔11。在电声转换部件30的振膜31上的贴附有透气膜40,透气膜40覆盖透气孔311。如此,一方面,扬声器100可通过壳体10上的凸部20直接与中框201上的配合槽202配合连接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音腔支架,透气膜40直接贴附在振膜31上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透气膜支架,从而达到减少空间占用率、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进行防水设计时,只需要对凸部20和配合槽202的配合槽202位进行防水密封即可,防水风险管控难度较小,提高了产品的防水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透气膜40为能够透过空气而不能透过水的膜层,也即是说,透气膜40为防水透气膜。在本申请中,透气膜40可为聚四氟乙烯膜,即透气膜40可由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制成,以保证透气膜40既能透气,又能防水。在振膜31上设置透气孔311,并且设置透气膜40覆振膜31,通过透气膜40和凸部20上的出音孔21,使得扬声器100内部气压和外界气压可以实现平衡以提高音质。
具体地,壳体10形成有容置腔11以使得扬声器100的其他元件可以设置在容置腔11中,进而使得壳体10可以保护扬声器100的其他元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冲击和振动。电声转换部件30用于产生振动,电声转换部件30的振膜31需要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将振动传递给空气,进而发出声音,使得用户听到的声音更加清晰。
在本申请中,中框201上形成有通孔205,通孔205连通配合槽202和外界,如此,出音孔21和通孔205连通容置腔11与外界环境,使得振膜31可以顺利将振动传递给空气,完成发声动作。
进一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声转换部件30还包括音圈32和磁钢33,振膜31和磁钢33分别位于音圈32的相背两侧,磁钢33固定安装在壳体10内,音圈32与振膜31连接且罩设在磁钢33上。音圈32为中空结构,可套设于磁钢33外侧。在音圈32通电时,音圈32会受到磁钢33的磁力作用从而带动振膜31上下震动。扬声器100还包括电路板90,电路板90贴附在壳体10上且电连接电声转换部件30,以将智能终端设备200电连接扬声器100,使得扬声器100可以传递智能终端设备200发出的信息。电路板9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90,以使得电路板90可以从壳体10伸出,以连接智能终端设备200的电池、主板等其他元件。
电路板90可以改变通向电声转换部件30的电流大小,磁钢33驱动音圈32振动的频率随之变化,振膜31随之振动而发出声音。如此,振膜31配合音圈32和磁钢33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出音孔21的存在又需要考虑扬声器100的防水性能,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水从出音孔21进入容置腔11中,损坏扬声器100的元件。因而将透气膜40贴附在振膜31上,透气膜40覆盖透气孔311。透气膜40可以使得空气通过,同时阻止水通过。这样,即使外界环境中的水通过出音孔21,也会被透气膜40阻挡,无法通过透气孔311进入容置腔11内的。使用透气膜40直接贴附在振膜31可以省略原有的透气膜支架,从而达到减少空间占用率、简化装配工艺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避免外界环境的水从中框201和扬声器10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智能终端设备200内部,损坏智能终端设备200的元件。因而中框201上形成有配合槽202,凸部20的尺寸与配合槽202相近,将凸部20伸入配合槽202中,进行防水密封。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部20的侧面形成有凹槽22,智能终端设备200还包括密封件203,密封件203设置在凹槽22且凸出于凹槽22,密封件203用于密封凸部20与配合槽20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如此,先将密封件203设置在凹槽22内,再将凸部20深入配合槽202,这样,密封件203就可以设置在凸部20与配合槽20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外界环境的水通过凸部20与配合槽20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智能终端设备200内部,造成智能终端设备200内部元件的损坏。
具体地,在扬声器100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密封件203套设在凸部20的凹槽22上,再将扬声器100的凸部20伸入配合槽202中。此时,密封件203会分别抵持凸部20外周面和配合槽202的内壁,进而密封凸部20与配合槽20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水进入智能终端设备200内部,提高了产品的防水良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凸部20可以与壳体10均可采用塑胶或者硅胶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具体在此不作限制。密封件203可以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注塑在凸部20的凹槽22内也可以是先制作密封件203,然后套设在凹槽22内,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凸部20呈环状,出音孔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音孔21间隔设置。
如此,凸部20成环状使得出音孔21可以设置为多个,进而提升扬声器100的出音质量。
具体地,凸部20可以呈环状,近似一个椭圆形跑道,多个出音孔21可以沿凸部20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避免堵塞其中几个出音孔21导致无法出音的问题。在一个例子中,出音孔21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出音孔21间隔设置在凸部20上,保证扬声器100出音稳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上形成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上形成有安装孔121,壳体10通过穿设安装孔121的紧固件13安装在中框201上。如此,在扬声器100的壳体10安装在安装部12上时,凸部20可以深入配合槽202中。出音孔21也可以正对通孔205,保证扬声器100的出音效果。
具体地,安装部12可以形成的多个安装孔121,例如,两个或三个,紧固件13的数量与安装孔121数量一致。紧固件13可以是螺钉,中框201上有对应安装孔121的螺纹孔204,螺纹孔204数量与安装孔121以及螺钉数量一致。螺钉可以穿设安装孔121,通过螺纹将壳体10拧紧在中框201上,进而将扬声器100固定在智能终端设备200上。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安装部12和紧固件13的形式不作限定,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黏胶固定,满足需求即可。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上盖14和下盖15,下盖15与上盖14连接,上盖14和下盖15围成容置腔11,凸部20凸设在上盖14上。如此,扬声器100的壳体10只由上盖14和下盖15构成,降低了防水风险管控的难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一胶层50,第一胶层50设置在上盖14和下盖15之间,上盖14和下盖15通过第一胶层50固定连接。
如此,第一胶层50设置在上盖14和下盖15之间,连接上盖14和下盖15,增强了扬声器100壳体10的防水能力,避免水从上盖14和下盖15之间进入容置腔11损坏扬声器100的其它元件。
具体地,上盖14和下盖15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再将电声转换部件30等元件放入上盖14和下盖15中,上盖14和下盖15最后通过第一胶层50固定连接。这样,上盖14和下盖15之间形成密封,减少了需要防水密封的部位,防水风险管控难度较小,提高了产品的防水良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盖14与凸部20一体注塑成型,同时,密封件203也可通过注塑的方式注塑在凸部20上,密封件203可以是一类液态硅胶,在模具中成型固化后,向模具中加入上盖14的熔融材料,熔融材料凝固后与密封件203形成一体结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简化了工艺组装成本。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00还包括第二胶层60,第二胶层60层叠设置在透气膜40和振膜31之间且连接透气膜40和振膜31,第二胶层60避让透气孔311。
