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0151U - 一种六棱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棱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40151U CN214240151U CN202022497847.9U CN202022497847U CN214240151U CN 214240151 U CN214240151 U CN 214240151U CN 202022497847 U CN202022497847 U CN 202022497847U CN 214240151 U CN214240151 U CN 2142401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ger
- pen
- finger groove
- holder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棱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上开设有可嵌入手指的指槽,所述笔杆呈六棱柱状,所述指槽包括多个,多个指槽开设在两两不相邻的任意三条棱上并依次排列成第一指槽列、第二指槽列、第三指槽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兼顾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节约省材等诸多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棱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可以矫正握姿的笔(包括铅笔、签字笔、毛笔等),这类笔通常是在笔杆上开设可嵌入手指的指槽,相较于传统笔具有可矫正握姿、舒适等优点。
现有市售该类笔的笔杆造型常见于圆柱形、三棱柱形,其中圆柱形设计会造成指槽深、指槽表面大、贴合性差、着力点存在偏差、易打滑、成本高、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三棱柱形虽然不易打滑,也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但是用户在使用时普遍会存在握感不充盈、指槽较宽较平、贴合性差、着力点存在偏差而导致书写费力、疼痛、疲劳等问题;因此,不管是圆柱形还是三棱柱形,都存在舒适性差、不符合人体工学等问题,这样不仅不会有利于正确握笔姿势的养成,反而会对正确握笔姿势的养成造成危害,适得其反。
值得一提的是,铅笔的四个着力点(根据正确的握笔姿势(中央电视台曾有宣传介绍))在:1.拇指指尖;2.食指指根骨节凸起处;3.食指指尖;4.中指第一关节与指甲边垂中间的位置。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棱笔,具有兼顾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省材降本等诸多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棱笔,具有兼顾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省材降本等诸多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六棱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上开设有可嵌入手指的指槽,所述笔杆呈六棱柱状,所述指槽包括多个,多个指槽开设在两两不相邻的任意三条棱上并依次排列成第一指槽列、第二指槽列、第三指槽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棱笔,其中指槽用以用户手指嵌入,便于手指定位,实现矫姿,笔杆采用六棱柱状,形状上相较于三棱柱形更趋于圆柱形,有效避免了像三棱柱形笔杆握感单薄、着力点易错、书写费力等问题,具有握感充盈、书写省力等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像圆柱形那样光滑的笔杆表面,增强了用户使用时的摩擦力、抓握力,不易打滑,稳定性高,此外也更省材降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将指槽开设在三条为凸起构造的棱上,一方面,可以使手指所接触的指槽可以位于在径向上更大的笔杆表面上,保证了握感充实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前述正确的握笔姿势,大拇指靠上、食指位于中部、中指位置偏下,本实用新型将指槽开设在两两不相邻的棱上可以使三个手指较均匀的环绕摆放在笔杆外周壁的三个面上,保证握笔时着力点准确、稳定舒适,同时棱凸起的构造便于根据需要开设合适的指槽尺寸、造型,灵活性高、易加工、产能高,避免现有笔杆造型宽度、深度、指槽表面造型的不合理性以及加工设计时的局限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利于正确握姿的养成、节约省材等诸多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笔杆的水平截面呈正六边形,两两相邻的指槽列与笔杆轴线之间在水平截面上所形成的角α的角度为120°。
即笔杆呈正六棱柱状,使笔杆的六个侧棱面形状大小一致,进而保证笔杆外观均匀饱和、趋于圆形,保证握感充盈的同时又防滑;同时,根据正确的握笔姿势,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与笔杆外周壁上三个不同的面接触并握住,该三个面环绕笔杆外周壁且间隔较均匀,将笔杆设置成正六棱形,可以有效实现三个手指所同时接触的三个指槽在周向上看分布均匀,便于正确握姿的养成。
作为优选,所述笔杆上的棱为倒角结构。
进一步提高笔杆外观均匀饱和、趋于圆形的特点,舒适性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指槽的正面呈橄榄状。
所述指槽的正面呈宽度从中间往两端递减的橄榄状,在握笔时手指也是基本与指槽中部贴合为主、两端过渡贴合为辅,因此橄榄状的设计,保证手指与指槽接触的有效性、柔和性、舒适性,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并且因棱具有凸起的构造,可以高效快捷地切割出指槽正面呈橄榄状的构造,生产效率高、技术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指槽的侧面呈弧形状。
所述指槽的侧面呈深度从中间往两端递减的弧形状,在握笔时手指也是基本与指槽中部贴合为主、两端过渡贴合为辅,因此弧形状的设计,保证手指与指槽接触的有效性、柔和性、舒适性,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并且因棱具有凸起的构造,可以高效快捷地切割出指槽侧面呈弧形状的构造,生产效率高、技术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指槽的高度H为7mm~11mm,宽度L为4mm~6mm,深度D为1.5mm~3mm。
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指槽过宽、过平、过深,保证手指与指槽之间有效的接触面更大、更贴合,也便于手指更好地嵌入指槽,不易打滑,舒适省力,符合人体工学;也可以兼顾手小、手大的人群使用,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所述指槽的弧形状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β角度为50°~75°。
可以避免因指槽过深、过浅、过短等而存在贴合度差的问题。
作为优选,各个指槽均位于不同高度,且在笔杆轴向方向上,各指槽之间的间距m相等。
根据正确握笔姿势,这样设置便于用户高效便捷地放置拇指、食指、中指,同时也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三列指槽列在笔杆外周壁上整体呈环绕上升状。
即多个指槽在笔杆外周壁上呈环绕上升状。根据前述正确的握笔姿势,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与笔杆上三个不同的面接触,其中大拇指靠上、食指位于中部、中指位置偏下,三个手指与笔杆所接触的三个面基本呈环绕上升状,符合人体工学,有利于矫正握姿。
作为优选,三列指槽列在笔杆外周壁上整体呈螺旋上升状。
即多个指槽在笔杆外周壁上呈螺旋上升状。根据前述正确的握笔姿势,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与笔杆上三个不同的面接触,其中大拇指靠上、食指位于中部、中指位置偏下,三个手指与笔杆所接触的三个面基本呈螺旋上升状,因此这样设置,符合人体工学,有利于矫正握姿;并且针对铅笔矫正笔,其笔尖的消耗会影响正确握姿的养成,基于指槽的螺旋上升设计,只要转动笔杆,就可以使手指放置在正确的矫姿位置上,便于矫姿,灵活性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棱笔,具有兼顾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节约省材等诸多优点。本实用新型指槽用以用户手指嵌入,便于手指定位实现矫姿,笔杆采用六棱柱状,形状上相较于三棱柱形更趋于圆柱形,有效避免了像三棱柱形笔杆握感单薄、着力点易错、书写费力等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像圆柱形那样光滑的笔杆表面,增强了用户使用时的摩擦力、抓握力,不易打滑,稳定性高,此外也更省材降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将指槽开设在三条为凸起构造的棱上,保证握感充实、握笔时着力点准确、稳定舒适,同时棱凸起的构造便于设计加工。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利于正确握姿的养成、节约省材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六棱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六棱笔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六棱笔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六棱笔的后视图;
图6为图3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的右视图;
图9为第一指槽列、第二指槽列、第三指槽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笔杆100 、棱101、轴线102、指槽110 、第一指槽列111、第二指槽列112、第三指槽列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方位词,比如“高”、“宽”、“轴向”等,是以图2摆放位置来进行描述的。
实施例:
一种六棱笔,特别是一种六棱铅笔,如图1-9所示,包括笔杆100,所述笔杆100呈六棱柱状,笔杆100上开设有18个可嵌入手指的指槽110, 18个指槽110具体开设在两两不相邻的任意三条棱101上并依次排列成第一指槽列111、第二指槽列112、第三指槽列113,每列指槽列包括有6个指槽110。
所述笔杆100的水平截面呈正六边形,即笔杆100呈正六棱柱,两两相邻的指槽列与笔杆轴线102之间在水平截面上所形成的角α的角度为120°;其中笔杆100上的棱101为倒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指槽110的正面呈橄榄状,侧面呈弧形状,具体而言,指槽110的高度H为9mm,宽度L为5mm,深度D为1.5mm;各个指槽均位于不同高度,在笔杆100轴向方向上,各指槽110之间的轴向间距m相等,间距为5mm。
所述三列指槽列在笔杆100外周壁上整体呈环绕上升状,具体是呈螺旋上升状,更具体地说,在笔杆100绕其轴线转动的同一方向上,两两相邻列上的相邻指槽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参考9所示,位于第一指槽列111的指槽与位于第二指槽列112的指槽之间形成的高度差d1与位于第二指槽列112的指槽与位于第三指槽列113的指槽之间形成的高度差d2相等。