如此,第二胶层60可以将透气膜40和振膜31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二胶层60避让透气孔311,使得空气可以从透气膜40和透气孔311中通过以平衡扬声器100内部和外接的气压。
具体地,第二胶层60可以使用和第一胶层50相同的材料,在连接透气膜40和振膜31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透气膜40的防水性能。透气膜40和振膜31通过第二胶层60层叠设计,简化了扬声器100防水零件的数量,降低了扬声器100的制造成本,并提高了扬声器100单体的防水能力。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00还包括保护膜层80,保护膜层80层叠设置在透气膜40上,保护膜层80形成有避让孔81,避让孔81与透气孔311相对应。
如此,保护膜层80层叠设置在透气膜40上可以保护透气膜40,提高透气膜40的强度,避免透气膜40损坏,同时保护膜层80形成有避让孔81以使得空气可以从保护膜层80、透气膜40和透气孔311中通过,避免气压损坏保护膜层80、透气膜40和振膜31。
具体地,保护膜层80可以为硬质或者软质的塑料膜层,例如PET膜层,具体在此不作显示。此外,在本申请中,扬声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胶层70,第三胶层70层叠设置在保护膜层80和透气膜40之间,以连接保护膜层80和透气膜40。第三胶层70也避让透气孔311,同时保护膜层80的通孔205可以与透气孔311具有相同的形状并正对,保证透气性,实现扬声器100内外气压平衡,进而保证出音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凸部,所述凸部朝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凸部用于与智能终端设备的中框上的配合槽配合,所述凸部上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容置腔;
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电声转换部件,所述电声转换部件包括振膜,所述振膜上开设有透气孔;和
贴附在所述振膜上的透气膜,所述透气膜覆盖所述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呈环状,所述出音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音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侧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凸出于所述凹槽,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凸部与所述配合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连接的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凸部凸设在所述上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所述第一胶层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层叠设置在所述透气膜和所述振膜之间且连接所述透气膜和所述振膜,第二胶层避让所述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层叠设置在所述透气膜上,所述保护膜层形成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透气孔相对应。
8.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上形成有配合槽;和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所述凸部伸入所述配合槽内与所述配合槽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侧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智能终端设备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凹槽且凸出于所述凹槽,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凸部与所述配合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配合槽和外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48635.8U CN214281650U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48635.8U CN214281650U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81650U true CN214281650U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79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48635.8U Active CN214281650U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816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0025A (zh) * | 2021-09-28 | 2021-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20648635.8U patent/CN2142816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40025A (zh) * | 2021-09-28 | 2021-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020129A1 (zh) | 发声结构及终端 | |
CN110856082B (zh) | 发声器件 | |
CN113037904A (zh) |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
WO2003028404A1 (fr) | Haut-parleur, module de haut-parleur, et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utilisant le module de haut-parleur | |
CN112866880B (zh) | 电声换能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JP2021034775A (ja) | イヤホン | |
US11395060B2 (en) | Receiver having pressure equilibrium structure | |
CN110798785B (zh) | 发声器件 | |
WO2022062033A1 (zh) | 发声单体、扬声器及电子终端 | |
CN115022431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14567842B (zh) |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14257930A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12278462U (zh) | 音频模组和终端 | |
CN214281650U (zh) |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设备 | |
CN215184722U (zh) | 插座及电子设备 | |
CN218387890U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101470983B1 (ko) |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CN117440302B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10609588U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17770282U (zh) | 聆听设备、支架及扬声器 | |
WO2022007023A1 (zh) | 扬声器箱 | |
CN113993043B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6061072U (zh) | 耳机 | |
CN115776634A (zh) | 扬声器模组的内核、扬声器模组和耳机 | |
CN111083619A (zh) | 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