本实施例的六棱笔,具有兼顾握感充盈、指槽设计合理、着力点准确、省力防滑、符合人体工学、舒适性佳、节约省材等诸多优点。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六棱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上开设有可嵌入手指的指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呈六棱柱状,所述指槽包括多个,多个指槽开设在两两不相邻的任意三条棱上并依次排列成第一指槽列、第二指槽列、第三指槽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的水平截面呈正六边形,两两相邻的指槽列与笔杆轴线之间在水平截面上所形成的角α的角度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上的棱为倒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槽的正面呈橄榄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槽的侧面呈弧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槽的高度H为7mm~11mm,宽度L为4mm~6mm,深度D为1.5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槽的弧形状侧面所对应的圆心角β角度为50°~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各个指槽均位于不同高度,且在笔杆轴向方向上,各指槽之间的间距m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三列指槽列在笔杆外周壁上整体呈环绕上升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六棱笔,其特征在于:三列指槽列在笔杆外周壁上整体呈螺旋上升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97847.9U CN214240151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六棱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97847.9U CN214240151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六棱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40151U true CN214240151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3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97847.9U Active CN214240151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六棱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40151U (zh) |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22497847.9U patent/CN2142401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66979B2 (ja) | 鉛筆 | |
US11504994B1 (en) | Marker stand | |
WO2004024465A1 (en) | Grip for hand held instruments | |
CN214240151U (zh) | 一种六棱笔 | |
US9764590B2 (en) | Stabilized writing instrument | |
CN214240153U (zh) | 一种握姿矫正笔 | |
CN216001988U (zh) | 一种四棱铅笔 | |
CN209240731U (zh) | 一种非等边三角形横截面铅笔 | |
CN213138318U (zh) | 一种防滑铅笔 | |
CN206327042U (zh) | 一种笔杆及笔 | |
CN217415327U (zh) | 一种提高握笔稳定性的铅笔 | |
CN203697761U (zh) | 一种圆珠笔 | |
CN210881416U (zh) | 洞洞笔 | |
CN213413353U (zh) | 一种表面设有葫芦形切槽的铅笔 | |
CN103303030B (zh) | 一种写字用笔 | |
US11565543B2 (en) | Adaptive writing utensil | |
CN214240152U (zh) | 一种矫姿铅笔 | |
CN221577081U (zh) | 一种三指握眼线笔 | |
CN220639343U (zh) | 一种不易握错的洞洞笔 | |
CN202293810U (zh) | 三角拉杆揿动圆珠笔 | |
CN211764465U (zh) | 一种提升握笔舒适度的三角杆型铅笔 | |
CN221161961U (zh) | 一种三指定位笔套及含该笔套的握笔矫正器 | |
CN214928472U (zh) | 一种新型洞洞笔 | |
CN222116404U (zh) | 一种笔握及具有该笔握的自动笔 | |
CN210759915U (zh) | 矫正铅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ix edged pe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 Pledgee: Zhejiang Qingyu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BEST INTENERATED PENCIL WOOD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1714 |